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致谢大集合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科技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基础教育大讨论论文 什么是大数据论文 郑大自考金融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 自考申请论文大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论文 法学论文题目太大

大司徒类有关论文怎么写 跟《大司徒》、《职方氏》封国之制考异方面论文怎么写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大司徒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7

《大司徒》、《职方氏》封国之制考异,该文是关于大司徒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职方氏》和考异和《大司徒》方面论文怎么写.

宋怡心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郑康成言《周礼》为周公居摄而作.其中国典朝章灿然齐备,堪称经邦之规则.然考《周礼》所载封国之制、班爵禄之典、乃至畿服之制,均与其他先秦文献存在较大歧异,成为历代学人聚讼纷如的焦点.考诸文献,可见《孟子·万章下》、《汉书·地理志》、乃至“孔传本”《尚书·武成》当中,同样存在封国之制的记述.考辨史源,足见《周礼》与上述诸家并非同出二源,先儒对此亦有种种弥合之说.先秦礼典有应然实然之分,封国、畿服之制之歧异即为一例.

[关键词]封国之制;先秦礼制;治国之道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21-03

一、《周礼》所载封国之制

郑康成采《尚书大传》、《礼记·明堂位》之说,言《周礼》为周公所作六典之礼,以之居洛邑治天下.《汉纪》载王莽篡汉援经复古,“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为五”,其封国之制亦仿照《周礼》而制定.“周公所作”之说虽屡遭反驳,难称定论,但亦足以反映出《周礼》作为经邦之规则的重要地位.欧阳修《问进士策》赞曰:“(《周礼》)制礼作乐,建国居民,养生事死,禁非道善,所以为治之法,皆有条理,三代之政美矣.”可见《周礼》所载封国之制在古代经学与治国之道之中的显要地位.

考其书,则封国之制主要见于《地官》:“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另有《夏官》——虽叙称“政官”,然其载实为复杂,亦有职方氏、量人、土方氏等职官,管理邦国封建、疆域划分等事务.

《大司徒》对封国之制的记载如下: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职方氏》说五等诸侯国之里数同,又载畿服之制:“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大司徒》中称畿,未称服).

二、其他先秦文献对封国之制的记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礼类·周礼注疏》载:

郑樵《通志》引孙处之言:“盖周公之为《周礼》,……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其实未尝行也.……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

馆臣小注:案此条所云,惟《召诰》、《洛诰》、《孟子》显相舛异,……《武成》乃梅赜古文《尚书》,《王制》乃汉文帝博士所追述,皆不足以为难.

《周礼注疏》提要谈及《周礼》封国之制,与《王制》、《孟子》、《武成》加以比较.提要正文之中,未言《王制》,仅言《孟子》.馆臣中却以“《王制》乃汉文帝博士所追述”为由,认为其“不足以为难”.这一认识是否可为定论,犹待考证.厘清聚讼纷如的封国之制,需要探赜《孟子》、《王制》、《武成》的史源.

《王制》中的记载与《孟子·万章下》仅有细微差别,《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而《孟子·万章下》与《王制》之区别有三点:第一,叙述爵禄制度的顺序略有差别.第二,措辞的细微歧异.如《王制》曰:“公侯皆方百里.”《孟子》曰:“公侯地方百里.”(叶时《礼经会元》:“《王制》言王者之制爵禄,故以分田制禄言;《孟子》言周室之班爵禄,故以分地制禄言.”)第三,《孟子》缺少“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一句,据明代徐师曾考证为错简.

清儒王懋竑曾言“(《王制》)班爵禄取之《孟子》”,则《王制》、《万章下》成书先后成为辨正其史源的重要着眼点.《史记》载“(孟轲)退与万章之徒……作《孟子》七篇”,其成书是十分明确的,无需赘言.故而厘清《孟子》与《王制》孰先孰后这一问题,重点在于查考《王制》的成书.对于《王制》成书,前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汉文帝博士所作.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前164年)夏四月,文帝……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卢植、孙希旦、朱彬等历代学人多从此说.此说言其时代晚近,则史料采自《孟子》无疑.

其二,成书于秦汉之际.郑康成《三礼目录》云:“《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孟子当赧王之际,《王制》之作,复在其后.”同样认为《王制》作于《孟子》之后,并未脱离太史公之说的桎梏.

其三,孔子改制之作.俞樾称为《王制》为“素王之法”,皮锡瑞、康有为、刘师培、章太炎等也支持这种说法.此说因政治诉求,略显不经,已为华友根先生撰文详加驳斥.

其四,成书于战国末纪.任铭善先生《清代〈王制〉研究及其成篇年代考》与王锷先生《〈礼记〉成书考》均持此说,阐述详尽,但对于《礼记·王制》与《孟子》成书孰先孰后,则各持己见.任先生认为,若《礼记·王制》成书在前,则北宫锜无需请教孟子.王锷先生则认为,当时容或有专载官爵制度的文献,北宫锜未必得见,故请教于孟子,于理亦合,并进而论证《孟子》承《王制》之说,举出《孟子·滕文公下》节引《王制》文字之例,以证《孟子》引《王制》并非孤证;王锷先生又联系马王堆帛书《相马经》包括“经”、“传”、“故训”三部分之例,证明《礼记·王制》属于同样文献,亦有汉代经师故训内容掺入其中,从而将《王制》成书定于《孟子》之前.

由此可见,《王制》“班爵禄取之《孟子》”并不能成为确论.因而考异《周礼》中封国之制,不能将《礼记·王制》置于末位.

探讨“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尚需明确《武成》今古文问题.提要转引郑樵《六经奥论》引孙处之言.孙处,据考证为北宋孙侔之初名;郑樵生活于北宋崇宁(1104)至南宋绍兴(1162)年间.而梅献本《尚书》约于317~318年立于学官,梅鷟《〈尚书〉考异》书成于明.孙处“封国之制不与《武成》、《孟子》合”写于“孔传本”古文《尚书》立于学官之后、考异辨伪之前.因而四库提要案语中所言“《武成》乃梅赜古文《尚书》”是很准确的.

《武成》书序载:“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因而研究者往往将《武成》与《逸周书·世俘解》互相对照;同时,《汉书·律历志》也保留了部分《武成》佚文,但二者当中均未见有关封国之记载,无法加以对照.

梅献本《武成》的记载当中涉及到封国的仅一句:“列爵惟五,分土惟三”.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注曰:

爵五等,公、侯、伯、子、男.裂地封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为三品.《汉书·地理志》:“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盖直用《汉志》耳.益验晚出书多出《汉书》.

王先谦驳斥了孔颖达《武成》与《孟子》同源之说,指出了《孟子》中的记载与《武成》的主要区别,在于连天子为一等,认为《武成》之史料来自《汉书·地理志》.叶时《礼经会元》辨析认为:“《孟子》言周室之班爵禄,故以分地制禄言;《武成》以分土对列爵言之,是亦以分土制禄言之也.”着眼点有所不同,而其内容无本质分歧.考古文《尚书》篇目,多有采辑《孟子》处.且《孟子》中所引《尚书》,往往与古文部分相似度高,与今文部分差异较大.且“孔传本”古文《尚书》句段见于《孟子》之处数目为最多,前人甚至有“孔传本”古文《尚书》乃思孟学派之版本,经辗转流变而成书之说.因此,前人对于《武成》与《孟子》、《王制》同源的认识,仍不能轻易推翻.

三、《周礼·大司徒》、《礼记·王制》、《孟子·万章下》、《尚书·武成》(《汉书·地理志》)中封国之制歧异对比

《周礼》之《大司徒》与《职方氏》中封疆面积远超《孟子·万章下》与《礼记·王制》之记载.考查其他先秦文献,还可以较为明确地得出认识:《周礼》中封国之制,不但与《孟子》、《王制》之说不合,也与《尚书》、《论语》、《左传》、《国语》之说难以弥合.

其一,封地大小之不同:《论语·先进》:“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冉有指的是约方圆七十里的小国.大致可以反映出当时小国林立的面貌.《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所谓土不过同,反映的也是封地不过百里的状况.而《周礼·大司徒》诸男之地便已封疆方百里,其疆域记载差异很大.

其二,畿服之次第有异:《尚书》中《康诰》、《酒诰》均有五服的记载,《荀子·正论》、《国语·周语》中亦载“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与《尚书》大致相同,而甸服属内服、外服之说不同,大致由于时代不同.而《周礼》中《夏官·大司马·职方氏》、《秋官·大行人》则记载了“九畿”、“九服”的数目和五百里一服的次第,疆域大小因而更为显著,后人因此有“广土增爵”之说.

四、历代学者对《周礼·大司徒》与《礼记·王制》封国之制记载不同的弥合之说

《周礼·大司徒》的封国制度未考察到其在现存先秦文献上的史料来源,十分明显的是,《大司徒》与《王制》、《孟子》、《汉书·地理志》、《春秋繁露·爵国篇》并非同出.《王制》出现较早,在汉初占据独尊地位.刘歆将《周礼》立于学官,与《王制》分庭抗礼之后,两部礼经中有关封国之制的不同记载成为历代学人聚讼纷如的问题,先儒从各种角度试图解释《周礼》、《王制》、《孟子》、《武成》、《爵国篇》所记封国之制有出入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弥合思路.

其一,附庸说.《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论语·季氏》载:“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城之中,是社稷之臣.”存在关于附庸之国的记述.孙诒让《周礼正义》言:“公无附庸,侯附庸九同,伯附庸七同,子附庸五同,男附庸三同.”可见附庸之国实然存在.按郑司农云:“土(度)其地,但为正四方耳.其食者半,公所食租税得其半耳,其半皆附庸小国也,属天子.参之一者亦然.”认为公国其半为附庸之国.黄以周亦谓《周礼》之言五百里、四百里者,乃兼山川、附庸言之.“方”乃古代计算面积之术语,王力先生解释为“纵横各百里称为方百里”.按照此种计算方法,《王制》中诸公之国方百里,即1万平方里;而《周礼》中“方五百里”,即25万平方里,去其半为附庸,则有12.5万平方里.仍为《王制》记载的12.5倍之多,面积悬殊.且孙诒让以鲁为例,“鲁封疆止七十里,则不能容附庸”,以明先郑之不可信.

其二,夏商周异制说.郑康成调停诸家之说,每于诸经记载有不相吻合之处,往往以时代不同加以解释.于是他把《王制》与《周礼》的封国之制的歧异释为“夏商周异制”(《王制》注),认为《王制》“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而《周礼》作于“周武王初定天下”.详言则是周公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而封国之数犹因殷制,因而广土增爵,有五百里之封,并增以子男.然而《王制》记载并非反映殷制.商周之际诸侯“子”、“伯”、“侯”互称者其例不鲜.殷代有唐国,可能是侯爵,但在彝铭中则称“子”(殷代金文《唐子祖乙觯》《唐子祖乙爵》),见子爵于商代即有,郑康成之说易难称确论.

其三,田、地,方、袤不同说.陈澔《〈礼记〉集说》历来评判不高,后人往往认为卫湜与陈澔集说“如莛与楹”.陈澔认为“天子以下,皆言‘田’,不言‘地’者,以地有山林、川泽、原隰、险夷之不同”,认为田与地险夷有别,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如果计地而不计田,将造成“井地不均,谷禄不平”.对于“分田之里”,应当以“方”计数;对于“分服之里”,应当以“袤”计数.但《周礼·大司徒》明言“封疆方五百里”,仍以“方”计.文字者,经艺之本,《说文》为解经而作,云:“树谷曰田.”段注称“地以土生物”,可见其分言则异,混言则同.这一解说也存在极大的商兑余地.

其四,封采不同、虚宽实封说.叶时《礼经会元》认为《周礼》、《王制》可合二为一,解释曰:“(《周礼》)公之封疆虽五百里,而受田食禄则百里而已.侯伯封疆虽四百里、三百里,而受田食禄则五十里而已.”惠士奇《礼说》也持这种观点:“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所谓封也;《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所谓采也.”称实采不及虚封.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称:“《周礼》就其虚宽者言之,《孟子》、《王制》惟举土田实封耳.”

王昭禹、郑锷、方苞等先儒多从此说,称“其地不能无肥硗之辨”,《周礼》所言为封疆,包含了大量“其馀山川薮泽、斥卤晓确之地,与夫城郭、宫室、沟涂,皆不可食者”;而《王制》所言为可食禄的采邑.但《王制》亦载录了“二百一十国”封国,倘若按照《周礼》五百里至一百里的封疆加以计算,亦非周所能容.虽然不尽可从,但这两种说法也反映了一个信息,即《王制》之记载相较《周礼》,更为切实,也因而多为先儒所采.贾公彦《大宗伯》疏亦云张(张禹)、苞(苞咸)、周(周氏)、孟子、何休等不信《周礼》,堪为旁证.

五、结语

通观前人的说法,无论《王制》、《孟子》还是《周礼》,其记载均不能成为探讨周代封国之制的信史,彼此之间亦有多有歧异.其中有非一时一地之别,兼有应然实然之分.历代学者多尝试将之协调统一,但往往难以说通.历代治三礼的学者往往穷尽心力尝试完善三礼记载的制度,然《周礼》确有应然实然之别.这种试图使《周礼》之制“与《王制》、《孟子》合”的倾向也常常影响我们的治学思路.要考证清楚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对其成书、源流作更深入地了解.若仅从文本上饾饤、附会,便难免像清人王懋竑所说的那样,“宜其乖决而不合也”.

[注 释]

汉·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第355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3页.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8页.

清·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38页.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7页.

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9页.

陈致: 《从王国维〈北伯鼎跋〉来看商周之际的一些史事》,《台大历史学报》31期(2003年6月),第1~43页.

元·陈澔:《礼记集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45页.

宋·叶时:《礼经会元》,《通志堂经解》本,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扫描本,第49b页.

简而言之,此文是一篇适合《职方氏》和考异和《大司徒》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大司徒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司徒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看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进程 摘要中国动画电影在西方动画电影的影响下而产生,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一直是广大动画电影工作者和动画爱好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国动画史上的前辈通过不懈努力曾为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创制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特色.

2、 回归心灵的后花园论铁凝《大浴女》中尹小跳的心灵救赎之路 摘 要铁凝的大浴女以女性的自我成长为基点,通过叙述主人公尹小跳三次的从“”到“洗浴”的灵魂转变和一次次的对心灵的叩问与反思,经历了从“道德欲.

3、 消费主义视域下新媒体艺术的现状解读以网络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的风行为例 摘 要 网络游戏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了消费主义注重享乐、符号化消费的特征 借助消费主义的视角解读了网络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的风行是因为其满足了玩家的娱乐、张扬了消.

4、 《大圣归来》东方内蕴的表达 摘 要国产动画电影由辉煌时代陷入低谷期之后,一直有呼唤盛世回归的口号与作品,经过我国动画人不断的探索,我国国产动画逐渐摆脱粗制滥造……诟病,从“高原”向“高峰&rd.

5、 解构主义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以《大圣归来》为例 赵佰慧 王卓敏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427000)摘要大圣归来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巅峰之作,它的成功无疑成为国内动画行业的一针强心剂 为国产动画影片脱离幼稚的思维定式,走向全年龄段带来了新的机遇.

6、 论汪曾祺小说行云流水的散文化写作风格以《受戒》、《大淖记事》为例 摘要20世纪 80年代初,经历了“反右”、……种种坎坷波折的汪曾祺携受戒和大淖记事……作品重返文坛 年过六十的汪曾祺仿佛为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一阵清新和缓的春风,他流畅疏朗的文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