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国际化人才培养论文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吉林省高校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10

吉林省高校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该文是关于人才培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人才培养和模式选择和高校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明确目标,同时也指出要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但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完全适应这种新时代的人才需求,这也对吉林省高校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吉林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21.101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1-0244-03

0引言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在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外资企业不断扩容的同时,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紧随时代的脚步,也正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转折点.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强调尊重个性,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吉林省高校也正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并向社会各界输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1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吉林省共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普通专科院校21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目前,在专业制度方面,吉林省高校均实行了双学位制且出台了专业调整机制,但对于申请条件设置了一定门槛,一般只有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有权利提交转专业申请.

在课程设置上,各个高校汲取了现代教育方式的优势,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第二课堂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以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较为理想,表明学校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对于帮助大一同学适应大学课程的新生研讨课,大部分学校并未开展.

在“人才强校”的背景下,各个高校教师队伍的高级职务比例普遍在40%以上,但学历结构差异较大,拥有博士学位比例的教师在15%-60%之间,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较少.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为教育体系的创新、办学理念的变革、教育资源的丰富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吉林省,各个高校均与境外一些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部分学校定期进行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项目.但在学科和专业分布上,以办学成本小,市场效益较好的学科为主.与吉林省高校合作的国外高校中,不管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的高校,尚未存在世界上排名前200的高校.另外合作的机构和项目都是本科及高职高专层次,全国213个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无一是吉林省的.

在创业实践方面,吉林省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学校在积极参加全国创业比赛的同时,也在自行组织各种活动竞赛,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创业园发挥了促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作用,但是,效果和产生的影响度仍有待于提高.

综上所述,吉林省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方面有了一定建树,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2各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适用性研析

2.1“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既是学生实习就业的一个预演,也是学生适应岗位能力、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工学交替”实践,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就业准备,缩短从学校到企业、从校园到社会的心理转型期,同时加深对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认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但对于吉林省而言,“工学交替”模式的适用性不高,一方面吉林省企业可提供的岗位有限,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主要培育的是技术型人才,难以提高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素质.此外,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在选择合作企业、设置教学计划、学生管理与就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2.2“创业实践”模式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属内陆地区,经济收益以老工业为主.每年吉林省毕业生大约16.5万,但我省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特别是智力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偏少,不能满足其充分就业的需求.因此,发展创业教育,建立多元化创新企业势在必行.

随着全国各地创业政策的出台,我省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长春市人社局、长春市人才贯彻落实国家创业引领计划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部署,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服务,满足大学生创业资金需求,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项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吉林省高校也紧随政策脚步,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举办各种创业大赛,积极建设创业园区以推进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创业实践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且对于吉林省资金等方面压力不大,有很高的可行性.

2.3“产学研培养”模式

吉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我省高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产学研各方的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但目前吉林省“产学研”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可行性不高,主要体现在科研总体水平较低、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考核分配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缺失.

吉林省高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科研项目比较多地分布在传统学科领域;大多数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主要还是停留在委托或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培训与咨询服务、建立实习基地等较低层次上;部分吉林省高校在评职、晋升、考核等方面仍然以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申报政府课题、成果报奖为主;吉林省高校由于科研经费有限、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科研人员的科研选题往往偏重于技术和理论,重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其“市场价值”;吉林省各大园区内孵化大厦与创业园目前的空置率很高,除了管理人员与在孵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外,创业学生、实习学生以及受训人员很少见到.

由于产学研模式对于资金、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且吉林省的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科研能力不强,难以实行成果转化、形成循环的资金链.因此产学研模式对于目前的吉林省适用性不高,难以达成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2.4“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使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要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可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依据市场要求修改培养计划,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毕业生被市场接受的概率.

近年来吉林省也一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问题.200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0年《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并明确提出“实行优惠政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但相对于国家推动校企合作的力度以及其他省份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吉林省校企合作开展还较缓慢,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有积极性,而大多数企业没有积极性.一方面是引导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政策机制不健全,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所提供的岗位多为机械性岗位,对于人才培养益处有限.因此校企合作模式难以达成对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吉林省适用度不高.

2.5“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是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动选择.1999年,原吉林省教委印发了《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意见》,开启了全省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局面.此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吉林省生根发芽,截至2016年底,吉林省有25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共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均为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5个.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以在校本科生为主要目标,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将办学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与国际接轨,逐步达到国际水平,参与全球化竞争,通过在竞争中的联合、联合中的竞争,以主动深化开放来促进学校的建设.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并且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采取“联合办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国际化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且吉林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可行性较高.

3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框架设计

吉林省高校应结合本省省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工学交替、产学研培养、校企合作三种模式对于国际化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且在实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创业实践模式注重创新与实际操作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他国际化技能,我省高校应将创业实践与中外合作办学两种模式相结合,以这种新型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着力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笔者将这种模式命名为“2+1+X”模式.

“2+1+X”模式要求学生第一年在国内高校接受基础专业知识和相关外语教育,为第二年的国外课程奠定基础.经过前两年对专业知识以及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以后,学校在第三年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一年的实践锻炼之后,第四年由于面临工作、考研等压力,学校采取自愿模式,学生可自行针对薄弱项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相关课程的学习,帮助每个人结合自己的情况顺利度过大学最后一年.

这种模式避开了外方合作院校的课程引进、教师引进等操作起来相对复杂的问题,可以快速开展合作.“2+1+X”模式下,学校会开设相应的语言类课程,再加上后期全英文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同时,国外的课程相对更加重视实践,可锻炼学生的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技能,减轻就业压力.尤其是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吉林省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涵盖税收、补贴、贷款等多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此外,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消费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必然使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成为其显著特点.这就势必导致新产品新行业不断涌现.这种社会需求的特点,也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注:梁毕明,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利君.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65-68.

[2]周晶.吉林省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5):120-121.

[3]向欣,侯海荣,唐楠.吉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7(2):19-27.

[4]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该文总结: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人才培养和模式选择和高校方面的人才培养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在工业4 0时代,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创新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变化和提升 在社会进步和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局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密切关注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与之结合,培养先进的应用型新工科人.

2、 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摘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针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问题,以全面实施“第二课.

3、 经管类本科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然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教界乃至全社会 在高……教育体系中.

4、 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 当前,国际竞争与日俱增,我国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与经济新常态阶段,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与环境下,培养一流拔尖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承载的使命 拔尖型人才.

5、 高职药学类专业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我国从20世界中后期便开始提倡创新性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培养研究型药学人才不同,高职类院校的培养重点则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通过.

6、 高校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流行音乐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流行音乐人才的培养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和能力;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加强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