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和社会化论文 社会化媒体论文 社会化营销论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文献综述

社会化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跟社会化构建标签等级的评价以知乎话题结构为例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社会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1

社会化构建标签等级的评价以知乎话题结构为例,本文是社会化方面有关论文例文和社会化和话题结构和评价研究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张鹏翼 苏 杰 张久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文章以知乎话题结构为例,对采用社会化方式构建的标签等级进行评价,探讨了受控语言和大众分类法的结合机制.抽取知乎的四个学科话题等级结构(哲学、物理学、 社会学、文学)与《中图法》及《国会法》进行对比,综合使用定量(重合度)、定性(划分标准、引用次序、横向关系揭示处理、等级关系、同位排列、类目命名等)指标进行评价.发现知乎话题结构等级与传统学科分类法重合度不高,呈现出类目数量大、局部有逻辑、全局无规律的特点,存在划分及排序标准不一致,话题名称较随意等问题.认为社会化构建的知乎话题等级,并非严格的分类体系,而是话题分类与主题标签结合的一种形态,不具备系统性、逻辑性,但交由用户构建、体现用户主导原则,对于用户生成知识资源的组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标签等级;大众分类法;社会化标注;话题结构;知乎

中图分类号: G254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81

Evaluation of a Socially Constructed Tag Hierarchy: A Case Study of Zhihu Topic Struc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valuate a socially constructed Web classification, the Zhihu topic hierarchy. We sampled four discipline hierarchies (philosophy, physics, sociology, and literature)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equivalent sections of CLC and LCC using quantitative measures (topic overlap)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rdering of classes, equivalence, hierarchical and related relations, and the naming of classes).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topic hierarchy has very all overlap with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contains large number of classes, and relationships seem to be valid regionally but messy as a whole. The topic hierarchy is not a rigid classification, but rather a classification on top and sorted tags at the bottom. It reflects the needs of users and may provide insights to organizing user generated knowledge resources.

Key words tag hierarchy; Folksonomy; social tagging; topic hierarchy; Zhihu

本文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通过虚拟社交网络的信息寻求行为研究”(项目编号:教外司留[2004]176号)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6-07-18;责任编辑:魏志鹏

1引言

分类法是信息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传统的图书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国会法》),到网页分类目录如Yahoo Directory2和Open Directory Project3,都提供针对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的整序.学科分类法多采用等级树状结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优点[1].而随着Web 2.0的发展,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和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为组织用户生成内容(UGC)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2].然而,传统分类法编制困难、更新周期长,大众分类法则缺乏等级结构和词汇控制,对于检索和浏览的支持较为有限,都不是组织网络资源的理想工具.如贾君枝[3]提出可以将大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相结合;朱烨[4]提出可以利用大众的智慧,社会化构建分类法,国外有研究尝试将构建分类法的任务“众包”给用户[5].但如何开展社会化构建,构建出的分类体系评价如何,都尚不明确,也没有社会化协同构建分类法的成熟系统或平台.

知乎是国内主要的社会化问答平台之一.知乎允许提问者对问题进行标签标注(即“话题”),用户可以按话题浏览问题和答案.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累计产生十多万个话题,包含350万个问题.除了对问题和答案进行标注外,知乎还允许部分用户对话题之间的等同关系(话题别名)和等级关系(父话题、子话题)进行编辑;用户参与公共编辑,要求有 5个以上获得 5票赞同的回答4.通过社会化方式构建标签等级,知乎形成了具有6个一级话题、111个二级话题、最深超过10级的话题结构.

本研究以知乎话题结构为例,选择其中与学科分类法共有的4个话题(哲学、物理学、社会学、文学),对社会化协同构建的分类体系进行评价,探讨社会化协同构建分类法的改进思路.

2文献综述

2.1网络资源分类组织

针对网络资源产生的网络分类法在Web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Yahoo Directory在搜索引擎出现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充当着Web门户的角色.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具有较高的动态化,同时常突破传统的逻辑列类,分类表适用的语词具有通用性,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分类系统大多存在体系不统一,类目排列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差的问题[6].王知津等[7]提出网络资源分类可以采用多维的分类体系,控制类目级别和层次并与主题词表的结合.

随着网络资源特别是Web 2.0资源的增加,集中管理的网络分类法逐渐不能适应资源增长的需要,因此,以社会化标注和大众分类法为代表的Web 2.0信息资源组织方式逐渐替代了以Yahoo为代表的等级分类体系.国内有学者对豆瓣网图书标签进行了评价研究,指出大众标注的标签数量分布不等,系统对标签的管理松散,缺乏词形控制,存在标注错误、标签意义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对同义词进行控制,用户标注倡议,明确标签意义,优化系统推荐,完善标签管理功能,逐渐形成标注规则和模式等改进大众标注的若干建议[8].但如何有效地在大众标签中进行等同、等级、相关等词间关系的标注和控制,由资源的创建者、使用者来进行资源的组织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思路在系统和机制层面如何实现,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2社会化标签与词表

作为Web 2.0信息组织核心方法之一的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允许用户对信息资源通过标签(Tags)进行标引,由此形成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对基于传统受控词表的信息组织方式的有益补充[2,9].然而,大众分类法缺乏词汇控制,概念与标签并非一一对应,标签结构扁平,缺乏等级关系,用户对资源的浏览和检索方式受到很大局限.如标签系统支持的浏览方式包括:(1)浏览某个标签的所有资源;(2)浏览高频标签列表;(3)浏览与当前用户标签重合度较高的标签列表.因此,Heymann P希望能够从无结构的标签中自动构建出等级结构[10].但自动构建词表的方法(如LDA主题模型算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的词表质量并不高[5],仅能作为人工标注的辅助工具.

用户主导的信息组织,是Web 2.0信息组织的主要思路之一.如Quintareli E[11]提出在标签的基础上,允许用户标记标签之间的等级关系、标签所属分面;Hamasaki等[12]提出了标签的属性等,并开发了实验系统;Bragg J等[5]提出通过“众包”方式,结合人工与自动方法,共同构建词表.每个用户只需少量智力劳动,然后由自动方法将编辑的结果汇总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

王爽[13]、尚加宁[14]等尝试通过改进用户的标注方式,来提升自动方法构建标签等级关系的质量,如要求用户在给资源进行标注时,同时标注该资源的上位概念,以“标签1—标签2”的形式进行标注,其中“标签1”是对该资源的描述,“标签2”是“标签1”的上位概念.自动方法结合用户提供的上下位关系来构建标签等级结构.实验表明此方法构建的等级结构比直接自动构建的标签等级结构质量更高,但标签的丰富性和深度受到制约.

2.3分类法评价

一般而言,对于传统分类法的评价研究一般从类目结构分布、类目设置特点如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具体类目(类号、类名、注释、入口词表等)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也有学者尝试从类目数量、类目质量(交替度、参照度清晰度)等定量角度对《中图法》和《科图法》进行评价研究[15].对于大众标签等级结构的评价,可采用标签等级质量和错误率两个指标:其中,标签等级质量与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词表进行对比,其重合度与专家词表间的重合度作为等级质量的依据;错误率包含标签重复、上下位关系缺失和错误三种[13].有研究标明,通过人工与自动方式构建的领域的词表,平均错误率(包含类目重复、上下位关系缺失和上下位关系错误)约为20%,也即大部分(80%)上下位关系是正确可用的[5].Soloskinnsbakk G等[16]通过自动方法在标签之间建立浅结构来评价大众分类法和本体的质量.本研究借鉴传统分类法的定性评价方式,也参考类目数量、重合度、关系质量等指标,对社会化方式构建的知乎标签等级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3研究方法

作为社会化问答知识社区,就内容特征而言,知乎话题的等级结构与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用于组织知识资源.但由于其内容的大众化特点,并非所有话题标签都在学科分类法中有所对应,因此,选取4个学科及其子话题结构,与传统学科分类法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以下简称《中图法》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国会法》)与之进行比较评价.

3.1数据采集

在话题/类目的选择上,按照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思路,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个基本门类选取哲学、物理学、社会学、文学4个相对独立的话题等级即主题领域.使用网络爬虫程序加载和抓取知乎话题的完整话题结构页,并对话题(即主题标签)按等级进行统计(见表1).

3.2数据分析

由于知乎话题结构树较深,上述四个学科的抽样达到7-10级,因此,只选取知乎4个话题的完整话题结构的前3级话题分别与《中图法》、《国会法》相应类目/主题的前3级类目/主题进行对比,综合展开定量、定性的评估比较.定量指标为知乎4个话题结构与《中图法》、《国会法》类目的重合度;定性的指标借鉴传统分类法评估从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上下级关系、同位类的排列、横向关系的揭示处理、话题名5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4结果

4.1知乎话题的设置情况

四个知乎话题等级中,类目层级最深达到10层.图1展示了四个学科话题各层级的类目数量分布情况.

其中,“哲学”话题结构包含9个等级共148个不重复话题,其中121个(81.8%)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27个话题共出现78次.“物理学”话题的结构包含10个等级共240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204个(85%)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36个话题共出现97次.“社会学”话题的结构包含7个等级共113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82个(72.6%)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31个共出现67次.“文学”话题的结构包含10个等级共536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306个(57%)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230个话题共出现889次.

四个话题中,“文学”话题子类的重复率最高,每个重复反映的子类平均出现3.9次.

4.2知乎、《中图法》与《国会法》对比评价

4.2.1哲学

从内容看,《中图法》第5版与知乎“哲学”话题

相对应的类目范围包含:“B-4哲学教育与普及”、“B0 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和“B7美洲哲学”.类目体系先按从一般到具体,再按先地域后时间的顺序展开.

《国会法》中与知乎“哲学”话题相对应的范围为基本大类“B Philosophy, Psychology”下的二级类目“B1-5802Philosophy”.该类以下,《国会法》将与对应类目相关的主题按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组成松散的体系结构(《国会法》在其他 3个学科大类以下的主题结构也具有类似的特征).有关主题体系先从文献的载体类型等形式标准划分到特殊主题,再按先时间后地域再时间的逻辑展开.

知乎“哲学”话题下有18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1个(6%)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类目相同,1个(6%)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哲学”类下二级主题相同;有26个子话题,其中有1个(4%)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类目相同,1个(4%)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二级类目相同,有2个(8%)子话题与《国会法》“哲学”类下主题相同.针对“哲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2.

知乎“哲学”话题的话题结构整体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仅在局部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如话题“唯物主义(Materiali)”和“唯心主义(Ideali)”,但是,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各局部话题结构都是日常同现率较高的主题,所以,这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由于仅在很少量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加之整个话题结构表现为

用户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创建的话题的累积,所以,更不可见可归纳的引用次序;部分上下级话题间的关系不规范,如二级话题“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应为数学、语言学的相应子类,“哲学流派”下有话题“古代哲学”;由于以上划分标准、引用次序、上下级话题关系的不规范,以及同级话题创建的本身也缺乏协调,导致同级话题的排列也不遵循特定的顺序,仅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在此表现为重复反映,在用于对比的二话题中有1处,即话题“真理论(Theory of Truth)”同为“形而上学”和“逻辑哲学论”的子话题,反映的横向关系类似传统图书分类法的“参照”;与前两部严谨的分类法规范统一的类目和主题名不同,知乎“哲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名称更为具体、自由,如二级话题“哲学入门”、话题“心物关系”.

4.2.2物理学

《中图法》第5版“O4物理学”属基础科学类目,是基本大类“O 数理科学和化学”的子类,下设19个二级子类和75个子类,类目展开按研究对象的性质,依据从总到分,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

在《国会法》中,“QC1-999 Physics”为基本大类“Q Science”下的二级类目.其下级主题体系按照从文献的载体类型、哲学和方法论等形式标准和一般标准到原子、声、热、光、电磁等具体研究主题的顺序展开.

知乎“物理学”话题下有32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二级类目相同,有8个(25%)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二级主题相同,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类目相同,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类目相同;有62个子话题,其中有4个(6%)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类目相同,有9个(15%)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主题相同.得出“物理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3).

知乎“物理学”话题的话题结构整体仍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仅在有限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如二级话题“相对论”下设两个子话题“唯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局部话题结构仍然都是日常同现率较高、大众熟知的划分,同样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整个话题结构仍无可归纳的引用次序;相对于“哲学”话题,“物理学”的话题结构中父子话题间的上下级关系相对规范,没有子话题从属不当的现象;同级子话题同样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在此未体现;与《中图法》、《国会法》规范、全面的类目和主题不同,知乎“物理学”话题下的子话题更多地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如二级话题“物理学家”下仅有7个子话题: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霍金是物理学史上最为杰出者,为大众所熟知;钱学森在中国网民中声明卓著;而其余两位尤其尼古拉·特斯拉则因其传奇神秘的经历而被广泛讨论.

4.2.3社会学

《中图法》第5版“C91社会学”是基本大类“C 社会科学总论”的子类,下设6个二级子类和28个子类,类目展开按研究对象的性质,依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方式.

《国会法》中与知乎“社会学”话题相对应的类目大致为基本大类“H Social sciences”下的二级类目“HM401-1281Sociology”,主题体系大致按从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展开.

知乎“社会学”下有28个二级子话题,没有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社会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2个(7%)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社会学”下二级主题相同;有33个子话题,没有与《中图法》和《国会法》相同的话题.“社会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4).

知乎“社会学”话题的结构混乱无序,不可见任何明确的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相对于前两个话题,“社会学”的话题结构中父子话题间的上下级关系更加不规范,如二级话题“民族主义”下设子话题“愤青”,“社会心理学”下有“生物理论”;同级子话题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部分话题在内容范围上存在交叉,如“公益组织”下的子话题“Teach For China”、“榕树根公益项目”两个话题与“慈善机构”、“公益基金会”两个话题间,以及“慈善机构”、“公益基金会”相互之间都存在交叉;横向关系的处理有2处,一处为话题的同级别重复反映,即“ Teach For China”同属于“公益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另一处为话题的跨级别重复反映,即“”既是二级子话题又是二级话题“社会问题”的子话题;知乎“社会学”话题下的子话题更多地具有世俗化的特点,相对于哲学、物理学、文学来说,社会学的内容更不为大众所熟知.因此,知乎“社会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很多与“社会”“社会问题”相关,如“老龄化”“留守儿童”等.

4.2.4文学

《中图法》第5版中,“I 文学”为基本大类,下设“I0 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4个二级子类和47个子类(含15个专类复分表类目),类目展开按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体裁的方式.

《国会法》中与知乎“文学”话题对应的类目大致为基本大类“P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下的二级类目“PN Literature”,该类下包含19个二级子主题和68个子主题.类目展开的模式与《中图法》类似.

知乎“文学”下有37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2个(5%)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10个(27%)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二级主题相同,有3个(8%)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类目相同,有1个(3%)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主题相同;有111个子话题,其中有3个(3%)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类目相同,有2个(2%)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主题相同,有1个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1个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二级主题相同.针对“文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5).

知乎“文学”话题的结构整体仍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仅在有限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如二级话题“文学史”下设两个子话题“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局部话题结构属大众熟知的划分,同样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整个话题结构仍无可归纳的引用次序;话题结构中存在子话题从属不当的现象,如“古代文学”下设“古籍”;同级子话题同样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方面,存在多处话题的同级别重复反映和跨级别重复反映;知乎“文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如“新诗”“伤痕文学”等.

4.3知乎话题结构的评价

知乎的话题结构式社会化方法构建标签等级的一个案例,借助用户力量以等级体系组织和显示话题关系,由用户创建话题并采用社会化的方式构建话题结构.

(1)相对于传统的文献分类法,采用社会化方式构建的知乎话题结构不完整.《中图法》和《国会法》两部等级列举式分类法采用尽量列举的编制方式,类目体系可以基本涵盖有关领域的全部文献;相比较而言,知乎的话题结构远未穷尽有关话题(主题)的外延,但其中包含的子话题更多地反映了用户本身的关注热点.从使用目的来看,两者分别能够适应类分文献和专注用户兴趣的需要,但知乎不完整的话题结构使用户不能对有关话题作全面把握和了解.

(2)从知乎选取的4个话题的结构来看,虽然管理者最初试图以等级结构体系组织和显示用户创建的话题(事物主题),从形式上讲,话题间的关系也是以等级体系显示的,但这种设定和经用户社会化构建过程形成的话题结构最终呈现的实际仍是事物主题网状联系的自然分布特征.4个话题的话题结构中有部分话题重复反映率高达40%,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揭示话题内部的横向多元关系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等级关系的混乱和话题结构的臃肿.

(3)虽然4个话题的子话题是以等级体系显示的,但子话题具有类目特征的很少,更多地是反映了用户的关注和兴趣.即使仅考察4个话题的话题结构的第1次划分即二级话题,具有显著类目特征的话题也极少.有必要说明,由于物理学本身的自然科学属性,在传统文献分类法中,该类目所作的类目划分多按研究对象进行,因而在传统文献分类法中该类的子类名称就较多地表现为主题.因而相对于其它3个话题,该话题的子话题与《中图法》和《国会法》有较高的重复率.由于等级结构必然体现上下位类的属分关系,知乎话题较少类目特征的子话题进一步削弱了话题结构本身的体系揭示功能,进而更容易导致用户使用时逻辑的混乱.

(4)从话题结构的整体来看,话题结构中每一级话题的展开几乎都没有仅使用一个标准而是不同划分标准的主题并存,有的主题没有互相排斥,存在交叉现象,如“社会学”2级话题中“社会阶层”与“社会地位”“社会结构”,文学2级话题中“中国文学”与“汉语言文学”,“文学创作”与“写作”;对4个话题结构从上到下进行遍历,发现在结构体系展开的过程中,也不可见成规律的引用次序;在同位类排列方面,由于每一级话题的展开表现为不同划分标准的杂糅,同位类的排列也不可见明显的排序依据.

5结论与讨论

知乎以等级结构体系组织和显示话题及其关系,交由用户创建话题、进行话题结构的社会化构建,最终得到的话题等级呈现出数量大、局部有逻辑、全局无规律的特点,存在划分及排序不一致,话题名称较随意等问题.社会化构建的知乎话题等级,并非严格的分类体系,而是话题分类与主题标签结合的一种形态,不具备系统性、逻辑性,但交由用户构建、体现用户保证原则,对于用户生成知识资源的组织有借鉴意义.对于社会化构建的编制方式,用户在创建话题和构建话题结构时,基于主题局部逻辑,但全体用户最终构建出多维、充分揭示的完整等级,Web2.0优势便得以显现.与一般标签系统的使用不同[17],知乎话题结构是基于主题的,几乎没有用于其他任务,如标记拥有者、用于个人参考和用于任务协调的标签.

对于知乎类社会化构建的标签等级的改进,可使用浅结构加标签云的知识组织模式:允许浅层类目(如3-6级[6]),深层则采用标签云等灵活、丰富的各种表现形式.深层的分类体系适合传统各专业领域,越深的类目结构越会限制话题(主题)的网状联系,对于社会化构建的编制方式和大众使用不太适用,因此,不建议深层主题使用等级结构体系的组织和显示方式.传统文献分类法在反映最新主题方面虽不及时,但其上级类作为对主题内容的初步划分,类目之间更加独立和稳定,是可以参考的,在顶层采用类目结构作基本范畴划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题网状联系的限制.

总体来看,知乎参与话题结构社会化构建的用户是缺乏按分类思维组织等级体系的明确意识的.在无意识的协同过程中,用户的标注行为与信息组织结果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户本身的特点如社会资本等对标注行为是否有影响[18],信息行为呈现怎样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康桂英.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1999(3):284-287.

[2]Macgregor G,Mcculloch E.Collaborative Tagging as a Knowledge Organisation and Resource Discovery Tool[J].Library Review,2006,55(5):291-300.

[3]贾君枝.分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的结合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96-101.

[4]朱烨.基于窄分众分类法构建学科网摘门户初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7(1):74-78.

[5]Bragg J,Mausam S.,Weld D.Crowdsourcing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for Taxonomy Cre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the First AAAI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ation and Crowdsourcing,2013.

[6]陈树年.网络信息分类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3):54-57.

[7]王知津,肖洪.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借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4):2-7.

[8]羌丽,张学莲,侯汉清.图书大众标注评介——以豆瓣网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2):21-26.

[9]Kiu C-C,Tsui E.TaxoFolk:A hybrid taxonomy–folksonomy structure for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and nig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5):6049-6058.

[10]Heymann,P.,Garcia-Molina,H.Collaborative creation of communal hierarchical taxonomies in social tagging systems[EB/OL].[2016-04-30].http://ilpubs.stanford.edu:8090/775/1/2006-10.pdf.

[11]Quintarelli E,Reini A,Rosati L.Information architecture:Facetag:Integrating bottom-up and top-down classification in a social tagging system[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5):10-15.

[12]Hamasaki M,Goto M,Takeda H.Social Infobox: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y social property tagging[C]. 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1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ACM,2011.

[13]Almoqhim F,Millard D,Shadbolt N.An Approach to Building High-Quality Tag Hierarchies from Crowdsourced Taxonomic Tag Pairs[M].JATOWT A,LIM E-P,DING Y,et al.Social Informatic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3:129-138.

[14]王爽,徐行.基于用户分类标签建立结构性的大众分类法[J].图书馆学研究,2011(5):73-76.

[15]尚加宁,韩露盈.图书分类法性能的定量测评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5):356-358.

[16]Solskinnsbakk G,Gulla J A,Haderlein V,et al.Quality of hierarchies in ontologies and folksonomies[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12(74):13-25.

[17]Golder S A,Huberman B A.Usage patterns of collaborative tagging system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6,32(2):198-208.

[18]Lin C S,Chen Y F.Examining social tagging behiou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nline folks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12,38(6):540-57.

作者简介:张鹏翼(1981-),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苏杰(1990-),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张久珍(1974-),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简而言之,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社会化本科社会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社会化和话题结构和评价研究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其难度高、风险大、政策性请,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够实现部门的和谐,国家的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经济责任审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构.

2、 技师学院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改革实验报告 摘要本文以技师学院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改革实验方案为依据,观察数控加工和焊接加工实践教学班运行情况,阐述了构建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教学评价方法 探索构建多元的多方共同参加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使.

3、 基于刘国钧用人观构建五年制高职人才评价体系以刘国钧高职校化工专业为例 王 丽 霞(常州刘国钧高……职业技术学校 应用化工技术系, 江苏 常州 213000)摘 要 以刘国钧高……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化工专业为例, 按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以刘国钧先生 .

4、 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流程和方法 摘要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流程和方法进行论述 其中流程包括设定目标,制定……级指标和权重,设置评价方式 设定目标拟采用访谈法和I技术;制定…….

5、 休闲农业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和路径选择 摘要休闲农业作为农村新兴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保护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休闲农业效益评价体系 结果显示在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