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旧杂志回收 强军梦论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 旧杂志怎么处理 中国梦和艺术论文 蝴蝶梦论文摘要 旧书旧杂志 论文里的摘要 理论和我的中国梦2000论文 论文里引用的图片来源怎么标注

旧梦里的人类论文范例 和旧梦里的人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旧梦里的人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7

旧梦里的人,本文是旧梦里的人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梦里的人和旧梦里的人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霞 姐

那个被我称作四舅的人,住在离我们镇九里路远一个叫郝岭子的村庄.在皖北,“郝”不读hao,而是读作“he”,且读三声,和我们那里一种叫作“铪饼子”的死面饼子发音差不多.皖北的村庄,大都根据村里人的姓叫某某庄、某某家、某某楼,但郝岭子其实并没有山岭,连个土包都没有,村里的人也没有姓郝的,为什么取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我至今也不知道.

四舅其实与我们家没有血缘关系,只不过是我外公认的干儿子.我的外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活着的时候,他在十里八乡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做事果断,有主见,也见过一些世面,这可能是四舅要认我外公为干爹的原因之一.但奇怪的是,我的亲舅只有一个,就是我妈的哥哥,这个人为啥叫四舅呢,这是从哪里叙起来的呢.

关于这个人,还有个奇怪的事.

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忽然看到院门口拴着一匹高头大马,枣红色的,毛色油亮,威风极了.在皖北,除了马车,很少见到单独的马匹,谁把马拴到我家来了.

进了家,看到四舅在我家吃饭,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个子高高大大的女人,脸色苍白,而且阴郁,很少说话,我妈叫我喊她“四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四妗,平日里赶集时到我家落脚,都是四舅,四妗几乎不来赶集.

吃过饭,四舅给马拴上马鞍,把四妗扶上马,他在前面牵着,高头大马驮着高高大大的四妗,沿着我家的菜园,哒哒地走上两边都是高大蓊郁柳树的公路,慢慢消失在柳枝深处.多么雄壮的画面,让我至今依旧向往.

后来才知道,四妗和四舅吵架,四妗一怒喝了农药,送到镇医院洗胃抢救,刚刚出院.可是,我见过无数往医院送病人的,都是用架子车,病人躺在车上,无论什么季节,都盖着被子.四舅咋想起来用马来接四妗出院呢,奇怪得很.

其实,我家还得感谢四舅.我家弟兄6个,父母的口粮根本不够一家8张嘴吃的,多亏这个四舅送来些山芋、玉米之类的粗粮,才让我家不至于断顿.作为回报,我妈会给四舅一些布票、油票和我们弟兄几个的旧衣裳,两家互补互助,互相周济,才算把那些缺衣少食的日子熬过来.

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放秋假,因为家家户户要收山芋,然后要种麦子.收山芋是极为繁重的劳动,不仅要把地里的山芋收一半回家,藏在地窖中,还要把另一半山芋切成片,随手撒在地里晾晒干了,再收回家,作为冬天和春天的储备.秋天雨水多,得赶在秋雨之前把山芋干收回来,所以,白天收获山芋,晚上就要在地头切片,尤其遇到天阴,多一个人手,就多一份收获的希望.

我就是那个时候去四舅家帮忙的.四舅有四个孩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大的女儿叫小霞,正在读初中,和四妗一样,她个子修长,一说话就笑吟吟的,还有两个可爱的酒窝.那时,霞姐最小的弟弟才5岁,干活的时候,一家人全部上阵,弟弟也不例外.霜降已过,太阳一落下,霜就悄没声息地渗下来,田地里冷冰冰的,切出的山芋汁水凉津津的,手撒一会,便冻得木木的,人的团意水一样漫上来.

这样的时候,霞姐就把我和她最小的弟弟搂在怀里,把我们冰凉的手放在她的手中,轻轻地搓着,有时,干脆把我们的小手放在她的腰部取暖.我至今记得隔着一层的确良的衬衣,霞姐腰部柔软的温暖.我家弟兄6个,没有姐姐,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姐姐对弟弟的呵护,我就产生无边的艳羡——什么时候,我也能有个姐姐就好了.

霞姐读书很用功,从地里回来,一家人纷纷疲惫地沉入梦乡,霞姐还要就着煤油灯看书.我不止一次从被窝中偷看灯下的霞姐,她留着齐耳的短发,微微蹙着眉头,专注地写着作业,外面的世界哪怕寒风呼啸,有霞姐这样沉静的剪影,我看到的唯有一片寂静,心里涌出无尽的暖流.我在心里一遍遍呢喃着“姐姐,姐姐”,使劲眨着眼睛,直到沉沉睡去.

但霞姐的成绩总是不好,为此,担任生产队会计的四舅对她很少有好的脸色.四舅希望她能考上一所中专,成为吃商品粮的,如果不能,干脆休学,早点嫁个人家.霞姐的成绩让四舅很不开心,每次喝一点小酒,总要借题发挥,一遍遍嘟囔着四妗笨,指责霞姐不争气,呵斥其他几个孩子调皮,在他眼里,一家人总是不如他的意.他的情绪使那个家庭整日阴沉沉的.我不止一次看到,灯下看书的霞姐,莫名地放下手上的书本,默默擦着眼泪,也不止一次感到,她时时走过来,给我们几个小弟弟掖好被子……

四舅脾气不好,尤其是喝过酒后,总是和人吵架.一次,为了记工分的事,和生产队长发了脾气,队长当场宣布撤销他的会计.四舅晚上喝了点酒,跑到队长家去理论,结果被队长打了一顿.霞姐听说后,从地里抄起一把抓钩,冲到队长家里,把他的家砸得乱七八糟——一向温柔温和的霞姐,哪来这么大的勇气呢.

那几年,过年我总是主动要求去四舅家走亲戚.九里路,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段漫长的行程:但对我,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霞姐,见到她春花一样的笑脸,冬日的田野便隐去了萧瑟,胳膊上挎着的篮子轻盈盈的,枝头麻雀的叫声听起来动听极了,我甚至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

在四舅家吃了饭,霞姐一手拎着篮子,一手牵着我,一直把我送到村后的大路上.田地里麦苗绿油油的,如同我心里暄腾腾的浪花.一路上,霞姐和我说的什么,我一句也不记得,就那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能拉着霞姐的手,就好.有个姐姐,真好.那一刻,我有.

霞姐终于没有考取中专,复读一年之后,出嫁了.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去四舅家走过亲戚,也没见过霞姐.

四舅常年喝酒,终于因为肝病去世,四妗身体本来就不好,不久也去世了.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年春节,家里忽然来了很多客人,其中,就有霞姐.才30多岁的年纪,她的脸上已经出现了皱纹,头发干枯焦黄,鬓角已经隐隐出现了白发.那双曾经牵着我的手不再白皙,而是黢黑皴裂,偶尔笑起来,再寻不到原先的灿烂,看得出来,那笑,也是硬挤出来的勉强.她带着两个蓬头垢面的孩子……

我妈告诉我,她嫁的那个男人家庭条件很不好,男人又一身病,一家里里外外,都是霞姐一个人操持.

那个年轻爱笑的霞姐,她成就了我对姐姐真切而美好的感受,弥补了我人生中没有姐姐的缺憾;但出嫁后的霞姐,以迅速的苍老,亲手毁灭了我对于姐姐的想象.霞姐走后,我一个人在西塘边呆呆地坐着,我不知道是该感谢霞姐,还是应该怨恨她.

皮匠刘书义

我家住在西庙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房客.是个皮匠.

据说,我们镇原来有一座二郎庙,因为在镇子的西边,所以都叫它西庙.我家住在那里的时候,庙已经不在了,我的外公在庙的旁边买下了一块地,建了一个院子,除了三间堂屋外,东西各有三间厢房.

逢集的时候, 乡下的亲戚们来赶集,喜欢到我家落个脚,喝点水,家里有自行车的,先把自行车停在我家院子,然后再到街上去买卖东西.

刘楼村离镇子有5公里,经一个亲戚介绍,衬里一个皮匠,租了我家的两间西屋.逢集就把自己制作的牛羊皮和皮绳拿到街上去卖,背集,就在家里熟皮子.

皮匠名字叫书义,30来岁,修修长长的,皮肤有些白净,还留着当时比较时尚的三七分发型,衣服干净整洁,完全不像庄稼人的样子.书义很少和人们聊天,和人打招呼未曾开口三分笑,说起话来低声细语的,很讨邻居们的欢喜.

我喜欢看书义干活的样子.在院子里放一口大缸,把收购来的生皮子在缸里浸泡一天一夜,书义围着人造革的围裙,把皮子捞出,铺在地上,用一把锋利的刮刀把皮子上的肉和油脂剔除干净,再用生石灰和芒硝涂抹在皮子光板的一面,捂上一天,用手反复揉搓,如是几遍之后,清水冲洗,晾干,一张皮子就算熟好了.原来发黄板结、油渍斑斑的生皮,就变得洁白柔软.书义叫它硝皮子,根椐用途不同,硝的方法也不一样,大致分为光板和有毛两种.光板的皮子熟出来之后,再切割成细条,编成粗细不等的牛皮绳.如果碰到好的羊皮、兔子皮、狗皮、黄鼠狼皮,硝的时候就不能脱毛,而要保持皮毛的完整,才能卖出好的价钱.

那个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多了,乡下人谁要有一件羊皮袄或者狗皮褥子,那可是不得了的家产.我记得父亲就有一件绵羊皮里子的黑大衣,羊毛又长又厚实,父亲披着威武极了.我曾调皮地躲在羊皮袄里面,别提多暖和了.那是父亲从收购站买的几张绵羊皮,让书义熟出来的.有一年屋子漏雨,父亲的羊皮袄被水浸湿了,又没及时晾晒,结果生了虫,皮子粉了,为此,父亲懊恼了很长时间.

不干活的时候,书义不像别人那样打牌消磨时间,也不到处串门子,而是搬一个小板凳,静静地坐着看书.我那时正上小学,放学之后,在院子里做作业,书义有时过来看我写作业,等我把作业写完,书义就给我讲故事.他不是像别人那样尽说些妖魔鬼怪的故事,而是打开一本《三国演义》读给我听,遇到他认为需要讲解的地方,就停下来给我解释.一个学期下来,他给我讲完了《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

一个皮匠,咋这么喜欢看书呢.

书义很少回家,除了收种庄稼.每隔一段时间,他的老婆就送来一些粮食和蔬菜.那是个看起来比书义大很多的女人,体态臃肿,皮肤黝黑,脸上还有皖北人常见的冻伤.她来,书义也不和她说话,要么看书,要么熟皮子.她也不说话,默默地做了饭,和书义两个闷头吃了饭,再把屋子收拾一下,帮书义把衣服洗了.书义掏出些钱给她,她默默地塞进贴身的衣服,走了.

有时,她还带来一个和我大小差不多的孩子,是个男孩,蓬头垢面,鼻涕啦呼.孩子看书义的眼光怯怯的,似乎有些怕他,叫“爹”的时候声音像蚊子哼哼.孩子来,书义会停下手上的活,烧一锅水给孩子洗澡,再一看,男孩眉清目秀的,和书义像极了.只有孩子来的时候,书义的女人才在镇上住一晚上.

有一年夏天,逢集,书义正在街上摆摊卖皮子.刘楼村有人骑着自行车赶到镇上,叫书义赶紧回去,他的儿子掉河里淹死了.

几天后,书义回来了.头发蓬乱如麻,满脸憔悴,钻到他的屋子里睡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说,他女人在地里干活的时

候,儿子和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去淝河里游

泳,结果被水草缠住了腿,挣扎了几下就

不见了.几个孩子赶紧跑回衬里喊人,等

打捞上来,孩子已经断气了.

经历了丧子之痛的书义更加沉默了, 干活也不像以往那样麻利帅气,更多的时 候,他会停下来,眼光透过院子里那棵枣

树的枝桠,死死盯着天看.那天,便在他的

注视下,裂成毫无规则的冰纹.

,

过了半年,开春的时候,书义回了一

趟家,拉来一辆板车,把家具、工具和生生

熟熟的皮子拉了回去.问他原因,他只说,

生意不好,不干了,回家种地去.

临走的时候,书义还对我说,一定要

好好上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

金屋”这句话就是我第一次从他嘴里听来

的,那也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

后来,刘楼村来赶集的人说,回到家

不久,书义就离家出走了,至于去了哪儿,

他谁都没告诉,连他的女人也不知道.他

们还说,孩子淹死后,女人的神经就有些

不正常,书义走后,她完全疯了,整天在村

子里走来走去,见了孩子就打.

书义跑哪去了呢?

老拐之死

老拐死了,这是我上周回老家听到的

消息.

我不知道老拐的名字叫啥,他的二闺 女王景和我是小学同班同学,因此推测, 他应该姓王.但我们街上的人都叫他老

拐,连他的老婆也这么喊他.

老拐仿佛没有嘴,不吸烟不喝酒,整日里忙忙碌碌的,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去干活的路上,大概脾气有些“拐”,所以大家 都叫他老拐.我从没见过老拐和人聊天, 吃饭的时候,街上的人都端着饭碗到门口吃,老拐也在,但很少说话,只是木木地听别人说,傻傻地跟着别人笑,他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唯一方式,就是嘟囔一声:“恁娘!”别人和他开玩笑他不恼,笑骂“恁娘!”,发火的时候,怒吼“恁娘!”

老拐原来是搬运站的工人.那个时候,汽车很少,运输的主要工具是马车和板车,搬运工要负责把粮站里收来的公粮一麻袋一麻袋地扛到车上,再由马车运送到县城,马车不够的时候,就由人拉着板车送.回来的时候,再从县城给供销社、食品站拉来计划供应的商品.从乡村到县城的砂礓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板车排着长队,搬运工们弓腰低头,脖子上系着毛巾,拉着板车一点点移动,遇到顺风的时候,他们会在板车上竖起两根竹竿,中间挂起一个床单,像船上的帆.夏天天热,搬运工们打着赤膊,只穿短裤,小腿肚子又鼓又硬,古铜色的身板油渍渍的,汗珠子一颗颗砸到地上,瞬间消失.

搬运工们很少说话,只有遇到上坡的时候,才把身体弓得快挨到地面,嘴里嘿哟嘿哟地低声喊着号子,只要一个人喊起来,其他人也跟着应和,大概就是他们交流的方式了吧.

搬运工算是大集体,半个吃商品粮的,所以就没有田地.好在老拐的老婆是农民,分得几亩土地,没有搬运任务的时候.老拐就到田地干农活.他的老婆嗓门大,似乎脑子不大灵光,但干起活来有些母夜叉的味道,生孩子也不含糊,连着给老拐生了两个丫头,然后肚里就没有动静了.把老拐气得“恁娘!恁娘!”地骂.

等到老拐的二闺女和我一起上小学的时候,老拐也该有40岁了吧,他老婆突然挺起了大肚子,然后,给他生了个小子.街上的人都说:“老拐,你的是不是经常擦?不然咋这么准.”老拐就嘿嘿地笑:“恁娘!”

家里有三个孩子,房子不够住,老拐决定再盖一间.大冬天,在河边上一个人踩着冰碴子和泥,混着麦糠拓坯,开春的时候,就用这些土坯盖起了一间土屋.

后来汽车多了,搬运站撤销了,他被转到合作社负责废品收购,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家里的田种的粮食能糊住一家人的嘴,按说日子还算不错.但老拐从来舍不得吃,麦收的时候,连天黑夜地干活,真累,再穷的人家都要买肉,老拐不.他拿两个咸鸭蛋,几根黄瓜,带几个大馍,在田里一千就是一天.晚上回到家,呼噜呼噜吃几碗青菜面条,然后嘴一抹,倒床就睡.

老拐也算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真是溺爱,家里活再忙,从不让儿子下地,就一心让儿子读书,争取吃商品粮.但儿子显然不是块读书的料,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留级,初中上完,都19岁了.老拐看着没指望了,就给儿子说了个媳妇.儿子结婚那天,一向不喝酒的老拐喝得脸通红,咧着大嘴看着儿子的脸笑,嘴里嘟囔着“恁娘”.

儿子成家了,老拐也退休了,专心干起了农活.

儿子对田里的活计一点都不会,老拐就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儿子在街上开了个百货商店,闲下来也到店里帮着照看,教儿子如何盘货、如何做账、如何进货.一来二去,店里的生意还挺红火,盖起了三间瓦房,儿子还买了一辆二手货车进货送货.

不幸的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儿子就出了车祸死了.开始,儿媳妇还经常带着孙子来家吃饭,慢慢就不来了,老拐去店里,儿媳妇也冷着脸不打招呼.

老拐不管那么多,照旧下田干活,到店里带孙子.

更不幸的是,老拐的老太婆生了一场大病,没有钱治,老拐厚着脸皮找到儿媳妇借钱.儿媳妇给了5000块,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好在两个已出嫁的闺女也凑了一些钱,总算结清了医院的欠款.但是,出院后的老太婆从此瘫痪了.老拐只能在家里服侍,哪里也去不了.儿媳妇也不再到家里来,渐渐地就断了来往.

5年前,我回老家过年.老拐来了,往门口板凳上一坐,不说话.多年不见,老拐背驼了,头发全白了,走路一瘸一拐的,想是早年拉板车坏了腰和膝盖.老拐说,他从供销社刚退休的前几年,还有工资,现在供销社都承包给个人了,都是单干,退休人员就没有工资了.“你在省城,又在报社,有见识,路子广,你得帮俺问问,可有这个理?工作了一辈子,咋到现在啥都没有了?总得给俺个活头吧.恁娘!”

后来,我才知道,老拐的老太婆瘫痪在床,自己也股骨头坏死,田里的活是一点也不能干了,还没有钱去医院看病,就在街上的卫生院买些最便宜的药维持着,就这些钱,还是两个闺女隔三差五送来的.

但是,我又能帮上老拐什么忙呢?

这次回老家,娘告诉我,老拐死了.去年的时候,先是老太婆死了.之后,老拐也卧床不起,闺女要把他送到医院,老拐死活不愿,“恁娘!花那冤枉钱弄啥?”两个闺女气愤,就去找儿媳妇理论,还在街上大打了一架,一点用没有,儿媳妇说:“我替你们家把孩子带大,没让孩子改姓就对得起你们家了,我自己的死活谁管?我还能管别人的死活?”

两个闺女淌着眼泪丢下些钱,走了.

据说,最后的日子,全靠街坊邻居送点饭菜,老拐总算没有饿着.

老拐死的时候,邻居去帮他收殓,给他穿好寿衣,抽下布满屎尿的床单,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在老拐的床单下,铺满了钞票……

两个闺女放声大哭——老拐终于还是舍不得用闺女给的钱买药看病,他想留着养老呢!

责任编辑 何冰凌

总而言之,此文为一篇关于梦里的人和旧梦里的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旧梦里的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旧梦里的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忆不断梦里梦外驼铃声唱不尽百转千回往日歌《冬阳童年骆驼队》文本解读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由台湾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后记改写而来 全文笔调淡雅含蓄,语言温厚醇和,在驼铃声声、暖意融融中向读者展现了小英.

2、 别把他留在旧时光里 一段好的婚姻,应该是相扶着往前走 文王筱1一大早,凌静刚到公司,就无意中听到小莉在背后嚼舌头“像凌总监这样的女人,是个男人都会避而远之,真不知她老公当初怎么会娶她”上午的会议,.

3、 普者黑,梦里追寻的桃花源 大凡读过桃花源记的人,相信都会向往那个坐落在烟云之境的世外桃源 因为在那儿,没有人世的纷争,无需记住时光的往来,甚至连生老病死,都是上苍对人们施予的仁慈 人们之所以会对那个避秦的世外桃源如此向往,常常.

4、 梦里奔跑(二首) 作者简介刘海春,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云南日报辽宁日报山东文学……发表 收玉米秋天的玉米地阳光灿灿玉米棒子捧出一片金黄它的触须展示着成熟后的企盼它的花芬芳过后悄悄退场钻进去钻进秋天的海洋需要弯腰.

5、 梦里花落知多少 纸页薄薄,笔法淡淡,情思浅浅,一位女子,用泪眼朦胧的文字,在撒哈拉的沙漠里,铺开了无言的情路条条……她一生中挚爱的人,叫荷西,可是她挚爱的人,却离她而去 失去荷西对于她来说.

6、 旧人旧梦旧时光 刷微博无意看到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上了热搜,一点小小的感慨无端冒上心头 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意外地发现已经过了很多年 多年前的小城姑娘,第一次拎着行李来到郑州这座陌生的城市上大学,彼时还有着鲜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