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评价怎么写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考试和评价杂志 药物评价杂志 论文评价意见 对论文的评价 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评价指标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 科技期刊评价指标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文献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

关于评价指标相关论文例文 跟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评价指标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3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是评价指标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评价指标体系和校企和协同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一)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内涵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内涵为: 一是“单方依赖” 转化为 “双方互赖” .职业院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 协同实现技术技能的积累、 传承和创新[1] , 从企业的 “单方依赖” 转化为校企的 “双方互赖” .二是互惠性合作.校企双方在技术技能积累过程中相弈、 寻求 “共赢”[2] , 摒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理性行为.三是互补性合作.企业拥有资金、 技术、 设备等优势, 职业院校则具备人员、 知识、 信息等优势, 校企双方 “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 , 实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二)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要素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要素包括: 一是校企利益最大化.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要准确把握共同的利益点, 实现校企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企业重视程度.国内多数企业对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重视程度不够, 缺少技术技能积累的长期规划, 没有将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提升到战略高度.三是职业院校参与动力.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积累中处于从属地位,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 考虑到商业秘密等因素, 企业不希望职业院校过多参与到企业技术技能积累过程; 第二,缺乏职业院校参与技术技能积累的激励机制; 第三, 技术技能积累对于职业院校的短期效益不够显著.四是社会环境.健全的技术市场体系、 完善的技术市场机制、 合理的产权激励制度等是保证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良性运行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一) 设计原则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评价指标选取应适量适度, 指标选择太多容易重复, 指标选择太少则会缺少代表性.构建一套完善、 合理和科学的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应遵循下述四点主要原则: 一是科学性.构建科学、 合理的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实现准确、 客观的评价.二是全面性.指标的选取要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协同组织、 过程、 条件和效益入手, 应尽可能全面, 为后期指标选择留有余地.三是可行性.评价流程与过程应尽量简化, 保证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可比性.为了实现客观的评价, 各类指标应尽可能可以量化.

(二) 指标选取

根据科学性、 全面性、 可行性和可比性四个构建原则,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如图1.

协同组织上需要具备协同机构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协同机构指标主要评价协同机构的构成是否具备校企领导分管、 校企专家参与、 政府部门监管、 行业机构协调以及校企合作协议.政府部门监管、 行业机构协调及校企合作协议是三个约束指标, 用于评价协同机构的运行保障情况.二是政策支持指标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政策支持情况, 是否具备配套政策、 经费投入和税费减免.

协同过程上需要具备协同方法、 协同过程和协同途径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协同方法指标评价实现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方法的正确性.主要包括企业是否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技能积累体系是否建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和是否协同开发技术推广体系, 这三个指标是协同方法指标的核心.其他方法指标则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实现的其他方法.二是协同过程指标评价实现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过程的效率性 [3] , 主要包括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是否具有合理的长远规划, 正确的理论方法、 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化的过程.三是协同途径指标用于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实现途径的有效性.注入式包括技术引进、 兼并机制和技术融合;内生式包括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共生式包括知识联盟、 合作创新 [4] .校企协同实现技术技能积累的途径应通过共生式的技术技能积累方式, 因此, 相比注入式和内生式的指标, 共生式的指标是协同途径中的核心评价指标, 应赋予更高的权重.

协同条件上需要具备协同设施、 协同规模、 协同机制和协同队伍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设施指标评价校企双方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设施配备, 主要包括设施共建、 设施完备、 设施管理和设施更新四个指标.二是协同规模指标评价校企协同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规模建设.合理规模的指标评价校企协同的规模标准, 企业导师的指标评价人才培养的企业导师配备情况, 项目主导的指标评价校企协同的项目情况, 协同中心的指标则评价是否构建了符合计划的校企协同部门.三是协同机制的指标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运行性能, 主要包括机制的合理性、 系统的完备性和体系的科学性三个指标.四是协同队伍的指标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队伍建设情况.双师资格的指标评价校方导师的双师认证资格情况, 企业导师的指标评价企方导师的一线实践经验情况, 队伍合理性的指标则评价队伍中人员构成的合理性.

协同效益上需要具备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人才培养指标评价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情况,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四个指标.二是成果转化指标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的转化情况、 主要包括成果转化率、 成果转化优惠政策、 成果转化中心机构设置和成果转化管理的四个指标.三是成果推广指标评价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的推广情况, 主要包括成果推广率、 成果推广政的策优惠情况、 成果推广中心机构设置和成果推广管理四个指标.

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一)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模糊的、 难以量化的问题.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是涉及多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情况问题, 每种因素都会影响到积累过程和效果, 而这些影响的产生方式及程度都会有所不同, 有些甚至是模糊的, 因此,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能够客观地反映各种因素对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过程和效果的影响, 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为:

第一步: 确定因素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首先把因素集分为目标层 U 、 第一级评价因素 U i 、 第二级评价因素 U im 和第评价因素 U imn[5] , 即U等于(U 1 ,U 2 ,U 3 …U i ) ; U i 等于(U i1 ,U i2 ,U i3 …U im );Uim等于(U im1 , U im2 , U im3 … U imni,m,n?0结合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将目标层确定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评价的模糊因素集 (见表1) .

第二步: 确定评语集.针对评价因素集中可能值为区间的评价因素, 将评语集 ν 等于{ ν 1 , ν 2 , ν 3 , ...ν n }定为 ν 等于{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针对评价因素集中可能值为确定值的评价因素, 根据其可能值的数量, 结合上述5个等级打分 (见表2) .

第三步: 确定权重.权重向量是与评价因素集相对应的集合, 表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按照评价因素集, 权重向量分为3个级别, 各级权重向量可以表示为:W等于( w 1 , w 2 , w 3 , … w i )w i  0, ∑w i 等于 1

建立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因素的权重, 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 邀请十位相关专家 (专家通常为参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研究者, 专家人数则主要考虑调查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 各自独立填写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表 3 给出了 10位专家打分后统计的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统计结果.

第四步: 建立模糊矩阵.对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进行单因素评价,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 R .单因素评价是评价每一个因素对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评语等级 V x ( x 等于1, 2, 3, 4, 5)的隶属度.隶属度的确定方法是: 邀请上述专家单独对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的每个评价因素 U imn 评定一个等级 V x ( x 等于1, 2, 3, 4,5) , 如果专家中评定 U imn 为等级 V x 的有 k y ( y 等于1, 2,3, 4, 5) 人, 则将 U imn 的评价值组成模糊子集

R imn 等于 ( k 1 /10,k 2 /10,k 3 /10,k 4 /10,k 5 /10, )等于( r imn1 ,r imn2 ,r imn3 ,r imn4 ,r imn5 ) 进而获得相应的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二级评价因素 的模糊关系矩阵:R im 等于 (R im1 , R im2 , R im3 , …R imn )T等于&igre;í?r im11 r im12 r im13 r im14 r im15r im21 r im22 r im23 r im24 r im25… … … … …r imn1 r imn2 r imn3 r imn4 r imn5

( R im 的第 P 行反映 R im 的第 P 个因素对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评语等级中各个等级的隶属度; 第 q 列反映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被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因素, 分别获得评语集等级的第 x 个等级的程度)

采用相同的方法对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获得各级评价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

第五步: 选模糊子对.选模糊子对, 将 W 和对应的 R 作变换, 计算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综合评价结果:

B等于W*R等于(w1,w2,w3,…,w m )*&igre;í?r 11 r 12 r 13 r 14 r 15r 21 r 22 r 23 r 24 r 25… … … … …r m1 r m2 r m3 r m4 r m5等于(b 1 ,b 2 ,b 3 ,…,b m )

根据上式逐级计算, 得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层的评价结果, 最后对每个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模糊综合评价的评语等级 V x ( x 等于1, 2, 3, 4, 5) 打分数 C x , 则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评价总分为:

T 等于 B*C等于 ∑x等于15b x * ,c x

四、 结论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了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过程及效果的正确评价, 保障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持续、 健康、 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 施培公.技术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 (11) : 70-73.

[2] 霍丽娟.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研究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 : 70-74.

[3] 马振华. 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 —兼论我国技能积累的模式选择 [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8) : 73-76.

[4] 麦绿波.标准途径的技术积累模式 [J] .中国标准化, 2011, (4) : 44-49.

[5] 徐泽水, 岳振军.模糊综合评价的两种新算法 [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4) : 5-8.

(责任编辑: 杨 玉; 责任校对: 赵晓梅)

该文结束语,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校企和协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评价指标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指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贾 雪(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储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由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特点,英语.

2、 构建高职院校基本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如何设计和选用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决定绩效评价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文章从高职院校“三定”方案规定职能出发,根据绩效管理要求和绩.

3、 大学学术绩效评价:价值原点和机制完善基于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个案分析 摘要质量导向是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原点 然而,当前很多大学在学术绩效评价的制度设计中都未能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大学学术成果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结果导致在大学学术绩效评价中出现了“数量置换质量&r.

4、 视域下高校优秀班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理念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开始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大学班级是.

5、 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现有评价标准 方法邀请12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调查对象,应用Delphi法对初步构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3轮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

6、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研究兴起,而评价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预项目的完善与推广 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构建基于REAIM框架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干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检索并筛选出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