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托班科学教育活动的反思论文 论文幼儿园创意教育活动的设计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论文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的论文 我国科技教育活动的论文 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开题报告

教育活动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跟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学校和教育活动之特色相关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教育活动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26

胶澳商埠时期青岛的学校和教育活动之特色,本文是教育活动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和商埠和教育活动和青岛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1922年12月,青岛从日本手中收回后进入胶澳商埠时期,直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学校在德日时期基础上,在数量上从30多所增加到50多所,小学数量最多,中学不到10所,大学1所.办学主体有公立、私立、外国学校和教会学校,呈现多元化.学校发展也使学生的活动和诉求增多,对教师的要求提高,出现了游艺运动会、教师培训、外埠学习交流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诉求等,与传统私塾教育相异且在青岛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胶澳商埠;青岛;教育;学校;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5-0060-07

胶澳商埠时期是指1922 年12月10日青岛从日本手中收回到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的6年多时间.①这一阶段历史虽然短暂,但在青岛教育史上有着特殊印记:青岛的教育从德日为主的殖民教育向中国人自主办教育转变,教育自主权的争夺又使教育活动体现了民族性的一面,青岛高等教育开始国人创办并延续下来,教育活动在课堂之外呈现出文体性、权利性和民族性特点.从青岛这段教育历史,既可以深入认识青岛教育在近展情况和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画面,也可以看到先贤为了青岛教育发展兴学育才的急迫心情及及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对于今天我们科教兴国、昌明文化或许有所启发与借鉴.

一、学校类型与发展

胶澳商埠时期的青岛教育起步于1897年德国租借胶澳后.德国租借时期,青岛的学校根据学生来源不同分为三类:一类是招收德国人学校.1899年设立青岛市公立德国学校一所,学生数最多达300多人,只招收德国人子弟,修业年限小学3年,中学6年.第二类招收中国人学校.这类学校有1909年开学的德国与清政府合办的大学——赫兰大学(又名德华大学、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公立小学26所,私塾不下150余所;教会学校有礼贤书院、明德学校和爱道院,属于中学;实业教育学校3所:农事试验场内附设农学校、林务局内附设林学校、工艺场内附设职工学校.第三类是专收欧美子女的学校:亚美利加·亚卡德米学校(一称美国学堂)和天主教女校1所.另外还设立收养幼儿的蒙养园.[1](P112-115)从德租时期的学校设立可以看到,实行“华洋分治”的办学思想,是殖民时代“种族优劣”论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

日本在1914年占领青岛后,德人子女学校停办,德华大学也停办.随着日本人的增多和日籍学龄儿童亦随之增加,日本占领军建立的专门接收日本人上学的学校增多,1915年4月创立青岛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及李村寻常小学校和中国语学校,1916年又设高等女学校、青岛中学校、青岛第二寻常小学校,共有5所日本学校.此外,还有私立幼稚园、保育会及私立青岛学院等.这样,从幼儿园到小学和中学,日本子女可以接受完整的教育,显示日本对基础教育重视.另外,日本把中国人上学的公立小学堂改为公学堂,增加到37所,在主要公学堂内附设有三年程度的实业学校,授以农工等实业教育.另有三江旅青私立两级小学校1所,私塾307所.接收欧美各国子弟的亚美利加·亚卡德米学校继续开办,学生40余人.[1](P115-117)日本占领后,接收中国人的学校有所增加,与德占时期不同的是实业类学校不再单设而是放在普通教育学校内,“华洋分治”的办学思想并没有改变.

1922年12月青岛收回开始了胶澳商埠时期,在教育上继承了德日留下的遗产,并开始进行一些改变,将日据时代的37所公学堂改为公立两级及初级小学校,大的学校设校长,小的学校只设主任和教员负责管理学校.[1](P119-120)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虽然出现了现代教育,但是教育的殖民化色彩使得接收中国儿童少年的小学没有得到重视,师资水平低,学校少;中等学校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小学毕业后不能升学;自赫兰大学停办后青岛没有一所大学;大量私塾存在制约了公立学校发展.这些问题摆在胶澳商埠局面前,需要采取办法解决以回应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民众需求.

青岛收回后,首先创办了一所专门接收女子的小学.1923年1月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在给财政局的训令中写到:“查本埠市内各小学男女合校,教学诸有未便,亟应创办女子两级小学,划分各校高级女生归并一处.现经饬由本署政务课拟具经常临时预算书,计经常年额六千元,半年三千元,临时三千元,并饬从速开办.”[2]在督办的关注下,1924年5月公立女子两级小学正式创办,校址在江苏路8号,设校长1人,教员9人,1925年在校学生146人.[3](P12)在公立女子两级小学开校式上,督办高恩洪对开办女校的原因及期望发表了讲话:“我国女界向以智识薄弱著称于世,其大原因,以我国家庭制度责任一切皆男子负之.女子无才便是德,几等于家之附庸,影响所及,全国五万万人口之中能自树立而堪为社会国家之健全分子者,仅仅一小部分之男子.……女学为教育之本源,小学亦教育之初基,规模虽狭,精神甚宏.本校职教人员夙具办学经验,想能力体斯旨,孜孜以求,顺应现时教育潮流,养成本埠女学良好之学风,而一洗我国女界智识薄弱之议,则本埠女学前途幸甚.本督办愿与本校人员共勉之.”[1](P170)督办改变女子弱者地位之心情了然于纸上.

青岛小学在数量上有了较快发展.1923年新设青年会模范小学1所,1924年创办以吸收贫民青年子弟为对象的平民小学.1927年新增初级小学7所,1928年新增11所,1929年新增3所.1929年公立小学总计已经52所,备案的私立小学7所,收复后小学数量有较大增加.[4](P360-361)除小学数量增加外,小学的规模也扩大了,1927和1928年两年内增加班次达74个班之多,由初小而改为两级小学者13所.[4](P358)在校学生人数,1927年公立小学是6321人,私立小学844人;1928年公立小学是7725人,私立小学是768人,全市共有职教员369人.[4](P360-361)1929年三四月间则又增至8000余人.[4](P363)可见,青岛收回后小学教育的发展成绩明显,这与胶澳商埠局对教育的重视分不开,他们在教育管理制度、教师培训、教育经费投入、私塾取缔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才有了如此成绩.

德占日据时期的青岛中学数量极少,只有礼贤中学和明德中学两所.青岛收回后,富商刘子山于1923年出资设立私立青岛中学,2年后由于经费不足而关闭.1923年9月,胶澳商埠局又创办了一所公立职业学校,初只设商科,校址在文登路,设校长1人,职员8人,教员8人,职员兼教员5人,在校生143人.[3](P12)根据1929年统计,青岛的公立中学有2所,分别招收男生和女生的公立中学和公立女子中学,两所公立中学1927年在校生118人,1928年秋季入学后统计达331人.原私立胶澳中学因经费不继,收归官办,于1926年秋季正式开学.私立中学4所:私立礼贤中学、私立文德中学、私立文德女高中、私立圣功女中学,1927年这四所学校在校生370人,1928年是399人.[4](P360-361)为了兴学育才,培养师资,1924年秋季热心教育的张鸣銮、王旭村、毕勋臣等在李村设立胶澳私立师范讲习所,招收20—40岁的私塾教师及有高小毕业程度者,每期40名,学期1年,[5]培训了一批小学师资,部分解决学校数量增加而师资不足问题.

胶澳商埠时期高等教育突出成绩是创办了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私立青岛大学.在1924年10月25日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胶澳商埠督办兼校长高恩洪讲到创办大学原因与重要性时说:“本埠地贯南北,舟车四达,山水幽雅,气候中和,于此设立大学,发展文化,最为相宜.即以全国大学区而论,北方之京津,西北之西安,东北之沈阳,西部之成都,中部之武汉,东南之沪宁,西南之东陆,南部之广州、厦门,官立、私立均有大学之设.本埠为东部要区,沿海重镇,自然亦可成立一大学区域,既可承继礼义之邦荣誉之历史,又可为国土重光之纪念.鄙人到此以来,即以设立大学为当务之急,但当时苦无相当地点,适值陆军撤防,腾出此广大之校舍,若弃而不用未免可惜,是以联合同志,积极进行.筹备以来,煞费苦心,而近日幸告成立,欣慰之心莫可言喻.”[1](P107)正是在高恩洪的重视和热心教育的工商界人士支持下,私立青岛大学借俾斯麦兵营为校舍创办起来,高恩洪兼任校长,一个月后校董事会推校董宋传典为校长.私立青岛大学设商工、铁路、管理三科,招收学生90余名,常年经费55000余元,胶澳商埠每年补助12000余元.[6](P360-361)私立青岛大学的创办,结束了青岛没有高等教育的历史.

中国自日本手中收回青岛后,大批日侨撤走,在青岛日本侨民人数从最多时的2.45万多人减至1924年的13782人,以后几年基本维持在13500人左右.[7]据1925年的资料统计,日本在青岛学校8所,其中小学5所,中学2所(青岛日本中学和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实业学校1所(青岛医学校),合计在校生2474人,合计经费264701元,人均约107元,[3](P30)而中国人学校人均不足30元[3](P19).相比日本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胶澳商埠公私立学校经费短缺,影响了师资和教育质量,青岛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

私塾在现代学校教育没有发展起来时,是对现代学校办学资源不足的补充.但是随着胶澳商埠局建立学校数量和规模扩大,私塾与学校的矛盾开始显现. “乡区学校知识拘浅,形式陋恶,大概通国皆然,非独胶澳一隅也.其故一则由于经费困难,一则由于私塾林立.农民但求粗识之无,不求深造,往往狃于故习,因陋就简,而私塾师利其愚而诱之,减其束修,宽其督责,甚且毁谤新学,鄙弃体育,授徒设馆,以图糊口.乡民不识时务,迷信于高曾之规矩,趋之若鹜,而正式之小学受其诱惑之影响,几至于不能成班者,比比皆是.盖妨碍学务以私塾之魔力为最大”[4](P352).为此,胶澳商埠局决心取缔私塾.1923年6月,胶澳商埠局颁布了《取缔私塾暂行办法》:

一、视学员查有附近公立小学校十里以内之私塾,有碍学务发达者,应劝导取消,将学生并入学校.如该地学校房舍不能收容时,即设法令其组织私立小学校.

二、视学员查有大村庄或附近数村庄之私塾,其学童之数足以成立学校时,应令合并为私立某小学校.

三、合并私塾及取缔私塾,由首事人协同负责,其学童及塾师有抗违者,立即报告本局,以便依法取缔.

四、视学员查有不能成立学校之私塾,应令一律按照小校课程教授,其与私塾有关系人出面抗违者,立即报告本局,以便依法取缔.

五、私塾合并改为私立学校,其经费如设立私塾费由学生家担任,其村中愿出公益捐及拨公产补助者,由本局酌加资励,以资提倡.[8](P481-482)

胶澳商埠教育局迭次严令禁止私塾,厅也受指令“迅即转饬各该管区署查明,照章从严取缔,毋得虚应故事,仍将遵办情形具报查考.切切.”[4](P352-353)在几个部门多次联合取缔下,私塾渐次消失,学校教育日渐发展起来.

从胶澳商埠局建立后6年多时间里可以看到青岛在教育上取得的进步:公立小学增加较多,学生数也最多;中学数量也有所增加,相对而言私立中学为主,公立少,这显示了胶澳时期教育水平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主,中学教育难于满足需求;创办大学,中断的青岛高等教育重新起航.学校因办学主体不同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还有日本侨民所办日本学校;私立学校又有教会学校和一般学校.学校类型的多元一方面表明胶澳商埠时期教育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均衡性,各类学校之间在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经费和教学管理、图书设施等方面差距较大,对今后青岛的教育都产生着影响.

二、教育活动

胶澳商埠时期青岛学校类型的多样使教学活动多样性,也会产生影响学生和教师的事件发生.本文所考察的教育活动不包括正常的师生之间课堂上知识传授和互动,主要考察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极少出现而又能够展现民国时期教育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一些活动和事件,包括扩展身心的文体活动,提升教师水平的培训和考察活动,还有表达诉求的维权行动等.

1.举办游艺会

学校举办游艺学艺运动会等是锻炼中小学生身体,展现团体合作精神和学校精神风貌的一项大众运动.在日据时代这项活动就开始在各校举行.青岛收回后,在1923年秋季公立台西镇两级小学和公立青岛两级小学就举行游艺学艺运动会.1924年4月,公立台东镇小学向胶澳商埠局提出举办游艺会并请求补助经费发给获奖者奖品的申请.根据所报预算的奖品见下表:

胶澳商埠公立台东镇小学校拟办游艺会

经费预算数目一览表

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台东镇小学请领游艺会奖金的训令》,全宗号B29,目录号1,案卷号1642.

总共35元近130个奖品涵盖了学习、生活和运动类用品,胶澳商埠局批准预算并拨给经费,使这场游艺运动会得以举办,既让学校展现团结上进的精神风貌,又让几百名儿童少年在一起集体游艺,身心得到愉悦,这是传统的私塾无法得以释放的青春气息在现在学校里得以实现.

1924年11月2日,青岛还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小学联合运动会,运动会借私立青岛大学运动场,参加的公私立中小学有15所,学生将近2000余人.从上午9点开幕到下午4点结束,表演运动合计64节,到会观众约计万余人.[9](P12) 1928年12月,举行公立女中、女小及私立圣功三校联合游艺会,1929年4月举办各校职教员书画展览会及国术乐歌表演会.[4](P355)游艺运动会的举办,策励学生进步,使儿童少年在游艺中运动在运动中游艺,适合儿童少年身心特点,成为胶澳商埠时期乃至以后青岛各类学校一项经常性课外活动.

2.教师培训

胶澳商埠小学的增加,教师也相应增加,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也会随之要求提高,然而青岛乡区各校或僻处山间或远隔海隅,教师孤陋寡听,于教育不利.对于此状况,胶澳商埠局也甚为忧虑,督办熊炳琦“以为本埠的小学教育比什么都要紧,又虑各小学校职教员知识能力和精神各方面有不逮的地方,教授管理不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目的,那就未免贻误青年学子了.所以,日夜忧思对于小学师资的问题,总想有一个补充的方法,使各职教员的知识和能力有增进的机会,精神有极充分的补助.”[1](P102)于是,利用青岛夏天气候比较凉爽的地理优势,为小学教师举办夏期讲习会,聘请专家进行讲课培训,成为提高师资业务和管理水平的一种办法.

首次“夏期小学教育讲习会”于1923年7月20日起至8月31日止,为期40多天;第二期是1924年7月21日至8月底止.下面以第一期讲习会为例,来考察在40天的培训期间主要做什么.

第一期讲习会借私立青岛大学校舍进行,“凡公立各小学职教员均须入会听讲,非有特别事故,不准请教;教室内剩余座位,并充私立小学教职员及其他人员听讲及旁听”[9](P1),各校校长必须参加.参会者不收会费、讲义费,并提供膳宿.讲习会聘请国内专家讲授,讲授的科目和主讲名单如下:

国歌:

《卿云歌》练习,胡陈丽娟(青岛中学教员)

教育凡论方面:

《最近教育之诸问题》,邓翠英(教育部次长参事)

《小学教师之修养》,林励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

《教育之使命》,谭熙鸿(北京大学教授)

《智慧测量》,张耀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育科主任)

《生物学与教育之关系》,谭熙鸿(北京大学教授)

《乡村教育》,张安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附小主任)

《儿童心理》,张耀翔(北京师范学教授兼教育科主任)

教育行政方面:

《教育行政》,邓翠英(教育部次长参事)

《教育制度之批评》,邓翠英(教育部次长参事)

《地方教育法规与自治》,袁荣叟(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秘书长)

小学教学方面:

《小学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孙世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兼附小主任)

《小学六学年必修课程标准》,李贻燕(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学务股长兼秘书)

《国语学》,黎锦熙(教育部审核处主任,国语统一会干事长)

《国文教授法》,于得粹(青岛小学教务长)

小学管理方面:

《小学管理法》,孙世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兼附小主任)

《学校卫生》,金绍清(普济医院长总医官)

《国民体育指导》,黄济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儿童善习及体育指导》,姜泽民(青岛中学教员)

《学童传染病之注意》,栗本定治郎(青岛病院院长)

普通常识方面:

《胶澳之地位》,袁荣叟(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秘书长)

《勇敢指神》,王朝佑(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秘书)

《科学与人生之关系》,孙继丁(胶济机局机务处长)

《科学实用》,高崇德(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秘书)

《气象家》,蒋炳然(青岛气象台台长)

《海水浴》,栗本定治郎(青岛病院院长)

特等教育方面:

《平民教育》,邓洗元(基督教青年会青年会长)[9](P2-3)

讲习会内容丰富,共七类29科目,涉及到小学教育管理、小学课程教授、教育行政和教育原理等多个方面.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希望通过培训“使各地职教员的知识和能力有增进的机会,精神有极充分的补助”,“暑假后各小学必定有一番改良进步的成绩”[9](P104).参加培训的公立西镇小学教员梁大公发表的感言表达了学员的心声:“吾盼望各校校长回校之后,务将个人所学的,乡村教育啦,学校卫生啦,智力测验啦,国语教学啦,设计教学啦,道尔顿制啦,以及其他种种的新学说,新方法,大家努力实行起来,这才不负督办公署倡办夏期讲习会的本意啊!请大家努力!努力!”[10](P1)

教师培训是青岛教育一项新举措,也是青岛教育活动中特色项目,不仅为青岛培训了一批教师,也邀请国内学者来青授课,活跃了青岛学术气氛,暂时弥补了青岛文化不足缺憾.

3.考察学习

胶澳商埠局为促进教师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水平,还从夏期讲习会学员中选取成绩优良及素有教养者20人,组成考察团到外地学习.考察团成员来自公立青岛两级小学、公立台东镇两级小学、公立台西镇两级小学、公立李村两级小学及其他可改为两级学校的各校,每校各一人,考察团自1925年10月出行共3周,考察城市为济南、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8](P504)胶澳商埠局通过办讲习会、派教师出去考察学习的方式,既使小学老师在青岛学到了丰富的教育、管理、业务等知识,也到外地学习了其他学校的教育经验,使极少走出青岛的教师打开了封闭的眼界,开阔视野,这对于提高小学教师授课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青岛作为近代新兴工商业城市,每年也吸引着外地学子来青考察学习.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胶澳商埠时期有:1923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学生45人到青岛参观,[11]1923年8月清华大学3名学生来青岛参观屠兽场、港政局、四方铁厂和天文台,[12]1924年4月南洋大学机械科四年级学生37人来青岛参观胶济四方机厂、电话局等,[13]1924年6月山东省立商业学校20余名学生参观青岛的实业、教育、港政、交通、财政各机关[14]等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他们了解和认识青岛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将来服务社会能力,是一件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

4.表达诉求

胶澳商埠时期的政治性和涉及到师生利益的活动也常有发生,反映了教育界对政治的诉求和对自身权利的捍卫.

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发生后,全国各界进行声援上海工人活动.青岛学界成立“青岛学生沪案后援会”,他们在7月发给青岛总商会的信中写到:“本会拟于七月之二十日午前十时在职业学校开各界联合大会,讨论组织纠察团事项,望贵会派代表届时驾临.”[15]青岛学界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国内重大政治活动,反映了学生强烈的政治参与性和反帝爱国民族意识.

相对于政治诉求来说,胶澳商埠时期师生的切身利益诉求更多,突出表现在学生与学校之间在教师任命、校长任选和学籍去留等问题上不满和请求.1924年就发生了新任校长被驱逐事件.该年5月,崔肇祺被任命为公立青岛两级小学校长,其入职后将该校一名老教师周海云解职.学生认为“周海云先生品学纯粹,热心教诲,在青岛教商界服务二十多年,毕业学生与肄业学生同受周先生的培植,本埠的学生父兄各界绅董,无一人不知周先生是良好的教师”.学生联合找校长挽留周先生,而校长不仅不理,还以强硬手段,威胁学生说:“学生等欲上课则速上课,否则尽行退学可也,欲行再用周某,是万不能的.”学生闻听此言,义愤填胸,盛怒之下,于是联名签字退学,“而崔某毫不体恤,又逼令退学诸生缴纳历年所费公款.”他们忍无可忍,写信给青岛总商会寻求支持驱逐校长:“素仰贵会会长与诸公先生热心公益,对于教育尤属竭力提倡,伏祈上达督办,驱逐崔某,维持教育,使幼年学子不致流离无所,则感激无涯矣.”[16]迫于学生压力,胶澳商埠局督办在1924年8月将崔肇祺调离,由谭家骏接替校长之职,事情才告平息.

学生失学寻求保护事件是又一种形式教育风潮.1923年4月,礼贤中学的学生给山东省长写信,反映礼贤中学解散学生失学情况.信中讲述事件过程:“青岛礼贤书院原系德国教会所设,生等以高小毕业升学无门,只得寄人篱下,暂求科学之进步.上年青岛交还,高校长天元趁此机会商之各学董改为礼贤中学校,呈由督办公署转咨教育部立案.校董德人苏保志勉强承认立案,之后高校长精心擘画,从前课程颇多更改,中英文加多,德文减少.苏保志尤为切齿,有该校庶务马德溢者,兼上德文班,以能操德语,工于媚外,为苏所昵.其人卑鄙恶劣,对生等诸多侵害,生等迫不得已请求将马某辞退.苏保志大怒,竟于三月二十六日演出强迫解散之恶剧,生等被逐出校之后,露宿风餐,备极惨楚.况中道失学,光阴虚掷,瞻念前途,悲极而泣.”[17]因学校解散使150余名学生失学,山东省长公署对于此事重视,给胶澳商埠局下令:“应即在青岛筹设中学或职业学校一所,收容此项学生”.胶澳商埠局后设初级中学五班,接收了这150名失学的学生.

胶澳商埠时期还发生一起因学生退学事件.胶济铁路附属中小学校由胶济铁路局出资和管理,招收的学生“在王胡前校长任内,原收非路员子弟.到邓校长时代,招考学生必须有父兄伯叔关系始能收容”.1927年秋季学期开始,“张校长到校,忽请求局意颁发明文,令非路员子女一律退学.张校长竟缩小学生入学范围,改子弟为子女,不但将非路员之兄弟子侄一网打尽,即路员之间按家族亦一并铲除净尽矣”.[18]受到退学影响的学生联名向青岛总商会递交书,因青岛总商会“维持教育,不遗余力”,希望青岛总商会能出面加以干涉,制止学校苛刻规定,使在校的路局子弟一视同仁,享受教育权利.

综上所述,胶澳商埠时期青岛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学校数量从日据时的30多所增加到50多所,学校班级增加,入学人数增加,高等教育重新起步艰难发展对于青岛30年代人文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学校办学种类有公办、私办、教会学校和外国人所办学校几类,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丰富一面.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带动了教育活动内容多样性,既有教育自身延伸的游艺运动会和提高师资水平的市内培训和到外埠学习交流,也有涉及师生利益的要求,还有关乎民族利益的政治诉求,这些与传统私塾教育相异且在青岛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反映了胶澳时期青岛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参与意识,在青岛教育史上值得留存一笔.

参考文献:

[1]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民政科学务股编.胶澳商埠教育汇刊[M].附录,1924年12月.

[2]青岛市档案馆藏.各中学校经费预算(礼贤、女子两校)[Z].全宗号B22,目录号1,案卷号348.

[3]胶澳商埠教育汇刊[M].统计.1924年12月.

[4]胶澳商埠局编.胶澳商埠行政纪要续编[M].教育行政,1929年.

[5]胶澳私立师范讲习所招生启事[N].中国青岛报,1924-03-20.

[6]胶澳商埠局编.胶澳商埠行政纪要[M].教育行政,1927年.

[7]张洁.青岛日本居留民团述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8]胶澳商埠暂行法令汇纂[M].教育.1926年10月.

[9]胶澳商埠教育汇刊[M].纪事,1924年12月.

[10]梁大公.对于胶澳商埠夏期小学教育讲习会的感言[A].胶澳商埠教育汇刊[C].专载,1924年12月.

[11]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本校事务处长顾惟精率学生赴泰安、青岛等处旅游的函[Z].全宗号B38,目录号1,案卷号326.

[12]青岛市档案馆藏.农林事务局关于清华学校学生参观港政局等函[Z].全宗号B32,目录号1,案卷号534.

[13]南洋大学学生参观胶澳商埠电话局[N].中国青岛报,1924-04-08.

[14]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山东公立商业学校学生前往参观教育港政交通等机关届时接洽的函[Z].全宗号B38,目录号1,案卷号354.

[15]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在职业学校开各界联合大会的函[Z].全宗号B38,目录号1,案卷号370.

[16]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祈商会上达督办驱逐新校长崔肇祺维持教育的函[Z].全宗号B38,目录号1,案卷号356.

[17]青岛市档案馆藏.胶澳督办为拨礼贤中学房舍经费的公函及省公署的复函[Z].全宗号B22,目录号1,案卷号348.

[18]青岛市档案馆藏.关于撤销非路员子女一律退学的书[Z].全宗号B38,目录1,案卷号445.

责任编辑:侯德彤

Schoo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Qingdao During the Period of Jiao Ao Commercial Port

CAI Qin-yu

MA Ming-kai

( Marki Schoo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

Abstract: After it was recovered from Japan in December 1922, Qingdao entered the period of Jiao Ao commercial port, which lasted until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ook it over in April 1929. In that period, schools in Qingdao increased from more than 30 to more than 50 over the German and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Most of them were primary schools, with less than ten secondary schools and only one university, including public, private, foreign and missionary school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lso increased student activities and demands, needed more teachers, and raised the demands for recreational games, teacher training, study exchanges outside the city and petitions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It had distinctiv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Qingdao,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Jiao Ao Commercial Port; Qingdao;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ctivity

言而总之,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商埠和教育活动和青岛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育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抗战时期日伪在青岛的奴化教育 徐 佳【摘 要】抗战时期,青岛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形式控制了青岛社会,并在青岛全市实行绝对服从的奴化教育,青岛的教育事业陷入了一片混乱与黑暗之中 面对日本的教育高压统治,民众对此也呈现出了不同.

2、 新时期中职学校建筑测量存在的问题与 摘要在当前的中……职业学校教学中,建筑测量属于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之一 这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给建筑专业的学生提供基础的测量技能,促使他们能够较好地进行建筑工程基础操作实践 如今,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3、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理性 摘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业学校体育工作新模式,对未来中……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针对中……职业学校体育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从中……职业学校体育工作队伍、经费投入力度、体育教师队伍.

4、 人民公社时期我的学校生活 读书,对于赣西百姓来说,还真是件大事 耕读传家的观念根植于乡亲的脑子里,俗话说“盘箕晒谷,教子读书”,生活再穷,欠了学费让老师追到家里,也要让子女去上学 那时候,每学期学费只要.

5、 守常识的学校和教育 因为听说一所学校没“特色”,没什么新闻,平时也没什么动静,于是我反而有了兴趣 在河南安阳一中访问时,多多少少有些时空上的错觉,乃至没有听清主人说的一些话 不知为什么,时光像是回.

6、 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各民族的团结愈趋重视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研究课题,成为团结沟通各民族的纽带之一 所以,学校艺术教育要注重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注重发展少数民族音乐 将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