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古代教育思想论文 中国古代教育论文范文参考2 中国古代教育论文2000字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论文 中国古代教育论文1500字 关于古代教育的参考文献

有关古代教育论文如何写 和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古代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本文是有关古代教育论文如何写跟古代和重德精神和教育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德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我国教育历来都非常重视德育,自古以来,道德教育都是我国儒家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在部分情况下,重德精神甚至高于知识与文化的教育.本文简单介绍我国古代教育观,并从古代教育观入手,分析其中的道德教育理念,笼统地探讨其中蕴含的重德精神.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德育重德精神

自孔子与儒家学派出现以来,道德教育就成了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的问题.到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察举制中“举孝廉”一科充分体现了当时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之后科举制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德育在教育中所占比重,但道德教育依旧是决定社会舆论与人才前途的关键.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非常强烈.

一、中国古代教育观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的内容,然而受限于社会生产力及文化传播形式,教育开始真正发挥其普遍作用还要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到后来汉朝“独尊儒术”,我国数千年的教育理念就深深植根于儒家文化及思想之上.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仁”,同时也是整个儒家思想教育的基础.之后,汉代儒者董仲舒根据时代形式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理论.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1].无论是“三纲”还是“五常”,都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皇权的集中,中国古代教育更加侧重于服务皇上,儒家教育也更加强调出世,士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报效国家,服务皇上.逐渐地,“忠孝仁义礼智信”成为了考察士人的重要方式,其中“忠”与“孝”排在了“仁”之前,表明当时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对士人社会道德感的培养.首先你要忠君,其次你要孝父,然后才对你自身道德修养提出“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可见中国古代教育观中的道德教育,从一开始的注重个人道德培养,逐渐滑向了注重社会道德培养.但从始至终,中国古代教育观中的重德精神一直未变.

二、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中的重德精神

(一)教育境界

中国古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实际上,这也是德育的最高层次.儒家强调的“天人合一”,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说是指人与自然的交互通达,人以“天”作为标准,进而达到与“天”一样的境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大道,秉持天性.很显然,这里的“天”代表“真理”或者“法则”,是自然运作的根本规律[2].中国古代教育对德育的要求非常严格,其教育境界也非常之高,以实现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宇宙互通互融为最高标准.当德育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之后,受育者就能实现内心道德规范与自然宇宙法则的互通,并进一步完善现实中的道德规范及做人准则.

(二)教育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为社会及国家服务,以忧心天下为己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所有士人终身奋斗的目标.不过,并非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平天下”,故而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说.从重德精神层面来说,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士人的“仁”,而“仁”正是儒家道德观念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受育者知识外,更加注重对其道德的培养,尤其是对推己及人、忧心天下这种道德至高境界的培养.

三、中国古代教育方式中的重德精神

良好的教育除了优秀的教育理念支撑外,同样离不开合理教育方式的支持.中国古代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口头教育,更加注重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以“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为核心的“六艺”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同时,儒家教育非常重视教育的思辨性,孔子就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好习惯,通过边思边学的方式进一步领悟所学知识[3].从重德精神层次来讲,无论是知行合一,还是学思结合的教育方式,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对德育的重视与实践.道德教育不是空口白话,还需要教育者和受育者身体力行,将自身接触到的道德规范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果一边说着仁义道德,一边干尽伤天害理的坏事,那么道德教育也失去了其意义.另外,道德教育并为是简单的讲解与遵循,受教育者需要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提升自己对德育的感悟,通过不断自省纠正自己在道德方面的错误,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四、结语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其在现代教育模式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我国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可以说重德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我国古代教育中的重德精神进行研究,将其中的精华提炼并适用到现代教育中,对打造我国特色教育、提升我国教育质量、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敏.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明安宁.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05):98~99.

[3]马忠,张晓玲.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4):96~100.

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关于古代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古代和重德精神和教育相关古代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视域下,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途径 摘要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培养当代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呼唤,是助力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新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历来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劳动人才的主阵地,因此,培养学.

2、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对妇女站到历史前台的阻碍 高碧英(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1830)摘要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经历了奠基、定型、繁茂、拓展、转换……时期 女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夫权社会的需要,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女子教育的内容主要.

3、 从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看儒家中庸调和精神 摘要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极具中庸调和色彩,家与国、人与时间、人与环境、严与慈、德与行,这一对对矛盾都协和地存在于家庭教育这一实体之中,并产生出不同种类的“调和之道&rd.

4、 疑古思潮和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影响 严薇1内容提要中国古代音乐史建立在音乐和历史这两大学科之上,属于音乐和历史的交叉学科 了解我国历史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借鉴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对我们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界提出了&ld.

5、 追寻中国古代法文化的渊 周清泉先生认为 “要寻求文字所记载的意识的本来面目,就须得考古,才能发掘出古人意识及其精神文明的真面貌,从而探索出此文化的根源及其进化的历史 ”1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寻找独角.

6、 中国古代动物大观园评《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 在接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之前,对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动物, 我们首先会想到诗经中“关关”叫的雎鸠和“食我黍”的硕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