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辅导员期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论文工作记录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工作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辅导员学生工作论文 中队辅导员工作论文 小学辅导员工作论文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论文集 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 辅导员工作论文

辅导员工作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微互动: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新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辅导员工作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1

微互动: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新,该文是辅导员工作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工作模式和辅导员和探索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摘 要:微时代所带来的流动性、迷你型、瞬时性和扁平化等信息互动特征,促使“微小的才是美好的”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流行话语和生活方式.微时代背景下的微互动,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所必须关注的新课题.文章从辅导员在微互动过程中的缺位、空位、错位、失位等现象出发,指出了师生微互动给学生所带来的认知、情感、思想和行为四个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辅导员在微互动模式下的新探索——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以期能够推动辅导员工作新模式有所进展.

关键词:微互动;高校辅导员;新模式

互动理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随后教育界提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与沟通,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微互动,作为教育理念在移动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模式,对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新挑战.十九大提出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战略任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高校辅导员应担当新使命、适应新挑战,在立足时代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寻求新模式探索.

一、微互动:高校辅导员的新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指的是以微信、微博等网络微平台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对特定议题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以多样化的方式将正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传递给教育客体,并通过双向的互动反馈动态地把握教育客体的思想状态,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深度交流的微互动世界.

具体而言,辅导员的微互动模式,是指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与大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基于线上和线下所进行的师生互动模式,以微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微互动现状为内容,以辅导员角色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微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流动性,使知识的接收和利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给传统课堂所代表的信息传递模式带来了新挑战;迷你型的传播更具有私人色彩,让学习变成了私人的事情,它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学习的心态;其瞬时性传播使得学生的接收模式更倾向于具有冲击力和爆炸力的信息;其扁平化的模式强调去中心化,人人都是麦克风,剥夺了教师的教育主导地位.因此微时代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追随时代变化,以培养契合时展的人才.

(二)大学生微互动的新态势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仍然是学生,占总体比例的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内已经处于高位.在90后被成为“数字居民”之后,00后被冠之以“苹果世代”.微型、微量、微小的信息互动模式是大学生获取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的基础途径.如果没有教育模式的有效引导,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差距将会明显扩大,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小群体内的微型传播也将带来信息茧房效应,从而不利于群体的完善;此外还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新使命

大学生群体广泛存在于微博、微信、微公益、微电影、微小说的事实,客观上需要辅导员的“在场”,正如201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讲到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辅导员在网络上做人的工作,应该努力做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所规定的职责: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二、微互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挑战

辅导员和大学生作为微互动的双主体,其互动程度的好坏优良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总体上看,高校辅导员能够很好的履行自身使命,积极投入新战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新的形势催生出新的挑战,面对着生情、网情、自身情况等的新变化,部分辅导员在互动的准备、介入、实施和反馈阶段上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缺位、空位、错位、失位问题,不利于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成长.

(一)辅导员的缺位,引起学生认知失调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高涨,他们一方面善于利用公众号、微博、朋友圈、朋辈分享平台等微媒介进行知识的吸收和传递.另一方面在良莠不齐的知识平台和信息泛滥的知识海洋里,由于信息传递中存在着的失真性和偏差性,很容易进入各类认知陷阱而不可自拔.辅导员具有引领学生认知,做“学生营养师”的功能定位,一旦辅导员缺乏主动占领新媒介的意识和能力,固守传统的办公桌、课堂、会议室、讲台、广场等地方,无法提供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的知识储备,就会造成辅导员在微互动平台上的缺位,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产生了隔离,辅导员不知晓学生关注的信息点,学生也苦于没有平台与辅导员进行互动沟通.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其他平台会主动通过“新奇怪乱”等吸引学生,占据学生的大脑,在无法辩论信息真伪和美丑的大学生身上,自然就会出现认知失衡的现象.王宝强的个人生活被放大到了网络平台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八卦新闻而远离了奥运会等国家大事就是典型例子.

(二)辅导员的空位,造成学生情感失衡

网络环境下,一些辅导员开始意识到与学生在网络上保持联系的必要性,于是辅导员的微信、、微博上存在着很多学生,他们有着与辅导员初次沟通的美好期待,但如果在互动介入阶段,辅导员依旧选择政治性、严肃性、权威性、事务性的传统沟通姿态,那么学生们由期待慢慢变成了冷漠甚至最后漠视,造成了辅导员空位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无法在情感互动上与辅导员“玩在一起”、“笑在一起”,那么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情感,对于院系活动的热情就会减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学生喜欢把辅导员当作“大哥哥”、“大姐姐”等看待,也乐于和辅导员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感情世界,辅导员多角度的分析和实践经验也有助于学生情感世界的完整与和谐.再加上微时代所带来的浅表化、碎片化、浮躁化等心态也需要与辅导员的互动中完成溶解和修正,学生良好微心态的培育离不开对于辅导员的第一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打开心扉,固守原有的辅导员沟通模式,会造成学生情感世界的失衡.

(三)辅导员的错位,引发学生道德失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规定,辅导员的职业标准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强调发挥辅导员的榜样效应、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现实中很多辅导员在能够严以自律,立德树人.但微互动作为一种更为私人化和个性化的互动方式,辅导员所展示出来的音容相貌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部分辅导员存在着行为失格、人格失范、道德失准等现象,就很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造成辅导员形象的错位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自我成长.

(四)辅导员的失位,导致学生行为失范

学生人格的成长遵循着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的因果联系,如果辅导员在微互动中,无法顺利赢得学生认知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依赖、道德上的敬佩,那么自然在行为上就起不到表率作用,也就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辅导员的失位,造成学生有事情不会主动联系辅导员,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辅导员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心态.另外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消极看法,在微平台互动上,会呈现出病毒式扩散现象,从而造成更多学生的行为失范.

三、微互动: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探索

总书记曾指出互联网己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辅导员在微互动中的缺位、空位、错位、失位等现象的存在,说明新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微互动的主体之一,辅导员要发挥出引导、教育、服务和管理等作用,以入眼的方式进行引导、以入耳的方式进行教育、以入心的方式进行服务,以入行的方式进行管理,将成为微时代辅导员有效完成微互动所必备的四个方面.

(一)入眼——推介微媒体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众媒介,凭借个性化和精准化来吸引眼球,获得流量,赢取关注,逐渐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交流和分享平台,尼尔·波兹曼指出:人们无法回避媒介,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认知的内容,而且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渠道和方式.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也曾指出:大众媒介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为恶服务,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很多学生正是因为好奇而关注了不良媒体,造成了教育的实效.因此辅导员担负着为大学生推介优秀微媒体的重要使命.

一方面,我们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媒介鉴别能力,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微互动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知识面宽、见识广等特点,为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自媒体,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东吴同学会》、《晓说》等,它们质量优良,内容卓越,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辅导员凭借推介活动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度,储备好进行微互动的第一印象.

(二)入脑——传播微理论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如果我们撇开言语模式不理不问,我们就根本无法阐释清楚,两个主体之间进行沟通究竟意味着什么.沟通是人类语言的终极目的.”

在微互动中,学生群体自有一套微话语模式,辅导员只有纳入这个模式,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辅导员应言之有物、少而精、具有“时尚感”甚至要利用热门格式造词法,造成一些××哥、××体的语录表达方式来引起学生的交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理论宣传的前提.面对学生浅阅读所带来的拒绝深度思考、追求碎片化知识等现实,要善于利用微语录吸引学生、微故事感化学生、微理论指引学生,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三)入心——创造微关怀

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辅导员群体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也要能够解决好本领恐慌.即:要懂互联网思维,学会利用互联网增进学生的交流.

大学生喜欢制造自己人格的虚拟存在,如利用空间里装扮自己,在直播中展示自己来形成自尊和展现自尊.如果辅导员能够利用空余时间时常进行点赞、留言、回复等,相当于辅导员对于学生本身的点赞和认可,一个小小的点赞可以温暖学生的心怀,一个内涵丰富的回复与留言可以让学生拉近与辅导员的距离.辅导员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学生在虚拟空间里过生日、展成果、表愿望等时机,做他们的点赞者,给予他们微小但深刻的小确幸.此外对于爱晒族给予足够的网络关注,对于低头族要给予足够的现实关怀.

(四)入行——打造微团体

大学生正处于维护个体独立、追求身心自由、寻求他人关注的人格发展期,他们内心期待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凸显个人,排斥假大空、形式化活动所造成的个人意义消解.在微时代,人人貌似可以成为中心,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利用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打造微团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心,给学生创造C位.如特长组、网络成果展示组、网络技能竞赛组、虚拟角色分享会等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到虚拟世界里的价值感的组合,辅导员作为团体的组织者,如果能够使线上的“部落化”转变为线下的“团体化”,那便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任督二脉”,让微互动彻底成为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项久雨,潘一坡.走向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的生成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7(9).

[2]十八大以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精彩论述摘编[EB/OL].人民网一中国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3994.html2014-08-19/2014-10-10.

[3]季宸东.浅析青少年网络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5)23-25.

[4][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风圳(1986-),男,汉族,河北邢台人,法学硕士,任职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潘俏羽(1988-),女,汉族,江苏盐城人,计算机硕士,任职于江苏省常州电信,研究方向:物联网.

上文总结,此文为适合工作模式和辅导员和探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辅导员工作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辅导员工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微时代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问题 【摘 要】微时代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微信、微博……微信息的传播途径随意而开放,这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挑战 本文针对微时代高校艺术类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

2、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以微信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选择,论文通过分析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以更为实效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Car.

3、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惑和 王昱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困惑,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强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辅导员 困惑 对策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普.

4、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与方向 【摘要】在新时代高……院校中做好党建工作,是促进高校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持续充分研究,并分析新时代高……院校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从中发现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在高校中如何做好.

5、 信息时代高校保密工作和 【摘要】网络信息化为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高校科研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网络信息资源的随意性不利于高校保密工作的实施 由于高校所涉及的机密信息也是我国科研事业的最高机密,包括众多的军事.

6、 建强四个网络 全域做好新时代高校保密工作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保密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围绕高校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围绕责任机制、队伍建设、资源保障、考核督查四项重点工作,建好建强四个网络,是全域做好新时代高校保密工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