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留守儿童论文 儿童刊物订阅 儿童杂志订阅 儿童时代杂志 儿童报刊杂志订阅 儿童画报杂志 自闭症儿童开题报告 儿童教育刊物 儿童报刊订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督导论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

儿童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水果联想记忆在儿童爵士鼓教学中的运用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儿童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水果联想记忆在儿童爵士鼓教学中的运用,该文是有关儿童毕业论文怎么写和爵士鼓和水果联想记忆和儿童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文/张昆仑

摘 要: 在爵士鼓教学中,认识各鼓部件的环节至关重要,相同于学钢琴初期的认识键盘,但传统的讲解方式难以让初学者和儿童学员们快速接受.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先后在一线教学中实验使用“颜色记忆”“形象记忆”和“水果记忆”三种方式进行授课,最终总结出“水果联想记忆”方法最适合初学者和儿童学员们使用.

关键词: 爵士鼓 水果联想记忆 儿童 初学者

爵士鼓是打击乐器家族中的集大成者,近几年我国的爵士鼓学员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爵士鼓的入门比其他乐器容易;其次,爵士鼓的节奏欢快、活泼,学习起来不枯燥;最后,爵士鼓符合儿童们喜欢敲敲打打的天性.从家长的投资角度分析,爵士鼓属于节奏型乐器,正迎合了“学习音乐从节奏入手”的音乐学习规律,而且爵士鼓还是一种要求四肢协调性的乐器,通过学习爵士鼓能够对儿童身体的成长发育起到增强和锻炼的作用.

学习爵士鼓首先要从认识鼓的结构和音色开始,就好比学习钢琴要先认识琴键一样.传统的方式教师一般会从爵士鼓的军鼓(SD)开始介绍,然后依次介绍底鼓(BD)、通通鼓(TT)、吊镲(CC)、叮叮镲(RC)、踩镲(HH)等各部件,讲解的同时还会通过演奏这些部件从音色让学员区分它们的位置、功能和运用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实现教学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但这套传统的讲解流程相对繁琐和枯燥,结果是讲解过后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相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学员而言更是云里雾里,极易产生混淆.笔者发现在一些教学机构中,爵士鼓的学员在学了几个月之后仍然不能根据老师发出的指令快速找到对应的鼓部件.笔者总结,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这些部件的命名距离学员们的生活有些遥远;其二,鼓的音色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分辨和记忆;其三,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会让初学者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这样的结果不但增加了教师与学员的沟通成本,同时更加给学生学习爵士鼓的自信心带来沉重的打击,甚至发生终止学习的现象.

笔者从多年的一线音乐教学研究中发现,儿童和初学者对于自己在生活中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会更容易快速接受和记忆.笔者称之为“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摘自百度百科).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比较熟悉的“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翰?柯尔文(John Curwen,1816~1880)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身体语言形式(摘自百度百科).

根据大量资料发现,在一些出版发行的音乐教材中就采用过运用颜色进行认知钢琴键盘和吉他琴弦的做法.如图:

笔者认为儿童对于“颜色联想记忆”会更加直观和亲切,从而可以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因此尝试将颜色运用于爵士鼓教学中,将底鼓(BD)命名为红色、军鼓(SD)命名为橙色、踩镲(HH)命名为绿色在教学中实践运用,实验过后发现学员们对各鼓部件的记忆力明显增强,而且能够根据老师的颜色口令找到对应的鼓.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发现,这种颜色记忆法对于6~12岁的学员效果更好,而对4~6岁的学前期的幼儿学员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学前期的幼儿对于色彩的认知和反应能力远没有6~12岁的学员成熟.所以笔者认为这种通过颜色进行记忆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全部儿童群体.后来,2005年的一部动画片开始风靡全国,家喻户晓,名字叫做《喜羊羊与灰太郎》.笔者在授课中发现,幼儿学员们对于动画片里面的喜羊羊卡通人物形象非常的熟悉和喜爱,所以笔者又尝试将两个主人公的形象运用在教学中,将灰太郎头像贴在底鼓(BD)的位置上,将喜羊羊头像贴在军鼓(SD)的位置上,并通过“脚踩灰太郎,棒打喜羊羊”的口令让学员们进行“形象联想记忆”,试用后很受4~6岁的学前期小学员们喜爱,但却又很难让6~12岁阶段的学员接受,原因是6~12岁的儿童觉得这种形式过于幼稚和暴力.转眼到了2010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笔者在网上查找“吃什么水果能够增强记忆”时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水果来代表鼓的部件?因为在一本日本的钢琴教材中,笔者看到作者使用了冰激凌、桔子、西瓜等食品进行音名教学.因为儿童对于吃过的水果印象应该最为深刻,而且吃水果还可以带给儿童健康,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都不会排斥水果的形象,水果的外形也可以与各个鼓部件的音响效果进行关联性记忆,比如西瓜的体积大,所以适合联想到低音;桔子相对体积小,适合联想高音等思维逻辑.最后,水果的颜色丰富鲜艳,可以继续沿用最初的“颜色记忆法”的思路.笔者经过多次设计和试用后确定了一套水果配对模式,即底鼓(BD)联想为西瓜(因为底鼓的音色低沉,所以选择了外形庞大的西瓜);军鼓(SD)桔子(同底鼓相比,军鼓的声音清脆明亮,所以选择了酸爽的桔子);踩镲(HH)为猕猴桃(踩镲的声音高亢尖锐,所以用多汁的猕猴桃来对应更为贴切);吊镲(CC)为竖立葡萄、叮叮镲(RC)为横卧葡萄(与吊镲相比,叮叮镲的外形更加扁平,所以使用横卧的葡萄样式区别开来);通通鼓(TT)为1、2、3根香蕉(这个设计既可以体现三个鼓的关联性,又可以从体积和音色上表现由高到低的排列).后来,经过笔者长达一年的一线运用中发现,这种“水果联想记忆法”,不但能够满足儿童学员使用,也可以被成年人和老年人接受.儿童和初学者只需要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就能够快速记住各种水果的位置从而联想到鼓的部件名称和音色特点,并且在课堂上还可以用准备好的水果卡片与学员进行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从“颜色记忆法”到“形象记忆法”再到最终的“水果记忆法”,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后发现,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从内而外的引导过程,要从生活中发现可以用于教学的元素,而并非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儿童学习乐器首先需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耐心.趣味性和游戏化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耳熟能详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则是让儿童快速接受教育的前提.希望这套“水果联想记忆”的思维模式能够带给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一些启示.

上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儿童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爵士鼓和水果联想记忆和儿童相关儿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记忆法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高职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记忆、口诀记忆、比较记忆……三种记忆方法,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理学的相关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理学;记忆法;运用中图分类号G712文.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齐 瑜(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推动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钢琴教学中可结合该教学法中的图谱、语言、声势、音乐游戏…….

3、 儿童合唱训练教学中体会 【摘 要】儿童合唱是儿童歌唱的重要形式 其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是合唱团成功的关键 合唱的未来在于孩子们 要在整体上取得突破,我们必须从基础工作开始 本文首先阐述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儿童.

4、 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式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针对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从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入手,结合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对儿童绘本在幼儿园启发式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有效评.

5、 特殊儿童音乐律动教育黄浦区阳光学校箱鼓教学的案例实践 当今社会上有着一批弱智儿童,他们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且社会适应能力欠缺,我们称之为“特殊儿童” 他们需要人们的关怀,更需要人们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 音乐教育能促进人左右.

6、 论联想和发散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化学是农林院校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因其内容繁杂、抽象,教学双方都感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而适度地引导学生采用“联想与发散”的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