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生价值观论文 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关于价值观的论文 关于人的价值观的管理心理学论文 关于个人价值观论文的提纲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论文

关于核心价值观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析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核心价值观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30

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析,该文是有关核心价值观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渝东南和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保护传承渝东南民族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任何一个方面来谈另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保护传承渝东南民族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和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民族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并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与平台.

关键词:渝东南 民族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护传承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282-02

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渝东南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渝东南优秀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将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一、渝东南民族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20多个民族.渝东南民族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特点鲜明,不但有土家族、苗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有仡佬族、侗族等的文化遗存.

1.渝东南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由于是多民族聚居与杂居之地,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彼此融合发展,创造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1.1建筑文化.渝东南的建筑中,以干栏式吊脚楼、四合院、撮簊口建筑为典型,尤以距今四千多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最具特色.作为渝东南建筑的典型代表,融极强的实用功能和很强的审美特征于一体,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1.2节庆文化.渝东南民族的节庆文化丰富,除同过汉族的节日外,还有各民族自己的节庆活动,如土家族的赶年、四月八、女儿节,苗族的的六月六、踩花山,仡佬族的仡佬节、祭山节等.

1.3民间歌舞戏曲.民间歌舞特点鲜明,打镏子、后坝山歌、南溪号子、啰儿调、斗牛、板凳龙、诸佛盘歌、娇阿依、摆手舞、吹打、民歌、哭嫁歌、花灯等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戏曲发展出许多样式,主要为阳戏和傩戏,如:后河古戏、面具阳戏、苞谷灯戏、余家傩戏和木腊庄傩戏等.

1.4服装服饰.土家族男穿对襟,女着满襟,配上绣花围裙、乡花鞋.苗族男装简朴,多穿对襟大褂;妇女上穿上襟大领,下着长裤大襟衣,胸前和袖口及裤脚要滚边、透花或抽纱,并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间.

1.5民间文学与习俗.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反映各族人民勤劳奋斗和美好愿望,如:吴幺姑的传说、男女石柱神的传说、随意珠、乌江宝珠、聪明的苗族小伙子、灯笼记、姐妹石、斑竹林等等.民间习俗民族特色浓郁,如:踏青、过端午、吃刨汤、哭嫁、唱孝歌等.

1.6饮食文化.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有着不同的饮食特点,但是在这里又得到融合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川菜在这里普遍流行和被接受,同时各民族又保留了自己的特点.主要特色食品有羊角豆腐干、马打滚、油茶、碗碗羊肉、刨汤、黔江鸡杂、醡海椒、南瓜鱼等.

1.7*道德文化.重视良好家风、村风的传承是渝东南人民的一贯传统,追求爱国敬业、遵纪守法、扶弱济贫、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宽厚待人、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特别是“天理良心”价值规范和仡佬族的倡“和合”、兴“七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更是渝东南民族奋斗精神的写照.

1.8非物质文化.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截止2017年底,渝东南地区拥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8个门类.

2.渝东南民族文化的特点

多民族的聚居和杂居,造就了渝东南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2.1民族性与差异性同在.渝东南的民族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各种文化样式带有各民族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同时,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迥异,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

2.2共同性与多样性并存.渝东南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国家武陵山集中贫困片区,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许多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价值体系.同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种类繁多,既有生产生活的,也有娱乐休闲的;既有饮食服饰的,也有建筑雕刻的;既有歌舞戏曲的,也有民间传说和习惯传统的.

2.3继承与创新相互促进.渝东南民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处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如花灯、摆手舞、锣鼓、斗牛等,又如婚嫁、丧葬习俗等,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式样,增添了新的内容.

2.4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文化间的融合.汉文化与土苗等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二是文旅的结合.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造就了濯水古镇、龚滩古镇、仙女山、赵世炎故居、桃花源等景区,给渝东南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渝东南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渝东南民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其保护传承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民族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力持续减弱.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流动加剧、影视媒体的深度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再加都市文化的渗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其生存和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二是部分民族文化记忆、符号和印记逐渐消失和消亡.土家苗族语言、民歌、民俗、体育、舞蹈、医药、建筑、土戏、哭嫁等日益走向衰落或消亡.民族文化间的边界在消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身的特点被汉化.三是传统的*道德文化有解体的趋势.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价交换、金钱至上、利益优先等市场法则的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带来巨大的冲击,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

2.原因分析

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原来保守的人们走出了家门,接受了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价值观念、民族文化认同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将这种变化又带了回来,影响着当地的人们;二是民族融合的加剧.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渝东南,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发展,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与思想;渝东南原民族的汉化在加剧,汉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部分年轻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不感兴趣而崇拜西方文化.三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上重视不够、保护力度不大.一方面是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国家虽然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中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过于概括化,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配套.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历史原因复杂,再加上是贫困地区的现实,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上,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重视不够,造成保护传承的经费长期不足、人才缺乏.

三、渝东南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渝东南民族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其各种表现形式是我们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平台,对渝东南地区培育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挖掘渝东南民族文化有益资源,丰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

渝东南地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渝东南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重视其在渝东南人民心中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渝东南人民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尊崇、对山水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环境的不怨天尤人、待人接物“天理良心”信条和热情大方好客的天然本性、“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挖掘而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的有益资源.挖掘、整理、弘扬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其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等的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价值追求,这不仅是新时期弘扬渝东南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建成全民小康社会的需要.

2.保护传承渝东南民族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平台和载体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对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进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各族群众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学习先进科学、脱贫致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特殊的意义.比如,民族歌舞、节庆习俗、服饰雕刻等都在当地传承了几百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如,秦良玉、温朝忠、万涛、赵世炎等的英雄事迹,早已成为激励渝东南儿女爱国向上的蓬勃力量.因此,在渝东南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高度重视挖掘、收集、整理民族文化工作,最大限度地保留、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深度挖掘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的文化教育资源.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上,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加大保护的资金投入.三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传承健康的民俗,培养文明的民风,发掘和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文化要素,并将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推动各民族精神境界的跃升.四是打造各种民族文化载体与平台,全方位推进渝东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核.五是建立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区.可依托旅游景区,开展民族文化的教育与宣传,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示、展示和传习,让更多的人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自觉加入到保护和传承中.六是让传统的体育与歌舞(如向氏武术、摆手舞、南溪号子等)进校园、进社区.将摆手舞蹈编排为坝坝舞、让传统音乐和制作工艺进课堂、定期开展传统体育歌舞项目的比赛等,以达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市民、村民、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发展渝东南民族文化

渝东南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渝东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鼓励和支持渝东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特点,从法律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和保障,最大限度保留原民族文化的特点,并实现与新时代的紧密契合.二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共同理想和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在各族人民中倡导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以此作为渝东南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引导人们继续弘扬“黔江精神”,为实现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而努力奋斗.三是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引导人们以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价值引领,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作为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方向;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渝东南人民以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做人之本,做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敬业诚信、遵纪守法、友爱互助.倡导民族团结,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实现民族大繁荣,达到共同富裕.

4.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即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通俗易懂,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一是以渝东南各民族文化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其中,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二是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果,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所带来的民族自信、自豪.三是建立健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体系.要让社会主义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进单位、进机关、进部队、进学校、进社区、进广大的农村,通过主题活动、课堂宣讲、标语标牌、宣传栏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价值准则.四是结合渝东南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实际,采取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民众感到亲切和自然,拉近民众的距离,让民众在思想上自觉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5.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实现渝东南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

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渝东南地区需要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人民、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心往小康想,劲往小康使,达成致富小康目标.一是要尊重各民族的价值认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二是对渝东南民族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优秀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古为今用,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三是发挥运用民族节庆、赛事活动的凝聚功能,传承民族文化,烘托民族文化氛围,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团结.四是继续弘扬新时代的黔江精神.以黔江精神为动力,以不甘落后、奋力拼搏的气概,凝聚起300多万渝东南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梁红营.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兰州学刊,2017(05):107-116.

[2]于兰,潘忠宇.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6):73-79.

作者简介:孙章学(1966.8-),男,土家族,重庆黔江县人,毕业于重庆市委党校师资理论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此文点评,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渝东南和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相关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论略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彭清燕(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要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十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

2、 云锦、宋锦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现状与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云锦、宋锦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遇到的保护传承的配套政策及支持力度不够、后续人才培养、保护传承的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需要地方政府.

3、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 骆学锋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立足文化学、管理学和系统论视阈,对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现状、困境和策略展开研究 认为河洛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以及民间工艺类、商贸庙会类……文化.

4、 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实质上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厚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胎生于当代中国的革命实践,契合于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 文化自信为.

5、 广西忻城县莫氏土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气魄非凡而风格高雅的衙署建筑皆为砖木结构,具备华夏古典宫庭建筑的特征 顾盼之余,忻城人民自古以来世代耕种役田,山区的封闭、商品流通的缺乏,直接或间接性的降低了忻城人民对物质的追求 从大局考虑,恒久偏低.

6、 传承民族文化建设魅力学园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六塘民族小学办学侧记 近年来,教师中有3 人获评为南宁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5 人获评为自治区推行壮文先进工作者,40 人次获市级以上民族体育竞赛或壮文竞赛指导奖;教师撰写的有关民族文化教学研究的论文有36 篇获市级以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