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英语学科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学科教育期刊 学科教育文献综述 学科教育投稿 学科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毕业论文

有关学科教育论文例文 跟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在场和不在场以书法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为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学科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0

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在场和不在场以书法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为例,该文是有关学科教育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书法艺术和人才培养和不在场类论文范文.

摘 要:书法艺术硕士培养通过现代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教学体现,是一种“在场”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科学系统的,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传统书法教学是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弥补现代课程教学的不足,成为“在场”课程的补充.它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是“不在场”的教育.书法艺术硕士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仅靠“在场”的教育尚不能达到理想目标,因此采用“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科系统化教学与传统师徒相授相结合,将课程设置的在场与人才培养的不在场相融合,在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中寻求新的结合点,探索中国书法艺术硕士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这是书法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一种更为合理的路径,同时也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人文;学科;书法;硕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8)02-0103-09

在场和不在场是西方现当代哲学的一对术语,“在场”(presence)或“在场的东西”是指当前呈现的或当前呈现的东西之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出席或出席的东西,“不在场”(absence)或“不在场的东西”就是指未呈现在当前或缺席之意.[1]29张世英认为“任何一个存在物在场之出场或显示,都是以不可穷尽的不在场的东西为根底,用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术语说,就是以隐蔽为根底.”[1]49在书法研究生的培养中也是如此,书法研究生所呈现的“针尖”状态的在场乃是由无数隐蔽的不在场构成的.如果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书法研究生培养的“敞亮”的在场,那么课程设置之外更多“隐蔽”的不在场才是构成其“针尖”的所在.如果学生培养只注重在场的课程设置教学,而忽视不在场的教育,则培养出来的是单薄而贫弱的学生.在书法艺术硕士培养中如何协调在场的课程设置与不在场的人才培养的关系,将课程内外结合,将传统的师徒相授与现代学校课程培养相结合,建构“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育新模式,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而建构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目前书法艺术硕士培养中还存在某些不足.

一、我国书法艺术硕士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2].中国的书法研究生培养始于1979年10月,当时浙江美术学院在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教授的倡导下招收五位书法硕士,这是新中国第一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他们现在已经成长为国内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的栋梁.经过40年的发展,书法教育形成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系统化与阶段化的培养模式,现在招收书法硕士的院校已经遍及各大美院与高校.截止到2014年,全国已有113所高等院校先后开办有书法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教育专业.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目前有75个书法学科硕士招生点,120余名硕士生导师,50个研究方向[3].目前的书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学术硕士和艺术硕士两种专业学位.学术硕士较早出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始于2005年.艺术硕士是为解决艺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规格单一、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等原因,借鉴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经验,才开始设立的专业学位.2005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4],在[2005]9号文件《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5]中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界定.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各种艺术表现形式[6].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要素,其教学成果强调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学位论文主要是对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旨在培养艺术创作、表演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文件精神,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应为高层次的书法创作与研究人才的培养.

虽然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相较学术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集中体现艺术的特点与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但是距离教育部设置的艺术硕士培养的理想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书法艺术硕士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是由于历史与学科发展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硕士阶段课程定位不清,即书法本科教育与书法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由于书法专业的学科建设时间较短,导致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没有严格的区分,阶段性教学目标划分含糊,研究生培养陷于本科培养延长的状态,缺乏对各阶段研究目标的准确定位.第二,招生体制导致的生源问题,使教学节奏紊乱.因英语要求较高,部分专业比较好的学生难以考入,而部分专业稍弱,但英语有优势的学生得以考入,这种非专业学生的进入,使书法硕士的培养不得不侧重解决本科阶段就要解决的技法问题,从而使得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走向异化.第三,课程时间设置不足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虽然艺术硕士的专业课程时间已经远远大于学术硕士,但是教育部对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上,课程时间还存在不足.现代大学的教学形态是课程制,专业学习为阶段性课程,由不同课时的课程组成,由不同的老师授课.相比较传统书法家师徒相授的培养模式,现代大学的书法专业学习过程存在人为的割裂和分离,作为传统的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模式,书法在现代课程体系下必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其结果就是书法艺术硕士在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方面一定程度的缺失.第四,书法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的矛盾.书法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需要具有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其书法技能的知识背景,而书法艺术硕士主要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如何在技法学习的同时兼顾理论学习,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罗红胜蔡惠萌: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在场与不在场综上所述,现代大学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由于现代课程体系的局限,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现代大学教育一定程度背离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有其自身规律,需要时间涵养的技能与广博的文化基础,这些因素是构成其“针尖”的隐蔽根底,需要在课程设置之外的不在场教育中慢慢养成,这就是构建“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书法硕士培养模式的原因所在.

二、构建书法艺术硕士“在场与不在场结合”培养模式的显性基础

“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书法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学生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引入传统的师徒相授方式,把它作为对硕士课程的补充.艺术硕士培养中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显性内容可以理解为学生培养的在场因素,没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的隐性因素可以理解为不在场因素.在一般情况艺术硕士培养仅有在场因素,或在场因素效果欠佳的情况下,人文学科艺术硕士的培养就因各种原因出现不达标的现象.建构艺术硕士“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有效预防与解决现阶段的问题,达到理想目标.

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侧重实践,书法实践创作的理想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的艺术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可概况为:具有较强的专业书写与创作能力、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具有较敏锐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陈振濂提出在学术高度上“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研究应有专业风范与正规训练的方法运用,达到国家级展出与发表水平.”[7]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要求在显性的课程设置中是如何体现并实施的?我们先从国家对课程具体要求、高校的具体实施来考察.

(一)书法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国家要求

2005年教育部学位办文件《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6]中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做了详细的说明,对艺术硕士的名称、培养目标、以及国外艺术硕士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对我国目前招收艺术硕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2015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颁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8]中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应占60%以上.具体课程学分设置如下:公共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36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大于等于16课时为1学分.

(二)国内部分高校书法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

虽然教育部统一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方案,但每一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下面我们选择中国美术学院[9]、南京艺术学院[10]、首都师范大学[11]、湖南师范大学[12]、中南大学[13]、东南大学[14]几所高校,对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和研究.通过对以下几所学校开设书法类艺术硕士的课程比较,特别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比较,以管窥豹,对艺术硕士培养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

高校包括艺术专业院校、师范类大学、综合性大学三类,基本可以代表现阶段招收书法艺术硕士的几类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上表分析可知,书法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第一,各个高校对学分要求均为50学分,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且并没有多增加学分要求.课程设置结构基本相似,由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构成.第二,专业技能课在9-14学分之间,各校开设的专业课相似程度较高,技法训练以书体分类训练为主.专业选修课以书法文化与书法理论为主,部分学校开设地方特色的书法选修课程.第三,虽然教育部相关文件中规定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应占60%以上.但由于各类公共课、实践环节的挤压,真正能落实到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是很少的,以上表中最高学分14学分为例,每学分16课时,在专业技能方面倾斜最多的课时也只有224课时,224课时的训练时间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艺术专门人才的理想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以上因素均为体现在方案内的显性因素,也是在场因素.从国家层面的课程设置要求,到各高校的实施方案,都可知理想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有一定差距,最高224课时的课程专业训练,显然无法完成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显性因素方面要优化创新在场课程,讲究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技能训练模式,达到高效训练的课程教学目标.在隐性因素方面要补充不在场的训练,采用中国传统的师徒相授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个性化训练,以完成学生的有效蜕变.

三、书法艺术硕士课程“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海德格尔(MartinHaidegger)在《林中路》中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艺术就是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中.”[15]艺术与诗是最接近真理的表现形式.艺术的本质是真理的自行植入,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必然要通过其外在的形式、内容、主题,达到其内在的真理之思.按照现象学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在书法教育中也要通过书法的形式、内容、主题,达到书法教育本质的把握,即人的教育.“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着眼于“人的教育”上,从人的成长内在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以完成对书法艺术本质的把握.这种培养模式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在场的课程训练和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指导,两个部分互为补充,互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培养模式.

(一)“在场”的课程训练实践与创新

在书法艺术硕士的课程体系内,需要创新性的教学训练,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场”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实践环节课程与选修课程,这些课程指向学生专业书写与创作能力、学生的文化底蕴、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其中专业书写与创作能力是书法艺术硕士培养的重点.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在场”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书法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一般体现在必修课程中,以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为主,每种书体的训练课时并不多.为高效利用课程课时,达到训练目标,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如在专业必修课程《经典行草书作品临摹与解析》训练中,中南大学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设计《打破与重建——经典行草书的解析与临摹》的系列课程,打破固有观念,进行多角度训练,完成不同形式的临摹练习,从而重建新的思维方式.老师在64课时,4学分,教学时间8周的单位时间内,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晋、唐、宋草书小字临摹训练,具体为观察点画基本形态特征,把握字帖用笔特征.第二阶段为明清行草书大字训练,具体方法为准确临摹.第三阶段章法训练,先将《卢鸿草堂十志跋》《得示帖》《祭侄文稿》等帖的局部在形式改变的情况下,将章法做相应的调整,考察对字组、墨法枯湿浓淡、字势的整体把握.然后以明清某书家的书写为基调,套用另一书家的章法,训练学生对书家作品风格的整体把握.第四阶段是杂临训练,即撷取几位书家经典作品中的局部进行重新交叉、整合再临摹,要求对立统一.通过这样创新性的课程训练,在较短的课程时间内学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是这样的课程创新,也只是普适性的教学,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调整课程,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时间的个性指导.另外各种书体教学课程的时间基本是平均分配,不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书写特点和特性因材施教.

其他高校在书法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与课程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的尝试与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胡抗美认为书法研究生教育应该建立包括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批评在内的学科体系[16].华东师范大学在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中就采取延请名师、设置课程,创研结合综合发展等一些措施,他们聘请名师开设的课程包括《金石学——历代碑帖导 读》《碑帖鉴赏》《文字学——金文导 读》《书论导 读》《诗词题跋》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坚持创研结合,综合发展[17].江苏师范大学的侯学书提出书法研究生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训练体系,把书法教育中的方式方法、学派流派,从技法课和文化课的两个方面,以书法的三要素为秩序及其三者的内部联系,组合成一套宏观的训练系统,同时设置配套的课程.具体就是技法综合训练与分解训练结合;隐性文化课和显性文化课相结合;因导师强项设置“特色课”等[18].西南大学把“学者书家化”和“书家学者化”的双向培养模式作为书法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思路[19].郑州大学成立中国书法研究院,在研究院下面设立五个书法研究所,采用工作室制,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并借鉴“从游”式教学,打造开放平台,加强各校书法学研究生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的培养[20].南京艺术学院的黄惇在书法史的教学中强调“书法图像史料”在研究中的运用[21],南京艺术学院的徐利明在书法研究生的教学中强调吃统,切忌急于求成,不要片面地强调树立个人风格[22].广州暨南大学蔡显良在书法史论与书法美学课程时采用“专题互动教学法”[23].福建师范大学的徐东树提倡在艺术“共性”中对书法的“法”进行审视,在教学训练中注意笔法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4].清华大学的邱才桢认为对书法研究生的培养要注意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训练[25].这些高校老师在书法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课程创新方面的思考,反应书法艺术硕士培养的确是存在很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三年培养时间要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个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依靠自己学校固有的师资优势和地理优势,有效设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方面有一些尝试和创新.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与文字紧密结合的特征使得书家不仅仅要掌握较强的书写技能,还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因此书法艺术硕士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古汉语的能力.中国美术学院陆维钊制定的首届书法研究生专业教学纲要中就对传统文化作出了具体的要求[26].可见,在书法硕士的招生之初,对中国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古汉语的相关知识要求是很高的.但是纵观目前国内招收书法艺术硕士的所有高校,没有哪所学校能开全陆维钊先生所列的课程.现在书法艺术硕士书法理论课程以及相关文化课程开设在公共课、必修、选修三个部分,公共课部分的文化课涉及政治、英语等通识课程,门类较少.书法专业理论课集中在必修课部分,中国美术学院必修课有8学分的人文素养必修课,南京艺术学院必修课程开设了书法(篆刻)史和中外美术研究两门课程,首都师范大学的理论课程稍多.选修课部分的课程体现了各校的特色与研究倾向,有的学校开设了地方特色的书法选修课.如首都师范大学倾向于书法与文化、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诗词格律、南京艺术学院开设了艺术批评与美学、中南大学开设了“湖湘书法专题研究”课程.这些文化课程与书法理论课程的开设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但是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如对某一类文化理论课程的纵深研究,如书法美学或书法文献学,课程内32课时或64课时的学习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课程外老师的不在场的指导和教学来进行补充.

书法艺术硕士除了书法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也是重要内容.要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在学科建设中要完善书法在二级学科层面的建设,从政策层面规范高等书法教育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学科教学体系,对每一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提出纲领性的构架结构.陈振濂先生提出书法研究生教学要从学科意识的培养、课题意识的培养、专攻意识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书法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完整的学术构架,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应该脱离本科培养的专业基础训练与综合培养,突出专业领域的专攻意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多增加一些主题性的研究类训练课程或实验类训练课程,如“书法文献”“论文写作”“印史与篆刻”“书法美学”等都是这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各校有自己的倾向性和特色,老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来开设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所占用的课时并不多,很多主题性的研究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进行,需要“不在场”的训练与培养为补充.这样的主题性研究训练,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也更需要老师在课程之外的隐性时间进行“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的指导.特别是对于跨专业学生而言,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教学,还要对他们本科阶段书法专业基础进行补充训练,其研究生阶段的补课任务较重.

(二)“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

书法艺术硕士“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人才培养是指作为对“在场”课程补充的一种训练方式.它借鉴中国书法传统师徒相授的教育方法,以工作室的方式,在学生的“在场”课程之外对学生进行长期地、系统地训练和指导.从学生进校即开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研究兴趣对学生进行学徒式的指导,以补充学生“在场”课程的不足,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专业等各个方面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和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培养目标的任务,完成艺术教育的必要浸润.这种培养方式没有在课程设置之内,没有体现在培养方案中,但是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也更加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这就是“不在场”的教育.虽然现代大学中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离,但在研究生培养初期有这样的培养模式可资借鉴.

最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德国学徒式[27].德国是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的起源地[28],比较德[29]、美[30]、英、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31],都是在借鉴德国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而形成的具有各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32].这种学徒式教育与中国的师徒相授一脉相承,体现了艺术教育需要长期浸润、熏陶、涵养的特点.现代社会的研究生培养慢慢走向理性思维的方式,讲究科学的方法、课程的设置,但是也失去了人文社会学科培养的初衷,缺少了时间的孕育与养成,缺少了老师长期的关注与引导,也缺少了学生对某个问题持续的研究与关注.因此在“在场”的课程之外对学生进行“不在场”的培养是对现代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完美补充和结合.

“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的人才培养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书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在场”课程的缺点在于课程的普适性与碎片化,每种书体训练时间平均,且训练时间不长,按照篆、隶、行、草、正五体书的方式平均授课,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某种书体的溯源式的强化训练.而且以课程为单位,课程之间有延续性,但授课老师不同,导师在课程结课之后,没有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关注与持续的指导,因此造成学生专业发展的限制.所以在这样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模式下,出现一些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专业能力不如本科生,究其所以,就是因为培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师徒相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老师没有课时的限制、学生也没有结课的限制,老师和学生处在一种高度的协同之中,老师和学生都相互了解,所以能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中,“不在场”的技能训练,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的因材施教,在校期间长期坚持,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之后也长期坚持跟随老师学习训练.对学生擅长与适合的书体进行有计划的训练,对这种书风的形成、发展等各个时期的书家作品进行研究,并旁及对这种书风形成有影响的其他书家,做到溯其源、究其行、解其意、通其法.如对学生进行“二王”书风的技能训练,可从二王各个时期的书风研究开始,这种训练包括临摹,对临、双钩、意临、背临;创作,一组字的模仿创作、一行字的模仿创作、一篇字的模仿创作,主题创作,自由创作等;书风溯源训练;书风创意训练;作品形式训练等.这些技能训练都是在课程外,与老师建立固定的交流时间内完成,每个学生制定系统的学期训练计划,在每周交流时间由老师指导、训练,甚至是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训练计划,通过长期坚持,成效显著.这个时间段的授课没有纳入课程教学之内,学习内容以书法技法训练与指导为主、书法理论读书报告等为辅.技法学习与理论学习结合,采用长期训练的方式,突出延续性和系统性,是课程教学碎片化的最好补充.

“不在场”的培养还涉及到学生的文化学习与书法理论学习,制定读书计划,在每周的见面时间中留出固定时间进行读书报告.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把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向深入,形成课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说“在场”课程的文化学习与书法理论是“入门”学习,“不在场”的教育则是把学生在课程内或阅读中找到的问题“细化”与“深化”的过程,这种指导与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校的历史传承有一定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侧重书法与文化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倾向于现代书法的研究与实验,西南大学倾向于书法与古文字的研究,广州美术学院倾向于书法文献学研究.老师个人的研究领域与侧重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也是艺术学科教育的特点.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中老师的影响与熏陶对学生作用往往大于课程教学的影响,也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不在场”的教育要比“在场”的教育更加重要.当然师徒相授式的影响也受制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学习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社会资源的引入,会使得“不在场”的教育具有更加深厚的根底.

四、书法艺术硕士与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虽然书法艺术硕士招生的时间不长,但各个高校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美术学院注重技法与传统,重视学生的书写技能;首都师范大学注重书法与文化的学习,重视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学科素养;中国美院注重书法专业技能训练的科学性与体系性,注重学生的专业性训练等.虽然各家“在场”的课程训练各有特点,但人才培养依然有自身的局限.

首先,是书法研究生培养的个性与共性的矛盾.书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性质定位与转变,具体体现在硕博教学与培养由专业综合能力与一般学科基础知识转向更高的、更专精的研究与深入能力.陈振濂先生指出“与大学本科学生的注重专业基础与全面综合能力的教学要求相比,硕、博士研究生教学的自我定位,首先应该集中在性质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时间量的积累上”.[33]研究生培养的共性与个性上,国家统一的艺术硕士的课程规范之内,艺术硕士的培养标准是固定的,这体现了共性.如何在共性中做到个性和特色,这是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思考的,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需要各高校间特色挖掘与培养目标细化.纵观各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趋同的地方很多,其实每一个学校的学科背景和教师的学术背景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但课程设置的相似性消解学校之间艺术硕士培养的特色性的可能,教学的异同只能在体现在教师之间本体性的学术差异中.在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其实可以探讨各校之间的独立性与特色性,细化各专业本体的目标性,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艺术硕士培养的方案.在招生计划的“研究方向”中就可以体现这种变化,而不是趋同的类似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理论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向.

第二,是招生体制与人才需求的矛盾.由于书法研究生招生中对外语和政治的要求,使得一部分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不能考入,而一些有外语和政治优势的本科非书法专业学生的考入,这一部分学生面临专业技能基础能力的补课,影响书法研究生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吕金光先生说[34]:

大一统的招生体制羁绊着书法人才的选拔,由此构成生源质量的低下,由于各院校培养目标的存异,导致研究生教育趋于不同程度的低落,尤其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的存异及专业的侧重不同,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

对此问题的解决可否尝试在书法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增加古文字、古汉语的应试,减少外语分值的要求,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案.希望在书法本科招生大力扩招的情况下,未来书法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得以提高,那么在未来的研究生教学中脱离本科教学的基础性与普适性,增强研究生教学的专攻意识与学科意识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其他艺术硕士的培养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美术学、音乐学等.这样的困境如何在招生体制中得到转化和改善,这涉及到人文社会学科的招收制度,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能传承书法的传统技能,成为学院派的书家?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生招生体制需要怎样优化?这也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困惑.

第三,是“在场”与“不在场”的转化.“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式培养一旦转化为学校课程之内可控的因素,即转化为“在场”因素,同时意味着标准与规则,也意味着“僵化”.但是“不在场”也意味着不可控与非量化.“不在场”的师徒相授培养方式,是道德标准的自我约束.教师的付出完全是免费的劳动,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如果不能把其适当的制度化,则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但转化为“在场”因素时在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如何避免僵化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学生学习与技能训练也要在“一脉相承”与“转益多师”上取得好的平衡.“不在场”的培养模式转化为“在场”的课程之后,其实“不在场”因素依然存在,学生呈现的知识技能的“针尖”之下的无穷尽的根底都是“不在场”的要素,“无穷尽的根底”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地方.

第四,是培养方式的困惑与思考.现代大学教育的课程模式是现代技术文明的产物,这种模式是以科学为标准的分类式教学.人成长的完整性必然会被分类式的课程割裂.但人文学科的教育是“人”的培养与教育,这种现代技术文明下理性的培养模式必然与人文学科的学生培养有天然的隔阂.海德格尔曾在《林中路》中对现代人之生存境况作了深入的思索,包括他对尼采的阐释和对技术之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体现了“思”的“当代性”.当代的“思”无法回避的有两项,其一是“价值虚无”,其二为“技术困境”.[16]7即人类精神生活的“无根”状态与现代技术所造成的人类生存的灾难性现实.海德格尔的思考体现了当代哲学的从康德式的科学理性向柏拉图式的人文性的转向与回归,这种转向同时也体现在教育上.美术教育也可视作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将美术教育转向“艺术的教育”、“美的教育”、“通过艺术的教育”.美术教育如此,书法教育如此,人文学科教育也是如此,需要的人的完整教育.“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书法研究生培养模式只是在哲学观念转化下对教育方式转化的一种探索.

五、结束语

书法艺术硕士的培养,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问题,会有一些困境存在,这种困境是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培养的共同困境,也是现代技术理性文明导致的人的教育完整性缺失.当然这是中国传统人文学科在现代学科体系下转型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书法教育不能完全褪去中国传统人文学科教育的烙印,丢失中国传统教育的方式.在当代哲学转向对“意义”的关注,注重弥合技术理性带给人类困境的同时,在艺术硕士的培养中,我们也应该着眼于“人的教育”,不仅仅关注凸显出来的“针尖”,而要看到“针尖”下面的不可穷尽的根底,也就是隐蔽的“不在场”.学校的现代化课程教育与传统的师徒相授相结合是使我们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艺术硕士培养焕发新生命的途径之一,“在场”与“不在场”结合的教育方式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思路.

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书法艺术和人才培养和不在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学科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科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途径 刘玉立(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对个体自我在内的以及对他人、周边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失衡、家庭氛围的转变、学校教育的偏失、大学生的自我.

2、 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融入 摘 要从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践行人文主义教学理念……三个方面,研究社会学科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对策 关键词初中;社会学科;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对策中图分类号G631;G633.

3、 现代教育技术和中职美术学科教育的整合分析 摘要近年来,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已经渗入了我国教育领域,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教育的形式也逐渐实现了多样化 但在中职美术学科的教育课程中,其教育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大多还停留在幻灯和录像上,这对个别化.

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观刍议将职业技能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摘 要在高……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但是在就业导向及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技术技能教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单一维度,人文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违背了高……教育的本质要求 因此.

5、 体育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随着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我国对思想政.

6、 论当代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6 016摘要纵观当代法律教育,“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种种弊端,人文价值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