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行为金融学论文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 亲社会行为论文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论文怎么写 社会德育论文 化学和社会的论文

关于亲社会行为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大学生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基于个体社会化视角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亲社会行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2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基于个体社会化视角,本文是关于亲社会行为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概念和亲社会行为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年人做出的新判断、新要求.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积极探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的培养,更有助于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个体社会化研究,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焦点.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个体社会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个体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在人际交往中逐步获得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包括个体自我主动融入社会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关系互动的过程.”[2]可见,个体社会化不仅是个体被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更是个体积极内化观念、增强体验的过程.而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影响方面,即:个体行为模式如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宗教、法律等因素的制约.按照安德烈耶娃等人的观点,个体社会化是外在教化影响与个体自我内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关注社会教化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视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因:自我概念对个体的积极引导与内化作用.

自我概念主要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与人际交往形成的经验基础上对自身的一种综合看法,包括个体对自我生理、心理、道德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3].而亲社会行为通常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如捐献、安慰、帮助、分享、同情与合作行为等.”[4]在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问题上,王楠[5]研究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间起*作用.”但其缺乏对自我概念不同维度与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关系的深入探讨.因此,笔者以个体社会化理论为视角,从自我概念内容和结构维度,深入挖掘其对6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旨在寻找提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工具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6所高校,对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等进行随机抽取,覆盖文、理、工等学科的大学生,共发放问卷950份,获得有效问卷894份,有效回收率为94.1%.被试基本情况详见表1所示.

(二)测量工具

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修订版),该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其中对反向计分题进行重新编码,共70题,涉及社会自我(SO)、家庭自我(FA)、生理自我(PH)、心理自我(PER)、道德自我(ME)、自我批评(SC)、自我行动(B)、自我满意(SA)、自我认同(ID)9个维度和自我概念总分(TOT)维度.除自我批评为负向因子,其余维度均为正向因子.经检测,分量表和自我概念总量表Cronbacha系数在0.662~0.896之间,且分量表与总量表相关性较高,维度分量表相关较小,信效度达到要求.

2.亲社会倾向量表(PTM)

运用寇彧修订的Gusto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从“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按5点计分,共26题.包括匿名、公开、依从、利他、紧急、情绪性6个维度.笔者亲测,亲社会倾向总表Cronbacha系数在0.8以上;分量表a系数在0.6以上,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性绝对值在0.618~0.845之间,分量表的相关性绝对值在0.4~0.6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自我概念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自我概念9个维度按项目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自我(M =4.179)、道德自我(M =4.024)、自我认同(M =4.003)、自我行动(M =3.783)、社会自我(M =3.753)、生理自我(M =3.751)、心理自我(M =3.610)、自我满意(M=3.516)、自我批评(M =3.20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学历、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上的差异大学生在心理自我(t=-2.303?,p<0.05)、道德自我(t=-6.095?,p<0.001)、家庭自我(t=-3.322,p<0.01)、自我批评(t=2.058?,p <0.05)、自我行动(t=-2.479?,p<0.05)、自我认同(t=-4.103?,p<0.001)和自我概念总分(t=-2.835,p<0.01)7项上呈显著差异,但在其他项三个项目上差异并不显著.除自我批评项外,其他维度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2.不同学历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上的差异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社会自我(t=-3.650?,p<0.001)、生理自我(t=-2.592?,p<0.05)、道德自我(t=-2.446?,p<0.05)、自我行动(t=-3.120,p<0.01)、自我满意(t=-2.346?,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t=-2.733,p<0.01)6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批评维度上,本科生得分高于研究生,但在其他维度上研究生得分均高于本科生.

3.不同年龄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上的差异18至26岁以上的大学生在社会自我(F =4.146,p <0.01)、自我行动(F =4.292,p <0.01)、和自我概念总分(F=3.048?,p<0.05)3项上呈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发现,在这三项上,21-25岁大学生得分高于18~20岁大学生.

4.大学生在其他选项上的自我概念得分差异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生源地、学科分布及独生子女与否选项上差异并不显著(p>0.05).

(二)亲社会行为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分析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6种类型按项目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紧急(M =4.036)、利他(M =4.028)、情绪性(M =3.746)、匿名(M =3.722)、依从(M =3.709)、公开(M =3.464).运用SPSS考察人口学在性别、学历、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学科及年龄段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

1.不同性别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在性别因素上,大学生在紧急(t=-2.011?,P<0.05)、利他(t=-3.519?,p<0.001)、依从(t=-2.691,p<0.01)和亲社会行为总分(t=-2.301?,p<0.05)4项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但其他3个指标上差异不显著.

2.不同学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本科生研究生在紧急(t=-2.406?,p<0.05)、匿名(t=-2.605,p<0.01)、情绪性(t=-2.165?,p<0.05)、依从(t=-3.413,p<0.01)和亲社会行为总分(t=-2.994,p<0.01)5项上呈显著差异,且5个维度均表现出研究生高于本科生.

3.不同年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18岁至26岁以上的大学生在匿名(F=4.694,p<0.01)、依从(F=5.208,p<0.01)及亲社会行为总分(F=3.985,p<0.01)3项上存在一定差异.经事后比较发现,23~25岁大学生得分高于18-22岁大学生.

4.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独生子女与否选项上,大学生在依从(t=-2.503?,p<0.05)和公开(t=3.052,p<0.01)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及总分上并不存在差异.

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生源地上,来自农村、城镇、城市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仅在紧急(F=3.462?,p<0.05)维度上存在差异,经事后比较发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

6.不同学科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得分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在学科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

(三)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

事实上,以往研究多关注自我概念一般水平或自我概念的单个因子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自我概念一般水平与具体水平不容混淆、等价.因此,本文从综合、内容、结构等不同维度深入探讨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本文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双尾检验法”,对自我概念总分及其9个维度与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其6种类型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除自我概念的自我批评维度与亲社会行为6种类型及总分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如:社会自我、家庭自我、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认同、自我行动、自我满意8个维度均与匿名、依从、公开、利他、紧急、情绪性6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笔者认为,自我批评是负向因子,故其与亲社会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相关.

本文将表2中的相关系数分成三类:较高相关|r|≧0.3、低相关0.1≦|r|<0.3、弱相关|r|<0.1.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有:a)自我概念总体状况与除公开亲社会行为外的5种亲社会行为及总分均显著高相关(|r|≧0.3,p<0.01);这说明自我概念整体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b)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道德自我4个因子均与紧急、利他及亲社会行为总分都呈显著高相关(|r|≧ 0.3,p<0.01);但生理自我与公开亲社会行为呈弱相关(|r|<0.1,p<0.05);该结果证实了刘志军等[6]的结论.同时在研究范畴上有效拓宽了余娟[7]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c)自我行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均与紧急亲社会行为及亲社会行为总分呈显著高相关(|r|≧0.3,p<0.01);以上结果不仅充分说明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而且从实证角度进一步佐证了郭兰等[8]对关于自我概念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的阐述.

(四)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

本文为探讨自我概念整体状况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能力,又以自我概念总分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倾向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发现:自我概念总分可分别解释紧急、利他、匿名、情绪性、依从、公开及亲社会行为总分维度17.0%、18.4%、8.7%、10.8%、9.8%、4.2%、18.1%的变异量.

事实上,笔者还以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相关的8个维度及自我概念总分为预测变量,以亲社会行为6种类型及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自我概念中的自我行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3个因子对情绪性亲社会行为及亲社会行为总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生理自我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这4个维度可分别联合预测13.5%和20.7%的变异量.这有效扩展了王楠[5]和谢志萍[9]的研究,结果详见表4所示.

此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从自我概念的内容、结构两大维度考察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心理自我与自我认同进入所有回归方程;而道德自我和自我行动进入大部分回归方程;进一步比较个别解释力发现:道德自我对紧急、利他、匿名、情绪性、依从及亲社会行为总分的解释力分别为:14.6%、19.8%、1.5%、1.8%、2%、14.1%.详见表5.自我行动对紧急、利他、匿名、情绪性、依从及亲社会行为总分的解释力分别为:15.6%、18.3%、7.7%、8.6%、9%、15.1%.结果见表6所示.综上,自我概念总体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自我概念具体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也不容忽视,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等维度均是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

三、大学生社会化、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化:自我概念的作用不可低估

人的社会化过程,从个体角度看是个体自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互动,不断学习社会规则,并将外界社会对自我的各种约束、规范和要求逐步内化为个体心理特质,外化为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的过程.换言之,离开自我概念,个体不可能完成真正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概念的作用不可低估.原因如下:

首先,大学生社会行为目标的形成和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对自身能力的觉知.大学生依据自身掌握知识和观念会对自身行为的价值意义做出评判,进而决定是否采取相应行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行为者在对社会信息予以关注的基础上,会将榜样力量以浓缩符号形式进行内化保存,进而依靠组织反应,产生动作再现或继续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个体获得行为与结果的认知体验,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系统.其次,积极的自我概念能够给大学生社会行为发展提供持续的心理动力.自我概念的心理维度主要反映了主体在与社会现实互动中的自我价值感和心理成熟度.当理想自我与现实社会达到相符且满意程度时,积极的自我概念将有利于增加大学生成功情绪体验,进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这有利于个体采取积极的利他性的社会行为.再次,自我概念的激发和调节作用对社会行为的发生有较大驱动作用.这一方面表现在自我概念对社会行为的发生有驱动作用,在个体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中,自我概念可激发主体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完成既定行为目标.另一方面表现在自我概念对干扰因素的抑制、解释作用,它帮助主体抑制一切与行为目标无关的行为,引导行为发展方向.由此可见,良好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行为发生的能动性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自我概念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显著

本文研究发现,自我概念中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4个维度可联合预测20.7%的变异量,这充分表明自我概念这四个因子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生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主要反映其认知水平、情感需求及行为抉择,即该群体的自我概念状况及水平.同时,自我概念总分能单独解释利他和亲社会行为总分18.4%、18.1%的变异量,表明自我概念总体对亲社会行为影响显著,进一步验证了王楠的研究结果.

较高的自我认同水平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事实上,“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的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比较.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自身经历而形成的反思性自我”[11].当个体经过反省的自我判断与社会提供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规范相一致时,个体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更易采取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亲社会行为.否则,则可能产生认同危机,进而导致偏离社会标准的失范行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利于个体调节自我认知,克服认同危机,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生理上和心理上也不够成熟,情绪变化较为激烈.他们对自我反思的主观性认知程度不高,自省过程中建构的“理想我”与客观世界中的“现实我”较易产生矛盾与冲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出现自卑、情绪低落等心境,归属感降低,进而产生偏激性或退缩性社会行为.而良好的自我概念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则积极调整自我,达到个体与社会的一致性平衡,产生较高的心理支持感和满意度,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自我行动作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社会法则、保持心态平衡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其本身就需要通过亲社会行为来获得.通常当主体与关系发生对象交往顺利、关系和谐时,则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呈良性循环,更易做出亲社会行为.反之,则会直接影响主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甚至产生个体社会融入困难问题.

此外,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生理自我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发生存在一定的吻合.如:残疾人勇救落水老人,病患闯火海救出襁褓中的婴儿.其前提都是将自我安危置之度外,未将自身生理状况作为必备条件加以考虑,而是完全从主观愿望出发所做出的亲社会行为.

综上,自我概念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正如自我知觉理论强调:“若个体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那么,他就会很自然的做出亲社会行为.”[12]就本文研究得到的大学生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道德自我等维度上得分有待提高的事实.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看到身处多元环境中的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模糊,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满意度感偏低,社会角色定位不准,自我概念出现偏差,尤其是道德自我建构面临巨大挑战,造成在行为抉择上亲社会行为弱化现象.针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结论,提出了新时期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牢牢把握高校大学生群体自我概念的特征,从提升主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道德自我入手,有效提升其亲社会行为.

通过上述分析与讨论,不难发现自我概念中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提升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良性发展,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从自我概念上下功夫.如:清楚地了解和把握校园中大学生主体的诉求,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塑造学生道德人格;有条件的院校应开设心理课程与讲座,建立心理辅导一对一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帮助大学生合理宣泄负面情绪,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满意度;多渠道组织大学生学习进入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强化实践训练,提高自我行动力.

四、结 语

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校园中,接触社会面较窄,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能忽视对其社会化的有效引导.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强调,个体的认知和信念、观念等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关键,是促成个体行为发生的*要素[13].由此可见,实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自我概念的内化和调节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的信念、价值观、偏好等来强化亲社会行为.本文对90后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做了有益的探讨,但研究视角还可进一步拓展.事实上,自我概念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后续研究可就自我概念的延伸部分如自恋、自我关注、自我意识、自尊[14G15]等作进一步探究,对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质性分析,通过定量研究技术精确地考察自我概念如何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当然,关于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值得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方向.另外,本文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未来研究可考虑个案研究,通过个体访谈等方式获取被试更多的信息.也可尝试模拟真实情境的实验研究,为加深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理解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以提高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认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上文总结:此文是关于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概念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亲社会行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亲社会行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对大学生自我践行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 柏佳琪(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 荆门448000)【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重要成果,具有内涵丰富、指导作用强的特点,大学生能否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自我践行,关系着国家、社会与.

2、 运动员执行功能和反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摘 要在临床人群和非临床人群中 执行功能低经常会导致反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但没有研究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考查运动情境中的反社会行为 选取104 名足球、排球项目运动员 检验运动员的认知功能 尤其是执行.

3、 大学生自我主导水平与影响因素探究以职业选择为场域 张宇晴,岑逾豪(上海交通大学高……教育研究院,上海200240)摘要职业选择是大学生成年之后第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常常出现迷茫、自我概念不清、依赖他人意见……缺乏内心声音的表现 本研.

4、 影响大学生民族精神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摘 要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消极成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经济环境经济体制的缺陷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

5、 注重社会主题绘本教学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刍论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而亲社会行为正是我们与他人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亲社会行为除了受到认知、性格……主体因素影响外,也可以被家庭、学校、社会……主体外因素影响,而幼儿.

6、 医学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入 一、前言我国青年志愿者自1993年兴起,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志愿者正式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2000年,社区志愿服务计划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走进社区服务群众,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