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语文天地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天地杂志社 中学语文杂志社 语文电大论文致谢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发表期刊 小学语文评职称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语文专业毕业论文 音乐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发表的流程

语文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语文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6

语文核心素养,该文是语文方面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素养和核心和语文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做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的部署,“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其中,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环节”.[1]这是我国首次将“核心素养”的概念写入国家课改文件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已经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即将拉开序幕.想要让新一轮的改革有所建树,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语文学科总目标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它的由来和特征是怎样的?只有弄清楚以上问题,明了课改,我们才能有力地实施好此次改革.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由来

为了响应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在两次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三维目标”确实突破了“双基”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桎梏,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受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严格规定与衡量,对教学目标限制过多,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趋于模式化.并且“三维目标”下语文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是语文学科知识,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对学情的分析不够充分.这对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提高语文课堂的灵活性与生成性都是不利的.语文三维目标的提出,期望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存在忽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将其割裂为三项目标以及过于强调其中的某一项目标的情况.

在这样的的背景下,“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其实“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三维目标”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而“核心素养”则是从人的视角来界定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更重视人的本性与人的发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变迁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2],不仅包含了知识技能,还包括了态度、情感等非认知因素.作为一个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养有很多,但是“核心素养”就是所有素养当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语文这门学科让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了,而不是放之任何学科都能使学生获得的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3]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4]”语文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决定了语言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语言开展的.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言语经验,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获得语感,掌握语理,循序渐进的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将外在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与自己的言语思维相结合,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最后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自己学习到的语言文字能力进行沟通交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步:学习,内化,运用.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只是学习语文课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都要建立在正确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之,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内核.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5]思维是隐藏在语言外衣下的灵魂,语言如果没有了灵魂就变成了干瘪的文字.有了思维的支撑,文字才会成为灵动的语言,是人的思维赋予了语言生命,让它们成为有血有肉的存在.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相反的,语言的运用也会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一台机器如果长时间不用肯定会生锈,所以我们的大脑要长期保持思维运转状态才能保持思维敏捷,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很好的训练思维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媒介语言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这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阅读一些议论文,观看辩论赛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并逐渐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当学生具有了思维的品质,也就具有了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条件.学习中最可怕的不是智商不够,而是不会思考,不会思考就学不好.所以,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灵魂.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6]”.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语文没有很多生硬公式,而是一篇篇美文,一首首千古传唱的诗歌.文字的含义丰富,学生可以自由的在文字间徜徉,体会语言的魅力,领悟文字中蕴含的美,并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审美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对作品要有自己的理解,第二步就是把这种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评价别人文章的好坏得失.审美鉴赏的前提就是多阅读,至少得阅读过很多文章,才具有“审美”的能力,才能具有火眼金睛,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鉴赏.在优秀的作品中徜徉,往往能学习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到别人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学习就是由输入到输出再到输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审美鉴赏是输入的过程,创造就是输出的过程,创造完还需要继续的审美鉴赏,保持学习的动态过程才能不断的前进.学会了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学会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所以审美鉴赏和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7]”.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不仅有作者个人的创作意图更有国家的文化.如果没有语言文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如何弘扬和继承.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同时领会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待人接物的方法等.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异国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才能让学生拥有广博的胸怀.但是学习别国的文化,不代表抛弃我国的文化,相反是为了让文化中不断涌入新鲜的血液,更好的丰富我国的文化,让我国的文化更加强大.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才能达到的一个最高层次的目标,是将语文核心素养融进血液并诉诸于外的过程,因此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外衣.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它们,而要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具有某一方面特质的“独臂”学生,而是全面发展的人.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阶段性与持续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我们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的阶段调整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对思维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就要侧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则要侧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要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还要考虑到每个阶段直接的衔接性.就是需要有一个整体意识,每个阶段的培养要为下面阶段的培养打好基础,让学生在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时能够自然衔接,顺利过度.

(二)综合性和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8]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思维,让学生具有语文素养.语文基础知识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先学会识字写字才有基础去学习其他知识,所以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语文基本能力包括文本解读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语感等.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就是人的阅读能力,从文字材料中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在日后任何知识的学习中都是必须具备且非常重要的能力.现在数学题的题干都趋于复杂化,要想解题还需要强大的文字理解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更是人在日常生活必须掌握的能力,所以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语文核心素养也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三)全面性和终身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这其中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以及思维品质等,几乎涵盖了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并且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它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眼下的语文学习.它的内容是灵活、动态的,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变化的.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能力、情感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稳定的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能力,它的作用能一直延续到到学生的一生,所以语文核心素养就具有了终身性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教育的目标,我们教师要尽快从“三维目标”中走出来,深刻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使学生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R/OL].(2014-04-08)[2015-12-03].Http:/ /www.moe.gov.cn/srcsite/ A26/ s7054/ 201404/ t20140408_16722

6.html.

[2][3][5]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4][7]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6-28.

葛璟璟,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

此文结论,此文是关于素养和核心和语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语文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说教学以《断魂》课堂实践为例 ■ 周 琦自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后,“核心素养”成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2、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黄修聪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培养学生语文上的学习能力,当然同时也会对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核心.

3、 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生活与社会形成的重要素养,包括文化修习、自我发展、社会参与……,而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的综合体现,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结构,还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

4、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探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相沿成习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文本试着在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从翻转课堂教学、教育戏剧法、“百家讲坛”模式教学.

5、 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摘要】诗歌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 诗歌鉴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润泽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有人生美好的梦想,并瞄准目标努力奋进 因此,诗歌鉴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

6、 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每次测试下来,我们学生的语文得分总是不高 中考语文测试中,大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困难,理解有偏差,答题有遗漏的问题 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试卷的特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 试卷题型丰富,涉及到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