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创业论文3000字 大学生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业论文1000字 大学生如何创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创业论文 科技创业家杂志 大学生创业报告论文 和创业教育杂志社 大学生创业论文1500 电子商务和创业论文 创业杂志在线阅读

关于创新创业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培养创业型人才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创新创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7

基于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培养创业型人才,该文是关于创新创业方面论文如何写跟学科竞赛和培养创新和人才类论文如何写.

摘 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的含义、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的基本状况,分析了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竞赛形式应以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为导向,竞赛组织应制度化、规范化,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学科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93-03

众所周知,“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政策,特别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决定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陕西省教育厅相应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实习实践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高〔2013〕32号)[1]等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习计划,希望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育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深入改革、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训练,进一步使得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从而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有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其涵盖面较广,有些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经分析发现,较多地关注宏观层面,而微观的较少.有鉴于此,关于如何有效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问题,有必要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研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型人才

学科竞赛是指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构思后选定主题或者项目,其特点是求异思维,有所创新.在作品设计、制作、调试等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多学科知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直接的作用,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锻炼和养成创新型思维,二是培养并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及兴趣,三是养成团队意识且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对于什么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阐述,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创造、创新以及创业的能力.创造强调“原创性”,创新强调“推陈出新”,创业是需要把创造和创新的内容从理论转换为现实,开创新事业的人.另一种则认为,主要具有品德好、胆魄大、才智高、知识博和毅力强等素质,同时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而且对不同的社会实践及认识领域,利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能够认识世界甚至改造世界,从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2].近年来,国内所提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创新和创业两方面的人才.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有创新素养及创业潜能的人才.这类人才既擅长创新和发明,又富有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具有共同的特质: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创新为灵魂,对商业机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的追求精神,是兼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并及时付诸行动的人才.

二、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科竞赛的基本情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的有美国等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系统地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柯林·博尔最早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1989年,他报告了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等方面的内容,类比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他形象地提出应具备三类“教育护照”:学术性、职化性、关于事业和开拓技能.就目前国内大学生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局势而言,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3].高校教育的必要途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通过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方可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并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能,即挖掘潜在的创新能力.

有鉴于此,全国上下非常重视,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统计了学科竞赛情况,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各省市也将其纳入纯净考核范畴.对于学科竞赛,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分类.级别方面有国际、国家、省(部)、市、校级等;有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主办单位;内容可能包含单科、专业、综合、职业技能等;根据时间长短,分别有临时、一年一届、两年一届、多年一届等;有开放式、半开放半封闭式、封闭式等多种竞赛方式.另外,还有直接决赛、初赛-复赛-决赛等类型;考虑人数的多少,可能有单人、团队等.

实施学科专业竞赛项目,对于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1)竞赛激励不足.各学校对于竞赛获奖学生的奖励措施很多,其中院系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加起来占比48.9%,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标兵也分别占比14.8%和11.4%,其他奖励方面占比17.9%[4].这表明相关高校很难针对大多数学生提供有效的激励,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基于自身的特点,在个人思想、性格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自身的激励需求,过度的物质激励难以实现较高的激励效果.(2)竞赛形式化.有些企业利用竞赛活动,主要想推销自己的产品,在资助的同时要求必须使用仪器设备,而且在竞赛的时间内,将其抬得很高.有些设计好的思路因元件不能及时找到,耽误了整个进程,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已有的能力.(3)师生疲惫应接不暇.目前各种各样的竞赛铺天盖地,尤其是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感觉难以应付太多的竞赛,加之有些竞赛需要班、年级、专业、系、院、校等各级通过筛选,最终参加最高级别的赛事,搞得师生疲惫不堪、晕头转向,可能导致对竞赛的厌恶情绪提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影响

1.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的表现形式通常主要是实践能力的比赛,比赛过程迫使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因为每个参赛者都想达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目标.这就离不开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创新,只想是行不通的,最根本的是需要参赛的学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和雄厚的理论基础等,并且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综合调试能力.另外,具备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科学严谨、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抗压心理素质.事实证明:学科竞赛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拓展知识面,锻炼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资料、归纳资料,进一步提高学会综合设计、运行调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当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塑造创新人格,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很多创新竞赛项目需要团队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电子设计竞赛中,在设计好电路的基础上,有的学生焊接搭建硬件电路,有的编程控制电路功能的实现,有的考虑整个系统外观的协调:焊接、切割、敲键盘、查资料,每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所有的项目团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帮助,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项目中涉及市场调研的部分,还需学生深入实地考察,收集整理素材,加深对企业的了解,锻炼沟通协调能力.

3.学科竞赛有利于发掘大学生的潜能.设立各类学科竞赛的出发点,在于保护和激发学生宝贵的创新思维.学生作为竞赛的主体,从竞赛主题的确定、前期论证、资料收集到参加竞赛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考的过程.创新思考的过程,就是求异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显露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都需要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并促使他们在竞赛过程中形成思维个性和创新思想.一般而言,竞赛的内容稍高于教科书的要求,不可能就课堂所学知识来完成,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吃苦精神.无论是电子设计还是数学建模竞赛,参加的学生绝大多数会几天几夜不离开实验室,废寝忘食,忘我的学习和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4.创新创业人才更适应产业的实际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大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用合作等途径.因为这种结合拉近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距离,为学生提前参与实践锻炼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学生便于快速地了解社会需求,模拟适应社会环境,深刻地领悟和感受产业实际现状,掌握产业化发展方向,避免走弯路.同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无疑使学生有收获感,肯定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只有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也会减轻企事业单位对入职人员培训的负担,为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简言之,产学研用结合对于促进人才培养、科技与产业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1.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把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建设纳入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中,成为必选动作;将创新竞赛制度化,才能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具体来说,一要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即建立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愿意做此项工作的指导教师;二要有充足的、必要的教学条件与资源来保障.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内资源,如实验室、工程训练室、信息中心、图书馆等,进一步建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创新竞赛活动需要的,应尽可能地为其服务.三要充分发挥校外的人力和物力,请已经毕业的学生指导,设有较为方便的校外科技园、开放实验室等,从而保障创新竞赛的顺利进行.

2.激励成果转化机制.及时地展示竞赛成果,必然会起到扩散效应,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师生参与.有了很大的基数,才能形成更好的竞争局势.学校应主动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建立并完善成果转换机制,如各种专利的转化.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把优秀方案作为典型示范讲解,并将优秀产品通过政产学研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推向市场,下一届学生在此基础上,再申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相应机构、专门人员将其结果进一步将其推向社会,无疑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克服前面所提到的不足现象.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学生的个体基础,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竞赛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奖励范围,采用多样化的手段鼓励和奖励,使每位学生4年内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同时,通过与教师的评优、评奖、评职、晋升等挂钩,激发教师广泛且乐意指导,将相关竞赛活动作为学生毕业时的必要条件.

4.旨在提升培养质量.既然学科竞赛涉及多学科知识,那么其成绩自然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就是教学成果的体现.这是上级部门作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依据和理由.更为重要的是,学科竞赛结果会反馈到教学改革中,导致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其示范性和导向效应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根据社会需求,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利用新的方案培养出新的人才,再一次检验的更新内容会体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循环往复,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表现.庆幸的是,顶层设计及时到位: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已经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之全国上下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新局面,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此方面的工作成为省政府的重点工程、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部署,表明创新创业问题再次被推向舞台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么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制定切实可靠的措施,实施创新创业计划.我校已率先为学生每年设立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使“制造”走向“创造”,使培养“就业者”向培养“企业家”转变,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推动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312/04/7300.html

[2]阐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阳[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蔡杰,韦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4):36-37.

[4]杨旭.竞赛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分析[D].广西财经大学,2015.

汇总:这篇文章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学科竞赛和培养创新和人才方面的创新创业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创新创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突破点 摘要随着我国对实践创新的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第六届大赛参赛学生与老师进行了学科竞赛相关问题.

2、 新时代高校培养创业型生策略 摘要对我国推行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现状,并总结了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便于了解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整体情况,为今后开展.

3、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罗 松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要】本文概括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4、 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针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问题,以全面实施“第二课.

5、 大学生型学科竞赛管理运行特点分析和运行方案的设计以天津市大学生微视频大赛为例 摘要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工作适应力的一种活动,其根本目.

6、 创业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摘 要高校是培养各种人才的地方,在这里有着最专业的教学理念与高水准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条件,也将高校教育价值定位的更高,真正的实现高校办学的社会价值 如何有效的提升高校创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