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政治杂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政治哲学论文 当代政治论文 政治中学生论文王也 初四政治论文

关于政治理论课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析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政治理论课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20

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析,本文是政治理论课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思想政治和高校辅导员和协同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摘 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方面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严重,应该通过积极转变观念、创新队伍管理体制、创建有效交流平台、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等措施,构建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教育合力,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

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脱节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调动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育人合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多方挑战与理性诉求: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1.1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方面挑战

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优势地位持续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让其传播更加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加深远.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威胁.二是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需求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给大学生带来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糟粕.网络中充斥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真实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也有虚假的、负面的甚至反动的信息.青年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迷失自我.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支重要力量,高校要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传统模式下单方面依靠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力量难以为继,需要构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有序的工作交流机制,加强交流沟通,互通学生信息,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从而增强教育效果”.[1]

1.2 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辅导员通过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通过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能够进一步增进他们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的了解,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三是有助于增强育人合力.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利于解决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形成目标一致、步调协调、整体推进的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更好地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增强育人合力.

2 现实障碍: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制约性因素

2.1 主观层面制约因素

一是高校领导层面普遍认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两支独立的工作群体,对二者的协同育人缺乏应有的重视.一些高校领导将辅导员视为学生工作的勤务兵、“保姆”、“消防员”,一味强调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职能,而忽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将思政课教师当成一般的教学人员,甚至将思政课只是视为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没有深入认识到其育人的主渠道地位.基于这种认识,高校领导层面通常将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当成独立两部分对待,基本没有考虑二者之间的工作职能的交叉性和可协同性.二是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协同育人问题上相互之间存在偏见.辅导员没有认识到要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必须有良好的理论功底作为支撑,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而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主要任务是上好课,做好理论知识传授,没有认识到只有与学生深入接触,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三是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对二者协同育人也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辅导员认为自己理论素养不够,无法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科研压力大,时间精力不够,无暇与辅导员进行交流.”[2]

2.2 客观层面制约因素

一是管理体制的藩篱.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高校一般将思政课作为教学工作,由教务部门负责对接和统筹,由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具体负责教师的管理和教学环节的组织;辅导员工作作为学生工作,一般由学工部门负责统筹管理,由各院系负责辅导员的具体管理,对于辅导员更多是作为行政人员的身份对待,而很少注重辅导员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高校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定位导致往往将他们视为“两盘棋”,由此成为二者协同育人的重要障碍.二是缺乏沟通交流平台.目前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工作交流平台,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缺乏交集的状态,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效平台.三是缺乏制度保障.在实践操作层面,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对于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并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保障.

3 出路与建议: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

3.1 积极转变观念

一是高校领导层面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高校应该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大思政”理念,强化思政课与学生工作“一盘棋”思想,不断更新理念,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确立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二是辅导员要积极转变观念.辅导员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不只是要“管理”好学生,更重要是要“辅导”好学生.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要由单纯的行政角色逐步转化为行政、教师“双肩挑”,不断补齐自身短板,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三是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思政课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将自己由单纯“教书”逐步转变为“教书”和“育人”两不误.除了积极利用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思政课教师还应在课余时间定期深入学生当中,积极参加学生活动,了解青年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为学生答疑解惑,听取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得益彰,共同发力.

3.2 创新队伍管理体制

在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思政课教师同其他专职教师一样,分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学部等教学部门;辅导员则由学工部门统一管理,由所在院系具体管理.二者在管理体制上被切割为两块,也就成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最大的现实障碍之一.高校可以尝试在校级层面建立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打通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管理体制障碍.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各项事宜,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统筹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开展协同育人奠定良好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

3.3 创建有效交流平台

一是打造工作联席会议研讨平台.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定期开展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联席会议,邀请相关校级领导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充分发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各自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共商共建,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制定协同育人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工作实施进度,为协同育人奠定良好平台基础.

二是构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机制.高校可以通过鼓励辅导员兼任部分思政课教学工作,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兼任部分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构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双向机制,并逐渐使这种双向制度化、常态化.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和面试、试讲等程序,选拔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加入思政课教学团队中,由辅导员独立完成一门思政课教学任务;抑或是让辅导员协助思政课教师完成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高校可根据本校思政课教师和学校各院系学生分布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关计划,要求思政课教师担任各院系的辅导员,提供相关办公条件,处理辅导员日常事务.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为学生做理论学习辅导报告,参与各类学生活动等方式,密切与大学生的接触,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形成合力.“如此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脱离漂浮的理论而接上地气,辅导员则因为有了理论的强化和支撑而充满底气”.[3]双向具体的实现形式和要求,需由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决定.

三是完善双向互动教研活动平台.鼓励辅导员承担关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参加教研活动,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改革项目.鼓励辅导员经常开展听课活动,向思政课教师学习最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鼓励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合成立课题组,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成长,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

3.4 完善激励约束制度

高校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制度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担任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工作,且需要取得一定的工作实效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辅导员在职务或是职称晋升时,也必须有承担一定课时量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这样就从制度上给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激励.

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尝试允许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身份转化.例如,对从事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工作,有丰富经验且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辅导员经考核可以允许转为思政课教师身份;同时,对于达不到一定要求的思政课教师,可以转为辅导员身份.这样,给了辅导员一定的工作动力,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

3.5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对于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可以尝试构建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一是在考核目标上,要将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总体育人效果作为考核的主要目标.二是在考核指标设定上,建立协同育人具体的工作目录,明确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分工和操作方法,并配套制定一些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在考核主体上,既要由学校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同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作为一种工作理念的革新尝试,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大胆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不断探索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的协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 谭群英,何会宁.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6.

[2] 陈晓晖.加强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交流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130.

[3] 商卫星,金艳.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深度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8.

编辑张效瑞

汇总,本文是关于经典政治理论课专业范文可作为思想政治和高校辅导员和协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政治理论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特色建设探析 张建荣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应当是体现课程教学的高水平与先进性,具有独特风格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以及时代、地域和院校的特点……为高校思.

2、 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人员,做好对其思政教育工作的反思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带来帮助 因此,先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反思,之后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对策.

3、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都是系统中的教育主体,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者协同育人机制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

4、 关于大学辅导员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普通高……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合 摘要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增加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实践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

6、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困境与 摘 要如何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地方高校受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师生状况以及实用主义观点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面临一些困境,对此加以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