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诗歌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古体诗歌投稿 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诗歌杂志投稿邮箱大全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文摘要 论诗歌象征论文范文

关于诗歌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与他正向烟雨深处走去―《成都商报》诗歌集结号专栏访诗痴龙郁,诗歌九问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诗歌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9

他正向烟雨深处走去―《成都商报》诗歌集结号专栏访诗痴龙郁,诗歌九问,该文是关于诗歌方面论文范文例文和诗歌九问和《成都商报》和正向烟雨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龙郁

记者1问:

龙老师您好,在诗歌界您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诗痴”.您对诗歌到了怎样的一种痴迷程度呢,能结合生活实例讲讲吗?

龙郁:

现在21点半.朗诵会结束后,与朋友小酌,酒酣耳热.刚到家,你们突然抛给我九问,并要当晚交卷!有点回不过神来,但也只好遵命,昏头转向提刀上马,乱侃一气了:“诗痴”这一称谓,最初出于著名诗人马及时发在《作家文汇》上的一篇文章《诗生命—诗痴龙郁印象》.后多方转载,在我生日宴上,牛放先生赠书“诗痴”将其黑字落在白纸上.再加之此次大型朗诵会,这顶铁帽子龙郁是甩也甩不掉了!

现马及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再次说:“龙郁作为中国传统诗歌融合现代诗的民间代表人物,在诗歌流派如繁星闪烁的当下,他对这一自我诗歌觉醒的亡命追求和执著坚守,令人惊讶万分!谁叫龙郁是个千呼万唤不回头的‘诗痴’呢!他对诗歌的真爱、痴爱,足可以羞涩人世间无数假诗人!”

应该说牛放兄和及时兄过誉了.“痴”字在字面上讲是傻和呆的同义词,让人想到范进中举;不过,痴也谓之痴情,这就释然了.我想,无论对女人和诗,都应当有这份执着和痴迷.再说,我这人胸无城府,口没遮拦.不做生意,不炒股,不打.除了诗,身外之物都看得很淡.其实,许是早年生活的磨难吧,自认为还心灵手巧,会一手木工活,厨艺也不错.我们这代人大多生存能力极强.能吃苦耐劳,少有非分之想.比如:开一辆破夏利还底气十足地自以为开的是宝马、奔驰.自从与诗结缘,更是从一而终.乐山有一位作者曾问我:“诗对你意味着什么?”我张口答道:“生命和宗教.”是的,这是我的真情流露,不需要思考.也有人说:龙郁只知道诗,别的人情世故全不懂.我笑了,是的,我是通过诗来看人生和世界.

记者2问:

如何让自己诗歌审美、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这是所有诗歌写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您是怎样做的,仅仅是靠对诗歌的痴迷吗?在您多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对您影响至深的诗人有哪些?他们在哪方面影响了您?

龙郁:

我是个好诗崇拜者.凡看到让我折服的好诗,必一笔一画地誊抄下来,抄诗如抄经.然后,认真拜读学习,无论他是名人还是无名作者;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认为:学诗之道重在—学会赞美,学会服气,必须懂得尊重好诗,承认别人的好.古人云:融百家所长为一炉.传统是诗的必由之路,也是诗的必弃之路;对于翻译的外国诗,也同理.关键是炼出属于自己的一炉好钢!大师太多了,所以,我不想引用几位老外的大名来装渊博,只能说以好诗为师.对于年轻人来说,模仿是必要的,这就如书法的描红,描着描着你的笔就自己走了.千万不要盲从.我常对弟子们说:要当一个好诗人,必先当一个好的鉴赏家.连什么是好都不知道,你怎样写出好诗呢?这也是审美修养.所以我要求他们一定要订《诗刊》《星星》《绿风》,这也是我的必读刊物.习诗最关键的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奇怪吗?自己找自己?人,由于性格、情趣、经历、学识的差异,行文方式和思维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这样说吧:当你读到一首能打动你并能领会其中妙处的诗时,说明这首诗与你的心灵靠得最近.这就是你寻找自己的方向.

记者3问:

读您的诗歌,从表面上看语言朴实无华,非常散文化,似乎没有太多技巧,但整篇读下来却又明显是诗,而且读来荡气回肠、十分享受.您能就您个人的经验谈谈诗歌语言与诗歌技巧的运用吗?

龙郁:

无技巧乃是最高技巧,我还达不到.你觉得我的诗散文化吗?可能不是吧.在习诗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形象思维,但,以此物比彼物的初级阶段早已不在话下,而意象、变形、通感也仅仅只是手法.说什么诗到语言为止,有人曾自以为是地对人说:写诗就是要把形象和意象玩转!听后,我哭笑不得,语言不过是载体,是感情和诗思的外在表现,我最讨厌的是玩文字游戏!你抱住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美人,而是一个绣花枕头!连硅胶娃娃都算不上.诗到一定阶段,比的是境界,看重的是整体形象、是风骨和气场.

请注意,上面的话决不是说语言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重要得让人敬畏!一首诗要如何表现得独到、新奇,让人耳目一新,就考你的文字功力了.在写作中,我就力求出手不凡,争取尽可能在三行内抓住读者!这需要诗人有独到的眼光!比如:写一片小景,你写得越像就越失败,再像你能像过照相机么?世界是怎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不少人之所以失败,就因为太四平八稳,把诗写得太像诗,让你在语法修辞上挑不出毛病.可缺少的恰恰是自己的东西.写诗一定要拒绝平庸,要尽可能给人意外,若再在意外后加上惊喜,你就成了.所以写诗尽量不要使用公众语言,更不要使用公众的思维方式.不过,只要用得恰当,一句乡俗俚语也能出奇制胜.概括力、表现力是对才气的考验,一首诗若缺少机智和智慧又怎能引起读者读下去的兴趣呢.

记者4问:

当代诗歌发展到现在,审美标准已经非常多元化.不仅读者一脸懵懂,很多诗人也会感到疑惑.您有着40多年的诗歌阅读、写作经验,能谈谈您心中好诗的标准吗?

龙郁:

这问题上面我已涉及.是诗和诗人的尴尬.诗因读者而存在.当然,诗人本身也是读者.我只能回答你说我是个独立写作者,从不介入派系纷争.它让人想到拉大旗作虎皮;想到造反派、红卫兵、……因为对缪斯的敬重,所以讨厌故作高深、装神弄鬼、玩弄文字.阿赫玛托娃曾说过:把诗写得晦涩难懂是不道德的.我想这话与含蓄、底蕴无关.诗人首先应当诚实,应当尊重读者,不要太自以为是.否则当心被开除出理想国……

而今,常挂在诗人嘴边最时髦的话是文本、陌生化.所谓文本不就是母语的各自表述么.而陌生化在我看来应该是表述的别致、新奇、意外,无论是构思或行文,体现在书面上都应该精准、传神,耳目一新.诗可以破语法,但不是胡乱搭配、信口开何,似是而非.

至于诗歌的多元化,不就是百花齐放么?好啊!唯其如此更显出诗歌的魅力.不过请注意:多元不是乱套,随便打一杆旗子你就占山为王?拿好作品来让我们服气呀!当然,流派是存在的,但无论什么元,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出好诗.就不要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类的托词来诓老百姓了.好诗是金子,在仁者眼中是金子,在智者眼中还是金子,所不同的是这金子是打成手镯,还是打成项链.而破铜烂铁翻来覆去只能是烂铁破铜,如此而已.那些写给后代人看的诗,就留到后代去发表吧.我不屑与之理论.

至于写作经验,首先需要的是定力!要耐得住寂寞;并博览广阅,吸收,消化、创新.而我心中的好诗标准是:洗眼!洗心!基点是:一、有生命气息,二、有真情实感,三、有人间烟火味.

记者5问:

如果把诗歌写作比作赛跑,那么诗歌界可以说是从来都不缺乏爆发力好的短跑名将,但往往都是各领三五天之后便销声匿迹.据我所知,40多年以来您诗歌创作坚持不懈,关于诗歌这场马拉松,能谈谈您的经验吗?

龙郁:

对极.这让我想到上世纪80年代对诗歌的疯狂,有人戏言:在春熙路随手抛一把石子都能打到三个诗人.可时过境迁,往事不再.当年的同行者纷纷星散而去.究其原因,除了是事物的必然性外,也与诗歌界的乱象分不开.而作为主流导向的刊物和诗坛权威们也听之任之,一些聪明的编辑为了不显得自己老套和落伍,也识时务地大事附合,推波助澜.终使诗歌远离大众,一时间诗坛成了名利场、江湖、黑社会.沦落到无人问津的悲哀境地……诗歌的良民能不落荒而逃么?

有人说我是诗坛的长青树,其实不是.一度,我也因诗坛的乌烟瘴气而急流勇退了!我远离了诗歌,准确的说是远离了创作,守着一份《诗家》报,只想为诗歌留下一块净土.整整十年啊!看着诗界一天天沦陷,我悲哀而心不死……

直至2007年退休后,诗界的一潭浑水才逐渐沉淀.我沉睡的诗情又重新焕发,创作欲和发表欲也逐渐苏醒.可重拾诗笔,诗坛已物是人非.要单匹马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毫无背景和凭借的我(这恰恰为自己找到了上升空间)只有靠质量取胜.我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蜕皮.几年下来,自觉上了不止一个台阶.这种写作是建立在厚积的基础上薄发的,而并非想当然.我最大的优势是年轻人所没有的经历和磨难,这才是创作的巨大财富啊!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积累、文化修养只有到了某个年龄段才日趋成熟,抵达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季节.长久的疏离后, 我是在用创作来犒劳自己呀!有诗相伴,我活得充实而快乐.

记者6问:

联合朋友举办诗会,足见您对友谊的重视.我注意到:古诗词中朋友相互赠答诗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往往佳作频出.而在当代诗歌中却十分少见.您能就这一现象谈谈您的看法吗?

龙郁:

这问题让我想起一些辛酸的往事.历来,文人相轻.当年在我初涉诗歌时,在请教别人屡遭冷遇后,我曾在心中暗自立下誓言:有一天,当我有能力时一定要以宽厚的胸怀去包容别人,去善待年轻作者.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我把那些热爱艺术,为艺术受苦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以师长们为表率,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回首往事,磨难算得了什么,世上毕竟好人更多.诗神没有亏待我,我也不能对不起缪斯.所以我热爱诗歌.更喜欢真正热爱诗歌的人.爱诗的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对了,关于你所说“古诗词中朋友相互赠答诗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往往佳作频出.而在当代诗歌中却十分少见.”这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几十年来我们已习惯了关注一些醒目的题材,习惯了在文本上咬文嚼字,而忽略个人感情领域这一微末细节.好在这一现像正在改变.我相信:随着诗歌触角的延伸,这一题材会很快回归到内心与日常;回归到社会和民众,成为心灵的烛照.

我的人生有三大乐事:1、写诗之乐,2、发表之乐,3、谈诗之乐.我就常在友人聚会时即兴赋诗.谈到得意忘形时,常信口吟诵,甚至大呼:笔来!比如:在一首《题赠大如兄》的诗中,就信手拈来:“与你在一起的最大好处是/—我显得年轻/不过,这世上当得起我叫兄长的/又有几人//一旁,一朵小花在叫哥哥/你和我,都抢着答应……”诗就是我的日常生活,这与发表无关.

写诗,是一种自我的内心表达,不必按刊物和编辑的口味写作.

记者7问:

如今国内一部分诗人写作风格倾向西式,写出来的诗歌酷似翻译体,晦涩难懂.而另一部分偏向于传统形式,却又严重缺乏创新.您怎样看这一现象?

龙郁:

说实话,我写诗就是从读普希金、拜伦起步的.向外国诗学习本没有什么不好.但千万别食洋不化,生搬硬套.还美其名曰横的移植,搞得似驴非马.什么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先锋、现代、后现代、直至下半身、梨花派……可谓眼花缭乱.说句不客气的话,诗离诗越来越远了,我们见到的不过是言之无物,琐碎、,对平民的糟蹋,对普通读者高度蔑视.难怪人们说诗越来越让人读不懂了,平民读不懂,教授也读不懂.而他们还为自己的写作找到玄奥的说辞和蛮横的理论支撑(姑且把它称之为理论),反正,怎么惊世骇俗怎么说.但瞧仔细了,从是是非非派们的笔下你能看到民间疾苦吗?你能从他们的文字中听到社会进步的足音吗?那些不好好说话的人.表面上看很叛逆,实则是对现实的遮蔽,是一群毫无社会担当的自私自利之徒.他们把那些鸡零狗碎,不关痛痒的小情绪写得高深莫测,让人不知所云.请问,你愿意被愚弄吗?

说到另一部分偏向于传统形式的人的症结,你已经指明:严重缺乏创新精神.

记者8问:

作为四川诗歌界的前辈,又是早期参加有诗坛“黄埔”美誉的“青春诗会”的诗人.面对近几年来的“青春诗会”四川地区常常被剃光头,您怎样看待四川诗歌的青年诗人的发展?

龙郁:

上有王尔碑、白航、木斧、沈重、方赫、蓝羽等老师健在,他们才是前辈.我黄口小儿而已.参加“青春诗会”的最大收获是让自认为才高八斗的我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许久不敢动笔.所以才大量读书,调整知识结构,扩大创作的视野.说心里话,我对《诗刊》怀着一份感恩,唯恐给他们丢脸.至于近几年来的“青春诗会”四川地区常常被剃光头.潮涨潮落,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要怨天尤人.回忆我整个创作生涯,在中国叫得响的刊物上大多发过作品,也有个别至今没上的;也就是说成功过,更失败过,有一点值得年轻人学习,那就是我从不抱怨编揖部,而只是在暗中不断学习、摸索,努力提高自己.东方不亮西方亮嘛,全国刊物多的是.只要自己的作品过硬,总有慧眼识马的伯乐.对于创作而言,拉帮结派不行,拔苗助长不行,投机取巧也不行,作家最终只能用作品说话.不过,希望是存在的,据我观察,四川不少年轻人正露出可喜的苗头,只是要摆正创作心态,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用功,天道总会酬勤.

说到培养年轻人,自然没错.我就是当年受到过培养的众多年轻人之一.可到而今,又剩下了几粒呢?就算是晚稻,也是粮食呀!米与米有分别吗?若不及时收获,也只好烂在地里.记得冰心有首小诗《题词》:“年轻的时候/会写点东西的都是诗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要看到他年老的时候”如此直白的一首小诗竟被早年的我记在了我喜欢的好诗之列!几十年后,是否有点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我也说不清.记得在巴金文学院参加的一次中国作协会员座谈会上,我就曾对学敏主编说:作为四川作者,真心想把自己最好的诗给《星星》.为本省增光、争气.只希望编辑部不要有年龄界线,作者就是作者,谁又不老呢?不必照顾,只求一视同仁,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真的,我写诗时就从来没考虑过年龄!觉得自己就六七岁.人啊!无论老少,不进则退,也很容易江郎才尽.我曾对我的学生说:你们哪天觉得龙老师的诗不行了,一定得及时提醒我.我立刻收笔,决不赖在诗坛,决不亵渎缪斯.

而所谓培养也只是一时不是一世.年轻人最好不要等着谁来培养,应该自己培养自己呀,这才是最靠得住的.

记者9问:

中国新诗已经百年,四川作为中国诗歌重镇,您怎样评价百年来四川诗歌的得与失?

龙郁:

都是汉语写作,诗应该没有地域观念,性别观念.至于新诗百年,在我们之前该留下的已经留下了,不需要谁去认定.而我们经历的时代,成绩不容抹煞,但也不可否定其乱象丛生.可笑的是有人想提前上诗史,我担心他反而会是诗史的污点.敢问:历史就这么短浅么?我不知道唐诗、宋词、元曲……中是否有八零后、九零后之分,(九零后还分上九零和下九零)其实,在诗歌的历史长河中,一百年短得连缝都没有,谈何断代,分野?新诗才初具雏形呀!又何必急着做总结呢?来日方长,一切留待后人去评说吧.

汇总,此文为大学硕士与诗歌本科诗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诗歌九问和《成都商报》和正向烟雨方面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 我依然向夜的深处走去 孤独的夕阳悲壮地隐去,暮烟已悄然合围 我从闹市的炉边起身,踏向寒霜的陷阱 心绪落寞,如秋夜的江月 这个世界已把我缠住,我已无法脱身 种下的玫瑰已化为牛虻,就要叮得我无处躲藏 我依然向夜的深处走去,想揪.

2、 由远近一词荡开去《桃花源记》教学镜头 陈治勇丨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师“忘路之远近”的意思颇令人费解,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呢生忘记了路的远近 生忘记了自己走了多远 师一个是“远近”,.

3、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湖南社会《湖南社会史》述评 湖南社会史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的区域社会通史著作,可谓是区域社会史领域一颗耀眼的明珠 该著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周秋光、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张少利、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许德雅、湖南师范大学讲师.

4、 《南洋商报》刊载《知堂回想录》钩沉 夏晓虹知堂回想录乃是周作人晚年应时居香港的曹聚仁邀约而作,1962年11月底完稿后,发表与出版屡遭挫折 直到1970年5月,全书方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整体推出 而曹聚仁约稿之际答应连载的香港新晚报,.

5、 三十行诗说透一条街的宿命读梁平《成都词典:草市街》随感 “我就是你的爷! ”我被惊住了 我被唬住了 我被吓住了 我被镇住了 一声喊一声雷 谁在喊啥意思嘛谁是谁的爷,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爷爷,谁是谁的孙子喊得斩钉截铁,又认真又肯定 我.

6、 质本洁来还洁去从《红楼梦》谈开去 暮春时节,黛玉以绝世的孤傲迎风独立,落英缤纷,而后静静归于一垅香冢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