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融合教育论文 多源数据融合论文 医学图像融合开题报告 遥感毕业设计论文图像融合 民族融合论文 产城融合文献综述 国际企业跨文化融合策略论文

关于军民融合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深度的路径和策略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军民融合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2

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深度的路径和策略,本文是军民融合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高新区和深度和策略研究方面论文范本.

摘 要:西安高新区是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唯一载体,是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是陕西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先行先试区,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区,是全市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国防科技资源密集区域.在国务院赋予的西安自创区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要将西安自创区建成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创新创业的生态区、军民融合的示范区和改革开放的模范区.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赋予了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西安高新区正以新的发展机遇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483-02

一、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发展特点

1. 军民融合规模成效显著

西安高新区是西安市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区域,区内不但聚集了一批国防系统骨干单位,同时通过多种融合方式形成了汽车、空调压缩机、安全消防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射频连接器、物联网、航空、卫星导航应用等优势产业.11 大军工集团中有8家在高新区投资布局,其中总体所3 家,涉及军工电子、船舶、航空、航天、兵器和核工业等领域,是我国军工资源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拥有各类军转民、民进军企业400 余家.

2. 军民融合模式独具特色

西安高新区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缩影,历经了三线搬迁、“军转民、民进军、”等阶段,先后设立了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产业示范园、航海科技园、西工大园等,基本形成了国防科技资源和社会资本融合、社会生产能力相互融合、军民通用技术双向融合、优秀技术人才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涌现出具有代表型的“光机所模式”和“西京经验”.

二、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1.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高端和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程度偏低反差较大

国防科技工业是西安高新区发展历史上的基础性特色工业,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等显著特点.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高端性,要求全方位统筹科技资源,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配置.而国防科技资源恰恰是科技资源统筹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其交易额仅占西安科技大市场技术交易额的20%,与西安的科技资源禀赋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 国防科技资源布局分散与当代科技集成创新趋势不相匹配目前,国防科技单位投资主体单一,西安各军工单位都隶属各大军工集团,军工集团对所属企业的科研生产进行垂直管理.各自培育和衍生出的项目和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缺乏技术和产业的关联,导致国防科技资源布局缺乏整体性和通盘考虑.因此,当前亟需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将国防科技资源在西安高新区进行空间聚集,增强产业聚集度.

3. 重大项目立项增加的趋势和资源调整外流趋势存在矛盾

军民融合是我国进行国防工业布局调整的基础和重点,其发展不仅符合军工行业的利益,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家国防科技产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各大军工集团正在深化兼并重组步伐.各地对优质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逐渐增强,使得西安高新区成为外省市抢夺优质资源和产业项目的目标区域,面临着较大的技术、人才外流风险.

4. 军工企业体制素服与灵活的市场机制不相兼容

军工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军转民意愿和动力不足.尽管军工企业进行了公司制度改革,但各军工单位市场意识不足、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格局还未彻底打破,对外开放度不够,既缺乏军民技术上的互动发展机制,也缺乏配套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互动机制.企业和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产权结构还比较单一,现有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缺少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而市场化运作要求定价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军工企业现有体制机制尚不能很好适应军民融合所需市场化竞争的大环境,二者之间的矛盾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三、西安高新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实现路径1. 西安高新区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要思路西安高新区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要思路是:遵循国家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方案的方针,结合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任务目标,创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模式,推动军地科技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培育项目,从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方面,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推动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国防科技创新城”.

2. 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现路径

(1) 加强军地科技协同发展

一是,深入推动军地科技资源共享融合.发挥国防科技资源集群优势,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促进军工企业与社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互动,实现军地基础设施资源、军地设备资源化以及军民科技信息这三类资源共享.

二是,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引导基金.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集聚的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以股权投入为主的多种投资方式,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引导基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项目进行一定比例的投资,重点加大对高新区军民融合相关企业、研发机构资金扶持,加大军民企业合作力度.三是,加强军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军地人才交流机制.建立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评价机制,探索面向军队和国防军工高科技人才的高新区人才特区支持政策,将西安高新区打造成为军民融合创新人才聚集地,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人才保障能力.

(2) 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一是,明确军民融合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寓军于民”的特色产业集群与军民两用产品.立足行业特征,突出军工特色优势,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与精密仪器、信息安全与产品服务、军工电子器件与材料、军民两用高技术服务四个产业.构建高新区“内核军民融合产业+ 相关产业”的产业格局.二是,加快推进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以“协同?融合?创新”为主线,积极规划建设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尽快形成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科技研发聚集区,通过统筹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防军工、军队科研、地方科研等科技资源,引进建设独具特色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测试中心等各种技术创新平台.

(3) 创新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一是,开展军民融合试点,探索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经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军工单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放式合作,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以及上市融资等方式,推进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社会资本参股军工企业.积极推进军工单位专业化重组,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加工制造等重点领域,按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化整合地区军工资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实体,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

二是,探索推进国防专利解密和转化试点.目前,我国国防专利的保密工作从申请、受理、审查到转让和实施,在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保密程序规定,但是关于解密程序的实体调准的规定却少之又少,存在严重的“重保密,轻解密”的问题,导致一大部分国防科技成果的权利人放弃申请国防专利,阻碍了国防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第19条首次规定了国家秘密变更和解密制度,但是解密制度并未得到贯彻执行.据统计,我国目前国防专利解密的数量仅仅占定密总数的0.3%.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探索推动军民资源开放共享方面,试行武器装备及技术动态解密,对现存的军工科技成果进行梳理,探索开展国防专利解密和权益归属试点工作.

三是,创新军地供应采购合作机制,促进军民要素深度融合.对区内涌现出的能合格承研、承制、承修设计国家安全和军队机密、技术专用性较强的科技型企业,通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评审确认等方式纳入军方采购体系.试点推进区内民营企业参与军方采购的资格审查工作,建立完善的采购信息发布制度、竞争风险防范和效益评估制度、质疑投诉处理和仲裁制度、竞争激励和保护制度.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在军品投资、税收、定价等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确保西安高新区竞争性采购机制的顺利落实和推进.建立军工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筛选一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竣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利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仪器设施共享平台进行开放共享试点.编制和发布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共享目录,在确保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开放民用.

四是,推动军工集团市场化改制,强化对军民融合企业的统筹组织和规范管理.在推动军工集团市场化改制方面,加快推动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科研院所改制,复制推广“一院一所模式”( 即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科技创新模式),积极探索集团本部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经营层、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持股的“混合所有制”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对军民融合企业的统筹组织和规范管理,增设军民融合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对军民融合企业给予军工资质认证支持.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体系中探索增设科技城军民融合领域企业认定管理试点.按照军民融合企业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权限,在军工保密资格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认证、国防专利申请和授予等方面给予支持.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高新区和深度和策略研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军民融合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军民融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军民融合深度措施探析 柏潇凯【摘 要】湖北省是军史、军工、拥军“三军”大省 作为“三军”大省,湖北工业基础雄厚,创新能力突出,高新技术及产业比较集中,省内各军事单位、军事院校.

2、 经济改革视角下军民融合路径 范少东 张卜懿 李问天陆军勤务学院武汉营区【摘 要】考虑中国的现有情况,军民不再属于两个部门,利益壁垒被打破,形成统一、更方便的市场,经济增长处于一个良好模式,对我国经济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

3、 军民融合式军需物资应急保障效益提升建议 张荣惠1,韩建军2(1 后勤学院,天津300309;2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摘要实现军队后勤领域的军民融合,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加强后勤保障能力、提升后勤保障效益的主要做法 随着军民融合.

4、 纺织军民融合进入深水期 十九大报告指出,将“更加注重军民融合”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将“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将“.

5、 军民融合背景下民营企业装备质量管理问题 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最近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近年来,军队在装备研制、保障上.

6、 军民融合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 “我理解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方面是把社会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整合一切优质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团队和平台;另一方面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军民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