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书画投稿 书画世界杂志 书画类重要期刊 书画学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书画毕业论文范文 书画电大论文参考文献 书画学位毕业论文模板 书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关于书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书画的鉴真和辨伪(第五讲)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书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4

书画的鉴真和辨伪(第五讲),本文是关于书画论文范文资料与鉴真和辨伪和书画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到中国书画美术馆大讲堂,给大家一起讲关于书画鉴真与辨伪的一些研究心得.

书画鉴定是在中国文物鉴定里唯一一个不能靠仪器来取代的门类.长期以来从事书画鉴定,还得靠经验,也就是主观判断以及长期的文化积淀.今天给大家讲的书画鉴真与辨伪就是我长期以来在博物馆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的小结.讲座的内容来源于早前在几个大学跟学生上课的一个课件,最早是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从2003年到2013年上了十年的关于书画鉴定与* 的一个课程,后来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都给他们上过类似的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去年浙江大学出版社把这个课件整理出版,就变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本书《书画鉴真与辨伪》.今天我所讲的内容实际上是把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做了一个浓缩,相当于给大家一个压缩饼干.本来按照这个课程给学生上课应该是上18个课时,但是今天把它集中在一个下午,所以只能是把我认为几个最重要的知识点,以及书画鉴定和*中所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明]唐寅 仿韩熙载夜宴图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我们要讲到的就是关于书画鉴定的断代.它有一些硬指标,当然也有一些风格和形制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对联这种形制,实际上是在明代后期以后才出现的,明代前期以前,或者在元朝、宋朝是不可能有对联这种形制的,这个是我们判断一个书画形制和一个时代的基本知识点.对联最早叫楹联,现在我们说的对联,挂在这里做展览的对联跟早期的中国楹联是不一样的,楹联是什么?直接刻在木头上的,比如现在很多寺庙,像故宫很多的殿堂直接刻在旁边的木柱子上,这种叫楹联.楹联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传说中最早的一幅楹联是蜀主孟昶写的叫做“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楹联逐步演变,每逢春节的时候就把它刻在门上,表现出一种过年的气氛.有一句诗“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贴春联就演变而来的.到明朝后期,文人雅士直接把这个对联写在宣纸上,就不再局限于实用性的春联了,而是直接写在宣纸上,可以挂在厅堂或者挂在书房里面,这样就变成了我们所见到的这种对联.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对联,如德清、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陈洪绶、邢侗等人的,算是比较早的.但如果我们看到的有文徵明、唐寅等人的对联,恐怕就都是赝品了.

明代后期开始,一直是长盛不衰,而且到了今天,今天去任何一个地方书法展,里面几乎都有对联,这说明对联这种形制一直让大家乐此不疲.现在看到的这幅对联就是我的老师苏庚春他写了送给我的.这说明对联从明代后期以后直到现在都是长盛不衰.现在看到的这样一幅对联,相信大家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是广东海关截获的一批文物,移交给博物馆*,我代表馆方去接收鉴定.里面真真假假什么文物都有,有陶瓷、玉器、书画等.当时我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就很兴奋,就用手机拍下来了.大家现在判断一下这幅对联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听出来了,已经有人悄悄地说是假的,的确是假的.为什么?这上面署款为文天祥,而文天祥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人,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刚才我们说的对联,离明代后期还有差不多一百多年,才有真正的写在宣纸上的对联.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对联的书体,是很典型的晚清时期的馆阁体风格,有点像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员的书风.有的人说文天祥的风格,跟他真正的书法风格有没有相近之处?那么我们来看看,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书法”展览,里面就有文天祥的一件真迹,这是文天祥写的《草书谢昌元之座右辞卷》,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再回头去看这件作品,你会发现二者之间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书风差得非常远.

一个对联到了乾隆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制,叫做龙门对.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这幅对联(莫友芝的《篆书龙门对》),它的上联的左下角是一个上款,下联的右下角是一个下款,上款和下款之间并列在一起, 中间就形成了一个空隙,这个空隙就像高架桥下面的龙门架一样的,这种对联形制是在清朝乾隆时期.很有意思的是,今天上午我在北京国际饭店看一个拍卖预展,里面也有一幅这样的对联, 我当时没有看到作者,我看了这幅对联就想,这幅对联应该是清朝康熙末年或者乾隆时期的人写的.后来仔细一看落款,果然是一个叫洪亮吉的清代的经学家、古文学家写的.看到这样一幅对联,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它的时代.这对于我们鉴定书画有什么意义呢?至少可以证伪.假如说在清代早期或者说在明代后期看到有这么一幅对联,那么这幅对联显然是假的,一定要在乾隆时期才有这种对联出现.

当然,对联的书体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比如在明代后期,对联的书体基本上是行书、楷书、草书,到了清代以后,尤其是清代乾嘉学派开始兴起之后,开始出现大量的篆书、隶书对联,还有不少金文的对联.有人会马上提出一个问题,篆书和隶书不是很古老的一个书体吗?秦朝就有秦篆, 汉朝就有隶书,为什么到清朝才开始重新出现?熟悉书法史的人都知道,篆书和隶书有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淡出了中国书法的舞台.唐朝基本上是楷书,所谓的唐楷就是这个意思.隶书、篆书伴随金石碑刻,被埋在地底下,到了清朝乾隆朝以后,金石碑板大量出土.大家对这种书体趋之若鹜.所以到了清代康乾时期,就出现了篆书和隶书的复兴.当时南京地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叫郑谷口,便是隶书复兴的领军人物.我们不称他为隶书的创造者,而说他是隶书的复兴者,这就说明隶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衰落的.

除了对联以外,跟对联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叫屏条.屏条它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和对联有很大的相近之处,最开始也是由实用性而转变为艺术性.我们看唐朝的名画,像《韩熙载夜宴图》,里面就有屏风.屏风上面有很多画,这时候的屏风完全是一种实用性.后来演变成直接悬挂在书房或厅堂,作为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屏风,兼具*性,这样的屏风出现的年代也是在明代后期,跟对联的时间基本上一样.这种屏风往往是四条、八条或者十二条,有二十四条.我见过最多的,是董其昌的一个书法二十四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画屏是十二条,是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个叫恽源浚的清人所绘的十二月花卉屏.

第五讲主讲人

到了清代后期以后,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是清朝末年的一个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还有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他们这四个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四个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四个人.为什么说是最幸运的?因为他们赶上了最后一班末班车, 作为清王朝最后一科的科举考试,都中举了,分别考了前四名.最不幸的是,刚刚一中举,清朝不久就灭亡了.清朝一灭亡,他们也就没有机会享受他们中举给他带来的衣锦还乡、高官厚禄等之类的相应待遇.他们到了新的朝代—民国,就没有机会 在政府里面任职或者说光宗耀祖了,他们就流落民间.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很多从事画廊或者商业贸易的一些机构,从他们身上找到了一种商机,把四个人一起做成了一个组合,四个人每个人写一件作品,变成四条屏.这是中国书法史上非常有名的四人组合小组,有点像现在歌坛的“S·H·E”或“凤凰传奇”等.在民国时期一直到今天,他们四个人组合的四条屏它的要比他们四个人的任何一个人的四倍要高出很多.比如说刘春霖,单独一件作品可能卖10万,按道理说如果四个人在一起的话可能卖40万,但是实际上不是这种状况,四个人在一起的话有可能卖到80万,卖到100万,所以它的价值就高出很多,这就说明现在大家还是比较认同他们四人组合.因为*起来非常有意思,而且又都是最后一班科举考试,又是前四名,都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四个人的组合有一些共同点,每一件作品尺幅、大小是一样的,但是颜色不一样.他们四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身份和地位.每一件作品上款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都是写给同一个人的.这是非常特别的现象.

到了清代中后期以后,还出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四条屏或者多条屏里面出现有不同的书体.比如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俞樾的四体书六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既有行书,又有篆书,还有隶书、楷书,篆书还有大篆、小篆等,至少有四种不同的书体.这个是在晚清时期出现.在晚清以前,比如说是在清代中期以前,四条屏的书体都是一样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个书体,要么是行书,要么是楷书,要么是行楷书,像这个同一个人所书的四条屏或者六条屏是不同的书体,一定是晚清时期出现.这也是判断书法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们再来看一下扇面.扇面有一个曲折的演进过程.它最早出现在唐朝,然后传到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又从朝鲜传回中国,后来演变成可以在上面写字画画的折扇.现在看到的最早的一件折扇作品是公元1427年,就是明朝的宣德二年,由明宣宗所画的一件设色人物山水折扇(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当然,宋朝也有很多扇面,但都是团扇,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折扇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所说的是这种,这种折扇出现在明代中期,最为多见的就是“吴门画派”诸家,像沈周、仇英、文徵明、唐寅等,他们的作品非常之多.今天我在那个拍卖行的预展里面就发现,里面有大量的明代书画扇面,大概有几十件,而且都是明代中期的,既有书法,也有绘画,这就说明在明代中期这种扇面是极为兴盛的.在明代中期的扇面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说男士一般用折扇,而女士用这种纨扇,这个是唐寅所画的《秋风纨扇图》.这是当时男士和女士之间不同的用法.我们看古装戏时就可发现,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发现两个人都是用折扇,为什么都用折扇呢?因为祝英台要女扮男装,所以要用折扇,如果她是用纨扇的话就会被发现,可能会被家人所追捕,她是逃婚,所以说两个人一起逃走,就要都用折扇.

在明代的书画扇面之中,“吴门画派”的书画扇面最多.明代中期,在吴门地区书法扇面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同一个扇面,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是大概一平尺左右的空间, 居然至少有六个书法家共同来创作一件书法.这种现象在明代中期开始出现,而且仅限于在明代中期.非常有意思的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就没有了,持续的时间大概就是五、六十年.现在也会有一些画家、书法家在一起集体挥毫或者合作画画, 偶尔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但是在古代就仅限于明代中期有,明代中期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是大家要特别注意到的.这种书画成扇,像现在我们常用的这种书画成扇出现是明代后期.

清代以来的书法,在对联、在扇面等等上面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说在扇面上的一个书体的演变跟对联上的书体演变,基本上是一致的.到晚清时期,扇面上很多出现篆书.现在我们看到是一把篆书成扇,是吴大澂的.吴大澂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金石学家,也是一个*家,他的孙子叫做吴湖帆,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家,前几年在上海博物馆和澳门艺术博物馆还专门做过他的一个书画*大展.

注:主讲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文为讲座录音整理部分摘 要.

责任编辑:刘光

该文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鉴真和辨伪和书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书画本科毕业论文书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常见症状的辨治(五十三) 尿痛附“尿浊”(之二)四、血淋湿热下移膀胱,或心火下移,或肾虚火旺……,均能灼伤血络,而形成血淋,但就证候性质而言,有实有虚,以实证为多见 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色.

2、 常见症状的辨治(五十五) 黄疸黄疸作为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白睛(巩膜)黄、皮肤黄、小便黄,其中以白睛黄染最为主要 故素问·平人气象论强调“溺黄赤,安卧者,黄疸 目黄者曰黄疸 ”在中医历代的.

3、 少林寺和少林武功的历史真(相五) 文洪振快 (接上期)十五、“火烧少林寺”版本“无奈那时还是清兵入关不久,不知是因为哪一件谋逆的案子,牵连到少林寺的和尚,忽一夜来了几千清兵,将少林寺围困得水泄不通.

4、 真水无香(外二首) 真水无香 (外二首)张德强 我在荷塘的光影间辨识月亮脸谱闪烁变幻不知是笑颜还是愁容池水的裙摆晃动簇拥成一朵朵睡莲正努力克制娇羞与婀娜低头闻香,我却寻不着一丝芳馨任凭夏夜的安谧慢慢渗入我的肌肤经络直抵灵.

5、 恽寿平猫蝶图辨伪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恽寿平秋卉狸猫图(图1),绢本设色,纵119 8厘米 横54 2厘米 画中一只黑白花色大猫双目圆睁,正屏气凝神地凝视前方草丛,似乎在……待蛱蝶到来的那一瞬扑上去 狸猫体态生动,纤毛毕现.

6、 王懋竑《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和思想意义 【摘要】家礼是否为朱熹所作,是元明以来儒者聚讼纷纭的学术公案 清儒王懋竑以精于朱学著称,撰作家礼考家礼后考家礼考误诸篇以证家礼非朱熹之书,在清代学术史、朱子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 近百年来,学者虽多反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