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性冲突论文 冲突理论文化 语言冲突的论文 渠道冲突论文 银行入职培训会和论文答辩冲突吗 格式合同和自愿原则的冲突论文

关于人性冲突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人性冲突和存在悖论读敖超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人性冲突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3

人性冲突和存在悖论读敖超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本文是人性冲突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悖论和《直线三公里》和长篇小说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徐琴,女,陕西汉中人,中山大学文学博士,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藏族文学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 、“文化地理视域中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等课题的研究.

人性冲突与存在悖论

——读敖超长篇小说《直线三公里》

徐琴

敖超从事创作多年,他各体兼涉,在小说、诗歌、散文方面皆有收获.在小说创作方面,敖超注重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精神困境,在内容和题材上大多涉及纠结的情感和隐秘的,他对生活有着敏锐的发现,他书写日常但却不流于浅陋,既洞察世事,又葆有天真.2009年敖超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假装没感觉》,集子中收录了9部中短篇小说,2012年在《芳草》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獐子》.这些作品以细致绵密的文笔书写了普通人的情感遭遇和生命的无奈,在迷离和忧伤之外以精神性的叩击追问存在的困境,显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神性探求.《直线三公里》是敖超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沉淀之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延续了多年来敖超创作的内蕴和底色,然而在题材和内容上又有所开拓.作品以拉萨为中心,串连起拉萨与内地,藏族与汉族的生活,在较为开阔的空间背景下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作品由三条线索来结构小说,第一条是黑扎西与德吉卓嘎相恋这条线索.黑扎西从牧区来到拉萨,在酒吧当保安,后来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到赌场工作.他的恋人德吉卓嘎追寻黑扎西来到拉萨,经历了黑扎西入狱,仍然要在拉萨等候黑扎西.第二条线索是重庆姑娘金橙和藏族小伙顿珠相爱,遥远的空间距离使得两人的情感欲说还休.顿珠在下乡采访格萨尔艺人的途中出车祸昏迷不醒,金橙来拉萨守望顿珠,最后回到重庆.第三条线索是酒吧老板刘钧与央金相爱,但央金得了绝症,央金自杀身亡,刘钧深受打击,回老家东北.作者采用了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多角度地呈现了生活的本真面貌和人物的精神追求.

敖超的写作朴实无华,他的笔下既有诗意的天空,纯洁的爱情,人性的温暖,又有现实的无奈和生命的残酷.他敏锐而又感伤,将生活的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写出了物欲对个体情感的摧残.黑扎西出身于牧区,他和德吉卓嘎倾心相爱,为了能给德吉卓嘎一个更好的未来,赚取更多的金钱,他受表哥多吉诱惑,从酒吧辞职,做起了赌场保安.在佛法兴盛的藏地,传统的观念是:“是占人家便宜,在佛法里是坚决禁止的,不可以赌!的念头是盗心,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别人的财物.在赌场工作就是助纣为虐,帮助他人实现盗心的念头.佛教诲我们,所有宗教神明都教给我们,不义之财不能取.”然而黑扎西却和多吉互相勾结,练习赌术,甚至学会抽,最后因为斗殴伤人,被关进了局.钱财是人心的试金石,善恶在一念之间.在青藏高原上,至高无上的玛旁雍错湖与鬼湖拉昂错湖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而人心的善恶也在一念之间.作品中藏族老奶奶莫啦旺姆感慨:“有些人所走的路,就像从圣湖到鬼湖,就这短短的三公里.”原本憨厚老实的黑扎西为了和德吉卓嘎生活的更好,为了挣得更多的钱违背了传统的约束,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己,不仅造下了祸端,还在此中陷入与小丽的温柔之乡,背叛了爱情,背离了初衷.表哥多吉在对金钱的虚妄追求中走入歧途,而作为干警的葛志坚也在多吉的诱惑下沦为阶下囚.敖超看到了金钱对人心的腐蚀,无止境的贪欲销蚀了灵魂中最初的坚守,也使得人物陷入绝地万劫不复.在藏地既有虔诚的信仰,也有生存的困惑和人心的迷失,敖超将西藏俗世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写出了被物欲蒙蔽双眼之后人生的困境.

作品的出彩之处还在于描写了在拉萨生活的一群汉族人的生活状态.在散漫的生活状态中,敖超写出了他们的无根和漂移.关于这一内容的描写和敖超个人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他生于重庆,三个月便随母亲进藏,在西藏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并长期工作生活在西藏.对于像敖超这样的“藏二代”而言,西藏既是异乡,又是故乡,是嵌入骨子里难以洗掉的精神标记,就像他在采访中谈到拉萨是他最熟悉的家园,是他四十多年来赖以生存,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故乡.因此,敖超多年来的创作大多围绕着西藏来展开.如评论者朱霞所说:“敖超小说的主人公总和西藏有解不开的缘分,执着一份西藏情结.他或她或因父辈的原因在西藏长大,并生活于斯;或因执着于对西藏的神秘而向往西藏,游历西藏,他们或许只是西藏的过客,却往往在那里平复骚动的内心世界,柔软因生活重压而日趋坚硬粗鄙的感觉.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西藏情结,努力使小说文本与时代、社会和西藏生活保持了应有的联结,从不同的维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现实社会的生存本相.”①在敖超的作品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就是在藏工作的汉族,他们因各种原因到达西藏,虽然对西藏满怀深情,但在内心深处却永远难以摆脱身份的尴尬,就如敖超自己所言:“我是重庆人,却毫无乡音.说我是西藏人,可我又不懂藏语.我像找不到来路,也找不到去路的异乡人.我并不知道,我生命的根究竟在何方.”其实,不管是藏一代还是藏二代,在西藏工作的内地人大多有这种切骨的感受.西藏对于他们来说既是异乡又是故乡,他们热爱西藏,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西藏这片热土,但在退休后,因各种原因又必须得回到内地.在西藏和故乡之间,他们永远在迁徙,在流浪.因而敖超这样表示:“身体不断地迁徙,而我的灵魂却一直在浪迹天涯.”②敖超将这样一种难以言明的情感融入自己的笔下,在两个时空记忆中穿梭与回顾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广阔的生活维度.他从个体记忆出发,从无处着落的情感出发,在文本中书写一个独特的群体,传达他们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往往在一些作品中被宏大的声音所遮蔽),将他们难以安放的情绪与西藏的现代化进程之路联系起来,赋予生存以精神的追问,同时又有象征的意蕴,从而使他的书写具有了现实的指涉和精神的纵深.

敖超的小说或写纠结的情感,或写青春的懵懂,都展现了一种生命的感伤,也建构了他自身的“精神地理学”——这就是在断脐之地的故乡和情感上永远难以出走的西藏之间徘徊.在他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中,他一遍遍地书写拉萨,书写拉萨的人事,无不昭示着他对拉萨的深厚情感.他在其短篇小说《拉萨·虚构爱情》中充满深情地书写拉萨:“我眼里的拉萨宛如一朵绽放的以周边群山为绿叶的美丽花蕾,这朵即将绽放的花蕾在阳光下慢慢舒展着花瓣,晨曦的氤氲在这朵花蕾的上展现着,它是营造在这座古老而有着朝气的城市上空一片祥云,透过这层祥云看古老的八廓街,它就像是这朵花蕾上镌刻的一条岁月的花纹,使每一条巷子都生动地体现在这个含苞欲放的花蕾上,这条花纹在春天的阳光下以花瓣的形式伸展着身子.”这样的描写打动人心,渗透着对这座古老城市的铭心之爱.他还借“刘哥”的话语道出了对拉萨的深情:“我离不开这里了,我也曾试过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但是不行啊,只要超过三个月,我的心就像被猫抓了一样,回来就好了.”《直线三公里》主要围绕拉萨展开人物活动.作品中森森梅朵酒吧老板刘钧的父亲是十八军老战士,祖籍东北,在刘钧年幼时因为西藏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就把他放在安徽叔叔家,在那里一直读完小学.初中才开始随父母在拉萨生活,一直到高中毕业参加工作.故乡到底是哪里,刘钧也说不清楚,父母去世,安徽的叔叔去世,自己在西藏结婚离婚,年龄渐大,偌大的内地刘钧不知该去何处养老.中国人往往讲究落叶归根,无根的漂移感可能是很多在西藏工作的内地人的共同感受,敖超将刘钧的困境呈现在文本之中,写出了一批人的苦痛.然而,他们虽然在精神上彷徨于无地,但又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刘钧的朋友马长江、海全等,他们虽然来自内地,但到西藏工作后,对这片土地充满眷恋和深情,将自己的事业与这片土地深深地联系了起来.敖超写出了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写出了他们的散漫与忧伤,他们的执着与无奈.犹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在对生活细枝末节的描写中,一颗敏感的心灵匍匐于大地,抚摸着一颗颗灵魂,咀嚼着他们的痛苦,也升腾着他们的希望.

《直线三公里》主要围绕拉萨展开人物活动,但作品也将拉萨和重庆连接起来.重庆姑娘金橙单纯而充满热情,在西藏旅游过程中结识藏族小伙子顿珠,他们互生情愫.顿珠在一个研究所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因为中学是在重庆西藏班读书,所以顿珠对重庆满怀感情.在拉萨八廓街民族商场,因为金橙一口纯正的重庆话,让顿珠抬起头看了金橙一眼.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开始了一场异地之恋.然而,在顿珠奔赴那曲做田野调查时翻车出事,顿珠一直重度昏迷.金橙义无返顾奔赴拉萨照料顿珠.作品一方面婉转腾挪出了爱的热烈和义无返顾,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现实的无奈.犹如金橙所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不是生活的主题.”一面是母亲因为父亲在西藏工作出了车祸,坚决不愿意女儿留在西藏,另一面是对顿珠的深深眷恋,究竟该何去何从,作品最后写金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重庆.生活需要理想主义色彩,爱情是浪漫的,但一切终将敌不过现实.敖超书写爱情,然而他又深谙生活的无奈,在理想之下写出了人生的困境,现实的沦陷.但在作品最后,金橙的好友徐颖却留在了拉萨,展现了一种理想主义姿态.

敖超写出了生命的轻松与沉重.芸芸众生,他们都有各种各样难以言喻的生之艰难和困苦,灵魂的无助可能是每个现代人要面临的问题.在谈到西藏的时候,人们往往脑子里呈现的是蓝天白云、桑烟缭绕,会想到的是灵魂的净化,以为西藏就是那诗意和远方.岂不知,在雪域高原的人们同样面临着人类生活的永恒困境.敖超出离其间,他发现了生命真实的状态,将普通俗世生活呈现在人们面前.他的小说在精神的漫游中氤氲着现实的底色,展现着人性的温暖,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在温暖之下,他对生命的悲哀发现,对男女生存本相的悲哀.作品中,黑扎西不仅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而且在这过程中陷入了的泥淖.这无疑是对他为了捍卫爱情而赚钱的反讽.顿珠和金橙既有真挚的感情,但也有金橙内心的计较,如她一方面在爱着顿珠,但也在顿珠和志武之间的徘徊:“志武和顿珠之间,自己和志武比较切合实际,虽然他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对金橙还是俯首贴耳的.顿珠呢?和顿珠的那种时时刻刻的牵挂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是精神空虚的寄托?还是无聊日子的填充?如果顿珠在重庆生活或工作就好了……”.她不喜欢志武,但当志武和伍琳同时在酒后关闭手机,她又有一些失落和猜忌.敖超细致地书写着这些,体察着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将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爱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附加着太多的现实,敖超将揭去理想幻境的世俗生活的真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有锥心之痛,这使得敖超的作品有着难掩的苍凉之感.刘钧和央金经历过分分合合,彼此试探,走在了一起,但最终的结局却是悲剧.在《直线三公里》中,三对恋人,都难有美好的结局.再联想起敖超先前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总是呈现了情感的碎片,展现了生命难以承受之轻.而正是因为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对个体困境的抒写,敖超的作品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从叙事上来说,《直线三公里》叙事颇工,丝严合缝.三条线索交叉叙事,彼此勾连,贯穿起一系列人物,又巧妙地用一个酒吧将所有人物汇聚起来,将三个线索有机合缝在一起,显得自然天成,没有刻意的编排,呈现出了生活的本相.从拉萨到重庆,从都市到牧场,从酒吧到八廓街,从大昭寺到神山,敖超绵密细致地写来,将一个个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使得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以立体呈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和他们的生活面貌,作品分别以顿珠、金橙、黑扎西、德吉卓嘎、刘钧和央金为中心展开叙事,将他们内心的挣扎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一种多线索的叙事探索与敖超先前的中短篇小说相比,显得丰富而绵密,也见证了敖超在叙事艺术上的追求和不懈努力.在人物性格的书写上,敖超用笔绵密细致,他娓娓道来,将人物性格和命运都呈现得栩栩如生.

写作源于生命的召唤和精神的远游,敖超将自己深切的情感孕育于文字之中,他的写作与个体的生存境遇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他的作品中大致可以发现生活中一些人的身影,他将个体的情感渗入作品中,建构起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并复活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人物,将他们的喜乐困苦呈现于笔下,显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思考.他在现实和灵魂中寻找生命的突破,发掘人性的光辉和幽暗,既写了世俗中一些高远柔软的灵魂,也刻画了普通人生存的困境.正如作品金曾对刘钧所说:“有一天,我也会有一双斑斓的翅膀,在天空中蹁跹起舞.”敖超的作品既写了斑斓的爱情,俗世的灿烂,也写了那些像蝴蝶一样飞舞的人生碎片.

①朱霞,《承受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敖超小说解读》,《西藏文学》,2008年第3期.

②顾野生,《一个人的朝圣路》,中国西藏新闻网: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lyrw/rwbj/zjxz/201501/t20150130_287885.html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汇总,这是大学硕士与人性冲突本科人性冲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悖论和《直线三公里》和长篇小说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都市里的情感巴士一读杨帆长篇小说《锦绣的城》 人生,如同一辆缓慢前行的巴士,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哪些事会无端闯入你的生命,也不知道沿途你会欣赏到怎样的风景 杨帆在锦绣的城这部小说中为读者倾力打造了这样一辆满载故事的情感巴士,并以巴士为线索贯穿起.

2、 明未清初的奇士傅青主读侯文正《傅山传》 文朴 素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小说一开场,便是傅青主(即傅山)与反派大高手天山派的楚昭南在五台山上的一场生死之战,“傅青主挟数十年内家功力,凌空下击,不能将楚昭南击倒,心中也是暗.

3、 史学:读科大卫的《皇帝和祖宗》 作为科大卫的代表作之一,皇帝与祖宗一书介绍的是华南地区宗族的演变发展历史,通过借助其演变发展历史,折射出皇帝所代表的国家政权在地方的管理与统治 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华南的政治整合,随着明朝政府实行里甲制度.

4、 批评如何介入文学现场读李仰智《言说和现场》兼论对话式文学批评的现代建构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世远莫见其面,睹文辄见其心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的这段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论的核心,&ld.

5、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和话语的文学史读乔国强《叙说的文学史》 有没有“正确的、恰当的文学史观”如果有,它又来自于何处这是乔国强在叙说的文学史中,一开始就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文学史之问” 这恐怕也是所有文学史写作和研究.

6、 厚道载物读傅佩荣《国学和人生》 国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16 对国学,国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国学热潮 国学热导致了时下市场之上充斥各类国学书籍 面对诸多国学书籍,读者常不知何从选择 同时,围绕着国学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