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巴西体育教育论文 巴西论文题目

巴西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巴西农业结构关系探微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巴西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7

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巴西农业结构关系探微,本文是关于巴西相关论文范文集和巴西和农业结构和进口替代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后期,拉丁美洲国家普遍实行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1930年巴西瓦加斯政府上台,也积极推进“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以期实现巴西的工业化.“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推进对巴西的农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出口农业发展较快,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粮食生产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巴西农业结构的二元性阻碍了巴西的进一步工业化.

关键词:巴西;进口替代;农业结构;瓦加斯政府

中图分类号:F4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1-0085-04

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以下简称拉美国家)实施了“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工业化模式.“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进口替代”战略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高关税或者进口限额等措施排斥来自国外的竞争,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1].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进口替代”利于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降低.换言之,“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的工业化战略,多适用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来换取工业制成品的发展中国家.学界对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论述颇多,但是各有侧重[2].本文拟从“进口替代”与巴西农业结构的关系出发,进一步分析其对农业结构的影响,以冀进一步升华对“进口替代”的认识.

一、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缘起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将近三百余年,大多拉美国家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抵达巴西,宣布巴西归葡萄牙所有,巴西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后来法国人也觊觎这片土地,于1555年入侵里约热内卢,后被葡萄牙人逐出巴西,巴西成了葡萄牙独自占领的殖民地.“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服从殖民地人民的需要,而是服从于宗主国封建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处在宗主国的高压的商业垄断政策之下.”[3]使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严重的依赖于国外市场,形成输出“单一产品”的“单一经济结构”.又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浪潮的冲击下,作为拉美大国的巴西工业化也经历了挫折,经济发展低迷,社会贫富分化空前加剧等.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故不得不开始调整其经济发展模式.

鉴于自身的殖民地传统与经济危机的冲击,1930年巴西总统热图利奥·多尔蒂科·瓦加斯上台,瓦加斯政府致力于巴西的工业化.逐步放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核心是“利用本国的资源为本国制成品开拓国内市场,用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新生的民族工业的成长.用国产品代替舶来品,首先是代替初级消费品,减少以往需要从外国进口的一般工业品,从而减少贸易赤字.”[4]在“进口替代”战略下,限制一些外国工业品的进口,促使本国本民族相关的工业品的生产,其目的是逐步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的工业制成品替代进口工业制成品.其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工业品的需求,鼓励和引导本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以促进本国的工业化.

二、瓦加斯政府“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进口替代”主导下工业化在巴西全面展开.一方面,瓦加斯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主要表现为:关税保护,对一些最终消费品征收高关税,对一些生产所需要的必需品免征关税;限制进口商品数量,除了一些必需品的进口,比如制造机器的设备等.其他的一些非必需品均在限制之列.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商品数量的目的是保护本国新生的民族工业,进而生产所需进口的初级工业产品.“在此期间贸易政策为工业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保护的效果是,(进口的)消费品达到190%,中间产品为50%,资本商品为15%.”[5]由此可见,对进口工业消费品的保护是最高,其目的是减少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以促进国内的民族工业独立自主的发展.在进口替展模式下,巴西对国际贸易的参与依旧是“以具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专门化”[6]的特征,巴西的对外贸易以初级的农产品和矿产品为主.因“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需要,瓦加斯政府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在贸易保护政策的引导下,在巴西国内形成了以服务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出口农业和服务国内市场的粮食生产农业,服务于国际市场的农业主要生产咖啡、可可、甘蔗、棉花、大豆等;服务于国内市场为主的粮食生产农业主要生产大米、黑豆、木薯、花生等,其中像大豆、橘子、花生等也会因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偶尔也会用出口,但其主要是满足国内的民众的粮食需求.同时,国际这个大的消费市场产生的需求无形中对巴西的农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导向作用,故而使巴西国内农业生产自然地做出适应性的变化.

三、“进口替代”工业化对巴西农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瓦加斯政府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钢铁、化学、机器等初级工业生产部门.同时巴西进口替代主导下的工业化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非传统的生产要素,例如,大型农用拖拉机、化肥、除草剂等的广泛使用,引起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变化,而“‘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7]非传统生产要素的引进和使用,促使巴西的农业发展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1955年“粮食和活鲜食品的储存量提高了500%以上,肥料的生产远远的超过了原定指标的三分之一,农业用的拖拉机进口了25000台,而且到1960年,巴西造的拖拉机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8]以大地产制为依托的农业企业主和大农场主大量引进了非传统的生产要素,非传统因素的引进加快了巴西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同时增加了农业的总产量.但是在巴西工业化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这一进程中,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影随形.

(一)服务于国际市场的出口农业急剧膨胀

巴西瓦加斯政府施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刺激了服务于国际市场的出口农业迅速膨胀,产生了一大批依靠农产品出口的企业,相反,服务于国内市场的粮食生产企业日益减少,整个农业经济结构愈发不协调,农业的二元结构性矛盾日益凸出.“从总体来看,为生产用于国内市场产品(粮食产品)的全年生产增长率,在1932年至1976年为4.4%,在1962年至1976年为4.0%,在1968年至1976年为3.3%;另一方面,为生产用于国际市场产品(农产品)的全年增长率,在1932年至1976年为5.3%,在1962年至1976年为7.2%,在1968年至1976年为9.8%.”[9]1932年至1976年,生产服务于国内市场农产品全年生产率逐年下降,其实质是以生产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增长率日益走低.相反,在同一时期内,生产服务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全年生产增长率却日益走高,即出口农业的生产能力在增强.因此,巴西呈现出一种令人困惑的矛盾性,“一方面存在规模巨大的穷人群体,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另一方面是享有盛名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10]这种困境一方面有巴西农业结构自身的因素,即巴西传统的大地产制的地主是西方殖民者的代言人,他们控制着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其生产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很少关心大地产制下普通大众的利益.最重要的一面是与当时的瓦加斯政府对进口替展模式的政策有关.

(二)为巴西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巴西瓦加斯政府施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为其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主要是从技术上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传统的大地产制向农业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在一些农业大国中,土地所有制度仍然在决定投资、技术类型的适用,劳动力的雇佣水平和收入分配方面是最关键的因素.”[11]农业集约化为服务于国内市场服务的各种家庭农场提供了机遇.巴西南部圣保罗地区咖啡总产量的增加就是得益于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集约化的经营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相反,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民阶层对非传统生产要素的引进和采用具有强烈的保守性和排斥性.同时,传统农民对土地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农民并未将土地视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是作为名誉的一种象征.传统的农民并不感兴趣将土地随意的买卖作为一投资.”[12]巴西瓦加斯政府所施行“进口替代工业化”为其农业集约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农业集约化经营驱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世代生息繁衍的土地而流向城市.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1967年时巴西经济发展的高增长期,然而在1960年至1970年间,农业雇佣劳动力与占总人数的比率从46.6%下降到了40.0%,来自农业的收入从29.1%下降到了19.6%.”[13]巴西农业雇佣劳动力的减少主要是工业化所带来的非传统生产因素,即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等.“技术的进步,将带来更大的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14]技术的大量使用使大地产的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加.必然成为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驱动力.毋庸置疑,巴西在20世纪60年代是处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的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在社会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与农业生活方式相联的旧体制实行决裂,常造成众多人口从传统农业体制中解放出来.”[15]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对巴西的城市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落后、贫困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却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产生了许多的城市社会问题.所以,某种程度上巴西的城市化是对工业化的一种消极的回应.巴西的工业化促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被挤压出来而涌向城市,而城市又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城市中令人绝望的贫穷与最耀眼的财富并存,阶级对抗的复杂性.”[15]城市是一个高密度的人口聚居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难免会发生冲突,巴西的贫民窟是巴西城市的一大毒瘤.故巴西的工业化导致了畸形的城市化.

(四)国内粮食供应不足

在巴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却出现了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当到1978年巴西成功地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时,巴西国内为大多数巴西人民生产的食物却变的缺乏起来.每年粮食增长速率往往低于人口增长率.”[16]巴西农业年增长率低,其主要原因是服务于国内市场的粮食生产农业发展缓慢.1977年到1984年,大米、黑豆、木薯、土豆的人均产量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同时,出口的产品像大豆、橘子、花生的人均长了增长了将近15个百分点.巴西国内粮食短缺问题的出现是与农业经济结构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是紧密相关的.“出口部门(出口农业)的扩大经常伴随着粮食作物的不足,进而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粮食进口的增加.”[17]巴西的工业化的初衷是建立本民族的工业,满足国内民众对初级工业品的需求.由于当时的巴西政府过度依赖于服务国际市场的出口农业,导致了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以至于粮食上涨,挤压了巴西民众工业的消费品支出,导致了国内工业制成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巴西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的过程,而国内工业制成品需求不足,让巴西的工业化多走路一些弯路.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大危机,国际贸易环境急剧恶化,拉美国家开始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1930年巴西瓦加斯政府致力于巴西的工业化,而工业化对巴西农业的发展可谓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其现代化的同时也使巴西的农业结构愈发不合理,从而产生了出口农业部门的膨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国内粮食供应不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因此,不协调的农业结构对巴西的工业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国的工业化与农业结构的关系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3-274.

〔2〕〔6〕苏振兴.论拉丁美洲国家发展模式的转换[J].拉丁美洲研究,1996(1).

〔3〕罗荣渠.美洲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95.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6.

〔5〕ElisenRobertodeAndradeAlvesandAffonsoCelsoPastone“ImportSubstitutionandImlicitTaxationofAgricultureinBrazil”,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eEconomics,Vol.60,No.5.865.

〔7〕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14.

〔8〕若泽·马里亚·贝洛.巴西近代史(18889—1964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683.

〔9〕ElisenRobertodeAndradeAlvesandAffonsoCelsoPastone“ImportSubstitutionandImlicitTaxationofAgricultureinBrazil”.868.

〔10〕玛丽利亚·门东萨·莱昂,雷纳托·S·玛鲁夫,周志伟译.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活跃的公民权—巴西建立粮食及营养安全公共体系实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5.

〔11〕PeterDornerandRodolfoQuiros,“InstitutionalDualiinCentralAmerican’sAgriculturalDevelopment”,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Vol.5,No.2(Nov1973).218.

〔12〕LorandDabasischweny“TheProblemofTranormingTraditionalAgriculture”,WorldPolitics,Vol.17,No.3(Apr1965).508.

〔13〕GeorgeF.PatrickandKennethL.Graber,“IncomeGenerationamongSmallFarmerHouseholdsinBrazil”,TheJournalofDevelopingAreas,Vol.11,No.4(Jul1977).469.

〔14〕布莱恩·贝利.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

〔15〕C·E·布莱克,景跃进译.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63.

〔16〕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王龙晓译.巴西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01.

〔17〕PeterDornerandRodolfoQuiros,“InstitutionalDualiinCentralAmerican’sAgriculturalDevelopment”,JournalofLatinAmericanStudies,Vol.5,No.2(Nov1973).229.

(责任编辑徐阳)

汇总,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巴西和农业结构和进口替代方面的巴西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巴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标识翻译质量和城市语言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探微 邵鑫鑫 张阿林【摘 要】城市语言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理应得到重视 而城市的标识翻译质量是城市语言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将以武汉市汉口老租界附近的历史建筑的标识翻译质.

2、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以德惠市农业结构调整为例 摘要本文对德惠市农业结构调整战略问题进行探讨,从几方面阐述了德惠市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关键问题和宏观调控问题,提出对德惠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图分类号F327 文.

3、 论养蜂业和农业的关系 韩秀平(黑龙江省宁安市蜂业管理站,黑龙江宁安 157499)中图分类号 S8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4010801养蜂业和我国的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蜜蜂是最理.

4、 我国农业生态转型态势和生态农业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我国农业大致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到工业化农业生产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农业生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态化发展时期,由于每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应该依据不同的.

5、 黄岛区观光农业现状与探析 ■刘立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旅游局的支持,观光农业迅速兴起,黄岛区作为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在观光农业有较快的发展趋势,但是,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发展瓶颈以及需解决的问题,本.

6、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中的作用探微 摘要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得以解决温饱的重要一环,然而要想农业健康发展,提升质量和产量促进我国的健康发展,土壤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保证土壤肥力,保证土质的良好,才能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