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诗歌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体诗歌投稿 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诗歌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张二棍诗歌的悲悯与救赎意识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诗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2

张二棍诗歌的悲悯与救赎意识,本文是诗歌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张二和悲悯和救赎意识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张二棍,本名张常春,1982 年生于山西忻州,山西大同217 地质队职工,出版有《旷野》.张二棍是当代诗坛较活跃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满怀悲悯,有强烈的救赎意识.基于此,本文以悲悯为起点讨论其诗歌.

一、张二棍诗歌的悲悯

张二棍是一个地质工作者,长年跋山涉水.读其诗歌会发现,他的作品大多抒写野外及生活的底层.细读其诗歌会发现其诗歌的一个共同点:悲悯.

讨论张二棍诗歌的悲悯性,可以从其职业开始.张二棍所做的工作是这个行业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续工作的就无从谈起.职业的卑微与重要不言而喻.《露水是秋蛉共同的敌人》中诗人直接冠以副标题“给野外的所有人,写给你们的热爱”,诗中有“在每个黄绿更迭的山路口/ 你们在我永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像一只背井离乡的秋蛉”,诗人从“虚”的角度呈现野外劳作,永远不能抵达,让人下意识的想到没有尽头,表面上是写其他人劳作,实际上是作者自我劳作的体验,它是将自我情感通过位移的方式写出,作者内心无法言说的悲伤得以呈现.作者还以“秋蛉”做比,秋蛉本身是非常微小的物类,再加上背井离乡的修饰,悲伤程度进一步加深.短短的几句诗,劳作的艰辛、无奈、孤独跃然纸上,这个职业的悲悯也随之出现.《写给钻探的兄弟们》中有:“再坚韧的钢铁也会慢慢的劳损”,作者通过浪漫的笔调来写这个职业,诗句表层写钻杆,实际写人,表层(钻杆)物性与深层(人)物性合二为一,物性高度概括.职业的漫长,无期,无奈随即显现.“我散落在山间的兄弟啊/ 拥有这野花的姓氏/ 并以来自地心的石头/ 命名”写出了职业的空旷,无边和孤独感.

张二棍很多诗歌都写到野外,这应当与他长期的野外作业有关.《在山巅》、《在灵丘》、《野外,我来了》等都是对野外劳作的抒写.同时,他的诗中大量写到植物、寺庙、山村等.这里以植物为例来讨论其诗歌的悲悯性.《草民》中有:“说说韭菜吧.这无骨之物/ 一丛丛抱着,但不结党/ 这真正的草民/ 用一生的时间,顺从着刀子/ 来不及流血,来不及愈合/ 就急着生长,用雷同的表情/ 一茬茬,等待”,短短几行诗就写出了韭菜.这里草民是借韭菜来完成的,它其实是一个象征,写韭菜如同写人,诗人抓住韭菜的特性,形象地写出,这就是一个诗人的能力.韭菜是一种驯养了的植物,是带有人类性的植物.韭菜是草,又不是野草.这样的植物呈现在诗中,也不可能是有野草的气质,不可能像野草一样“哪怕孤独/ 也要保持我的青/ 从骨头里蔓延,由内而外的/ 青.这是一株草的底线/ 哪怕被秋风洗白,也请你/ 记住:我曾经青过,/ 白的,是我留在这尘世的/ 骨骼”,(《让我长成一棵草吧》),这些野草“成为”韭菜之前,才是真正的草,而现在,野草进化成了韭菜,变成了卑微的物种,失去了野草性.韭菜最终就是“用一生的时间,顺从着刀子/ 来不及流血,来不及愈合/ 就急着生长,用雷同的表情/ 一茬茬,等待”,作者说出的是一种悲悯.如此的卑微,如此无奈,又如此尽力,诗人写出一种生命“恶”性循环的存在和无法破除的悖论.

张二棍诗歌的悲悯更多体现在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如《穿墙术》中孩子的病痛,《流浪汉》中城市流浪者,《咬牙》及《我应该怎样死》中的人们,等等.《娘说的,命》中这样写:“娘说的命,是肝癌晚期的大爷/ 在夜里,翻来覆去的疼/ 最后,把颤抖的指头/ 塞进黑乎乎的插座里/ 娘说的命,是李福贵的大小子/ 在城里打工,给野车撞坏了腰/ 每天架起双拐,在村口公路上/ 看见拉煤的车,就喊:/ 停下,停下”.这里诗人借“娘”的口说出底层生活的艰辛.大爷及大小子,两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的痛苦是无以复加的.大爷的病痛是自身的,是一种要抵达生命终结的痛苦,人终有一死,这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肝癌晚期是用来终结生命的方式.大小子的痛苦,是行动不自由的痛苦,对生命终极来说,他的痛苦比大爷更痛苦,他无法预知自我痛苦的终极.他们的痛苦是自然或人本能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人生命无法抗拒的,这就是悲剧,诗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人生无法摆脱的东西呈现出来,比如生老病死,比如行动无法自由.

而更多的痛苦源自社会,张二棍这样的诗歌很多,比如《一脸幸福》、《我*着一张图片》、《雀》等.《素手无策》中有:“是的,没有办法/ 女儿逃学,练习抽烟/ 他没有一点办法/ 母亲病了多久,也躺了多久/ 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他卖水果,刚收了假钱,/ 又得交罚款/ 他只有呆呆地,蹲在那里/ 没有一点办法/ 他攥着那张钞票,揉着,撕着/ 真的,没有一点办法/ 一点点办法”.诗人抓住“没有一点办法”,一步步将读者拉向痛苦的深渊.“女儿逃学,练习抽烟”,女儿是什么,是自身将自己留给世界的一种延续,但“逃学”,还“抽烟”,这里可能是个隐喻,逃学的是什么,是学生,抽的是什么,是烟.学生是什么,是希望,烟是什么,是毒品.这就是生命的未来,“卖水果”,“收了假钱”,假钱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最终“他攥着那张钞票,揉着,撕着”,所有的东西,最终都化为乌有,唯有悲伤留下来.这就是悲剧,悲剧是由社会引发的.又如《醒》中有:“他说起年轻时的上甘岭/ 又说起这些年的下窝子沟/ 但他问起天色的时候/ 我撒了谎.我说黑着哩”,“上甘岭”是一个空间物象,诗人就这样简单地让诗歌的背景得以设定.在此背景之下,“二舅”的价值得以显现,他是“一个年迈的瞎子”,他为什么会是一个瞎子,在上甘岭的背景之下,二舅的隐喻不言而喻.通过这个小人物,作者写出了一场战争带来的创伤.为什么会撒谎,撒谎有什么用,高度节约的文字背后,暗含了一个诗人内心的悲悯.

同样,强大的自然灾害也可以酿成悲剧,《那年蝗灾》中,诗人现场感地呈现了一场灾难:“父亲疯子般吼叫,向天空/ 甩着破褂子.我学着他的样子/ 挥舞着一小片褂子,我学着他的/ 慌乱,愤怒,和破嗓子/ 蝗军过境后,土地如末日/ 一片杯盘狼藉的荒凉/ 父亲坐在田埂上,一言不发/ 他混身沾满了禾木的碎屑/ 和蝗虫的残肢”.蝗灾的价值与意义不在当下,因为,蝗灾的危害可以向前追溯多少年,这首诗的价值可以理解为诗人时间性地表现底层人们的无助.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同时也是值得悲悯的,诗中,诗人以“我”的口气,实际上借一个更弱小者的眼光来呈现这场灾难,从人称的角度,诗人将诗歌的时间性隐没,“我”到底有多大,我只是“挥舞着一小片褂子”,正是没有具体的时间,“我也学着他的样子,拍打着他的肩膀”就显得意味深长,诗人利用一种童心式的幽默还原灾难后的场景,与灾难自身的悲剧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诗歌的诗意由此显现,以父子的情感画面“写实”般地深化了这场灾难的悲剧性.

二、张二棍诗歌救赎意识

应该说,悲悯与救赎是相关的,因为有悲悯存在,救赎才成为可能.这也是一个作家的价值取向,张二棍诗歌体现的即是救赎.

张二棍有一首诗叫《有间小屋》,最后这样写:“要有间小屋/ 站在冬天的辽阔里/ 顶着厚厚的茅草/ 天青,地白/ 要扫尽门前的雪,撒下半碗米/ 要把烟囱修得高一点/ 要一群好客的麻雀/ 领会一个腊月赶路的穷人/ 要他暖一暖,再上路”,诗歌通过叙事抒情,呈现一种理想.“要”呈现的是一种想法,从时态上讲是一种将来时态,同时又是对过去时态的一种追问,这意味着诗人特定的价值取向,它到底要指向什么,指向的是善.而文学有文学的标志,这里写出的是一种追忆,是对过去的追忆,这是身处现代社会的人对过去农耕文明的一种追忆.因为,“烟囱”是一个标志,是一个指路碑.诗中,它提供给世界的是麻雀的避难所,是穷人的指路碑.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隐含于文字的主题:救赎.小屋为何存在,等穷人.是不是小屋最终就是穷人的归属?不是,它只是让穷人“暖一暖”,还要再上路.小屋最终只是为迎接一个归者而存在,当然迎接意味着送走.穷人最终依然是一个穷人,这就是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阴影.这首诗为什么叫“有间小屋”,因为小屋是不存在的,所以才叫“要”,什么才叫“要有”,这就是一个隐喻.

张二棍的诗歌蕴含着深刻的救赎意识,尤其是自我救赎意识.《在乡下,神是朴素的》中诗歌这样写:“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呃,他们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诗中,“神”是普通的,诗歌笔调直观冷静,将神以人的方式呈现,神“坐”在穷人的堂屋里,“接受”粗茶淡饭,“分食”烤*,仅仅是“比我更小更木讷的孩子”.张二棍其他一些诗也写到“神”.《寺庙》中诗人写到“木雕的佛像里/驻扎庸庸白蚁.半抹残笑/ 为蛛网牵绊,唇角/ 沾满蚊虫的尸骸/ 多让人唏嘘”.《春,寺》中诗人这样写:“诸神越发胆小/ 躲在泥巴和油彩里,发呆”.在诗人看来,神也丧失了神性.这就像特雷·伊格尔顿所言“宗教的衰落”[1],正是神的衰落,人才回到人的信仰价值观中,人需求新的救赎方法,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张二棍正是通过文字的呈现,找到自身的价值,人只有自我救赎才能拯救自我.

以救赎为基点,我们就不难理解《黄石匠》中诸如“无非”之类的词语,“他祖传的手艺/ 无非是,把一尊佛/ 从石头中/ 就出来/ 给他磕头/ 也无非是,把一个人/ 囚进石头里/ 也给他磕头”,这里连续用了两个“无非”,我们是不是简单的就将其理解为加强语气,无非是什么,无非就是不外乎,就是把事情往小里说、往轻里说.诗人为什么要在这里连续使用无非,本质上就有轻视的意思.可见诗人在这里要表达的是拒绝神灵.正因为拒绝,作者表达的其实就是以文字为起点的自我救赎.以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旷野》中震撼人心的场景:“我害怕,风随意触动某个音符/ 都会惊起一只灰兔的耳朵/ 我甚至害怕,当它无助地回过头来/ 却发现,我也有一双/ 红红的,值得怜悯的眼睛/ 是啊.假如它脱口喊出我的小名/ 我愿意,是它在荒凉中出没的/ 相拥而泣的亲人”.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细节,它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关照,而这种关照又是一种大胆的想象,这也是一个作者的本质及任务.诗人在这里要做什么,这里饱含着一种悲悯.“我”为什么会有一双红红的眼睛,而且是值得怜悯的眼睛,生活的角度来讲,红红的眼睛,明明是兔子的,这就是作者通过拟物的手法,在人的身上拟上动物的眼睛.而“它”脱口喊出我的小名,它是什么,它是真正的兔子,兔子怎么会喊出的名字,这就是拟人,作者在一个特殊环境中(旷野)赋予了兔以人的色彩.于是,人与兔得以通融,“我愿意,是它在荒凉中出没的/ 相拥而泣的亲人”,这是何等的孤独与荒凉,人傲然于荒野中,内心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透过如此大胆近乎疯狂的想象,我们看到一个内心悲悯的孤独者,他是多么需要救赎.

理解了张二棍诗歌的自我救赎意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张二棍诗歌中的抒情主体.他的诗歌常常通过第一人称来呈现.《六言》这样写道:“因为拥有翅膀/ 鸟群高于大地/ 因为只有翅膀/ 白云高于群鸟/因为物我两忘/ 天空高于一切/ 因为苍天在上/ 我愿埋首人间”,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到最后,悲从中来.他喊出的是一种命运的伤悲.人是卑微的,人始终无法超越天空与大地.而需要追究的是诗人是怎样说出卑微的,这里诗歌叙述的主体是“我”,这也是张二棍诗歌叙述上的一大特色:有我性.追究有我性,这似乎与诗人的生活和生存背景有关,长时间的野外作业,常年面对的都是空旷的大地,以及自语式的存在.于是,我们同样也不难理解其诗歌无我叙述中的有我性,比如《娘说的,命》中的“娘”,这里诗人说的“娘”与母爱无关,作者是要借“娘”的口气来说出这个事情,诗人所要借助的依然是一种口气,本质上依然是作者的叙述口气,只不过,借助这样一个物象,让叙述有依托,让表达得以顺利进行.所有这些都因诗歌的自我救赎而起.

注:文中所选诗歌来自文[2].

【注释】

[1]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武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2007 年版,20 页.

[2] 张二棍:《旷野》,漓江出版社2015 版.

(作者单位:云南省镇雄县第一中学高中部)

责任编辑:臧子逸

上文评论:本文论述了关于张二和悲悯和救赎意识方面的诗歌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二棍的诗 张二棍父亲节,写给两个儿子的几句话1我是一个懦弱的人,将来,你们也是有一天,你们也不得不如我这样低着头哭,闭着嘴哭,甚至哈哈大哭——你们会把懦弱传承下去你们终会原谅我2一个人能.

2、 论《肖申克的救赎》中美国个人价值观与其对当代美国人 摘 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由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丽塔海沃斯和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而成的 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美国个人核心价值观,其影响了部分美国人 本文分析了美国的个人核心价值观及这部电影是如何来表达和呈现这.

3、 悲悯的焦虑张二棍诗歌中的底层书写 新世纪以降,“草根诗人”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关注打工群体及底层人民的生活,日渐形成一种写作生态,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 这一创作症候的勃兴起因于相关的社会问题,关联着一大.

4、 惩罚和救赎从《圣经》角度分析《洪疫之年》中的生态主义 摘要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2009年发表了洪疫之年 这部小说借用圣经意象,反映现实社会 通过人们所熟知的洪水, 诺亚方舟, 阿勒特山及亚当,夏娃……圣经故事,阿特伍德抨击了唯发展论及人类.

5、 从两面神思维到救赎史观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根基 高山奎【摘要】犹太问题是本雅明思想探究的重要理论背景 在他的文学评论家之职业形象的外衣下,涌动着两股相互抵牾的思想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和犹太神学 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并非进步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或法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