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关于新型城镇化参考文献 中国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硕士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型城镇化开题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题目

新型城镇化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新型城镇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0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文是新型城镇化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实证分析和城镇化和影响因素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张志玉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安徽省2000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取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制度是关键推手,二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小于预期水平,社会创新能力是原始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作用显著,而人口转移因素的带动能力不足,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09

1引言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有着很大的提高,人们得益于城镇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社会保障不足、产业动力缺乏.而新型城镇化正是要改变以往城镇化发展的不足,强调以人为核心、可持续发展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仅仅是城镇化率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城镇化综合效率的提升.社会的就业、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之一,近年来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但也遇到了城镇化进程中遭遇瓶颈、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研究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实证分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对于实施有导向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理论分析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城镇化建设一直在走粗放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化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而新型城镇化注重走“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环保、协调发展”的建设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效率水平,就需要找寻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典籍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影响因素对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效率成正相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众多劳动者向城镇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其他生产要素也向城镇集聚,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效率,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初始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工业企业通过集聚发展,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吸引了人口的集中,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业从业人口比重变小,城镇人口逐渐增多.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代表着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能够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带给市民良好的城市功能体验,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动力,而教育是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可以提升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增加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

第五,人口转移动力.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较低的失业率能够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过一些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之后,由于习惯了城镇的生活或者为了给与子女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农民可能会选择留在城市,完成市民化的转变.

第六,国家政策制度.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无疑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需要国家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国家通过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能使人民切实感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福利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新型城镇化的效率得到提升.

3实证分析

3.1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1)在对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本文选取了以下各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各个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程度,指标的选取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安徽省2000年-2014年的城镇化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经直接引用或间接计算整理得出.

3.2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3.2.1模型设定的一般形式

鉴于本文所选取的影响因素指标众多、单位不一和类型差异化较大,决定选用双对数模型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模型设定的一般形式如下所示:

3.2.2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1)主成分分析.

首先进行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各指标之间具有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主要因子.接着进行因子适合度检验,经检测KMO值为0.668,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值为0,因此该模型适合做因子分析.下面我们需要提取出主要因子,经spss分析,提取出了两个主要因子.第一主因子的初始特征值为7.688,第二主因子的初始特征值为1.997,两个主要因子共解释了数据88%的总信息.最后对主要因子进行旋转,并求出提取的两个主要因子与各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F1在变量X1、X2、X4、X5、X6、X7、X10、X11上有较大负载,F2在变量X3、X8、X9上具有较大负载.F1解释了总体数据信息的69.89%,F2解释了总体数据信息的18.15%.再由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求出F1、F2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F1等于0122lnx1+0123lnx2-004lnx3+0145lnx4+0141lnx5+012lnx6+0123lnx7+0118lnx8+0023lnx9+0128lnx10+0097lnx11

F2等于-0049lnx1-0042lnx2+0298lnx3+011lnx4+0094lnx5-0037lnx6-0043lnx7+0441lnx8+0407lnx9-002lnx10+0107lnx11

(2)回归分析.

首先计算出主成分F1和F2的值,利用Eviews软件对lny和F1、F2 进行回归分析,求出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lny等于3.639+0.1798F1+0.0177F2

(715.3)(34.15)

R2等于0.9899F等于588.7369DW等于2.044

通过上述回归方程可知lny和F1、F2之间的相关关系,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回归方程和各个参数均显著.DW值为2.044,不存在自相关性.

接着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由White检验知,在α等于0.05,查χ2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5)等于11.07,而n·R2等于3.79,故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将F1、F2代入上述回归方程,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结果如表2所示.

将上述11个回归系数的弹性估计值代入到原设定模型中,可得到最终的回归模型为:

lny等于3639+00229lnx1+00227lnx2-0012lnx3+00241lnx4+00233lnx5+00221lnx6+00229lnx7+00134lnx8-00032lnx9+00234lnx10+0015lnx11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回归和检验,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且回归系数较为显著,因此可以证明该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保障支出的回归系数最大,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与预期相符;科技创新所包含的两个指标在回归系数弹性值中排名靠前,表明科技创新对提升城镇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的弹性估计值为负,与预期不符,人口转移动力所包含的两个指标排名靠后,表明人口转移动力对城镇化的影响力较小.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经济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助力

人均GDP回归系数是0.0229,表示人均GDP每增加1%,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0.029%,在所有指标中排名第四反映了经济实力是推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安徽省经济实力、促进GDP健康增长对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刺激消费需求,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找寻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4.2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与预期具有偏差

第二产业回归系数为0.0227,在所有指标中仅排名第六.第三产业的回归系数为负,在第一主成分上的负载系数也较低,这与经济理论明显不符,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安徽省产业发展的质量层次不一,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非农产业结构仍是主要着力点,安徽省应坚持做强做大工业经济,通过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和增加工业投资来推动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并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4.3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指标的回归系数在总体排名中分别为第一和第三,负载系数也位居前列,说明基础设施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安徽省应加快铁路、公路等道路建设,完善交通系统,增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力;不断完善基本医疗设施建设、养老院建设、学校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内在承载能力;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4.4社会的整体科技创新力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高原始动力

R&D经费和受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在总体排名中为第五和第七,反映了这两项指标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无论何时,科技创新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通过加大研发项目经费支出和对教育的投入,能够对社会创新力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撑.为此对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是着力点,通过创新教育体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为新兴城镇化建设提供原始动力.

4.5人口转移因素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程度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最小,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转移动力不足的疲软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弹性估计值排名分别是第九和第十一,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最小,如何利用人口转移动力促进务工人员积极融入城市则需要发挥国家政策的作用.国家可以针对人口转移动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如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人的收入水平;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培训,降低新设企业的门槛准入并为其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支持,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社会保障和环境治理支出,解决社会的就业、医疗和养老问题,提升环境质量,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瑾.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水平测度——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市场,2016,(47):200-202.

[2]于瑞红.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路径[J]. 经济纵横,2016,(09):58-60.

[3]姚志,谢云. 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6,(09):202-204.

[4]杜萌. 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J]. 商业时代,2014,(19):45-46.

[5]刘进辉,王殿安.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道路[J]. 农业经济,2014,(01):64-66.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实证分析和城镇化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新型城镇化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中选取并整理20002016年的数据,以人民币汇率变动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GDP增加量、中美利差、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因素对汇率影响的显著程度,得.

2、 哈尔滨新区金融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实证 摘要分析哈尔滨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哈尔滨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概念模型 结果表明,金融服务配套平台、政策制度对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有重大.

3、 移动支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TAM理论和交换理论 摘要移动支付方式目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网上支付方式,基于一系列隐私问题的披露和消费者消费自我可控性的困惑,移动支付的持续性使用成为探讨焦点 本文结合年轻消费者自身特点,基于TAM理论和交换理论对影响年轻.

4、 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实证 摘要 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是探究如何制定适度最低工资的关键 基于19932016 年间相关统计数据, 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探究, 并就主要影响指标与最低工资的关系进行实.

5、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实证以广西5所民办高校为例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学校提供的发展服务不能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评价系统不完善……问题,提出分析各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制定发展措施;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促进教师自组织发展;建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