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工程管理专业导论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物流管理专业的论文题目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关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关问题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管理专业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6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该文是管理专业方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物流管理和高职高专和建设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高专开设的热门专业,正在快速且迅猛地发展,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积极互相学习并推广好的专业建设方法.文章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社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提供了一些可供探讨和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调研报告;校企双向互聘;“1+N”教育团队;数字校园平台;课程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085

近年来,基于物流行业与企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物流人才,深受企业和行业的欢迎,也及时解决了其用工需求,各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高职高专院校间也常常通过培训、交流、分享的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现就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专业建设方面

11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

物流教育专家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薛威教授曾强调专业调研报告对于一个专业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调研应着重对多方主体进行调研,这个多方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企业、毕业生,而且要把调研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最后得出非常珍贵的数据和结论,为建设好专业提供支持.很多高职院校每年也有类似的调研报告,有的是老师的课题所进行调研得出的数据及结论,有的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如麦可斯对毕业生的报告,这一报告非常详细,针对专业建设方方面面都有统计结果及说明,但是这样的报告更多时候停留在管理层,并没有给每位专业教师查看或留存,要么即使有机会获得该报告,很多专业教师并没有认真阅读并仔细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为教学及专业建设所用.老师们应该深入学习调研报告,而且还应掌握专业调研的方法与技巧.

1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可以采用“校企双带头人、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很多学校可能目前还停留在单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该新模式认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带头人,还应使其也成为企业的带头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应使其成为企业的骨干教师;不仅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授课,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老师为企业培训或工作.这种新模式对于老师的培养质量要求是极高的,但这一模式正体现了技能、企业实战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

(2)采用“1+N”的教学团队模式.该模式具体指:一门课程由1位专任教师主讲,其中某些课程内容聘请多位企业专家分别授课,就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部分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团队模式,主讲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企业专家可能很懂实践,但不一定懂得教学,不一定懂怎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好.因此专任教师会给予企业专家教法、教态、重难点划分等方面的指导;而企业专家也要与专任教师交流准备给学生讲什么,怎样讲,某一知识点企业实际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双向互动既可以提高企业专家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让专任教师掌握更多企业实践经验,最终共同将一门课上好.作为教学团队一员,企业教师们也可以参与年终评优,好的教师会给予奖励.另外,这一模式可采用双薪制,即企业教师为学生上课的课时,学校既给企业教师课时费,同时也给主讲教师课时费,因为主讲教师对其进行了职教水平的培训,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好的实践应用.

2课程建设方面

21最好不要交叉授课,一位教师讲好一门课

对于到底是让老师们不固定所上课程,什么课都能教,轮换上;还是让老师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固定一门或几门课程,很多学校还比较犹豫.有的学校可能采取了前者的做法,认为可以锻炼老师的专业全面性.有的学校可能采取后者的做法,认为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专心上好一门课也不错.这里推荐第二种做法,但绝不是给老师减少工作量和降低难度.因为能把一门课上好,是一个持续改进、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才会感觉课程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会不竭余力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集有关课程建设的视频、图片、案例等各种教学资料,用毕生的精力去建设好一门课程,每次上课每次都有改进,都有提升.如果交叉上课,多年都不固定,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22师生共建课程资源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上课不仅仅是专任教师自己的事,老师们也应发动学生们利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拍摄各企业的各种单证、实物、设备、流程说明等照片或视频,并提交到公共的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学习,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比起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发动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并学习交流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23数字校园平台是课程建设的强大支撑

数字校园平台是可以供老师们发布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件、作业、资源的,也可以供学生们发布各种信息及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它不同于普通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往往是单向的无交流的学习资源,而这种数字校园平台给了老师和学生们更多的互动及交流空间,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网上发布实训任务,进行各项数据统计等,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3实训室建设方面

31实训项目的开发

实训项目的开发不是哪一位老师独立开发出来的,这势必受到个人思想的拘束,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开发都是由多位专任教师与实训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开发的,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项目应设有单项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实训难度、所需知识层层提高,循序渐进,实训项目需体现专业性、丰富性、实用性.

32实训中心的人员配置

很多学校物流实训室或实训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往往是一个系仅有一两名管理员管理该系所有专业的实训室,没有针对性,对其管理停留在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保障上,而且这些管理员教师往往是合同制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差.较好的做法是各专业的实训中心都应配备专门的实训中心主任、实训指导老师、内勤老师等,并且这些老师们应都有编制,职称可以走教学系列,主讲教师与实训中心这些老师职责不同,应各司其责,实训课的排课与理论课的排课分开,实训课排课由实训中心内勤老师负责,每次上实训课,主讲教师都会配1位实训教师共同授课,实训中心负责每次上课所需的设备调试、耗材、课程结束的场所及物品的归位等.传统的实训室人员配置无法让主讲教师提高上课效率,各种实训设备的养护也是非常欠缺的.

4社团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社团或重视社团的建设.社团人员一般负责协助老师对实训室卫生进行打扫,对叉车充电,并对其他设备、物品等进行维护、保管.只要加入物流研习社,就有更多参加物流竞赛的机会,有更多时间在实训室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操作,技能娴熟度都大大优于一般同学,在就业上非常有优势,社团成员就业对口率极高,执行力好,非常受企业认可,达到了多赢的良好局面.

好的做法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平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多学、多思、多讨论,也不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学生学得更好、企业更加满意、学校发展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庆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述评 [J].科教文汇,2015(16)

[2]李梅,胡彦蓉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交叉类课程建设初探 [J].物流科技,2015(8)

[作者简介]黄芬(198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高级物流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括而言之,此文是关于物流管理和高职高专和建设方面的管理专业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改的思路 吴 杰(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昆山 215300)摘要主要研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形式,在此基础上,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 词高.

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升级改进和应用推广以国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例 摘要自2012 年以来,在教育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以及相关项目资金推动支持下,一大批高……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随着近年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dqu.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在近几年,更是加大了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投入,在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代物流管理.

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路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越来越多的高职物流管理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走上创业的路,但是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实际数据是残酷的,以2017年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和应届毕业生的.

5、 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 文潍坊市技师学院 邵长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相关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通过理论的学习进行培养,很少进行实践的锻炼,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能力,在工作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