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现状 论文现状怎么写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 文献综述农民工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论文 文学论文现状 电子商务的现状和趋势论文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论文提纲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现状毕业论文

有关现状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高校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和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现状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07

高校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和,该文是现状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和招生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梁明亮,胡殿宇,苏东民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改革受到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对我国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在阐述大类招生制度下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和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配套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人才需求.

[关键 词]大类招生;现状分析;人才培养;配套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1-0016-02

一、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和现状

高校传统招生模式下,一般按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计划的编制,由于高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高校各专业缺少了解,对相关专业培养定位目标认识不够,较难对适合自身的专业作出正确选择.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专业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通识类知识扎实、具备多学科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基于上述问题,为适应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探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大类招生”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创新,试行新型的专业选拔与培养方式,对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突破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界限,主动适应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类招生是高等学校推行“通才教育”的重要改革,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改革.大类招生一般应按学科大类招生,将高等学校相近或相同的学科门类,按一个或多个大类进行招生计划的编制,比如可以是同院系的几个专业合并招生,学生入学后,经过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1~2年培养后,再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学生的兴趣爱好按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近年来,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大类招生制度越来越重视,基于大类招生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受到广大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有些高校对大类招生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将某个系院的专业或全校几个相近专业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式上采取分阶段进行,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出现了公共教学资源紧张、有关教学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模式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使高校大类招生制度下人才培养环节的良性运行,需要对高校大类招生的实施现状、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配套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二、高校大类招生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

大类招生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布局优化

基于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多学科的优势,加强了培养目标相近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相互借鉴、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和界限,有利于大类学科下多专业的融合和交流提升.在专业间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将促进专业退出机制的建立和新增专业的科学论证,使学校的办学方向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不同专业生源质量的相对平衡

按传统招生模式,不同专业的考生生源质量相差较大,实际招生的学生数量也会很不均衡.按大类招进来的学生,同时包含着相对“冷门”和相对“热门”的专业,学生入校分数比较接近,这样“冷门”专业的生源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促进不同专业生源质量的相对平衡,有利于各专业的均衡发展,促进“冷门”“热门”所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促进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基于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学校整体合理规划大类招生学生所用的教学资源.对于公共课教学和专业基础课阶段的教学资源配置,不需要各个专业分别配置,学校层面将对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教学资源的投入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和配置,提高办学效率.基于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更注重相近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同专业在相近学科分别进行实验实训基地或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人才培养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拓宽各个专业的覆盖面,使各个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办学效率的提高.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的提高

大学生进入校园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个人接触面增大,对原有专业产生动摇,重新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学校根据原有招生计划准备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的限制,相当多的学生不能转入自己认为理想的专业.而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后,经过1年半至两年左右时间的大类培养,学生选择具体专业的时间有所推迟,便于学生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后,更理智地明确选择自己的所学专业.毫无疑问,这将有效地缩短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实际人才需求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同时能较好地避免就业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对口率.

三、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校大类招生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公共课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对口就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基于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制度探索,在实施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亟待面对和解决.

(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实施大类招生的学生,在入校前期时间段主要学习公共课程(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后再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对学校的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实训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专业分流后学生人数的变化,需要建设更加齐全的专业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设施,探索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全方位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优化.

(二)专业结构和专业群的支撑

实施大类招生需要专业群作支撑,高校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有利于基于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对于个别学科性强,缺乏与之相关的专业支撑,没有形成相近专业为呼应的专业群的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工作是难以实施的.如果相近专业的系部归属分布不合理,会给大类招生后期专业分流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同一专业类学科下的相近专业隶属于不同的系院,如果要将这些专业按大类招生培养,应将专业所属系院进行适当调整.

(三)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如果没有相关的改革措施作为基础,基于大类招生体制下的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和长处将难以发挥.比如一些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针对跨学科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不齐全,仅是将原有相近专业的课程进行单一组合,没有体现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滞后,教材建设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这些都是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大类招生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

四、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配套改革措施和对策研究

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的合并和分流,要充分发挥大类招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势和长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对学分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刻改革和探索实践.

(一)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适应基于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学分制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所喜欢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分制改革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专业的总培养课时和总学分适当进行压缩,减少必修课程数量,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二是推进全面选课制度,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和学科,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三是加大学分替换力度,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学生创新竞赛活动和创业活动纳入学分制中;四是发挥专业教师在学分制改革的中主动性,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增加生源,建立起富有成效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大类招生的专业课程体系,应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可由通识课程(公共课)平台、专业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3个类型组成,结合“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技术,使课程体系既有相对固定不变的公共“平台”,又有适合定期进行更新的专业技术技能模块,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优化,充分保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质量.在公共平台课程中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识课程纳入各个专业,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师将专业前沿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形成相应的自主探知能力,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形成完整的知识能力结构.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和网络在线考试,实现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铁峰,赵智超.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69-70.

[2]李晶,禹奇才.关于高校大类招生模式的若干思考[J].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6):87-90.

[3]徐蕾艳.高校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156-157.

本文结束语,此文为大学硕士与现状本科现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和招生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 摘要如何将高校大类招生的政策成果实现固化,明晰政策实现时面对的困难,是大类招生政策整体推进的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根据高校大类招生改革时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可以对大类招生的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2、 面向大类招生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 摘 要以上海大学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面向新工科的课程建设内容,提出“教学—测验—大作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大作业案例以及开展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说明该.

3、 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以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为例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高校在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出现专业失衡、课程体系不合理以及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诸多问题 为此,结合贵州财经大学管科学院的.

4、 互联网十背景下高校大类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转变面临的几个问题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着互联网技术下数字时代的全新变革,在这个互联网驱动的变革洪流中,教育资源以一种全开放的姿态,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教育的大国,“互联网教育&.

5、 基于大类招生的建环专业多元化培养体系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 摘要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的现状,分析目前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不足,探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好的生源,构建基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6、 什么是按大类招生 2017年,清华大学开始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16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到大二时再将其分流到各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