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下载 小学小班化教学论文 初中写作教学论文5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发表的流程

有关教学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和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教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8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和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该文是有关教学毕业论文范文和李镇西和《荷塘月色》和审美散文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

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

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①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②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

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生答有三:一是“整体感知”谁都懂,无需解释;二是整体感知是目的,揣摩语言是手段;三是看起来没解释,实际上在解释“揣摩语言”时解释了,因为书上明确写到“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

3.总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点 评】教者的导入恰似慢火煲汤.从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聊起,越聊越热,进而形成一个知识共同体、审美共同体,越来越浓地煲出语文的味道.

不过,信马由缰的闲聊中是有着严密的语文教育考量的:建构学生优质的阅读习惯,启悟学生灵动的阅读智慧,寻找、生成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二、沁入:“把自己放进去”朗读

1.朗读指点: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2.朗读点评:抽一名男生朗读,师生评价:读得太快,不像散步,像跑步.

3.示范朗读.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应该读出这种语气.教者边范读第一段边讲解:忽然想起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4.学生自读.

5.抽读正音.“纤腰束素”中的“纤”不读qiān,读xiān.对查字典了解“煤屑”“峭楞楞”“敛裾”的同学予以肯定,并提醒学生以后读书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

【点 评】通过朗读正音、渗透读法、学法,还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向往的味道,读出散步、迷迷糊糊的感觉,这是扎扎实实的“生命融合”,可以为后面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充分蓄势,发挥了朗读的最大效能.但,相较于读后的点睛、促悟,读前的读法告知,乃至范读说明,还是留下了先入为主的灌输痕迹.

三、引入:知人论世,多维分享

1.知人论世:问及朱自清其人,学生只知著名诗人、学者、战士的身份.于是,教者引经据典,介绍了朱自清的出生地、祖籍、名字由来、文学成就、学术声望以及语文教育经历.(下课铃响)

2.留下悬念: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

3.悬念(第二节课):介绍从作品《别了,司徒雷登》中了解到的“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特别点出: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

【点 评】走知人论世的传统路数,确可深化对文本情感意蕴的理解.但是,事无巨细地猛烈介绍,会剥夺学生搜集、消化文献的能力,甚至会对文本解读造成负面干扰.知人论世中固然也会传递语文知识,但绝不是主要的语文知识.从一篇课文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应该是“作者通过课文所呈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和手段,艺术构造的匠心和艺术”.因此,教者的超量、超时介绍,有了背离语文体性的倾向,而教学尾声处政治化取向的解读,更是造成了文本内在情感与外部文献的断裂.

四、深入:激发矛盾,延宕审美

此环节,教者建议学生分享这篇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文字.当学生提到《采莲赋》一段文字时,教者趁机以之为讨论的切入点,并引发了学生颇饶兴致的探讨.

1.师:《采莲赋》的那一段应不应该删除?为什么?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是被删去了的.

学生思维陷入胶着状态:该删的理由是与全文表现的惆怅心情不合,不该删的理由是与全文表现的喜悦、祥和的情感一致.

教者趁机追问: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学生通过交流认为不矛盾:①与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这一情感变化线一致;②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朱自清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教者点睛: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2.生: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教者接招,提供了学术研究中的几种解读成果:①政治苦闷——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②思乡之情——这到底令我惦记着江南了;③小资产阶级人生十字路口的苦闷、彷徨;④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并认为《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名作的乐趣!

3.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学生自己讨论悟到: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教师肯定:“想通”了,因为联系了上下文.

4.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教者追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生:没有.

师:为什么?找出依据.

生: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师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可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生: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在文中找到了“缕缕”“渺茫”作为例证.

师: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让学生看课后练习二,教者举例贯通:①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②艾青描写日本音乐指挥家小征泽尔的诗句——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③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不是说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④同学们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决不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抹了糖.

5.生:“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有生回答:“指流水”,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师: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莲”与“怜”谐音.贯通: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晴”与“情”谐音.指出: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6.生: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生:“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7.教者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得到学生同意后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生: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师: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生: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师: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教者和学生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并告知学生: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点 评】审美探究多聚焦篇性,问题又多由学生提出,且能基于文本的文眼、情脉,从而将呆板的言语表现形式知识的传授,化作了灵动的言语表现智慧的彼此启悟与激发.

教者的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故意“踢皮球”——将问题抛给学生,谁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干脆示弱——其实我也不知道,无不指向学生层面课程知识的出场.这使课堂基本成了学生思维磨砺、生长的主场,而教师的适时点染、“增润”(Enrichments),则将语文教学引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审美胜境.

虽然整体上看,深层的篇性开掘并未做到——如情感表现上的中和婉约之美,景色描写、历史联想中的复合情感,神思出窍时“女性拟人格”的频繁出现,均未触及,但学生个性而开放的审美毕竟开始策策而动了.

五、总结

《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师、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按:教者的文字较多,这里择要呈现.】

1.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

2.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荷塘”是月下之荷塘,“月色”是荷上之月色,二者有鲜明的相通处:“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

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教者继续总结: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点 评】借景抒情不假,托物言志实在勉强,言追求高洁、正直之人格,更是勉强.作者的确写到了荷、月,这两者也确有象征出淤不染、皎洁无暇的品格的功能,可是在文中充其量只是作者排遣苦闷,进入理想情境的一个触媒而已,象征的功能并未发挥.如果是暗喻出淤不染、皎洁无暇的人格,那么亭亭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还有后文联想到的妖童媛女嬉戏,这些“心里骚动的性质”,又该作怎样的象征联想?

毋庸置疑,教者的史学、文学素养均很深厚,课也上得令学生情动于衷,“眼睛里闪烁着与他们年龄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于漪),但远离文本的无限政治性拔高,却使原本立足形式秘妙揭示的教学一下子偏离了语文的体性.

偏离语文体性,主旨解读上又出现问题,那么,再生动、再精彩的课恐怕都要打折扣了.

【总 评】

本文所说的“审美散文”主要是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起点和旨归,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风格唯美,语言倾力于准确而个性化抒情的一种文类.采用的是孙绍振先生的分类,与佘树森先生的“抒情散文”,与陈剑晖先生所说的“主情散文”名异而实同.

对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语文界更多地是偏于文类或文体特性的辨识与感知——“辨体”“识人”教学策略的提出正是着眼于此——“识人”就是识别作者个性的量度,这也是被视作了散文的类性,郁达夫对之有过经典的概括:“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对独特“篇性”的辨识与开掘,虽然一些优秀教师已开始了可贵的探索,如童志斌抓住“室-轩-室”的称呼变化教《项脊轩志》,王君抓住张岱的矛盾修辞教《湖心亭看雪》,但联系语文教育的大环境看,仍不够系统、深入,尚未形成普遍的气候.至于说如何在言语表现与存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下对审美散文教学内容进行择定与开发,更是阙如.

在这样的语境下,李镇西老师远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尚未正式大面积展开的2000年,便在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上有了足堪标杆式的践行,令人肃然起敬.

一、体性视域:贴紧审美散文类性感悟

纵览李老师的课堂实录,他的审美散文教学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脉: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2.语言:体悟深层含义、感彩、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

3.主旨:和盘托出政治苦闷、人生苦闷、思乡之情、夫妻不和等说法.

4.修辞:通感、比喻、谐音等修辞格,还有矛盾修辞: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君,也爱独处.

5.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6.课外资源:通感的课外延伸,如秦观的诗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艾青写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征泽尔的诗句“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等.

7.策略性知识:无疑处发现问题的读书法、联系外部语境、内部语境玩绎语言的鉴赏法、把自己放进文字中的移情法、拥有单元视野的思维法、利用字典解决疑难字词的自学法.

除了第三项属于思想内容的范畴,第七项属于润滑学习流程,激发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的策略性知识,其余五项无不立足于言语表现形式,且紧贴审美散文的类性: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抒情的个性化、平实化(相对于诗歌的“极化情感”),语言的唯美化——李老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而不是盘子或锅盖,即是深化这一特性的感悟.这样一来,既捍卫了语文的体性,也上出了审美散文的类性.

李老师似乎没有很多语文学者对散文类性识别的焦虑,也没有“阻截”“分流”“正面应对”的自觉,但他靠自己的文本细读、审美敏感,直接精准地捕捉了审美散文的类性特征,并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实在令人称奇.

不过,在处理形式与内容、主旨的关系时,李老师确有欠妥之处.且不说第一课时介绍朱自清的出生地、祖籍、名字由来、文学成就、学术地位以及语文教育经历,耗去了太多珍贵的时间——不加选择地知人论世,必定影响语文知识内化与建构的质量,单就托物言志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还有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融入时代潮流、坚强的革命主义战士的人格定性 ,使得整个教学又偏离了语文体性.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审美散文,并非微言大义,满蕴哲理品格的审智散文.追求真理、进步的革命主义战士的人格定性,是从外部资料中硬塞进来,而非《荷塘月色》这篇审美散文自身文字的有机生成.不在“超出平常的自我”“独处的妙处”,还有对热闹的蝉声蛙鸣不感兴趣,却对风流季节沉迷等文本内部矛盾上着力,却奔向大量体现清正、清贫、清白品格的外部资料,的确将力量用错了地方.

二、开掘矛盾:努力逼近审美散文篇性

引导学生在体性视角下,贴紧审美散文的类性进行鉴赏,李老师并非泛泛而谈,或像平庸教师那样利用共性的写作学知识专制地进行外铄式教学,而是努力寻求与文本篇性叠合的类性,这使他的审美散文教学在铺张中仍有一种内在的精致,不时给人以新鲜扑面之感.

《采莲赋》的那一段应不应该删除?此问触及了朱自清灵魂出窍的沉醉,也泄露了心灵的秘密——想象到妖童媛女眉目传情,开怀畅饮的艳丽画面,看似灵魂的刹那间出轨,但这种别样的心灵慰藉,其实绝妙地反映了内心的脆弱、苦闷之深.抒情的春秋笔法已经深埋到不为人知的地步了.可惜的是,李老师并未开掘到这个深度.

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这是着眼于情脉的巧妙而问,一下子让学生对文本情感起伏的轨迹有了明晰、具体的认知.遗憾的是,李老师看到了作者情感的曲线化,并未发现作者情感的复合化——在抒写沉醉情感的同时,依然不忘写自己的孤独、落寞——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热闹是它们(蝉与蛙)的,我什么也没有.即使沉浸在南朝俊男靓女嬉戏的场面中时,他也没有忘记交待一句“我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种复合化的结构,正体现了“剪不断”的苦闷情感的深浓,相较于《小石潭记》单线条的“乐→忧”转换结构,《荷塘月色》的动人之处正在于这种情感的胶着.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这种设问,将冷冰冰的通感修辞格一下子温热化,人情化了.

不过,对文本篇性的开掘,李老师尚不够深入和系统.比如,谈到文本的多重主旨时,教者并未及时点染文本的艺术留白,虚实相生;对写景联想中何以出现被余光中诟病的“庸俗的联想”,李老师更是没有触及.

三、课程视野:贯通融合文本内外资源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一样要实现文本内外、课堂内外、学科内外的贯通与融合,以实现与世界课程“统整与开放”的改革方向的一致.

这方面,李老师做得较为自觉.在讲“莲”与“怜”谐音时,他注意了与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打通;讲通感的修辞格时,与秦观、艾青等人的诗句打通;讲朱自清的铮铮傲骨时,提到了的作品《别了,司徒雷登》——尽管此处已经偏离语文体性,但是尽力整合、开发审美散文教学资源的努力令我们触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的审美散文教学还注意了教材层面的课程知识、教师层面的课程知识、学生层面的课程知识共生共荣.尤其是通过等待、激疑、辩论、示弱等一系列的方法,以引发学生层面的课程知识多多出场——尽管是高一第一堂语文课,刚从初三应试战场上下来的孩子们还无法有批量的新见诞生,但是这种贯通、融合语文资源的努力,对激发学生的积淀热情,探究热望,提升他们的思维力、审美力,其功甚伟!

于漪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这两节课“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是为确评.

四、在课眼、意脉的统摄之下化零为整

审美散文纷繁的形式知识如何被学生的心灵结构化、有机化、个性化,以避免机械、孤立地肢解,李老师的做法是在课眼、意脉的统摄下化零为整.

《荷塘月色》的教学,李老师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视为文眼,也当作了课眼.“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是文本的情脉,也成了贯穿了教学的一条草蛇灰线,因为多元主旨的探讨,“采莲赋”是否可删的交流,作者矛盾修辞的赏析无不是基于其上.不过,情脉中“得静”的概括难以成立,因为至始至终,朱自清也没有真正得静,深入骨髓的苦闷早使他只能得到形式上的片刻宁静,始终难以得到纯粹、深度的灵魂静谧.所以,用“入静”“趋静”似乎更为合适.

李老师化零为整的另一方法是:精选矛盾,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审美目的.

全文基本上是围绕1.《采莲赋》的那一段应不应该删除?为什么?2.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3.“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还有对通感、谐音、比喻等修辞格另类特色的感悟展开的——这种另类特色也被教者还原成一种矛盾呈现了,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因为教者善引,学生善问,所以很多环节都出现了动人心魄的审美景观,从而使得审美散文教学如泉水叮咚,适时地流入了学生审美的心田.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李镇西和《荷塘月色》和审美散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流一溪:有源,靠谱,得自在吕刚《诗说》散序 【作者简介】沈奇,诗人,诗评人,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沈 奇1吕刚新书诗说要出版了,于情于理,我都要说几句话的 这些年写大小文章,总是习惯了先琢磨琢磨,咋样能得意个可得.

2、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理据以《合欢树》教学为例 朱明坤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 然而,长期以来,散文教学流于形式,“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诸如此类的概念术语屡屡见诸散文教学的课堂 散文教学长期处于钟摆状态,一直没能.

3、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荷塘月色》教学随感 广西马山县金伦中学(530600)陆相嘉摘要一篇散文就是一个艺术世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就是一个和谐的美感空间 从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文本解读的美感现实三方面解读荷塘月色 .

4、 学法引领,应该着眼于何处田玲《邓稼先》教学实录评析 汲安庆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屏显邓稼先与杨振宁合影)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是同乡,亦是好友 一个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却隐姓埋名28年,他们是谁生(齐)杨振宁、邓稼先 师谁能根据.

5、 品读内容,学习表达,感悟思想从《秦兵马俑》一课看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 摘要说明文层次清晰,富有逻辑性,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布局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并对文本和作者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体验感.

6、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别样精彩李玉贵老师《分心虫》教学赏析 摘要习作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整体性观照和系统性梳理,导致训练目标模糊和训练内容随意 李玉贵老师从学生学习的立场出发,遵循习作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始终让学生站在课堂 他引领学生在&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