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戏曲电大论文提纲 戏曲本科论文格式 戏曲学士论文摘要 戏曲艺术论文 戏曲党校论文题目 戏曲论文题目

关于戏曲类论文例文 和驻场演出必将成为龙岩地方戏曲的出路龙岩市地方戏曲的现状、原因与相关论文例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戏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0

驻场演出必将成为龙岩地方戏曲的出路龙岩市地方戏曲的现状、原因与,该文是戏曲有关论文范例跟地方戏曲和龙岩和出路方面论文例文.

摘 要:2015年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对所属地区的地方戏剧剧种进行全面普查.现根据龙岩市地方戏曲的现状,寻找龙岩市戏曲发展落后与濒危的根本原因.找出了促进龙岩市地方戏曲发展的对策—驻场演出在龙岩地方戏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方戏曲;驻场演出;传承和发展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根据的统一部署,在福建省文化厅和福建省普查办的指导下,龙岩市对所属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调查与发掘.不仅普查了戏曲种类、演出团体、教育机构、创研机构、制作机构的现状,还重点普查了各演出团体的演出情况、经费情况、剧目情况、人才情况.从普查情况来看,龙岩戏剧市场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市场发育不全,剧团生存能力低下,剧种传承能力不强,濒危程度有加剧的势头.

一、龙岩市地方戏曲的现状

从剧种生存来看:龙岩区域内主要有闽西汉剧、高腔木偶、龙岩山歌戏、越剧、芗剧(歌仔戏)、京剧、黄梅戏等7个剧种.仅闽西汉剧、高腔木偶、龙岩山歌剧比较活跃,在广大农村的婚丧节庆期间还有进行商业性演出;越剧、芗剧民间职业剧团在个别乡村还有零星活动,演出场次年均不足20场.京剧、黄梅戏没有职业剧团,仅有民间协会性质的社团、票友会存在,但均无法维持正常的剧团运转.

龙岩国办汉剧团仅剩2家,民间班社4家,比19世纪20年代30多家少了至少三分之二;国办山歌剧团一家,民间班社1家;国办木偶剧团1家,民间班社13家,19世纪20年代有近100家民间剧社.从剧目传承来看:闽西汉剧保留剧目有209个,可上演剧目仅18个,不足10%.龙岩山歌戏保留剧目9个,可上演剧目仅2个,仅10%.木偶剧保留剧目78个,可上演剧目仅32个,不足50%.越剧、芗剧可上演剧目仅七八个.京剧、黄梅戏仅能够演出部分唱段.

从演出场次、演出收入来看:闽西汉剧全年演出总场次不足300场,其中政府购买演出120场,商业演出160多场,并且商业演出的三分之二为民间业余剧团演出,演出收入不足百万元.龙岩山歌戏全年专场演出不足10场,商业演出基本为零.木偶戏全年演出不足60场,商业演出不足30场,演出收入不足20万元.

从演出区域与受众来看:“闽西汉剧主要流布区域在闽西、粤东、赣南和闽南的部分地区,远播台湾以及东南亚诸国”与“被海内外客家乡亲亲切的称为‘家乡戏’”.这两句话曾经被用来概述了闽西汉剧流行的广度和深度.而如今闽西地方剧种的影响力、覆盖面越来越窄.80年代之前,龙岩汉剧团长期辗转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地区演出,当地群众以能够看上一场汉剧而自豪,各地汉剧票友热情高涨,有的甚至从广东追随到龙岩,加入汉剧团,成为汉剧的传承人,“汉剧皇后邓玉璇”就是一个经典例子;有的从老家追随剧团到龙岩,以嫁给一个汉剧演员为荣,男丑名角吴通裕的爱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然而,因多种因素,闽西汉剧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虽然随着闽西汉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当地党委政府加大了闽西汉剧抢救与保护力度,但就目前现状仍不容乐观.据调查,近20年来闽西汉剧专场商业性演出没有出过闽西大门,更不用说出国出境.50岁以下40岁以上的市民,看过闽西汉剧的不足30%,40岁以下市民看过、听过闽西汉剧的不足2%,46%的受访对象不知道闽西汉剧.

从戏曲人才传承来看,戏曲人才断层、老龄化现象突出.以闽西汉剧为例:一是演员行当不全,生旦丑公婆净的六行八档武行明显不足,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武戏,缺行断档的现象严重.二是各类人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三代无法形成传帮带;传承性的代表人物基本都在70岁以上,40—70岁要么少、要么还无法承担传承重担,40岁以下虽然数量较多,但不是学艺尚浅,就是职业稳定性较差;不论是演员、演奏员,还是编剧、导演、编曲,更不用说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音乐设计都没有形成良性的人才梯级结构.三是各类人短缺严重,以汉剧为例:仅有的国办两个专业剧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称职琵琶演奏员;两个专业剧团还没有一位合格的“乐队指挥”—司鼓,没有一个高级灯光设计、音乐设计.四是整个龙岩戏曲届尚未培养出领军式人物,形成偶像型的市场效应.五是人才培养无序,未形成戏曲人才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六是人才流失严重.以闽西汉剧为例:1982年至今,福建艺校龙岩戏曲班、上海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共招收培养汉剧5批次,分别为42人、30人、26人、18人、31人,共计毕业生147人.而第一批学员42人基本面临退休,即使不退休,而毕业后实际在剧团工作的仅6人;第二批30人,实际在剧团工作的仅4人;第三批26人,实际在剧团工作的仅10人,第四批18人(上戏委培),实际在剧团工作的仅6人;第五批31人(中戏委培),除考学继续深造的除外,毕业不足一年已经流失近10人.

从以上龙岩市普查的戏曲现状不难看出,龙岩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已经走到了瓶颈期,无论是演出场次、剧目传承、人才结构,还是人才培养与市场培育,既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活态保护的要求,也无法适应文化产业化的市场规律,更谈不上打造成为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剧目是剧种载体与根本,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包含音乐、唱腔、韵白、做功的传承,也包含文学、美术、服饰、地方民俗、思想观念、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传承,剧目是剧种特色和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剧目传承事关剧种传承与发展,剧目的传承需要演出,需要观众,需要审慎分析戏曲作为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与作为商品的经济属性,如何利用经济规律发展这一特殊商品,凸显其特殊商品的社会功能,既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又为产品创造者提供不竭动力,确保国家级珍稀剧种得以发扬光大,形成龙岩文化品牌,避免成为博物馆馆藏文物.二、龙岩市戏曲市场现状的主因(一)从社会变革探因首先,在全国提升城镇化大趋势下,龙岩市城市化进程在近20年来迅速加快,城镇化率日新月异,原有的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状态迅速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生产、生活状态转变,农村富余劳力外出打工,造成许多空壳村,客家人聚族而居、故土难离的生活习俗迅速瓦解,旧的生活形态已经被打破,新的生活方式尚未形成.二是各种艺术形式的蓬勃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直接冲击了古老的艺术形式.戏曲的创作具有特定的艺术规律与周期,戏曲的内容大多托物言志,现实生活似乎相距较远,而其他艺术形式的短平快与接地气正是戏曲的“弱点”,加上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与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必然导致年青一代选择其他艺术形式.(二)从经济规律探因从商品的流通关系来看,龙岩戏曲市场的萎缩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是龙岩客家地区民间信仰崇拜多为单一祖宗崇拜,不像闽南地区信仰崇拜繁复,原有的节庆习俗虽少但竞争也少,供需关系长期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地方戏曲的生存长期处于顶端.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而戏曲人才收入反而因演出场次的锐减而不断下降,导致戏曲人才不断流失,戏曲剧目传承越来越困难,演出剧目越来越单一.三是戏曲演出的减少导致剧团困难,而剧团困难导致剧目传承困难,剧目传承困难又使得演出场次直接下降,形成了难以解脱的戏曲市场的恶性循环.

(三)从政策与导向探因戏曲作为精神产品,除了具有商品的等价交换价值的一般特性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社会教化功能.可以说,任何一个成熟的剧种都是集当地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美术创作以及表演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体现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民风民俗、审美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与凝聚力.闽西汉剧自康乾年间形成体系以来,历经300年的风风雨雨,寄托了客家儿女的爱恨情仇,是客家祖地的艺术奇葩.

三、发展壮大龙岩地方戏曲的对策——驻场演出(一)驻场演出的必要性1.从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中国戏曲不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源于悠久的民间歌舞,萌芽于原始时代的祭神仪式,昌盛于12世纪中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民间歌舞要发展成为戏曲,戏曲要生存与延续、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论是从梆子腔、皮黄腔、高腔形成、发展过程,还是从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都可以可以得出,戏曲的繁荣发展最终都要依靠密集的人口、发达的商品经济、便捷的交通的城市.2.戏曲的名角效应既是戏曲流传、传承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提升的主力军,又是戏曲生存发展的经济支柱和有效吸引社会的关注力.而名角效应更是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功能,提高戏曲的知名度与效仿力.3.城市文化底蕴需要戏曲文化来参与构建.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诗化、音乐化、舞蹈化,是社会价值、人生哲理、是非观念的舞台化,是各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典范.可以说,戏曲是一个地方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与最高表现形式.

4.城市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需要戏曲的发展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城市快节奏的生产、生活需要严谨的程式化而又舒缓的戏曲表演形式来适度休闲与体会.5.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催促戏曲城市化: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进程的提速,广大农村人口急剧减少,3860成为农村居民的常态化,广大农村戏曲市场不断萎缩,戏曲已经无法在农村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而城镇人口的聚集成为戏曲生存与发展的新天地.(二)驻场演出的现实性——大有可为的龙岩戏曲市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聚合力.龙岩作为新兴的城市,需要形成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是龙岩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唯一.龙岩市的发展不言而喻就是打造客家文化品牌,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千金赋》“生扶拱合,时雨滋苗;长生帝旺,争如金谷之园”.其主旨就是事物的发展要乘势而为.作为客家文化的灵魂的龙岩戏曲的发展当然也要乘龙岩市的发展之势.

1.龙岩戏曲在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当地有普遍的认识,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与政策支持.

2.福建省第五届艺术节在龙岩的举办为戏曲的驻场演出提供了扎实的演出阵地与设施.3.近年来加大、加快戏曲人才的培养和剧目创作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靠地人才保障,为打造名角、名剧目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4.戏曲进校园与戏曲的公益演出政策的落实等抢救与保护措施,为戏曲市场的培育、发展、壮大创造了先决条件.

(三)采取创新性运营模式,把戏曲驻场演出打造成为非遗文化惠民平台充分发挥剧团的积极性,采取创新型运营模式,努力把传统戏曲驻场演出打造成为非遗文化的惠民平台.首先驻场演出采取创新性运营模式,组织市、县两级非遗类戏剧、曲艺国有及民营剧团参与演出,从2012年开始,我市各区县就开展“周周有戏?文化惠民”活动.每周五在市、县各大剧场各演出一场.如:人民会堂、闽西艺术中心剧场、侨声文化艺术中心、武平县客家演艺中心等.时间为晚7:30时,闽西汉剧、木偶戏、山歌戏等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将悉数登场,全年共演出400多场.演出实行免费观看和低票价观看的形式.其次,我们还加强了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旅游团体和驻场演出团体的合作,旅游团体可预定驻场演出团体票进行免费观看.再次通过剧场联盟形式引进国内外经典剧目进行各市县巡回演出.

龙岩戏曲源远流长,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任重道远,我们将尽全力做好传承和发展工作,继写闽西汉剧的新辉煌,谱写闽西汉剧的新篇章.

此文评论:这是关于地方戏曲和龙岩和出路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戏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戏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湖南普通高校地方传统戏曲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苏振华 (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 412007)摘要地方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承载传统文化传承使命的普通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传承态度、认同感……的调查,地方传统.

2、 发挥地方国企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有成效湖南省拥有省属国有企业38户,总资产7000亿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250亿元,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

3、 2019年河南工会万场演出下基层活动启动 5 月10 日晚,“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情”2017 年河南工会万场演出下基层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建七局隧道项目部举行.

4、 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学术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674 0890(2017)05 043 052017年6月16 18日,“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

5、 酒泉市地方戏曲现状举要 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为全面摸清酒泉地方戏曲剧种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酒泉市文化馆牵头组成普查工作小组,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市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