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刊物投稿 文学杂志投稿 外国文学期刊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杂志排名 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技师论文 饮食文学论文 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祥子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文学专业杂志

法国文学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与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的文化身份探析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法国文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0

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的文化身份探析,该文是法国文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法国文学镜像和文化身份探析和法国文学相关论文范文集.

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的文化身份探析

罗芳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法国文学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法国文学通常以法兰西王国建立的第一份罗曼语文献《斯特拉斯堡誓言》作为标志,法国人的起源复杂,主要由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罗曼人构成.由于法国文学拥有悠久及丰富的历史,在发展中对其他语言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西方文学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

关键词:当代文学;法国文学镜像;文化身份;西方文化

作者简介:罗芳(1986.7-),女,湖南人,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师,主要从事法语教学科研等工作,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2

中国文学爱好者对法国文学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与思考.当代法国文学范围广,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成为现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通过从不同层面剖析不同语言环境下法国作家们的焦虑、困惑和无奈来评价及赏析具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他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论文和著作.本文将针对当代法国文学镜像中的文化身份进行探究.

为了联系实际,我们列举加缪、杜拉斯、昆德拉、勒克莱齐奥、维塞尔、程抱一等具有代表性作家进行讨论研究.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占据了当代法国文学所有焦点,包含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欧文化、西欧文化、古老非洲文化、先进西方文化等等一系列不同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1].

伊斯兰教信仰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世间万物皆来自真主,也终将归于真主.人作为地球上智灵生物,是真主命他们来代治大地,人与世间万物皆平等.基督教信奉上帝,同时又信奉耶稣和天仙,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赎罪.伊斯兰教徒与真主无时无刻都在交流[2],礼拜是最直接的且最佳的接触方式,礼拜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时刻反省自己,时刻保留一颗虔诚的心,行使好代治大地的职位.除礼拜外,伊斯兰教徒还要拿出自己的收入来施舍贫困之人,接济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伊斯兰教徒每年都要封斋一次,感受贫困人民的辛苦,又可以磨练人们意志,感受贫困人们的饥饿,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可以使人们不忘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优越生活.基督徒也要礼拜,在教堂歌颂经文与诗歌.基督徒认为耶稣是为了人们赎罪而死[3],为人们洗清了所有罪恶,只要记住耶稣就可以洗清自己的所有罪过.两者信仰之间彼此冲突,使长期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人们备受煎熬,加缪更是感同身受.

阿尔贝加缪是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在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4],深刻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他在揭示世界的荒诞与丑陋的同时,并不绝望和颓废,并主张在荒谬中奋起,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以及具有的大无畏精神,使其在二战之后,成为法国及全世界的精神导师.由于长期乔迁中,加缪对阿尔及利亚文化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情感.他在对阿拉伯人的感情出现分歧时,既无勇气站在法国人这边,又无勇气站在阿拉伯人那边[5].

在文化抉择面前,加缪保持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那种彷徨和无助,让他无法进行抉择,阿拉伯人和法国人之间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界限.加缪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母亲及精神导师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加缪的成长、个性塑造及文化意识都起到了深刻作用.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对荒诞论述最为全面和深刻:荒诞哲学是资产阶级文明遭到最严重的冲击,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其弊端,所带来的灾难性和毁灭性后果使得人们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滋长蔓延起来的对理性和科学的颂扬,对社会进步的乐观幻想,被所谓的不可理解和人的存在的走投无路的悲剧性的感觉所取代.加缪的作品可带给人们人道主义道路[6].

人来到这个世界,世界赋予你生命,给予你身体及灵魂,使你可以思考可以学习,置身于文化的世界里,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原始文化的根源存在.杜拉斯也是在异国他乡生活成长起来的.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国印度支那,十八岁定居巴黎,童年生活在越南.其父母是法国小学教师,轻信政府的宣言到印度殖民地支教.不久,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家境贫寒.她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在西方文化的夹缝中生长,深深感受到母亲当时的痛苦和无奈.回国后,身体及精神上仍处于疲惫状态.当人感到孤独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不假思索的逃避.杜拉斯不回避这种孤独,她抓住人们面对孤独时想要逃避的心理,将回避的方式加以夸张展现.她的作品无一例外给人们带来了彷徨孤单的感受,其情节扑朔迷离,结构支离破碎,语音晦涩难懂,使得她的作品蒙上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然而她的小说却在黑暗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她认为孤独是不可逃避的宿命,积极乐观的面对它,使它成为生命中一种特殊的体验.杜拉斯称:“任何地方都不是我的出生地”,杜拉斯的人生绚丽多彩,她的写作也是她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对杜拉斯而言,背景设置更多的是为了映衬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小说的浓厚氛围.只言片语便可勾勒出人物心理背景,令人震撼[7].

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米兰.在父亲的指导下研习音乐,随后送他去学习作曲,在政治危机中流亡到法国,加入法国国籍.流亡使其不得不加入到多重文化中,移民使其生活习惯及文化素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改变.30岁左右的昆德拉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小说,从此找到自己的爱好并将小说一直书写下去.小说使昆德拉声誉鹊起,也让他尝尽了人间的艰辛.昆德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日子,捷克文明达到历史上顶峰,他认为阻止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为纳粹的占领.昆德拉小说中人物的描写,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作者本身的描写.昆德拉带着读者进行了一次“遗忘和死亡谁更可怕”的辩论,得出遗忘比死亡更可怕,更具有毁灭性的结论.

勒克莱齐奥——法国著名文学家,是如今法国文坛的领先人物.勒克莱齐奥出生于二战期间,童年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乡野.因父亲在尼日利亚为英军战士救治,八岁时他带着弟弟跟随母亲踏上了非洲探望父亲之旅.高中时到英国学习英语,随后回到法国,出版了第一本小说,被当时评论届认为可以和加缪《局外人》媲美.早期的勒克莱齐奥完全不顾叙事的线性发展,并在叙事中插入许多非叙事因素,甚至自己杜撰语言.素语一直是勒克莱齐奥的标签.在小说中,通过不同场合下白人与黑人的形象,逼真地诉说着母亲在面对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立场,展示了欧洲殖民者在与非洲黑人发生冲突时的尴尬内心、烦恼及苦闷.身处异乡的他,感同身受,并从多个角度融入生活.多重人物身份的变换,成为勒克莱齐奥写作最为突出的特色.

维塞尔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高级军官家庭.早期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曾去德国进修经济学.维塞尔继承和发展了门格尔的主观价值论.他作为门格尔的继承者,进一步深化了边际理论,为后世的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但由于片面强调“均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造成了思想上的偏差.

程抱一出生于中国,后随父定居在法国并在巴黎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是法兰西学院首位华裔院士、著名旅法华人学者、作家.法国人称其为了不起的人.程抱一在法国奋斗50多年,其文化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个真正的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大凡翻译家,不是中译法,就是法译中.像他那样既把法国诗歌译成中文,又把中国诗歌译成法文的翻译家是不多见的,尤其罕见.而且,他的工作是多方面的.他不仅翻译文学作品,向法国人宣传和评介中国字画,并且用法文直接创作.他的诗集《双歌》和《恋情》综合了东西方诗歌的长处,深受法国读者的喜爱.他的长诗“石与树”曾被选入法国最重要的诗歌选集《二十世纪法国诗选》,成了法国诗歌的宝贵财富.程抱一塑造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既有西方文化的浸润,又有东方文化的熏陶.程抱一的身份随着社会及语言变化、断裂和危机、融合和重构的变化而转变.中国的种子,在法国生根发芽.程抱一试图通过小说人物的命运来反映人类文明的演变.他的爱情小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文字中充斥着浓厚的文化底蕴.20世纪西方文化同东方文化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情感在这位漂泊的流浪者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当时痛苦寻找和追寻的一代游子的缩影[8].

总之,在法国海外文学的力量不可忽略,通过对加缪、杜拉斯、昆德拉、勒克莱齐奥、维塞尔、程抱一等文学创作者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人物背景及身份具有灵动性,都对当时社会及当时的自己有所体现.尽管我们针对不同时期的作者及背景进行研究,但这些作者所书写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存在着,彼此之间相互补充,作品中人物往往都对孤单及现实有着逃避的意识,让自己从原有世界的分离开来,不断追寻自己的存在价值,在实践中对自己身份的重新认识.由此可见,法国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身处他乡之人的境地进行描述,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中新的视角,感受到艺术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彭维锋. “故乡”镜像的文学建构:当代农村题材文学中的家园书写[J]. 青海社会科学, 2015(5):139-146.

[2]彭维锋. “新农村”镜像的文学建构:当代“三农”题材文学中的乡村书写[J]. 学术交流, 2016(1):186-192.

[3]金民卿. 五四时期的文化镜像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3):1-8.

[4]季进, 周春霞. 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何碧玉、安必诺教授访谈录[J]. 南方文坛, 2015(6):37-43.

[5]葛莉. 法国现当代文学对文学变革的影响--评《法国现当代文学:从波德莱尔到杜拉斯》[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3).

[6]曹颖哲, 高梦琦. 错误的镜像,失败的建构——《所罗门之歌》中两位黑人男性身份建构失败原因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4):1-3.

[7]郭峥嵘.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与发展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6):42-43.

[8]张建琴. 在“他者”镜像中审视自身——当代中国“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1):176-181.

上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法国文学本科法国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法国文学镜像和文化身份探析和法国文学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张佳宇 警官学院摘 要不同国家、种族的人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对待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看法和理解,这也导致对于同一作品的文学评论大不相同 基于此,本文从英美文化中语言、内.

2、 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影响 摘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可以看成是世界文化的差异,也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的影响从衣食住行到文化领域都能体现出来,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受两者.

3、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境文化因素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写就的 翻译者在将其译成中文时,就要注意其中的语境文化因素并力争进行准确的表达,从而让翻译出来的英美文学作品更加准确、流畅、优雅和易于理解,从而促进我国与西.

4、 法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摘 要本文论述的是20 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重要特征和意义,使它有本土化倾向的是文学的接受,使它有唯美性追求的是在法国文学的影响下 关键词法国文学;中国文学;时代性;功利性;本土化;唯美性.

5、 在当代生活中如何看待汉服文化的复兴之路 摘要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服饰风格不断演变发展,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性格、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标志和纽带 从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