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石油类期刊 周易论文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石以 毕业论文周报告模板 心理学硕士论文題目 武汉大学周婷硕士论文 清华论文抄袭周森锋

周作人与夏目漱石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周作人和夏目漱石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周作人与夏目漱石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9

周作人和夏目漱石,该文是周作人与夏目漱石类有关论文范文与夏目漱石和周作人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周作人的一生与日本文化有着深刻复杂的关系,日本文学评论家竹内好曾评价其为“最早具备日本修养的人”,周作人研究专家木山英雄也在《周作人与日本》中指出:“论及日本与日本文化关系之亲厚,无人能出周作人之右.”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公认的“日本通”,致力于日本学术文艺的译介、研究,将日本文化的影响与个人的思想、气质融通,成为新的有机整体,逐步形成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初识夏目漱石

1885 年1 月16 日,周作人降生于浙江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11 岁起,他开始在“三味书屋”读书, 后来在赴日本留学的兄长鲁迅的影响下,于1905 年末考取出国留学生.自1906 年秋至1911 年秋,他在过着完全日本式的生活,其中清淡的饮食、简素的住房与他所习惯的“简单中有真味”的生活方式相互交融,培养了他对日本的喜爱与迷恋.

周作人与日本小说家夏目漱石(1867—1916)的第一次地理结缘则是在1908 年春天,周氏兄弟租住在夏目漱石曾居住的西片町华美而典雅的住宅.周作人曾在《文学论译本序》中谈道:“夏目的文章是我素所喜欢的,我读日本书也可以说从夏目起手.”博览群书成为此时周作人的主要活动,他穿梭于不同书店购买各式书籍,广泛接触异于传统文化的西方思想,使他在民族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中觉醒,更给予他世界性的眼光思考和看待世界.

周作人接触日本当代文学的开端是以把兴趣转移到《朝日新闻》连载的《虞美人草》为标志,他躲在赤羽桥边的小楼上,偷懒不去上课,悄悄地读夏目漱石的小说.他最爱读的还是《我是猫》与《哥儿》,也常劝学日文的朋友们读,认为读夏目漱石对日本学生生活及社会的描写可以增长见识.他仔细琢磨《哥儿》书名的文字、语气和翻译,感受日本文字的从容与美,可以看出周作人最初对夏目漱石停留在文化和文体表达手法的一种欣赏上.

1918 年4 月19 日,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作题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演讲,首次正式将夏目漱石介绍至中国;之后,作品中也数次提到夏目漱石与夏目漱石文学,最常提及的基本是《我是猫》《哥儿》《草枕》等.在他的日记中曾有数次通过日本书店*《我是猫》等小说的记载,更有阅读过程的记录——“2 日 晴 午后读《我是猫》;3 日 晴 牙痛,读《我是猫》;4 日 晴 读《我是猫》;5 日 晴,读《我是猫》直至深夜,终阅毕.”周作人曾说:“虽我所最爱的是猫(《我是猫》),但别的也都颇可喜,可喜的却并不一定是意思,有时便只为文章觉得令人流连不忍放手.”周作人是怀着语言文字趣味的热情去探索作品,将日本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偏爱幽默讽刺的艺术,这是个性气质使然.周作人有着与传统读书人相异的别一种“胸襟”和“眼光”,这源于他年少时代对经学的反叛和对杂学的喜爱.在他看来,自己的杂学大部分从外国得来,“以英文与日文为媒介,大抵从西洋来的属于知的方面,从日本来的属于情的方面为多.”简言之,周作人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取舍标准可以概括为作品是否具有“人情味”和“情趣”,读来是否使人感到“悦乐”与“好玩”.

而夏目漱石混合了英国绅士的幽默与江户的洒脱,引起周作人审美趣味的共鸣.《哥儿》通过一个不谙世故的鲁莽哥儿踏入社会所产生的种种戏剧冲突,辛辣而巧妙地讽刺教育界的丑恶现象.周作人感慨“中国本来绝无感情的滑稽,也缺少理性的机智,所有的只是那些感觉的挑拨,叫人感到呵痒似的不愉快”,更彰显其对夏目漱石文体关注的原因.因此,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满足了周作人采用温和的方式担当知识分子的责任,为改良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他在《*》论及段琪瑞政府屠杀学生,先比较各种*得出毙的*最为文明可行的结论,用赞颂式的反话来将对象的内在残忍冷静地铺展开,娴熟地运用反讽表现了自己的愤恨,虽不能代替义正词严的声讨挞伐,但另有一种忘不掉、排不去的力量.夏目漱石作为周作人日本文学的引路人,为其改造民族趣味,进而影响民族性格的启蒙思想奠定了基础.

为社会与人生写作

周作人虽然没有直接翻译夏目漱石的作品,却持续关注着作家的最新动态,包括日记、书简、文学论、文学评论等内容,深入地参悟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对人的精神发展的深刻思索与复杂感情.日本明治文坛上,夏目漱石从文学与社会人生关系的角度对文学理论研究之深,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批判之尖锐,对日本如何走文明开化之路探索之执着首屈一指.他善于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去解剖人生,不厌其烦地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悲愁苦乐、不觉醒的荒诞局面.在《我是猫》中,作者借助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刻画聚首在苦沙弥的客厅里高谈阔论的一群知识分子,虽然亦庄亦谐, 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而骨子里则是为社会以金钱为本位而发出的愤慨和对人性的深刻审视.他看穿了日本的资产阶级近代化的弊端源自西方的物欲世界,民众的一切不幸和一切生活上的苦难, 也都是对西方亦步亦趋的结果.夏目漱石的种种尝试也启发着周作人的思想转变.

周作人在翻译《明治文学讲话》时,对田山花袋所谓“夏目漱石的作品注重自己的趣味与想象,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描写”的评价,他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进行删减.1923 年《现代日本小说集》的出版,周作人依据个人趣味选入夏目漱石的《挂幅》《克莱喀先生》,并在关于夏目漱石的介绍部分引入“有了这个余裕才得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于这些事件的情绪,固亦然是人生,是活泼泼地之人生也”.可见周作人受夏目漱石文艺理论的影响,将真切的关怀到日常生活的角落,扩大对生活内涵的理解,拓宽了作品题材的范围.在创作实践中,他的文思不是按照逻辑顺序发展,而是充溢着感性色彩的实际体验的自然表达,这是作者几十年读书经验和人情物理经验贯通在日常生活的小枝节里的表现,并借此发表理论宣言《美文》.

夏目漱石与“五四”前后的周作人都是关注民族命运的作家,前者透过背负时代矛盾的人物形象来考察日本现代化所出现的复杂问题,展现人物在两种文化冲突中的不安与生存困境.在《文艺的哲学基础》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文艺应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理想,在作品中要解释如何生存的问题,因为人们需要理想.青年时期的周作人, 与“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一样强烈地感受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所造成的民族痛苦,渴望寻求民族独立解放和个性解放.因此他的知识结构接受了“世界文化”系统的选择与历史洪流的洗礼,在日记里发出了“吾国青年当自厉”的呼吁.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和改造中国文化,他选择以日本为参照物,摆脱从一国一民考察文化的局限.

面对处于旧的、沉重的封建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而新的传统逐渐靠近的历史变革进程,夏目漱石立足西方文化对日本近代社会产生的精神危机,特别强调“作者有义务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导凡人,给凡人以教导”,以维新志士的坚韧精神来从事文学事业.周作人敏锐意识到文学革命的前提是思想革命,因此他对人的思考始终是位于文学之上的.1918年12月,周作人连续发表了《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文章,强调倡导“人的文学”,将人从封建*束缚中解救出来,揭示的生存权利与意义,一面启蒙,关注社会变革和人间普遍问题; 一面又接受了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倡导个人的自由与解放.他还在“新文学的要求”的讲演中说:“这人道主义文学,就是个人以人类之一的资格,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个人的感情,代表人类的意志,有影响于人间生活幸福的文学.”同时周作人也在“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反思.

周作人作品中感情真实、毫无造作的表达,是他在作品中秉承的创作“人”的文学的创作理念的切实体现,也是他“为人生”文学思想最有效、最直接的反映.他自觉地追求“淡泊而平定”的心态,采用简单本色的语言,形成独特的“苦涩”之味,造就文章具有很强的咀嚼性和启迪意义.

对闲适的追寻

周作人早期在兄长鲁迅的保护下尽情徜徉书海,远离尘世纷扰,使他养成温厚、随和的性格,习惯过自在、消闲的生活.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从日本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之中发现了崇尚自然的特点,在日本散文家、诗人、小说家的身上看到了闲适、淡泊、宁静的趣味,熏陶了他处事方式上的淡泊和出世,更是渗透到文章的内涵中.

夏目漱石之于周作人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一种影响关系,更是深层思想精神的共鸣.1907 年冬,夏目漱石为其挚友高滨虚子的写生集《鸡头》作序,在序文中反对按照西方的文学分类法.西方式的分类是浪漫派小说、写实派小说和自然派小说等等,而他主张将小说分为“ 余裕”和“非余裕”两种.1918 年周作人曾援引了夏目漱石的观点“: 余裕的小说,即如名字所示,非急迫的小说也,避非常一字之小说也,日用衣服之小说也.如借用近来流行之文句,即或人所谓触着不触着之中不触着的小说也.”周作人把夏目漱石看作“余裕派”,特别推崇其代表“余裕”倾向的前期创作,极大影响了中国文坛漱石观的形成,致使翻译家集中翻译体现“余裕派”特点的作品.

1924 年,周作人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练愈好.”周作人强调避开社会现实矛盾和重大迫切问题,选取普通日常生活题材,并以赏玩品味人生的姿态随意从容写来,追求平淡中见悠然、低调中见智慧,“余裕”故此成为周作人艺术上极力追求的目标.在“五四”凡事急促的年代,他的文章背后显出一个是非分明、神清气爽的形象,在聊以的同时寄托文化思想,从日常生活琐事导向意义的追寻.

“日常生活的缺席将使社会结构空洞化,现代主体陷入‘无家可归’的缺失焦虑中”,故此两位作家的启蒙纠缠着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与回归.夏目漱石曾言:“艺术始于自己的表现,终于自己的表现,”其晚年作品《门》和《行人》等,已多客观的倾向.周作人否定强烈的感情和情绪表达,故此对于夏目漱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心》之后的作品却几乎从未提及,部分中期作品也仅仅只提及书名.郁达夫曾如此盛赞周作人散文:“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有分量,读完之后,还想翻转来从头再读的.”他把写作的重点转向小品文以后,看似由社会写作转换成为个人写作,其实并没有停止过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的活动,只是改变了方式,细数草木虫鱼,涉猎东西学问,闲话古今,然而作者整套的社会思想正是溶化在这些小品文当中,贡献出《北京的茶食》等名篇.对于周作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后期小品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和美学基础.

周作人最短的一篇文章是《知堂说》,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还不到一百四十字,正文只是自开头至“以名吾堂”这三句,在全文中只占八分之三,自“昔杨伯起”以下至末尾,八分之五的篇幅几乎一句一个转折,游词余韵,空际翻腾,践行了低徊趣味,简短而不窘局,平淡而不枯槁,印证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正因为周作人对漱石文学如此推崇,让中国文坛进一步去关注和了解夏目漱石,而夏目漱石也成就了周作人蕴含着苦味的闲适.

该文评论: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周作人与夏目漱石本科周作人与夏目漱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夏目漱石和周作人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论夏目漱石的自然人生观和道家无为思想的异同 摘 要夏目漱石作为一名“国民大作家”,在日本文坛享有盛誉,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汉文学对这位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他阅读的汉学典籍当中,主要囊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跟儒学有关的&ld.

2、 夏目漱石《心》中K的主体性反思 梁懿文1,2 杨 剑3(1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 山东大学(威海) 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3 青岛大学 外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3、 论夏目漱石《十夜之梦》第十夜的电影改编 内容摘要夏目漱石的十夜之梦发表于1908年,2007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本文围绕其中的第十夜,通过与原作的比较对电影中的大幅度改编进行论述 具体而言,首先对“庄太郎”、&ldq.

4、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内容摘要以夏目漱石在明治42(1909)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发表的中国旅行记满韩漫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对旅途中邂逅的中国劳动者——“苦力”形象的塑造手法.

5、 刘浪:夏目漱石 刘 浪1没有什么好遮掩和隐藏的,一开始,我就可以告诉你,我是一只猫 你一定一眼就看出来了,我的模样还算说得过去 可你的这一眼,应该不会看出,我曾经有过三个主人 我也说不准我的第一个主人算不算是一个作.

6、 东西方的碰撞和融合从《心》看夏目漱石的文明观 摘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巨匠,他生活在东西方文化激烈撞击的明治时期 他的大部分作品皆是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知识分子空虚、迷茫和苦涩的精神世界 其后期作品心(1914年)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试图从心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