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图书馆论文发表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高校图书馆杂志 高校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工作杂志 图书馆投稿 高校师德师风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关于高校图书馆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SPOC模式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有关论文例文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高校图书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7

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SPOC模式教学的现状、问题和,该文是关于高校图书馆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和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检索和SPOC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对信息检索课开展SPOC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SPOC教学实践在教学视频选择、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线上与线下教学形式、师生交流机制的建立以及成绩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认为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首先应对SPOC有一个正确的解读,并应根据学时数及授课对象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及适用的教学手段,以使教与学处于合理的框架下.就教学材料选择、线上及线下教学手段的适用条件、师生交流机制、成绩评定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SPOC 问题对策

[分类号]G258.6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是指在MOOC迅速兴起之后,在摒弃了MOOC的大规模和开放性两大特点之后,将MOOC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校园教学相结合,应用于特定授课对象的小规模教学模式.此模式是在MOOC热潮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新尝试,也体现着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即利用在线课程资源满足特定教学环境下的特定需求.

SPOC以利用在线课程视频资源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重要特征,以服务于校园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的,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以翻转课堂形式加以体现的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检索》课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干课程,近年关于该课程的SPOC研究亦有报道,虽主要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及展望,但亦有教学实践.为了了解该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作者将在简述现状、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问题解决途径,以期为更多院校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 现状

SPOC教学实践最早于201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随后,哈佛大学、MIT、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名校也开始尝试.近年国内开展SPOC教学实践的课程逐渐增多,其中也包括《信息检索》课.笔者将围绕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以及成绩评定等影响SPOC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简述SPOC模式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现状.

1.1 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以教师教学材料准备、学生线上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要内容.由于SPOC以利用在线教学资源为重要特征,故教学材料准备除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及要求、教学安排等的上传外,关键是在线视频资源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1 MOOC

目前主要利用了武汉大学黄如花老师的《信息检索》和中国科技大学罗昭峰老师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两门MOOC课程,所使用的MOOC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和爱课程网.有一篇文献使用了武汉大学马费成老师的《信息管理学基础》及中国农业大学吕春利老师的《信息安全概论》上的部分视频.

1.1.2 自制教学视频

主要使用了CamtasiaStudio、AdobeCaptivate、屏幕录像专家等制作,以操作性内容(如数据库检索)为主.也有部分学校自行录制微课以满足线上教学需求.

1.1.3 修改已有在线教学视频

对原有网络课程中的相关视频片段进行再利用,作为在线学习材料.

1.2 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主要围绕线上学习内容或问题开展,采用形式包括:①课堂讲授;②小组讨论,每组5人左右;③班级讨论.主要用于班级人数少的小班;④汇报演讲.通常分若干小组,每小组选一位代表课堂汇报;⑤教师线下解答.教师课前汇总学生提交的问题,线下统一作答;⑥邀请专业导师现场作答、指导;⑦学生演示操作,教师现场点评或纠正,主要用于操作性教学内容.

1.3 成绩评定

SPOC模式下的成绩重视过程性评价,具有线上、线下多种评价指标.王艳玲将成绩分成线上学习和线检索实践两部分,各占40%和60%,其中线上学习评价有对学生线上自学、线上交流、分享资源等的记录,检索实践根据学生提交的检索作业,分别由查新员和导师共同批改,并各占30%[1].郭向飞将成绩评价分成三部分,在线测试30%,检索报告40%,在线学习行为30%[2].罗国锋将学生成绩分成4部分,出勤占10%、课题研究报告占20%、检索操作占20%、期末成绩考核占50%[3].李敏将学生成绩分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50%(考勤5%,线上学习笔记10%,期末论文35%),线上平台学习50%(课程访问次数5%,在线时长5%,视频学习时长占10%,任务点完成数占10%,作业5%,讨论5%,相关电子图书章节阅读5%,音频学习5%)[4].张豫将学生成绩分成四部分,在线时长占15%,在线测试占40%,线下讨论占15%,综合检索实践占30%[5].

2 问题

目前已开展SPOC教学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视频选择、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及教学环节的处理、师生交流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2.1 课程视频的选择

课程视频资源的选择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所选择的MOOC局限于一两门课程;②缺少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授课对象的MOOC课程;③在所能借鉴的课程有限的情况下,自制视频资源成为常用手段.其优势是可以覆盖更多的教学内容,但在制作格式及内容上并不统一,且无共享机制.其弊端在于,无论教学条件如何,教师仍需花一定时间自制教学视频,增加了教学成本;④由于已上线MOOC每学期周次安排存在与本校教学进度不一致现象,导致教师实际上可以利用的MOOC资源更为有限,影响了SPOC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2.2 教学设计不合理

教学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安排与学时数不匹配等方面.比如有的课程为4个主要数据库分配的学时只有2个,相当于每个数据库从陌生到掌握只有20分钟的时间.其弊端在于,由于实际完成这一节学习任务的时间很可能数倍于此,学生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所获得的学分不相匹配,更易因学习负担重而产生厌烦心理,反而对教学效果有负面影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由于教师的付出与实际认可的工作量差距较大,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借鉴及推广价值受限.

2.3 嵌入式教学的相关问题

嵌入式教学以开展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检索教学为目的.目前SPOC模式的嵌入式教学均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主要形式为邀请导师参与课堂教学及作业批改评分.该做法的前提是导师不仅要有主观合作的意愿,而且要花费时间、精力参与其中,但多数导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繁忙,因此实际有合作意愿的导师数量寥寥,能够长期合作的教师更是屈指可数.而一项工作如果有过多的影响因素,那么,这项工作事必因变数太多而无法形成成熟有效的运行机制.

2.4 师生交流问题

SPOC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其中,线下交流是真实教学情景下的面对面交流,虽形式多样,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学生参与讨论、汇报的课堂效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而线上交流方式虽在不断改进,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即时交流功能差,师生登录平台的时间往往不同步,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即时回应.或微信等即时通讯则更为实用,多数课程以教师尽可能长时间在线为效果保障,但教师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过多等问题仍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2.5 成绩评价机制尚未正式建立

SPOC模式的成绩评价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为主,但目前均为尝试阶段,授课对象单一.主要针对研究生,评价标准不统一,且有些文章由于描述模糊,无法区分线上、线下以及具体的评定方法,借鉴及参考价值有限.

3 对策

3.1 课程资源的选择

3.1.1 MOOC课程的选择

进一步加强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多时段、多门备选MOOC,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尝试开展SPOC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3.1.1.1 扩大已上线MOOC的选择范围

已上线MOOC是SPOC教学材料的首选.目前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堂在线、果壳MOOC学院等均有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供选择利用.

3.1.1.2 组建本学科新MOOC

针对专业相关MOOC课程资源少的情况,可以成立相关组织,以学科为单位,建设本学科MOOC课程群.其不仅可以解决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可以统筹开课及上线时间,统筹课程群内课程资源的建设及共享机制,提供多时段、多主题的MOOC课程,用以支撑不同校园环境下的SPOC教学实践.

2016年3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爱课程网成立图书馆(学)在线课程联盟,2017年1月首批18门课程获得联盟立项[6],所立项的课程涉及信息检索与资源利用、文献阅读、文献支撑下的学术研究模式、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信全部上线后,图书馆开展SPOC教学实践将有更为全面的MOOC课程作为支撑.

3.1.2 利用其他形式的在线开放资源

SPOC在线学习材料上首选MOOC,但这并不是说SPOC只能使用MOOC,其他在线课程资源均可以借鉴.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查找与本课程关联性高的视频资源.目前对此类课程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公开课.网络公开课的不足之处是单向传递,没有互动,且每段视频在40-50分钟,而通常认为,在无教师监督的在线学习状态下,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时间约5-10分钟.因此,对于在线学习者来说,视频持续时间稍长.另外,不少共享课上线时间较早,涉及更新快的教学内容应注意筛选.但公开课的优势在于与本校教学进度相适应,只要内容合适,随时可以取用.若教师教学设计合理,学习任务明确,公开课同样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3.1.3 自行制作教学视频

数据库利用及检索操作是信息检索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由于数据库更新快,已上线视频常有滞后性,且适用性差.对该部分的处理一是可以结合线下教学实际,对于线下教学条件有限的院校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制作操作,不仅操作界面清晰,录制及后期处理也比较简单,通常教师自己就可以轻松完成,且制作成本低.另外,学科课程联盟也可以考虑建立共享机制,组织联盟单位组建共享库,同类院校通过互换、共享等方式降低重复制作成本.

对于没有现成视频可用的非操作性教学内容,在不具备制作MOOC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利用Adobepresenter等制作微视频,或进行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画面、配音清晰.②每节课设计2-3个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稍做停顿,以方便后期分成2-3段视频文件,每段视频10-15分钟.②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个互动环节,并注意师生交流时教师提问及学生回复时声音清晰.③下课铃响前1-5分钟结束讲授,以免将铃声录进视频.④剪辑时注意所讲内容与PPT课件的交替出现及讲授内容与显示内容的一致性问题.

课堂实录若能做到画面、配音、PPT课件内容清晰无杂,也是十分不错的在线学习材料.

3.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聚散地,以提供及推荐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己任,在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以提高检索能力为重要目标的资源,还要考虑学时数及授课对象特点.同理,教学也需要与教学目标、学时数及授课对象特点相匹配,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间及师生精力的分配,使教与学处于合理的框架下,并各有所得,过多的资源推荐未必有好的效果.以信息检索公共课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知”“做”“用”三部分,原则上可以将三部分学时按1∶1∶1的比例安排,即理论与实践约1∶2(知:“做+用”).知:了解概念、熟悉原理、掌握技术,即检索基础.现有MOOC课程已覆盖了其中大部分内容,可利用已上线MOOC资源,教师需紧扣知识点兼配套测试题,线下围绕每个知识点的测试题进行辅导.

做:主要是数据库检索等操作性内容.侧重检索思路及检索方法的传授,可主要使用录屏软件对不同检索过程进行演示,上传课程平台,并配套习题,供自我判断学习成效.线下仍以习题为出发点解决操作性问题.相比于原有上机检索课,其针对性更强.宜根据学时及学生特点选择检索途径及方法,比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数据库作为教学重点.若学时少,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可以选择不超过两个代表性数据库重点讲授.

用:通常以完成专题检索报告的形式检测利用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如何选题、如何完成任务、如何管理及引用他人文献等问题,选择适用的MOOC、公开课等教学材料并上传,学生线上学习,并按要求初步完成检索报告,汇总问题提交课程平台,线下教师辅导,提供修改建议,学生完善报告并提交.

3.3 创新嵌入式教学的实现途径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与国外不同,国外对信息素养、图书馆利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不是独立课程而是以嵌入到具体事例的个性化指导为主要形式.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图书馆及资源利用能力较弱,学生人数、师生比也与国外有较大差异.故国内高校应从国情出发,首先以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形式,使学生能尽快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及科研能力.

由于邀请导师或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创新国内信息检索课嵌入式教学的研究思路,重点可放在对外依赖性小、不可控因素少的模式上.比如加强信息检索课的自身建设,以完善嵌入式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首先从师资上考虑,注重将本校各专业毕业生补充到信息检索教师队伍中,从师资结构上形成具有跨学科、嵌入式工作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人才;而邀请导师或专业课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仅在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的情况下尝试方才有实际意义.

3.4 创新线上交流机制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每一位个体既是信息的输入端,又是输出端.网上教与学的行为亦遵循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原则.可在课程中采用本班学生助教制(以下称TA制,Teachingassistants),通过先“生-生交流”,再“师-生交流”的方式完善线上师生交流机制.TA制其实是一种同伴互助学习模式,采用学生直接组织线下学习的方式.该模式成功的关键是“生-生交流”环节的可控性.以往教师仅提供场所供学生自发交流,或者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供学生讨论,效果往往不好.SPOC模式下,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授课对象特点设计交流环节.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由于学生分散于各实习医院,可按实习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TA根据学习指南组织在线学习及学习讨论,对于学习小组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由TA提交给SPOC平台,教师给予回复,并对承担TA的同学给予适当加分奖励.

3.5 根据学情选用线下教学方式

线下教学是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服务的,因此,应紧扣线上学习内容.除上机演示及操作一直是比较成功的线下教学形式外,其他尚有讨论式、问答式、汇报式等.三种方式中,讨论式、汇报式在SPOC中的应用较多,其依据可能来自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理论[7].该理论认为不同方式习得的知识学习保持率(2周后仍记得的部分占比)不同,其中,通过参与讨论和自己汇报习得的知识,学习保持率分别为70%和90%.所以,为得到好的教学效果,讨论、汇报等常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这些方式有效的前提是真正的个人参与.因此,只有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使用才有好的效果.

3.5.1 讨论式

讨论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学生有一定基础,对所讨论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②每节课的讨论主题不宜多.当讨论主题多而分散时,往往影响效果.③班级人数少,每个个体或小组均有充分的表达及得到指导的机会.

如果不具备上述3个条件,讨论课很可能会变成少数人的讨论、多数人的陪坐,无法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信息检索公共课大班授课比较常见,若师资有限,无法分组讨论,可考虑问答式.

3.5.2 问答式

问答式亦有不同类型:①学生提交问题到课程平台,教师线下归纳、总结,就共性问题讨论,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可,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班级.②若学生无问题可讨论,可围绕习题进行问与答,以巩固线上学习成效.

3.5.3 汇报式

汇报式适用于授课对象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小班.但需注意,若授课对象不具备前述条件,该形式容易使学生处于或者在台上汇报,或者在台下为汇报做准备的状态,并无余力关注其他小组的汇报内容,起不到小组间相互学习的目的.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分时段分小组个别指导效果会更好.

3.6 考核方式

SPOC模式的成绩评定均为形成性评价,不同课程的具体评价指标及各部分测评内容所占比例可以依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成绩分线上学习成绩、线下学习成绩及综合检索实践成绩3个部分,以信息检索公共课为例,各部分所占比例可以做如下安排:

对于MOOC中常用的学生互评,SPOC模式下的教学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决定是否使用.学生互评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在评价他人时提高自己,同时又可减轻教师工作量,但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学生均有评价他人的能力及兴趣.就医学生而言,自己课业十分繁重,主要精力会放在主干课程上,对于信息检索等学时较少的选修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愿在评价他人上再花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互评环节实际效果并没有想像中理想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若启用学生互评环节,可首先选择班级整体素质较高且课业压力较小的班级进行尝试.

4 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SPOC作为其中的一种正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以应用.目前已有的SPOC教学实践为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但也应看到其中的局限性.比如有文章根据SPOC具有限制性的特点,采用学生准入机制,课前由该校学生先提出选修申请,陈述选修理由,得到批准后方可选修,即只选择教师认为基础好、学习动力足、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度.其问题在于,SPOC虽有准入机制,但主要是针对校外同时有选修意愿的用户.校内学生的准入机制在学生入学时即已完成,之后是如何培养的问题,故每学期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师的选择权在于使用何种方式教授学生何种知识与技能,而不是再设准入条件,筛选掉一部分有选课权的学生.不过,对于尚未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图书馆,倒是可以尝试以这种方式选择有意向的培训对象,开展培训活动.与正式课程相比,该形式的优势是可以根据MOOC的开课时间自主安排教学活动,不存在与学校教学进度不一致等问题.但若无学分认定,应更加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时长及学习任务等安排的合理性.若教学内容较多,可分阶段、分专题开展,既要让培训对象有所收获,又要恰到好处,避免因教学内容过多、过程过于繁琐、任务过重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目前已有研究均以针对校研究生为授课对象,其他类型的授课对象几乎没有涉及.如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分散于实习单位而非学校,对教学模式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其授课形式及课程安排应与在校研究生不同.又如继续教育学院学生,需兼顾学习、工作及家庭,且同一个授课班级的学生,知识背景可能差异较大,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亦应不同.而对于在校本科生,学生需求、教学目标及课程安排亦不同.目前针对这些学生的SPOC教学实践很少,说明SPOC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信随着网络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该模式的应用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检索和SPOC相关高校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高校音乐通识课多维教学体系 刘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508060)摘要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他们应该掌握的、与音乐相关的共同知识 本项目立足于深圳大学身处国际化前沿城市的地缘优势,从多维度、多角度对.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和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原则、构建区域联盟、培养馆员的大数据思维……方面提出了信息服务创新策略,借此希望能推动高校图书馆更加重视数字信息资源.

3、 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文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何涌瀛【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科技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 图书馆是高校的核心,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基地 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内容的扩充起到有效的帮.

4、 创业实践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实践者对信息的各方面需求,然后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的信息服务的现状,最后,就创新创业实践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

5、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和比较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演进摘要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三种模式的利弊,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提出了大数.

6、 面向大学生的高校图书馆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指出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