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信息化教学论文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信息化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化教学论文

关于信息化教学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信息化教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4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该文是信息化教学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信息化和院校和教师类论文范文检索.

隆平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4)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且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时代,运用动态能力观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从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三个方面9类指标25个要素观察,均需教师具有对变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等外部资源进行获取、整合、组合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系统培养既需要教师个体需求与自主学习提升,也需要外部机制环境氛围激励与帮助.

关键词:动态能力观;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6-0065-05

当前,德国教育领域呈现出“不存在没有‘教育4.0’支撑的工业4.0”’一种观点,而德国职业教育4.0则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特征[1].国内职业教育随着以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支撑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快速推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广大教师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其教学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外因驱动和教师白我协调发展都可以借鉴用于企业管理的动态能力观来予以诠释.

一、动态能力观与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分析

企业能力可分为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动态理论有什么关联呢?

(一)动态能力观的理解

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由蒂斯(Teece)、皮萨罗(Pisano)、苏安(Shuen)于1994年提出,从动态匹配视角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问题进行阐释[2].蒂斯(Teece)等从整合观角度定义为“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建立、整合、重新配置企业内部能力的能力”;温特(Winter)从惯例观把其定义为扩大、改变或创造组织惯例的能力;从资源观角度,艾森哈特(Eisenhardt)和马丁(Martin)认为,动态能力是由利用(整合、重新配置、获取、剥离)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组成;布莱乐( Blyler)和科夫(Coff)也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为了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对企业资源的获取、整合、组合或剥离的能力.无论从整合观、惯例观还是从资源观角度考虑,动态能力是一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创新发展的能力[3].因此,从移植或借鉴思维出发,可用动态能力观来分析在“互联网+”时代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素组成与培养方式.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界定

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可概括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了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开发与应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等内涵.更进一步分析,由现代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践和学习提升与创新五个方面组成.对于职业院校教师,一方面,面对培养对象学习基础与习惯特点:另一方面,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学对象将来职业岗位的快速适应性与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信息新技术接受与应用的敏感性要更强、更迫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也即为当今职业院校教师基本教学能力要求.

(三)动态能力观与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联性分析

动态能力观中的核心要素是适应快速变化外部环境的能力.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了教学环境与条件,改变了学习者学习方式与习惯,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变革应运而生,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拥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本身就是教师能力动态发展的产物.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每一位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也是动态变化.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首先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即市场需求、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而当今及未来是互联网+各行各业时代,信息技术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重要支撑,不论教师本身还是培养的对象都需要一定的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素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教师必须具备学习源动力(持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的需求)和再学习与应用的能力.

二、基于动态能力观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素组成分析

无论基于资源角度还是内驱发展角度,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对接需求的动态提升,可从素养、设计与应用三个方面提升进行要素分析.

(一)信息技术素养动态提升要素

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随着信息技术更新与发展、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环境的改进,特别是学习者学习习惯与培养其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目标的实现,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识需不断增强,其理论和技术素养须动态提升.理论素养中对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积极态度与信心及信息道德安全意识三要素,都与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条件的变迁等外界资源改变紧密相关,出自个体的认知、思想和行为都是动态因素:而技术素养中会使用现代教学环境与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编辑等要素,与技术发展、教学需求、系统培训等外因及自主学习与信息技术接受能力等内因相关,因境而变,因人而异,积极意识与条件刺激都致使其动态提升,如表1所示.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动态提升要素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因此,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学设计的本源,包含教学内容设计、技术应用设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三个方面的9个要素.即使同一名教师在不同学年承担同一课程的教学,由于各专业(学科)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职业院校学习者学习基础和习惯的变化,还有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变更,从动态能力观来看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设计的六个要素,都有由于资源变化引起教师内驱提升的要求.笔者将信息化教学研究纳入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要素之一,无论是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技术应用设计都需要有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基础,信息化教学研究也是探索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途径,是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设计能力提升的平台.详见下页表2.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动态提升要素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最关键要素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包含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评价及培训指导与示范4个观察点,详见表3所列.根据所教课程和学习对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开发能将抽象原理直观化、繁杂步骤简单化的立体化学习资源,并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帮助行动与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分析、抽象理解能力的职业院校学生有效接受知识与技能,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手段,同时强化学习过程管理,通过对学习过程数据管理优化了过程考核与评价,真正实现“教、学、做、评”结合.教师这种教学中合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随着课程、学习者及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知识发展变化需不断学习提升,也是教师对外部变化资源进行重新获取、组合、整合的能力.“培训与指导”也列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素范畴,笔者研究认为,教师通过培训,能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向同行进行示范或指导其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或实施,这既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高层次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组成元素,带动集体效应的同时,教师在示范和培训指导中促进了自身能力提升.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动态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前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25个要素都有动态提升要求,换而言之,这种能力要素要满足,需要环境氛围、外部机制与学习平台和机会等,职业院校要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可借鉴如下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递进式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机制

学校让教师充分认知当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及形成不断学习意识,必须全方位地建立鼓励和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机制,主要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施培训促进机制.按照“宣传动员,培训推进”的思路,将信息化教学理念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外培内训”方案,除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各类校外培训以外,学院每年可召开一次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会,并在校内开设系列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科学设计层次递进式的培训内容,让每一位专任教师每年都有且必须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对通过培训的学员发放校级培训结业证书,并记录相应继续教育学分,记入继续教育档案.同时,让每届新生都会接受一期以上信息平台、学习工具应用及相关信息化素养的培训.

二是推行项目驱动机制.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与教务管理部门形成紧密关系,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教学应用展开,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人.如每年年初,教学管理部门要对信息化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化教学竞赛、课程资源开发等教学改革项目(如图1所示),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方案和项目实施步骤、验收标准,分阶段开展培训和讨论,指导立项教学团队理清思路,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日常教学改革融合,形成“应用导向、项目驱动”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新机制.

三是执行考核激励机制.按照“系统设计、分步指导、由试点到常态化”的工作思路,不断修订、完善校级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将信息化教学竞赛与项目建设列入职称评定、评优评选指标体系,形成了信息化教学应用长效推进机制(如图2所示),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机制落地生根.

(二)创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学分积累平台

学校制定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教师通过自学、培训、进修、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每年完成继续教育80学分(见表4),学习内容包括师德素养、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等公共必修项目和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性学习项目.其中,将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作为继续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对所有教师提出要求.同时,通过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实施继续教育的精准服务与跟踪管理,将跟踪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分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确保信息化教学等培训提升的实效.

(三)推行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互联网+”时代的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种能力还必须是动态提升的,如何来衡量或检验呢?根据前述三个方面9类指标设立观测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低测试要素与方案,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如下页表5所示为笔者所在学校制定并推行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部分截图.对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测试,并分初级、中级、高级能力进行认定;依据信息化技术与行业科技发展,动态调整测试标准.将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列入教师评价主要指标,达到信息化教学能力初级水平,才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教师申报副教授以上职称,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中级以上水平,并与评先评优挂钩,促使教师不断自主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平台与工具的运用也成为了当代教学的重要手段.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增强教学可视性、易理解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成为教师必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且必须是动态提升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从动态能力观角度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实践的课题.

(责任编辑:王璐)

归纳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信息化和院校和教师相关信息化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旅游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研究的现状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国外无论从理论还是教学实践应用均起步较早 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概念一经传人立刻激起国内的改革浪潮 但针对旅游类教师在信息.

2、 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基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重点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最薄弱环节 在探讨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中.

3、 关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育部组织编制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一发展规划为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事业指明了方向,职业学校是为未来&l.

4、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模式探析 摘 要鉴于信息化能力高低对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高……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结合当前国内外高校.

5、 翻转课堂视域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摭探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以近年来国内外典型的翻转课堂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提出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6、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化 摘要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要适应社会发展前沿 目前,信息化教学取得长足发展,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提升队伍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 文章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