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诗歌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体诗歌投稿 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诗歌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爱和美:论唐代女性诗歌中的自觉意识有关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诗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4

爱和美:论唐代女性诗歌中的自觉意识,该文是诗歌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女性诗歌和自觉意识和诗歌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唐王朝的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诗人以一种罕见的张扬姿态跨进了历史的长河.“爱”与“美”作为生命的永恒主题,在唐代女性诗歌中闪耀出非凡的光彩.她们在诗歌中表现出对自主爱情的渴望和对婚姻的思辨智慧,也展现出了“灵肉合一”的审美追求与清幽淡远的生命境界.这样的婚恋自觉与审美自觉在封建社会里百年难遇,这些寥若晨星的女性诗歌既为唐代诗坛注入了活力,亦让后世之人为之惊叹.

关键词:唐代女性诗歌;爱;美;自觉意识

唐诗作为唐代的文化符号,犹如中国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让后人仰之弥高、无法企及.在灿若星河的唐代诗坛中,无数的诗歌巨人纷纷涌现——有的英姿飒爽、雄壮豪迈;有的清新飘洒、朦胧如幻;有的针砭时弊、血泪纵横,吟出了一代王朝的气度与情怀、辉煌与没落.

当男性诗人一路高歌的时候,女性诗人也以一种罕见的张扬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全唐诗》①中,女性诗人的创作有十二卷,占《全唐诗》的1.34%,上至女帝皇妃、氏族名媛,下至平民女子、女冠,诗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在女性诗人的600多首诗歌中,“爱”和“美”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唐王朝的文化环境相对开放,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相对较少.唐代女子的思想也显得较为开放,她们自主爱情、思辨婚姻;品藻人物、清修生命、向善致美,可以说,在这些女性诗作中已体现出了一定的婚恋自觉意识和审美自觉意识.

一、爱之主题:婚恋自觉

唐代女性的“婚恋自觉”,即唐代女性有意识地将自身在婚恋关系中重新定位,不甘只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且能以思辨的眼光洞悉婚姻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主爱情的追寻;二是对婚姻的理性思辨.

(一)自主爱情

大多数唐代女性都敢于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且渴望能够自主爱情,追求真爱.女冠的诗作是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道教是唐朝的国教,妇女入道是当时的风尚,入道后女冠亦可与男性自由结交.作为女冠,鱼玄机、李冶等女性都曾与多位文人墨客成为诗友,并试图从诗友中寻找知音、寻求爱情.

鱼玄机在成通初年嫁于李亿为妾,不久便失宠.成通七年(公元866年),她在长安成宜观做了女道士.她大胆追求美好爱情,曾在《江行》-诗中道:“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卷八O四)很明显,这首诗里充满了爱的渴望,春情难遣,春梦难醒,鱼玄机看着江水茫茫一片,不禁感叹自己身为一个女子却无法拥有正常的爱情,压抑着无限的悲哀和苦恼,纵使是化作蝴蝶,也要不断地寻花,突出表现了女诗人追求真爱的坚定之心,强烈地表达出女诗人对“有心郎”、对“好因缘”的渴求.即使在现代,恐怕部分女性也难以像鱼玄机这样袒露心声.作为一名唐代女性,鱼玄机的诗歌表达体现了当时女性追求爱情的强烈情感.

李冶曾被刘长卿称为“女中诗豪”,她容貌俊俏,天赋极高,可惜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婚姻受挫,于是入观做了女道士.其<春闺怨》-诗借用传统题材向男权发出了挑战.“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卷八O五)表面看来,这是一首普通的怨妇诗.丈夫远赴边关,妻子独居楼头,骤见井栏桃红,感慨春之又至.按理,写完此景,女子当发感叹,叹春光易逝、容颜易老,叹良人不归、心生伤悲,但李冶并没有这样写.反之,她借助了<登徒子赋》中东邻女子登墙偷看宋玉的典故,将爱情的话语权转换到了自己手里.中国古代有无数女子独守空闺、寂寞等死,然李冶却发问:“你把我独自抛下,难道不怕我偷看别的男子吗?”这样的发问,击中了男人的尊严,也挑战了封建制度的权威,显示了她敢于与命运抗争、自主追求爱情的思想.

自主追求美好的爱情,不仅仅是女冠们的心愿,也是普遍唐代女性的愿望.她们不甘于身陷封建婚姻中,而一心寻觅有情之人、知音之人.女才子薛涛在《春望词》中道:“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卷八O三)名媛程长文道:“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卷七九九)家姬步非烟道:“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行云.”(卷八OO)李节度姬道:“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就连身份最为尴尬的宫廷女婢也不畏封建礼教的严苛,写出了“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卷七九七)的诗句.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无处不是大胆的心灵呼唤.由此可见,在唐代女性心中,情爱重于礼教,她们不愿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愿意将生命付诸于真情.这种爱情的自觉在其他封建朝代并不普遍.

(二)思辨婚姻

唐代女性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但她们更能认识到自己在爱情婚姻中的弱势位置.鱼玄机的《送别》就表现了她对女性地位的反思:“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卷八O四)诗中把女性比作“水柔逐器”,揭示出封建时代女性依附丈夫,从而失去独立人格的现实,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女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哀.这反映了当时女性超出个人的社会意识,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作为封建女性,鱼玄机能在爱情婚姻关系中清醒地意识到女性的劣势地位,这表现了唐代女性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女冠李冶面对情人的薄幸和命运的不幸,常常冷静地思考关于爱情婚姻的问题.她在<八至》一诗中写道:“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卷八O五)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首论述夫妻关系的哲理诗.李冶对世俗夫妻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那个“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中,她敢于冲破世俗眼光,揭开美化封建夫妻关系的温情面纱,揭示了封建*的残酷本质.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评价此诗说:“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清人黄周星也曾在《唐诗快》中批日:“六字出自男子之口,则为薄幸无情;出自妇人之口,则为防微虑患.大抵从老成历练中来,可为惕然戒惧.”

与鱼玄机、李冶齐名的薛涛,曾在《柳絮》一诗中用“柳絮”喻人喻情:“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卷八O三)借用“柳絮”比喻薄情的男子,“惹”则有“招惹…‘挑逗”的意思,无情薄幸的男子招惹了女子的芳心,然而他只是过客,一向南飞又北飞,留下女子独伤悲.这首诗揭示了男子、爱情的真实面目.也有学者认为,此诗讽刺了世人的无情.

由于对爱情和婚姻有了理性的思考,所以无论丈夫或情人是何身份,唐代女性都不会楚楚可怜地祈求对方的关爱.郭绍兰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卷七九九)崔莺莺诗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卷八OO)两首诗都在指责情郎,前者悲愤坚定,泣血谴责,最终情郎感动归来;后者潇洒告绝,果断理智,最终与情郎分道扬镳.

即便是皇室后妃,也不会以哭泣来博得天子的怜悯.先有徐贤妃一首<进太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卷五)后有江妃的一首《谢赐珍珠》:“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卷五)徐贤妃聪明伶俐,她使自己的“小脾气”成为了太宗眼里的“小情趣”;江妃敢爱敢恨,追求真爱,拒绝虚情.徐贤妃和江妃都是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身边的女子,但她们并没有卑躬屈膝地讨好统治者,在男权制度中失去自我.

综上所述,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唐代女性一方面追求真爱、热情奔放;一方面思辨婚姻、自我认可.无处不渗透着女性对自身价值的关注、对自身地位的反思.这种关注与反思皆是婚恋自觉的体现.

二、美之主题:审美自觉

唐代女性的“审美自觉”,即唐代女性有意识地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形成的一种情感认知,且在这种情感认知中追寻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境界.唐代文化璀璨缤纷、百花齐放,促使了唐人在审美上的自觉.这一方面表现在品藻人物中,另一方面表现在清修生命中.

(一)人物的品藻

人物的品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容颜外貌的欣赏与珍视.唐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也必定重视身体与容貌的美丽.唐代男性豪迈奔放、雄姿英发;女性则绚丽美艳、风姿绰约,在服饰上呈现出,中外融合、胡汉杂糅的特点.而传统汉服则精致、艳丽,追求华丽,讲究细节,强调新奇;新兴的胡服款式新颖、色彩浓艳,充满异域风情,因而在唐代女性诗歌中不乏赞*性容貌与装扮的诗作.

如长孙皇后的《春游曲》不仅描写了上林苑的美景,亦为读者呈现了一位绝世佳人自游自乐的情景.“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卷五)这首诗展现了长孙皇后娇艳妩媚、有情有欲的一面.长孙皇后是站在太宗李世民身后的伟大女人,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离不开长孙皇后的辅佐.这位端庄贤淑的国母,在诗中借桃花、嫩柳、飞蝶、啼莺来映衬自己的动人美貌与风情,虽有自怜自爱之嫌,却表现了唐代女性对女性之美的重视、对女性本体的关注.这是唐代女性自我认同和自觉审美的表现.

著名家姬杜秋娘出身低微,却聪慧美丽,并且能歌善舞,也善于写诗填词作曲,她15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她自写自谱了一曲《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一首主旨备受争议的诗歌.据说,杜秋娘欲劝李锜珍惜她的美好青春和靓丽容颜,于是写下此诗.这是女性对青春和美丽进行大胆地歌唱,体现了唐代女性热情奔放、重视青春、珍惜美丽的生活姿态.

人物品藻的第二方面丰要是对人物品德的歌颂.在女性诗歌中,对于人物品德的描写也不容忽视.薛涛常出入幕府,与众多文人唱和,她曾在诗中把风、蝉、月、竹、牡丹、柳絮作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这些事物的吟咏,表现她对崇高品德的追求.如《酬人雨后玩竹》中写道:“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卷八O三)这首诗赞美了竹的高风亮节,“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写竹卓尔不群、操守自持的高尚品格.“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中用竹林七贤表现高士气节,用舜妃表现坚贞不渝的节操.整首诗对竹之气节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同时也表明了女诗人的人格操守.又如她的<风》“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林梢鸣淅沥,松径夜凄清.”(卷八O三)诗人咏风抒怀,从嗅觉、听觉、视觉、心理四方面进行描写,表现了女诗人孤高的情怀.由上述诗歌可知,唐代女性非常重视对人物的品藻.爱容貌、惜青春、重品德,她们对肉体、对灵魂进行审美,且将身体美与心灵美融为了一体.

(二)生命的清修

由于李氏家族对道教的大力提倡,唐代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求道学仙、清修生命的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女冠阶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夏日山居》写的就是鱼玄机的清修生活.“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卷八O四)此诗通过写女冠的山居生活环境,流觞曲水、闲拥书堆、闲乘画舫、咏吟明月,展现了简单宁静却富有诗意的道教生活.“信任轻风吹却回”尽显诗人随意自然、潇洒脱俗的清修心态.

其另一诗<题隐雾亭》云:“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卷八O四)女诗人将白日闲思之态生动地纳入了诗歌中,表现了自在宁和的清修状况.鱼玄机还有一诗<遣怀》云:“闲散身无事,风光独自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俦.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杯春酒绿,对月夜窗幽.绕砌澄清沼,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册遍,半醉起梳头.”(卷八O四)整首诗都在写清修自在的生活,比<夏日山居》更加细致.江上泛舟、弄琴吟诗、石竹为友、对酒望月、慵懒梳妆、以书为榻,不求鸿鹄之志、甘为燕雀之闲.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无不令当今每天盲目奔波的人们羡慕不已.

女冠崔玄真的《大还丹口诀》云:“逃名远去尘埃外,栖托空闲契上真.莫学人寰嚣薄士,役役终身爱名利.”表达了诗人抛尘出世、立志修道的情怀.诗人试图在清修世界中抵御人牛的短暂而追求永恒,脱离人世的纷乱而获得平静.女冠杨敬真也有类似的诗作,如“人世徒纷扰,其生似梦华.谁言今昔里,俯首视云霞.”在清修的道教世界里,人间的喧嚣烦恼可以全部抛诸脑后,静心澄虑、神气融和、自然洒脱、怡然自乐.

除女冠之外,其他阶层的唐代女性也在诗中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片刻向往.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卷五)中云:“逐仙赏,展幽情”,“不烦歌吹,自足娱情”,“山林作伴,松桂为邻”,“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长期处于官场风险中的婉儿,也喜欢在山林流水之中看树听松,这无疑是她对平日压抑的一种释放和对心灵境界的一种追求.

由以上这些诗歌可以看出,唐代女性清高遁世、心无尘染的审美意趣.她们在这种清修生活中观外物、修自心、与天地相融,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化涵养和敏锐的情感体悟觅得“生存之乐、生命之美”.这样的审美自觉使得女性拥有了独立的自我精神空间,她们在观照“物”与“我”的过程中体悟到了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和清幽冲远的生命境界.

三、“爱”与“美”的关系

读唐代女性的诗作,不难发现其婚恋自觉与审美自觉.然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一种可能的关系是:两者同时萌生,且互相促进;另一种可能是:两者先后萌生,一者为另一者的前提.

笔者认为,人首先应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在这三种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当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相对提高、情爱需求相对满足之后,她们才会开始寻求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同时,日益增长的自我肯定意识也会反过来促进婚恋自觉的持续发生.即是说,婚恋自觉是审美自觉的基础,然审美自觉对婚恋自觉也具有相当大的能动作用.

中唐以前,经济、政治、文化都相对开放和自由.一方面,唐王朝与当时的其他国家交流甚为频繁.它曾与东罗马帝国、日本、新罗等三百多个国家进行通商或学习交流.这不仅将唐文化推向他国,更将他国文化引入本国.另一方面,李氏家族对道家和道教的重视、禅宗的产生使唐人的思想意识有了极大的改变.更多的唐人开始同时接受儒道释三大流派的思想,儒道释逐渐走向了融合,这对唐人的生命情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室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由择偶.<唐律·婚户》中规定子女在未征得家长同意之前就已经确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将给予认可:“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订婚,而卑幼自娶婚已成者,婚如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林甫“使六女戏于窗下”,令她们.选可意者事之”.李林甫不仅赞成女儿自己择偶,而且为她们择偶创造了条件.自由择偶的允许,使唐代女性更大胆地追求爱情、自主爱情,寻求自己的幸福.

而“为”的唐代妇女,其地位也有相对的改善.她们有主动提出离婚和改嫁的权利.虽说在婚姻关系中,还是男性弃妻的居多,但也有不少女性为了维护个人权益和追求幸福生活,主动提出离异.《唐律·婚户·义绝离之》云:“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即是说夫妻双方不能和谐相处而协议离婚的不用追求法律责任.在夫妻关系中,为夫的也较尊重妻子的意见,如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关系,不少高官显贵都有妻子的辅佐和劝导,当然,这要以妻子的贤德智能为基本前提.总的来说,唐代夫妻关系相对平等,不少夫妻,不仅是*定义中的夫妻,更是知己,是诗友.

与生活在家庭中的女子相比,女冠们看待爱情的眼光会更独到一些.唐代文化极具包容性,佛道儒相容,处于这个阶层的女性比家庭中的女性更具独立性.女性入道的目的有三:一是炼求长生;二是寻求*;三是安身立命.而寻求*被看作是最具时代特色的.唐代女冠多出身大家,有较宽松的生活空间和自我空间.她们与士人之间的恋情也较为频繁,如李季兰与诸多名士论诗作词;如鱼玄机与温庭筠、李郢都有爱情关系;又如宋华阳与李商隐的缱绻之情.而且,在这样的爱情关系中,男女地位相对平等.

如此,广大女性便纷纷从封建礼教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身在爱情关系、婚姻关系中的定位,从而促进了她们的婚恋自觉.随着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提高,女性便有闲暇的空间去加强对身体、对生活的关注,同时也能在关注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境界.于是,审美自觉自然生发.审美自觉反过来又帮助女性更好地把握住自身的婚恋定位.所以,时至今日,这些被繁盛气象熏陶的女性诗歌还能不断吟唱“爱”与“美”的歌曲,尽显唐代女性的自主人格和洒脱境界.

上文评论:这篇文章为适合女性诗歌和自觉意识和诗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诗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诗歌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艺术和美:论蹲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跳跃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文/赵凤远摘要“蹲”作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一个双腿屈伸的训练动作,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训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这句.

2、 有情何似无情:读韩东诗歌《记忆》 内容摘要韩东是“第三代诗歌”最具有代表性的旗帜人物,第三代诗歌呈现出反理想、解构崇高、强调个体生命形式和日常生活、重视口语化语言……特征 记忆这首诗记叙了一件恋爱往事,篇幅短小.

3、 新时期女性诗歌创作姿态的嬗变 “女性诗歌”是由唐晓渡于1986年在诗刊第二期发表的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中首先使用的名词 “…&hell.

4、 重读《哦,香雪》:如何以女性书写乡村 在20世纪80年代“启蒙主义”的解读中,香雪透过“铅笔盒”对一个“现代化”的“明天”的渴慕正是她的超凡脱.

5、 论女性诗歌的创作技法以兰语的诗《在穿越黑夜的火车上》为例 作者简介郭道荣(1981 3),男,汉族,笔名步缘,广东湛江人,硕士、博士生,作家(中级职称),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诗歌创作、地域文学、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6、 Ayawawa:向焦虑女性贩卖生意 几天时间,Ayawawa 又往即将出版的书稿里增加了一万多字 这个过程被她称之为“不停地打磨”,目的是要将内容通俗到“一个白痴拿过来看都没有问题”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