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师投稿杂志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网 教师杂志 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 关于教师教育的论文 教师读书文献 小学教师论文网 小学教师发表论文题目 教师论文生发表期刊 评高级教师需要发表几篇论文

关于教师发展类论文范文检索 跟以学术休假推进我国高校教师的困境与解决策略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教师发展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9

以学术休假推进我国高校教师的困境与解决策略,本文是教师发展类专升本论文范文与休假和策略和高校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摘 要]学术休假的产生与发展,旨在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创设良好的发展条件.本文在简要介绍学术休假的内涵及其在我国高校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在专门的管理制度体系、教师职称评度和职务考核制度、高校教师开展学术研究主动性与条件等方面的困境.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即明确高校教师学术休假的内涵,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研究方法,拓展经费来源渠道.

[关键词]学术休假;教师发展;中国高校;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8) 02-0018-02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发展水平的根本性因素和重要力量,然而,如何深入持久地探索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有效方式,成为国内外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学术休假是创新高校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体现,其产生与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以学术休假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学术休假的内涵及其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学术休假最早起源于19 世纪末期的美国,被誉为一项重要的教师“福利”,使教师能够从容治学,进行学术事业的调整与优化,提升教学与科研发展水平,并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和成熟的管理制度,对高校教师专业性、全面化、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术休假的对象最初是在职教师,后来发展到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批准,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获得为期一年或数月的学术活动时间.学术休假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的机会,激发教师的学术创造力,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缓解他们的学术科研浮躁和职业倦怠感,进而提升其教学与科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从而提高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实力与国际化水平.

学术休假制度于20 世纪初传入我国,在当时的一些重点高校应用,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有力地提升了这些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校综合实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教师学术交流工作和高校国际化也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20 世纪末以来我国政府和一些重点大学开始将学术休假提升到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师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例如,《教育部“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实施办法(试行)》(2000 年)、《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2 年、《教育部“春晖计划”学术休假项目管理办法》(2008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 年)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十余所高校先后试行了学术休假制度,积累了一些学术休假的经验和教训.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对学术休假制度的国内外经验、做法、理论、问题、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都为我国更多的高校开展学术休假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与经验.

二我国高校教师学术休假的困境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高校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不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不多,高校过度追求功利化、市场化、实用化和绩效化,导致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初衷的偏离,教师发展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和高校办学综合实力提升缓慢.现实中,国内高校学术休假发展条件还不够成熟,少数高校在试点推行,但是学术休假制度很难在更多的高校广泛推行,其表现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高校学术休假制度管理体系不健全,科学性不高.一些高校设置了过高的申请资格条件,影响学术休假的公平、正义和公正,弱化学术休假对教师队伍整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一些高校限定申请者要具有(副)教授职称、主持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而且科研经费金额要求高等;而且休假时间过短(一般为3 到6 个月),重视理工学科,轻视人文社会学科,批准人数比例过低(一般高校比例不超过教师人数的10%)等问题.这样致使中级职称教师、没有高级别课题或课题经费不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没有资格参与;如果教师学术休假时间过于短暂,影响教师学术深造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影响学术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较少的批准人数,使学术休假变成了少数教师的“福利”,不能惠及更多的教师,违背了现代大学制度自由、、开放的本然要求,不利于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已经实施学术休假制度的高校对学术休假的目标计划制定、运行过程和效果监控力度不够,降低了学术休假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实际运行效果.21 世纪初我国实施学校休假的一些重点大学,在试点实施了学术休假制度之后,其运行过程和效果没有对外公布,甚至出现了草率收场的问题.至于学术休假的过程监管和后续改进举措很难获知,说明了这样高校“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也反映了学术休假制度的运行需要科学的顶层规划设计与严谨的实施制度保障.

二是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度和职务考核制度阻碍了学术休假的有效推行.许多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在教师科研考评中,一般要求教师短期内在划定的几类核心期刊(如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并要获得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或项目,以及各种省级获奖和专利发明.这种过于量化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师潜心科研,以及高水平科研活动与成果的产出,也诱导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式的科研活动,甚至引发了一些教师学术不端的思想与行为,制造虚假业绩和产生学术垃圾,以获取晋级职称的有利资本,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三是高校教师开展学术休假的主动性不高和条件不足.现实中,许多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尤其是中青年老师,学校在教务安排上难以同时让较多的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再加上一定的科研压力,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导致这些年轻教师进行学术休假的条件不足.许多高校学术休假相关的考评、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配套保障措施缺乏或不完善,对学术休假所需经费的投入总额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不能保证获得学术休假批准的教师能够保持和高于学术休假前的收入水平.例如,许多教师反映若是参与学术休假,会导致其教学工作量没有,或减半,影响他们的课时费与奖励绩效.

三我国高校教师学术休假的路径选择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影响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个体因素,如天赋、个性、创造力、努力程度等;二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等外部因素.大学教师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大学教师管理必须采用松散化的学术管理模式,而非程序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因此,高校教师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自主、自由的环境开展自我学术素养的持续提升,而学术休假制度可以暂时将教师从准备科研业绩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去创造更多对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有贡献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科研实践表明:一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往往是研究者韬光养晦、潜心钻研、十年如一日,结出的硕果.

从国外舶来的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高校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明确其内涵,端正指导思想.学术休假本应是出于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目的,而非个人身心的休息放松.在学术休假制度的运行中,一些高校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将学术休假片面理解为学术专家人员的休养放松,或者将学术与旅游休假混合在一起推行,违背了学术休假的本真与应有之义.因此,在学术休假的研究与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既要注重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的运用,又要加强学理思辨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

其次,学术休假制度有效实施的重点是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术休假的主动性.当前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校情的学术休假制度,在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设定上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强学术休假相关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推出专门的学术休假发展意见与指导意见,制定完善的学术休假实施细则和配套保障措施,以增强实施效果.着重改革与完善高校教学、科研、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让高校教师少分心于外在功利化的业绩,能够从容思考教学科研事业,创造出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注重学术休假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教师学术休假目标计划制定与效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人性化,重点是加强学术休假申请资格、休假人数与待遇、效果考核等管理体系建设,以提高学术休假推动教师发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例如,实现学术休假成果形式多元化,如著作、论文、发明专利、科研技术、研究报告等.学术休假制度只有符合不同高校、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的主动性,让更多的教师能够享受到学术休假的“福利”,提高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效性.学术休假制度的有效推行,需要完善多元的经费来源筹措渠道.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高校教师发展投入,高校从教学、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等专项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支持学术休假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从教师个人科研经费支出,以及积极争取一些基金会、校友、社会团体、企业、知名人才对教师学术休假的资金支持.总之,学术休假作为高校所有在职教师的一项基本权益和重要的专业化发展方式,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要不断研究和创新高校教师学术休假的发展理念与思路,加强学术休假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式探索,制定和完善学术休假制度体系,打造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持续提升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水平,打造学术精英,培育学术精品.

参考文献

[1]沈小姣.对我国争创一流大学的审思———《废墟中的大学》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6(6).

[2]刘艳华,华薇娜.国外高校研究人员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重庆高教研究,2017(2).

[3]曹叔亮.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缺陷的病理分析及其诊疗[J].重庆高教研究,2016(4)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休假和策略和高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教师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师发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学术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教师团队建设以江阴大学生创业为例 摘要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变量 当前,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是为了让高校学者能够回归学术,避免陷入利益驱使的怪圈和不正当竞争的境地 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应该在学术共同体的视角下着力从问.

2、 我国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不足和改进 夏 隽(浙江财经大学 图书馆, 浙江 杭州 310018)摘要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主要由职能部门确定, 科研考核任务较重, 发展性评价缺失 本文认为, 可以从教学、 科研和服.

3、 从利用角度看如何推进地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档案馆 徐洁【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水平,是所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方高校近年来档案提供利用情况,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使干部人事.

4、 绩效考核、知识共享和高校教师科研关系的实证 摘要绩效考核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其内部机制的深入探讨 基于来自“985 工程”高校教师的213 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科.

5、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体系的时代特征和演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体系;时代特征;演化路径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体系的形成与研究内容,指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体系具有开放、成长与动态的时代特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体系的演化路径,旨在.

6、 我国高校图书馆MOOC版权服务模式的比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MOOC版权服务;比较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紧跟MOOC的步伐,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MOOC相关服务,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为师生构建大规模的在线互动平台 文章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