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物流论文5000字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汽车物流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物流论文发表的标准格式 专业英语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类型的论文 国家级期刊标准 标准论文要求

物流标准相关论文范文 和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构建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物流标准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02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构建,该文是物流标准论文范文资料跟物流标准和东盟和跨境相关论文范文.

陈 悦,阮思阳

(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

[摘 要]在区域贸易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中国—东盟跨境物流量不断扩大,区域物流的高效有序发展需要依托于统一的物流标准,而现阶段我国与东盟国际按之间的跨境物流标准差标较大,且均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制约区域物流的发展.本文首先引入物流标准化这一概念并分析其意义,然后介绍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的现状,归纳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的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的现代化和统一化,为区域物流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

[DOI] 10.13939/j.cnki.zgsc.2018.23

1 引言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建交可以追溯到1991年,发展到今天为止,历时久远.200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构建自由贸易区,彼此之间贸易及经济方面的往来与合作日益紧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在迅速增加,贸易涉及主体和标的物范围逐步扩大,贸易总额不断增加.2017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总额为5148亿美元,达到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时的6倍之多.巨额的贸易对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体系及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之下,为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更加高效、有序发展,亟需深入研究中国—东盟跨境物流运营的现状.通过构建跨境物流标准,实现区域间物流优化,为扩大双边贸易,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好的服务.

2 物流标准化概念及意义

2.1物流标准化概念

物流标准化是指将物流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针对该系统中采购、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管理等诸多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等,并按照标准实施管理,提高配合度,达到物流协调顺畅运营的效果.其本质也就是将整个物流活动各环节加以标准化、规则化.

物流标准化一般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如相关设备、物流工具、技术性设施等;二是物流管理层面的标准化,如物流术语、管理手法、作业流程等;三是相关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如物流数据采集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标识系统等.

2.2物流标准化意义

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物流标准化概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进物流现代化进程.物流标准化将物流行业中的诸多概念加以总结统一,规范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运作的效果.物流标准化能否实现决定着某企业甚至是一国物流的存亡,对提高其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3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现状及问题

3.1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现状

由于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跨境贸易及电商发展迅速,使得区域跨境物流量增加.中国—东盟之间的跨境物流受到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不断加以完善,其发展呈现出一片良好态势.“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致力于加强与东盟诸国相接的国内西南部地区的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位于广西南宁市的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中越昆河铁路的建成,均为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也为区域跨境物流做出政策方面的支持,在与中国相接的交通基础设施上着力,增设中国与东盟间跨境物流运输线路,例如泰国政府在2018年即将完成的与中方合作的873公里铁路网络标准轨距改造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的中老铁路等,为跨境物流发展打好基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1.1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

我国物流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晚,但在步入21世纪后我国物流业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当下,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2001年4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45-2001)标志着我国物流系统化的起点.2006年对该术语进行修订,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物流方面已经制定了诸多标准,主要涵盖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当下,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建设还未得到完善.一方面,在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约束,落实十分困难.部分企业对物流标准化理解不到位,追求当前利益,未采取措施实现企业物流进行标准化;另一方面,我国颁布的物流标准化方面的政策有所局限,与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有所出入,例如部分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等原因,其企业整体运作水平较低,因此难以落实相关物流标准政策及措施.据调查显示,我国在物流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所产生的实际作用相对有限.

3.1.2东盟国家物流标准化现状

目前为止,东盟十国未统一区域内物流标准,东盟区域内各国现有的物流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可以粗略的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高物流标准化水平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水平国家包括泰国、越南、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低水平国家包括老挝、缅甸、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属于区域内的发达国家,其物流水平较为发达,高水平的物流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物流标准化都较为重视.同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现行的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较为接近,在制定时以国际标准为主要参考依据,但大部分不具有强制性.泰国、越南、文莱、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属于物流发展中国家,其物流水平在区域内属于中等层次水平,其物流标准化水平和中国前几年相似,现阶段不及中国,但其发展势头较好,不断得到优化.老挝、缅甸和柬埔寨三国物流水平滞后,物流标准化水平较低,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较为缺乏,相关标准化政策不力,且发展后驱力不足.

由于东盟各国物流水平及标准化程度不一致,导致了区域内物流活动缺少制度、设施及资金方面的支撑,恶性循环致使物流费用增加,效率过低.

3.2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标准化差异大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起步较晚,标准化基础薄弱,在双边标准化建设对接方面出入较大,物流质量较低.以广西和越南之间的跨境物流为例,整体呈现小批量、低层次的特征,且运输方式较发达国家间的跨境物流相对落后.许多货物从广西运送到越南边境后,由于两国物流标准的差异,有需要经过新一轮的分拣及包装,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物流标准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输标准化差异,由中国运往东盟国家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况、车况、人为等多方面原因出现运输意外时,鉴于不同国家之间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有所差异,仅有相关的推荐性标准,双方并未为货物实施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的运输标准,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互相推卸责任;第二,仓储标准化差异,仓储功能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相对较为先进,因此标准化程度也较高,中国和诸多东盟国家之间在仓储标准化方面的差距不大,个别存在的问题发生在托盘规格的认定上.在1100×1100规格的日本标准托盘和1000×1200规格的欧洲标准托盘选择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意见有所分歧;第三,包装标准化差异,由中国出口至东盟国家的货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在边境处由于包装标准差异而需要重新分拣、包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成本,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水产品等货物上.

3.2.2物流设备标准化问题

物流设备方面的标准化主要涉及到运输过程中的车载和船载,装卸过程中的托盘、叉车以及堆垛机,仓储中的货架等.而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载和船载标准上,我国和东盟诸多国家在车辆、船舶、铁路轨道的规格上区别较大.以中越为例,在公路运输方面,中国的运输车辆较之于越南吨位较轻、容积较小,在冷链物流车上则区别更加明显;在铁路运输方面,中国的铁路轨道标准宽度为1435mm,是国际标准轨道宽度,比越南的要宽435mm,因此铁路物流在交接时面临标准问题.货物由中国经公路运输到东盟国家如老挝、泰国等,由于限载标准不一致,导致通关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中国3轴车满载30吨,将货物运送至老挝,而老挝3轴车满载标准则为21吨,中国的将不符合其要求,货物可能面临被退回中国的可能.可见,物流设备的标准化在中国—东盟跨境物流发展过程中急需关注.

3.2.3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两方面.

现阶段,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条形码技术(BC)、射频技术(RF)、EDI、运输仓储管理系统(TMS、WMS)等被企业广泛运用.物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关乎到物流运作各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问题.由中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货物在运送过程中,由于信息采集问题、技术差距、管理系统区别,需要经过多次装卸搬运流程,同时报关通关手续相当繁琐,可见信息技术标准的差距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最终影响到双边物流的发展.

由于跨境企业之间信息交互不顺畅,贸易产品的相关信息和物流信息不够详细,中国—东盟跨境物流发展受到限制.所谓的物流信息平台包含海关部门、商品检验部门、税务机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要求等,同时商品的交易信息、运输流程、配送细节等均在其中有所体现.一个全面有效完善的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使得双边物流的参与企业沟通更加方面,联系更加密切,物流各环节更加透明化、便利化,最终实现贸易和物理的统一.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需要从基础设施、相关技术手段、技术人才等方面着力,同时需要一定数额资金的投入.

3.2.4缺少相关研究和政策支持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前人学者对于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及物流研究较多,但对于双边物流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现阶段,跨境物流标准化的差距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物流的发展,致使跨境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各国政府在推进双边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出力不够,政策方面的支持较少,仅仅颁布推动整体物流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广西自治区政府发布的《崇左市拓展中国-中南半岛物流通道合作实施方案》,而未从具体标准化方面着手.

4 构建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合作,统一标准

物流标准化统一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贸易谈判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其涉及到参与贸易的各国所获得利益分配问题.以我国和越南为例,双方之间由于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物流活动,我国企业希望越方按照我国的物流标准执行物流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我方企业的工作量,增加出口便利性并降低成本.因此,在执行物流标准上,各国均希望本国的物流标准能够被承认,不愿意按照其他国家的相关标准做出变化,最终制约了跨境物流的发展.因此,统一物流标准对于跨境物流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整体角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跨境物流的良性循环.

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需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以大局为重,加强合作,政府积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做出政策方面的支持.国与国之间密切磋商,同时也要降低贸易壁垒,简化通关手续,制定出统一可行的物流标准,促进跨境物流和区域贸易发展.例如针对我国与越南铁轨宽度的差异,可以充分发挥中国铁路及高铁方面的技术优势,争取承建东盟物流新铁路网.

4.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

遵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则,构建完善的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首先需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一方面,对公路、铁路、机场、码头、集散中心、配送中心等地进行整改,使其更具规范性.对于东盟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我国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企业可以进行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对外投资,扶持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建设物流相关设备,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物流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设备.通过加强相关设备建设来优化物流过程,促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跨境物流得以更好地发展.

东盟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不从心,需要资金支持,此类国家可以利用亚投行这一平台解决融资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主要投资领域就是支持亚洲国家完善、建立国内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油气运输、通信和电力电网等.亚洲欠发达地区的国家政府,没有实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可以通过亚投行正好补足了当地政府的短板,帮助当地政府修建基础设施,支持当地的发展.

4.3构建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有效信息的采集关系到物流运作的顺畅和效率.完善的信息网络,将物流的各节点、各环节串联起来,为彼此之间信息的流通打好基础.构建标准化、智能化的信息平台,对物流相关数据进行迅速全面的采集、统计,并经过智能分析,最终储存好数据,以此达到及时监控物流过程,各节点相互沟通,实现信息交互的效果.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进行安排与跟踪等,包括信息平台的对接,我国可以积极帮助物流技术落后国家构建大数据平台.从物流企业角度来看,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在其进行跨境物流活动时,可以更加便利的获得有效信息,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传递的环节,切实降低交易成本.而从一国政府角度出发,通过物流信息标准化平台可以及时掌控相关物流信息和企业状况,当发生与物流业、国内经济发展相悖的状况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

4.4加大相关研究力度

目前为止,我国及东盟国家在注重物流标准化问题方面的意识尚且薄弱,参与跨境物流活动的企业还未深切认识到构建统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研究学者而言,需要调整研究角度,在研究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时从物流标准化体系构建方面着力,不仅仅局限于对跨境物流现状及政策方面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物流标准化现状,为更好的研究做好铺垫,普及物流标准化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跨境物流发展的意义这一重要概念.

对于政府而言,区域11国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来明确合作方向,各自做出调整,统一标准.同时,政府需要为各方研究人员做出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大力鼓励对物流标准化的研究活动.

5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跨境物流现阶段发展与迅速,在双边贸易的支持下前景广阔.中国的物流标准化和东盟国家有部分相似性,但较多的部分是差异.现阶段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标准化差异大、物流设施标准化问题、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以及缺少相关研究和政策支持这四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合作,统一标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构建物流标准化信息平台、加大相关研究力度.

通过对症下药,及时落实相关措施,构建完善的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标准化体系,最终实现双边物流的迅速、健康发展,推动区域贸易及物流合作,为全球化助力.

参考文献

[1]吴砚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5):77-81.

[2]曾云清,李文妍.中国——东盟区域物流标准化初探[J].标准科学 ,2015(6):43-46.

[3]林凯琼,戴晓震.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8(7):26-2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XGJ005.

[作者简介] 陈悦(1994-),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阮思阳(1969-),男,汉族,广东惠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

言而总之,这是关于物流标准和东盟和跨境方面的物流标准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物流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跨境物流海外仓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在传统贸易下行之时,跨境电商作为颠覆传统贸易的新型贸易模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增长的新支点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对物流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跨境物流模式已经跟不上跨境电商发展的节奏,亟须改革 在.

2、 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协同综述 文/何江 关娇摘要对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研究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总结分析了国外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研究现状,并从协同发展与关系、协同评价、协同机制、协同困境、协同对策以及跨境物流及供应.

3、 基于出口跨境电商视角的广西面向东盟物流模式优化 由于世界经济低速增长、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近些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2015年与2016年我国商品出口总值更是出现连年负增长 与此同时,出口.

4、 我国跨境物流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完善的跨境物流作为支撑 然而,现阶段的跨境物流问题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跨境物流面临成本高、通关能力不强、丢包率高、配送时效性慢.

5、 2019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继续平稳增长 回归理性平稳增长从2016年的大热到2017年的降温,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活动回归理性 宏观层面来说,中国延续着既定的全球化战略,中国也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因此,就中国企业自身战略而言,参与.

6、 西部东盟跨境电商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技术向纵深发展,新的物流系统和支付方式逐渐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新经济产业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我国外贸导向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途径,为西部中小企业提供了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