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外国文学史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 欧洲文学史论文 外国文学史课程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论文 白话文学史的论文 古代文学史1000字论文

关于文学史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论建安离乱诗与其文学史意义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7

论建安离乱诗与其文学史意义,本文是文学史有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建安离乱诗和文学史意义和离乱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诗歌发展至建安时期,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诗推向高峰.活跃在当时文坛的主要是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人团体, 他们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诗歌创作,在诗歌题材方面有许多的突破,出现了饮宴诗、思妇诗、游仙诗等.其中最能代表建安文学“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精神的当属离乱诗.离乱,常指社会动乱,或因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的现象,以文学手段描写百姓深受其难、国家动乱不安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一类题材——离乱诗.建安时期,三曹、七子、蔡琰等诗人集中创作了大量离乱诗,反映了战乱纷争、百姓穷困等广阔的社会面貌.

建安离乱诗记述汉末社会动乱,钟惺《古诗归》评曹操《蒿里行》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诗歌一方面写实性强,细致的描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诗歌抒情方式言及时事,皆悲缘事发或以哀哀之情叙说.建安诗人身处国家分裂、民生凋敝之时,亲身经历和目睹种种社会灾难和破败,因此,哀叹世积乱离、生灵涂炭的离乱诗在建安时期大放异彩.

( 一) 内容:灾祸重重 世积乱离

战乱是离乱诗描写的主要部分,建安离乱诗中描写战争的代表作品有曹操《蒿里行》《薤露行》、曹植《送应氏》、王粲《七哀诗? 其一》等,诗歌以精炼的语言描绘军阀作乱致使百姓受难、国家倾覆的场景.不仅是战争致使离乱,沉重徭役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曹植《泰山梁甫行》以及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皆描写徭役重压之下民怨劳苦死伤无数的现象.

灾祸频发,眼看百姓流离,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拯救百姓于水火.汉室崩坏,军阀四起,争斗不断,因此极为重视延揽人才,曹操就曾表示“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 文人想要致仕求官,即通过游学广泛结交、自荐成为门客等方式寻求良主.离乱诗中描写游子之忧思妇之愁的典型作品有曹植《七哀诗》,诗中描写因丈夫外出游学逾期十年,独居家中的妻子只能自怨自艾的场景.离乱诗的创作内容从民间家庭之散到国家的离乱兴亡,全面展现了汉末不同阶层的社会面貌.

(二)主题:揭露现实 向往安定

战争在改朝换代的时期尤为常见,而建安离乱诗的写作记录战乱时期的社会现状,诗人所描写的内容包含广阔的离乱现象,寄托着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思想和人道主义情怀.诗歌主题是内容的升华,暗含着诗人的观点和思想,离乱诗主题揭露社会现实,表达建安文人向往安定之心,同时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是离乱诗的普遍主题,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揭露无止境的徭役给百姓带来的压迫,致使无数青壮年身埋长城下,百姓家庭破碎.曹操《蒿里行》《薤露行》以董卓之乱批判军阀统治者的横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现状让诗人哀伤不已,而造成这一惨状的正是军阀无休止的战乱,诗人已经意识到只有结束战争国家安定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故而诗歌主题批判战争的同时又展现他向往国家安定百姓安居的志向.

建安离乱诗创作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建安文人用他们深沉的笔触为读者展示了汉末乱离的人生画卷: 荒颓的家园、饥饿的民众、残酷的战争,人世苦痛激起建安诗人扶危解困、匡济天下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他们籍助文学形式抒发他们建立功业的愿望.在这种现实感、使命感和人生理想的支配下,建安离乱诗表现出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一)情感:悲凄哀怨 慷慨激昂

“诗缘情而绮靡”,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精神力量.建安离乱诗包含内容范围广,情感也呈现为多种形式,对离别的忧愁,对时事的讽刺,对战乱的愤恨,对生命的哀叹,如曹操《蒿里行》《薤露行》曹丕《上留田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等.观察其作品不难发现,离乱诗最突出的情感主要包括诗人对百姓悲惨遭遇的悲悯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昂.

建安文人身处乱世,忧患意识高涨,诗中多深度描写百姓之苦痛,表达深切的同情和关怀.阮瑀《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描写孤儿遭受后母的惨状,从侧面反映出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对下层社会问题的关切体现建安文人深厚的人道精神,“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曹丕《上留田行》)社会动乱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对比“富人食稻与粮”与“贫子食糟与糠”,客观上揭露了社会矛盾.

(二)意象:白骨野物 残垣荒畴

在建安离乱诗中“白骨”意象出现多次,一方面象征着极高的死亡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的混乱,白骨堆积无人收殓,处处人间惨剧的社会场景.诗人面对的外界景物是繁复芜杂的,他们之所以选择以上的景物入诗,与他们的心境有关,而这种心境又是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中将意象定义为“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建安离乱诗传达悲凄慷慨之情,选取意象主要为战后衰败的宫室残垣和大量死亡的生灵,这些物象不仅真实再现了汉末社会动乱、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且点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表达了他们伤时悯乱,忧愤深凄的激烈情怀,物景同心境相连,物象与心象结合,形成一个个具有悲歌慷慨的意象.

建安离乱诗从国家动乱的描写到亲人离散生活穷困的刻画,反映时代的苦难,展现诗人对生命流逝的叹息,同时不乏昂扬的壮志.汉末政治上的混乱既让文人饱受乱离之苦,又激起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这种主动地创作热情同时又促进了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一)“建安风骨”的典范

历代批评家往往以“风骨”“气骨”评价建安诗歌,刘勰首先提出“风骨”概念,并肯定建安诗歌“梗概多气”“志深笔长”(《文心雕龙? 时序》)的特点,钟嵘《诗品》亦评价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建安诗歌的思想感情从中可概括为“慷慨任气”,而“志深”指内容深刻,“笔长”指文辞优美,即代表“骨”所表现的概念.“建安风骨”产生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根基之中,是时代的产物.其内涵包括激烈的批判精神、高昂的生命意识以及鲜明的个性色彩.

建安离乱诗根植于现实的内心苦闷之情,从悲凉中升腾出一股积极向上的,其作品内容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乱及人民苦难,表现了个人对现实的痛苦体验和对建功立业为内容的人生价值的强烈追求,情调悲凉慷慨,感情炽热充沛,其深入社会层面的描写,遒劲悲壮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内涵

(二)批判精神的倡扬

诗歌作品中的批判精神由来已久,而文学理论方面也重视诗歌的讽喻现实精神的发展.离乱诗继承诗歌批判现实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为后世树立经典示范,具备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和描绘,亦成为我们研究汉末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安离乱诗记录汉末战争兴亡、百姓疾苦,其中暗含着对生命无常的哀怨,和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叹息,深刻的描述世积乱离的社会现状,表现出悲戚哀怨、慷慨激昂的感情特征.建安文人身经乱世,将个人忧悲融入诗歌创作,将苍生之念化为时代之音.不仅从内容上拓展了离乱题材的创作,反映出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离乱诗歌的内涵,形成慷慨悲凉的风格特征.建安离乱诗继承诗歌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典型特征,成为后世离乱题材的典范.

上文评论:上文是关于对写作建安离乱诗和文学史意义和离乱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学史本科毕业论文文学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我国建安企业苏丹财务风险防范 摘要1998 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各种性质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随着我国“走出去&.

2、 安娟英的诗 我在阳山的桃林里……着你如果要来你要在斜风细雨的三月来我在安阳山的桃林里……着你如果要来你要在月儿西沉的深夜来我在阳山山麓下的蝙蝠洞里面对明太祖钦点的八面威风无忌惮地为你干杯再干杯如果要来你要带着杜甫.

3、 骆建宗的诗 故乡(组诗三首)认宗山坡上清明的雨水打湿了所有行人一对父女在一个破旧的金坛前整理着贡品看上去有些不安按照故乡的风俗收殓后还没下葬的死者就暂时寄放在这片乱坟岗这个金坛和其他所有的都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坛盖.

4、 在甘肃省图书馆建馆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甘肃省图书馆馆长 郭向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图书馆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甘肃省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我谨代表甘肃省图书馆全体员工,向莅临百年纪念活动的各位领导.

5、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和话语的文学史读乔国强《叙说的文学史》 有没有“正确的、恰当的文学史观”如果有,它又来自于何处这是乔国强在叙说的文学史中,一开始就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文学史之问” 这恐怕也是所有文学史写作和研究.

6、 竹岩诗草 竹岩诗草二卷,清边中宝撰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四册 题“任邱边中宝适畛” 半叶九行十九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 框高18 1厘米,宽12 8厘米 前有乾隆四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