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生活和数学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城镇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论文 政治文化生活论文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论文 中学生休闲文化生活论文 高中文化生活政治小论文示范 文化生活政治论文800字

文化生活类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倾听:秦巴山区蔡家坡村民文化生活访谈类论文范文素材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生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2

倾听:秦巴山区蔡家坡村民文化生活访谈,本文是文化生活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蔡家坡和倾听和访谈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郭晓文,党晓红,孙玉玲

摘 要 贫困山区公共文化建设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区域经济二元格局和地区文化生态的三重制约.文章辑录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留坝县蔡家坡村民文化生活访谈,内容涉及村落历史、地理环境、婚姻家庭、生产生活、民风民俗、公共文化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特定地理环境下“特殊文化模式”及公共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助推精准文化扶贫.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文化扶贫 公共文化 文化生态 人口结构 秦巴山区 蔡家坡

引用本文格式 郭晓文,党晓红,孙玉玲. 倾听:秦巴山区蔡家坡村民文化生活访谈[J].图书馆论坛,2017(10):43-47,85.

陕西省留坝县位于秦巴山区腹地,“面巴蜀而背秦川”.建于峡谷和绝壁峭崖上的古褒斜栈道贯穿留坝南北,是沟通关中、中原与蜀、藏的主要通道之一,蔡家坡村就曾是褒斜古道上重要的驿站之一.

为深入了解西部集中贫困山区、贫困村落和贫困人口文化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地域经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课题组成员历时1年有余,多次前往蔡家坡村调研.先后走访8家贫困户,与20余位村干部、老年人和贫困人口进行深度访谈,形成采访录音50多小时、调研笔记6万余字.本文从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村落历史、地理环境、婚姻家庭、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经济扶贫、人口变迁,试图从贫困村落文化生活及其历史变迁入手[1],展现典型贫困山村原生态的公共文化生活,为特定地理环境下的文化“精准扶贫”研究提供基础素材.

1 老会计的历史记忆

我今年82岁,全家在民国30年从勉县逃荒而来,那年我6岁.我们先从勉县到褒城,这段路虽然泥泞窄狭,但比较平坦;不过从褒城到蔡家坡就变成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当时从宝鸡到汉中的公路主要用来运输抗战物资和人员,禁止饥民通行.我们只能跋山涉水,从褒城上七盘山、过土地庙、天心桥……看似只有10多里山路,我们拖家带口、肩挑背扛,竟然用了三四天.

听本地老人说:村南面的公山斩龙垭上长着一种葛藤,年久成精,拦路害人,村民都想除掉它,但被砍的葛藤第二天又恢复原样.甘肃平凉有个叫蔡侯的反叛官军在此落草为寇,挥刀斩断葛藤,当葛藤中红色血水顺着山势流下时,褒河之北的母山罗圈崖轰然倒塌,于是就有“斩了占道桠,气死罗圈崖”的说法.

我们逃来时蔡家坡属于褒城县管辖,不足百人,大部分是各地流民;只有保长和江西来的一个人有文化,其他都是文盲.我们家通过保长租了一块地,住了下来.民国后期,褒城县聚集了很多各地躲避战乱的流民,河南人还建起了难民堡,专门从事木材运输.褒城县酒精厂的酒精蒸馏需要大量的木材,我们像本地人一样,以砍柴为生,有点积蓄后就买地修房,开荒种地.这里气候好,除棉花外,其他农作物都可以种植.

解放后土地改革,我家分了一些土地.后来成立互助组.初级社时我们家将土地、耕牛、农具入股,拿土地分红和劳动报酬;到高级社后没有分红,只有劳动报酬.1958年大炼钢铁,实行军事化管理,过集体生活,吃公社大食堂,用土法炼铁,能找到的含铁物品都拿去炼了,树木、矿山毁坏严重,有些地方成了秃山.褒城县撤销后,蔡家坡归留坝县管.1960年留坝大旱,公共食堂没有可吃的东西,就解散了.1962年夏季遇洪灾,道路被冲毁,房屋被冲垮,人畜伤的伤、死的死,秋粮也没收到多少.

大概1968年开始,村里来了“上山下乡”的知青,也实行评工记分制,成年男性劳动力最高10分,成年女性劳动力最高7分,次等的、未成年的依次往下减.评工记分不仅要根据当天的劳动表现,还要考虑政治表现,但不好把握.

1969年后,国家在褒河下游修建石门水库,在褒河南面重修宝汉公路,占用了好多水田,十二元沟生产队受影响最大,很多村民搬了家.

2001年国家号召“退耕还林”,水田差不多都种了树,国家按照护林好坏每年给每亩坡地600元补助.这两年国家政策更好,村委会组织大家养猪养鸡,种植板栗、核桃,以及白芨、黄精、天麻等中药材,收入更多.

解放前我读过半年私塾,解放后村里派我到汉中学习,回来后被推选为生产队和大队会计.现在年岁大了,帮不上村里什么忙,每天到坡地上走走,除杂草,栽树苗,拨弄一下自留地,回到家抽烟喝茶看电视.我最喜欢看戏听戏,以前逢年过节会组织村民表演耍狮子、龙灯、板凳龙、高跷、社火,有时还会请剧团唱曲子戏,比如《八仙庆寿》《春秋扇》,现在都没有了.

2 带个尿袋到处

我初中文化,62岁,党员;老伴60岁,高中文化.女儿出嫁,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孙子在镇幼儿园上学前班.家里有2亩水田、1亩多坡地、两头牛.20世纪90年代当过村支委和调解主任,曾因村务公事垫付四五千块,几次被评为“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后来收售废品,外出打工,出租电动农用车、手推翻地车和耕牛,攒了些钱.2008年建了两层主楼,2013年建了两层边楼和大门、围墙,花了20多万.没想到房子建好后我生了场大病,先后到西安西京医院、汉中中心医院检查,诊断是尿潴留、肾囊肿、肾结石,最大的问题是尿不出尿.前年在汉中中心医院做了体外造瘘手术,每月都要更换留置导管.看病花了六七千块,农合医疗报销1000多元,到省城的检查费至今没报,每月还要100多元药费.自从带上尿袋,就几乎不能干活.农忙季节看媳妇没黑没白地忙碌,过意不去,帮着干点轻活,但尿管与身体一摩擦就发炎,两头牛也因我无法割草卖掉了.

建房花光了积蓄,建成后我也从主要劳力变成需要照顾的病人,家里光景越来越差.2015年村里将我列为第一批贫困户,但去年3月说我住房好、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不能享受贫困户待遇.我多次找支书、村长理论,他们每次都说正在做工作.我要求退还过去给村公务垫付的钱,但一直没有结果.上一任扶贫干部可能工作忙,没来过几次,光说给我解决实际困难,但没见啥成效.于是我带着尿袋到处,到镇上、区上找领导反映情况.去年派出所将我们的户口与儿子一家分开,这样就符合贫困户条件,不知道今年纳入贫困户后能不能吃个低保.

3 但凡签字后就没人管

我今年78岁,老伴76岁,没上过学.3个女儿嫁到城边的平川地区.老家在龙江镇周家营,环境比这边好.修石门水库时移民到这里,一直想回原籍,但留坝不放.我们村上坡触鼻子,下坡蹾沟子(汉中方言,意为屁股),看电视费眼窝子.很想看老戏,但村里很少组织,听收音机成了唯一享受.主要收入除低保、养老补助和高龄津贴外,还有石门水库移民安置费,有些按年发,有些按季发.最近老伴生病住院,钱快用完了.前几天到镇上要养老补助,镇上说没到,我想他们拖着吃利息,一急就吵了一架.他们说我们老两口一年拿国家万把块钱,早够脱贫条件,让我回村上签字.我才不签呢,但凡签字后就没人管了.

4 村里虽然交通不便,但省钱省事

我和老伴60多岁,都没念过书,一对儿女小学一年级都没上完,现在在外打工.我住的地方是木龙沟的山顶.石门水库修建前,我们住在褒河下游,是平川,生活方便,后来被搬迁到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当初修房时光往山上运料就跑细了腿,累弯了腰.女儿小时候一天晚上上厕所,掉到崖下,幸好有两棵树阻挡,才没丢性命.现在土坯房四面透风,屋顶漏雨.

我们家只有一片坡地,可以种红苕、玉米、黄豆,尽管夜里有野物偷吃,但老天还是让我们每年有些收获.每季都能领到低保,石门水库管理局每年给每人发600元移民搬迁费,生活开支勉强够用.政府补助的移民安置房在县城,花两万四千元买了60多平米的套房,住过一段时间,但用不惯带电的东西,更受不了干啥都要花钱!这里虽然远,但有烧不完的柴火,用不完的泉水,还有自己种的杂粮和绿菜,逢年过节也能领些救济.太阳能供电不稳定,雨天阴天受影响,电视信号不好,能看天气预报就可以了.没啥爱好,每天农活忙完,就坐在火塘边烤火.现在就是盼有人上来送点东西,陪我们聊天说话.

5 两头半猪卖八千多块,全部花光

我67岁,不识字;老伴74岁,小学二年级文化.儿子入赘到汉中城里当厨师,女儿也嫁到那边,都很少回家,也没有接我们到城里住过.有三四亩坡地,因为缺水,只能种些玉米、黄豆.前些年要把黄豆、玉米磨成粉,就要到镇上加工,背上百十斤重的背篓在山路上行走,往返停停歇歇要两三天.现在背不动了,杂粮也种得少了.

这两年县里下来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去年带来白芨种子,还花3000块钱给我们买了3头猪仔.养了1年多,卖了两头半,另外半头做成腊肉,自己留一些,其他的送人.以前生活过得紧巴,年老多病,经常接受乡邻帮助,欠了不少人情.去年收入好了,光卖猪就有8000多块钱,一部分看病花了,一部分给乡邻行了礼钱,剩下的添置了一些东西.今年县里还没有人来看我们,不知道还送新猪仔不?

6 政府给的钱够生活费用

我今年81岁,年轻时入赘到这里的何姓人家.别看这土坯房又老又破,后面院坝可全是青石板铺的,解放前住着何姓大户,在村里很有气势.民国18年平川大旱,好多人逃到山里.当时老林里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毁林种地,收获了几亩荞麦,用几担荞麦换取了何家院子,改名为李家院子,他也成了本地的村长.

解放前沟里有土匪、棒客.胡宗南南逃四川时抢劫粮食、财物、鸡、鹅、鸭、猪、狗,抓了700多个壮丁.合作社集体劳动时,在山沟两面的坡地上,常常一边劳动一边对山歌,很多青年男女通过这种方式谈恋爱.

过去种庄稼、娶媳妇都是大事.每年栽秧时要设宴招待帮工,首杯酒敬给“栽秧把式”;种玉米时互换工时播种,喝“种籽酒”;水稻收获时用新米饭和酒肉设宴,俗称“打谷饭”.锄草季节互相帮工,在面积较大的玉米地或稻田打锣鼓为锄草人鼓劲.

结婚更热闹,要摆宴三日.第一天叫“支客”席,男女双方请媒人、押礼先生、接亲者和陪送人.接亲前女家宴请宾客,姑娘请女友围坐墙角“哭嫁”;接亲时女方携带成对的财礼、绸缎、衣服、被褥、化妆品,叫“倒赔嫁”.第二日接亲时(如男到女家叫“倒插门”),新娘浓妆艳服,由胞弟亲友陪同,媒人带路,到男方家接女婿;男方设宴招待后,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吹鼓手奏乐送亲,马披红,轿挂灯,红红火火到家门;新郎到女方家下马,新娘送新郎一条红绸,双双牵红绸入洞房;女方兄弟端水请新郎洗脸,新郎给端水钱后,夫妻梳头、打扮完毕行“拜堂”礼,这时鞭炮齐鸣,大宴宾客,叫“正酒”.来宾给公婆脸上抹红,主婚人请代表唱酒(即请能说会道的人在宴前代主人向宾朋致辞道谢,又叫“说酒礼”),新郎、新娘向亲友来宾敬酒,晚上闹洞房.第三日宴席叫“朝客”或“谢客”席,未喝正酒的亲友、帮忙者入席,新郎新娘敬酒道谢.如果是女子出嫁,三天后新郎要陪新娘回女家见父母,叫做“回门”.

以前过年很热闹,耍狮子、龙灯、采莲船、社火、高跷,正月十五放河灯.现在村里还有扎龙灯的手艺人,但年岁已经很大,年轻人只喜欢洋玩意、过洋节,看不上农村的老古董,真怕这些手艺失传!

20世纪60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清理隐藏在深山的阶级敌人,一些住户迁出.包产到户后,家家开荒种地,由于本地人少,不少四川人过来打工,2元一天,渐渐地他们住了下来,李家院子组由3户发展到20多户.这些年国家提倡退耕还林,可耕地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迁出去很多户,现在只剩6户.

我老伴去世早.前几年儿子在村里矿上干活,开山放炮时被山石砸死.两个女儿嫁到平川地区,有时回来看我,给些零花钱.平时我一人在家.高速路占用土地,就剩门口的自留地种些蔬菜,坡地上种些枣皮树、板栗树.每天早上起床先喝一两口酒,提提精神,然后下地干点农活,闲下来烤火喝茶.低保、养老补助、高龄津贴按时划到,建高速路时震坏房子,每年给我350块钱的赔偿金,合计下来一年有几千块,够花了.喜欢热闹,爱谝闲、唱小曲,过去经常赶庙会逛集市,现在走不了远路了.

7 忍辱负重,让女儿走出大山

我今年快50岁,1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再婚后我就到了继父家,继父只会在土地上刨食,生活很艰难.我小时候爱读书,对书爱不释手,可惜书太少.读完村小学、镇初中后,我考上了本地的省级重点中学,学习成绩很好.就在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时,母亲患上抑郁症,对人对事处处设防,唯独对我像小孩一样,我每次离家上学,她总是哭哭啼啼地不让我走,对我说:“若再去上学,一个礼拜后你就见不到我了.”迫不得已,我在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由于身体不好,干不动力气活.后经人介绍认识现在的丈夫,他娴熟的农技和端正的相貌令我产生好感,但我在婚后第一年就遭受家庭暴力——这个地方男人打女人被视为天经地义.按照习俗,新娘子新婚当年要和新郎回娘家拜节,丈夫头天晚上打牌太晚被我数落了几句,赌气不回,我只好独自回娘家.晚上丈夫接我时娘家人教训了他几句,丈夫当场翻脸,破口叫骂,回家后对我拳打脚踢.不久母亲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我在痛心疾首的同时,开始反思母亲和自己的婚姻,陷入了理想与现实、文明与野蛮的纠结之中.

我经常到村委会借书看,有些人把我当做“另类”,认为不务正业.事实上,因为有知识,我养的鸡、猪胜于别人,种的菜也很旺盛,还成了村里一些妇女的心理医生.

在女儿出生后,我决定不让她重复我的老路,于是学会了忍耐和妥协,专心培养她、保护她.女儿不认字时,我每天晚上给她念故事书,大点后则教她要自尊自爱自强.90多岁的公公有一个每天早上5点在院坝叫骂的习惯,有时矛头直指我们母女.我往往关门闭户,不接茬不反抗,并向女儿解释:爷爷年纪大了,性子倔,叫骂或许是他跟小辈交流的方式.

后来女儿高中考上市重点学校,我就在城里找了份工作,租房陪读.丈夫在进城后依然懒散好赌,但有时看我们母女读书,他也学样看书,不过手中永远是十几年不变的《射雕英雄传》.

2015年女儿考上省城重点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打零工,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虽然我依然贫穷,但会继续打拼,全力支持她实现自己的理想.至于积习难改的丈夫,没有奢求,不堪的婚姻还得过下去.

8 村支书的困难与期待

2015年我大学毕业后,被村民公选为村支书.全村99户303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其中贫困户17户46人.村里有上千亩土地,但可耕地不到100亩,地少人多、交通不便,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

对贫困户,村里根据政策采用不同的扶贫方式:丧失劳力的提供低保;高龄老人享受高龄津贴;有劳力的实行产业帮扶、合作社扶贫或到高速路工地打工.合作社扶贫就是贫困户通过、土地、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良种配售下,种植中药材和经济林,成熟后由合作社按市场收购.

贫困人口往往年龄大,文化低,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生活单调.村里也在想办法开展活动.比如,今年春节借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时机,举办茶话会,将全体村民召集起来,一是为老年人交流提供机会和场所,二是要求年轻人常回家看望父母,孝老敬老.再如,三八妇女节举办“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这些活动联络了村民感情,大家都很高兴.镇上每年也举办艺术节,要求每个村都参与,我们排练的广场舞、唱歌等不错.2016年村里搞艺术节,镇上拨了两千多块钱,如果钱多一些,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

村委会有国家统一配备的农家书屋和体育活动器材.农家书屋由村文书兼管,缺少种养类图书,没有钱补充,利用率不高.村文化建设主要是上面一层一层安排下来,但配置的扬琴、电子琴、手风琴,全县没有几个人会用,只能闲置.

老人喜欢看曲子戏、舞狮、龙灯、采莲船,现在专业演出队大多解散了,年轻人逢年过节回家也不会这些老玩意,所以组织不起来.村文化大舞台还没有建成,但村委会旁边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和简单的体育器材,住在公路边的年轻人有时会来跳跳广场舞或锻炼身体,但山里的村民基本不参与.

办活动最难的,一是缺经费;二是我们村山高沟深,居住分散,广播的作用小,本想建立村民微信群,但上年纪的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需要走很远的路挨家挨户通知,山路不好走,国道车流量大、经常出事,每次组织活动顾虑多.

村委会举办过农技培训,但欠缺资金和门路,请不到好老师,好不容易把住得远的村民集合起来,但学不到实际内容,大家以后都不愿参加.

村委会有一个宣传栏,公示村委会工作人员的照片、职责、电话以及村委会党务财务情况、“院坝里说事”等信息.但是,村民参与村务意识淡薄,平时很少关注,遇到事情才知道宣传栏上早有公示.

9 村主任的文化旅游产业心愿

村里的风云寺原是个规模很大的寺庙,明清时连云栈道从风云寺旁边通过,青桥驿又是古褒斜栈道上的主要官驿,风云寺香火旺,寺院面积曾占全村60%.住持元慧师傅修行高深,在宗教界很有名,汉中府和外地香客成群结队地过来烧香.民国修建宝汉路时,将路基移至褒河北面,不再经过风云寺,加上元慧师傅圆寂后,住持不断更换,香客越来越少.

风云寺后面原来有一所小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孩子随父母到外面上学,风云寺小学被废弃.村里已向上级提交发展宗教旅游的项目申请,想通过开发古褒斜道上的遗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段小虎,张梅.“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17(5):55-63,97.

[2] 段小虎,谭发祥,赵正良,等. 西部贫困县图书馆“跨越式”发展的财政保障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6(1):1-9,41.

作者简介 郭晓文,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馆员;党晓红,西北大学地质系资料室馆员;孙玉玲,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员.

收稿日期 2017-06-13

(责任编辑:刘洪)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蔡家坡和倾听和访谈方面的文化生活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生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零售界的桃花源:走进嘉汇一美博文化生活MALL 每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变得浮躁 我是—枚“伪文艺青年”,心中—直有—种“伪情调” 在—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2、 宋照伟:创造高品质的艺术生活 变化是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 海尔一直坚持以创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基于人单合一与用户至上的创新,是海尔多年坚守的法则 海尔原是单一的家电企业品牌,目前,正致力于成为一个智慧家庭的品牌,聚焦人们的衣食.

3、 认同塑造和承认获取: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刘学斌(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300387)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核心价值观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转变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认同和承认&.

4、 和而不同:南岳佛教的文化品格 摘要南岳佛教文化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释、儒、道和谐共存相互交融,使南岳成为中国儒释道合融的文化名山的典范;南岳禅宗和茶文化完美融合,成就了“茶禅.

5、 倾听:经典的旋律(组章) 古琴曲高山流水高山总有流水不断向淌,流向四面八方,流向江河湖海 江河湖是波浪汹涌,浪花激溅,即便是平静的,也仍然有看不见的涌动,鱼儿溅起的水花仍能让一切不肯止息!谁在呐喊我感到是呐喊,而非鸣叫 鸣叫的.

6、 朱军和谭梅:健康之家的幸福生活 健康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现,首先是健康的平常心 假如没有健康心态,即便怎样运动,都只是形式;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坚持下来 ——朱军健康的女人,绝对不是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