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有关诗经的论文 诗经赏析论文 诗经论文范文 诗经现实主义论文格式 诗经风雨的的论文 诗经和楚辞的论文题目 和诗经有关的文献综述 诗经论文题目

关于诗经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的雨字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诗经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09

《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的雨字,该文是诗经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和《诗经采薇》和中雨和雨字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段 赛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中的“雨”字的读音和意义历来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读为[y&ugre;],用如动词,意思为“落”、“降下”;又有人认为读为[yǔ],用如名词.前者为历来教材通用,但是笔者从《十三经注疏》对其的训释,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则以及《诗经》的体例特点考察,认为此处“雨”字读为[yǔ],作名词更为恰当.

[关键词] 雨;《十三经注疏》;《诗经》

中图分类号: H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0-0050-01

[作者简介] 段赛,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是历来传颂不已的佳句.“雨”字在古代有作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对应有[yǔ]和[y&ugre;]两种读音.所以对此处“雨”字的训释,历来都有争议.大部分教材和注译本的注音和解释主要有:

(1)雨旧读[y&ugre;]雪:下雪.雨,动词.[1]P930(郭锡良《古代汉语》)

(2)雨:[y&ugre;],此处用如动词,落,落雪.[2]P68

(董志翘《古代汉语》)

(3)雨:[y&ugre;],降下.[3]P317(聂石樵《诗经新注》)

从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材和注译本认为“雨”为去声,用如动词.而袁梅在《诗经译注》中的注译为:雨,此处用如动词,落、降.雨雪:落雪.(或为名词).[4]P31袁梅在这里就比较模糊地解释了此处的“雨”字,两种用法都有肯定,并不像其他教材完全否定“雨”用如名词.经考察,大多数教材和注译本对“雨”字的训释源于《十三经注疏》的解释.下面首先从《十三经注疏》的训释探查究竟.

一、从《十三经注疏》之训释察此“雨”

《十三经注疏》对此处“雨”字的注音是“于付反”,孔颖达正义“今我来思事得还返,又遇雨雪霏霏然.既许岁晚而归,故豫言来将遇雨雪也”.[5]P595从陆德明的注音上看此处“雨”是用如动词.由此看来“雨”读为[y&ugre;]且用如动词的观点应出自此处.但是“雨”字而且是“雨雪”组合一起的在《诗经》中并非一处.《诗经·信南山》中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十三经注疏》中的注音为“于傅反,崔如字”.[5]P827也就是陆德明认为此处读为[y&ugre;],而崔灵恩认为读为[yǔ].崔灵恩是南朝人,而陆德明是隋唐间人,前者先于后者,所以崔灵恩的观点更精确.“雨雪雰雰”和“雨雪霏霏”形式上基本一样,如果崔灵恩给后者的“雨”注音,那么可能也是“如字”.此外《诗经·北风》中“北风其凉,雨雪其雰”,《十三经注疏》的注音是“于付反,又如字”,[6]P310同样是认为此处的“雨”有两种读音和用法.此处是“北风”与“雨雪”相对,《采薇》是“杨柳”与“雨雪”相对,“北风”和“杨柳”都是名词,所以两处“雨雪”应是一样的,那么“雨”字的读音和用法亦是一样的.《十三经注疏》对二处的解释却有出入,显得有些不合理,让人难以捉摸“雨”和“雪”搭配什么时候是“于付反”什么时候是“于付反,又如字”.

另外,《诗经·出车》中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陆德明注音为“于付反,又如字”.[5]P601显然在这里陆德明认为此处的“雨”既可以读为[y&ugre;]又可读为[yǔ].可是对比可以看出此句跟《采薇》中的那两句很相像.既然“雨”在“雨雪载途”中有两种读音用法,为什么在“雨雪霏霏”中不可以呢?这似乎有些矛盾.孔颖达正义:“此因筑垒,从垒叙将帅之辞.言将帅云:正月已还至垒,乃云昔我从此垒出征伐玁狁矣,时黍稷方欲生华,六月之中也.今我自西戎还到此垒,时天降雨雪,则为途泥,正月之中也.”[5]P601孔颖达竟然说“降雨雪”,分明认为此处的“雨雪”为名词,而不是动词,那么此处再为“于付反”就自相矛盾了.所以“雨雪载途”的“雨”应读为[yǔ],那么与之相似的“雨雪霏霏”中的“雨”也应是名词,读为[yǔ].

二、从名词活用为动词探此“雨”

关于《采薇》中的“雨”字,陈明富、张鹏丽提出:“雨”作动词用是“雨”长期由名词活用作动词从而使语义固化的结果,“雨”作动词时读[y&ugre;]是词类活用时的“破读”.[7]“雨”用如动词的例子也很多,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雅·大田》)以及“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但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有规则的,李清文在《诗经新解》中谈论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三条规则,其中符合教材注释的“雨”的是“被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其后面还带有名词或者名词性成分,二者构成动宾关系,而这个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在语义上表示自足的状动关系”[8].如果坚持认为“雨雪霏霏”的“雨”为去声,那么根据这条规则此处的“雨”在语义上表示自足的状动关系,即意义是“像下雨一样降落”而不是单纯的“落”之义.像下雨一样地落粟可以,可是像下雨一样落雪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雨粟”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天上下粟的奇景而用“雨”,因为没人见过天上下粟,下雪就很普遍,为什么要用动词“雨”呢?“雪”也可以用如动词的,如“于时始雪”(《世说新语》)“晚来天欲雪”(《问刘十九》).既然“雪”可以做不及物动词,那么再活用“雨”岂不是画蛇添足?

三、从《诗经》体例特点析此“雨”

《诗经》体例分为“风”“雅”“颂”,也就是说这些诗歌分别分为地方民歌、朝廷乐歌和宗庙乐歌.通俗地说,《诗经》是用来吟唱的歌词.既然用于吟唱,所以句式章法上和韵律上都有严格要求.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而且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一大特色.重章叠句是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那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属于重章叠句,上下句的词语都更换了,句式一样,又形成对偶句式.两句的下句“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对应,“杨柳”和“雨雪”也应对应.关于“杨柳”是指“柳”一种树,是名词,那么“雨雪”也应是名词.关于“雨雪”的解释,有认为是并列复词指雨和雪,[9]也有认为是偏义复词仅指雪,[10]笔者认为《诗经》创作年代很早,之前和同时期的作品中“雨雪”同时出现不是很多,无法证实是否是词,所以将之看作并列复词和偏义复词都不恰当,笔者认为此处的“雨雪”属于连类而及.“雨”和“雪”属于同类事物,而且有时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写雪连及雨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雨雪”是名词,且只指雪,而“杨柳”只指柳,是名词,两者对应甚是完美.

再从诗歌的韵律上看,《诗经》的韵律平和顺畅.上句的“杨柳依依”很平和,而下句突然出现的去声的“雨”读起来甚是突兀,有很强的违和感.想必正是这种违和感引起大家关注,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此处的“雨”读为上声,这种违和感就得到消除.从现代语音学上看,“雨雪”二字均为上声,而两个上声连读常常会发生语流音变,前一个上声变为阳平,后一个不变,即阳平+上声.“杨柳”的读音也是阳平+上声,这样“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声调组合上就一样了,就能更好地发挥重章叠唱的优势了.在音律上,此处上声的“雨”比去声的“雨”和谐、恰当.

此外,在古书中也发现将“雨雪霏霏”中的“雨”理解为名词的实例.《魏书·高阳王雍传》中有这样两句话:“依依杨柳,以叙治兵之役;霏霏雨雪,又申振旅之勤!若折往来日月,便是《采薇》之诗废,《扶杜》之歌罢.”[11]P372很明显,这两句都引用了《采薇》的尾句.“霏霏雨雪”中的“雨”很明显不是动词而是名词,而此句又是“雨雪霏霏”的倒装,说明在魏收眼里,“雨雪霏霏”的“雨”是名词.魏收是北齐人,与《诗经》创作年代相隔相对不是太久,其观点很有参考价值.为本文的观点提供了一力证.

综上,千古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的音义颇有争议.《十三经注疏》对此处“雨”标注的音与《诗经》其他诗歌中的“雨雪”的“雨”不一致,而又无法分辨两处的“雨”有什么区别.而且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解释,让人难以信服.此处“雨”活用为动词意义为“像下雨一样降落”,支配“雪”不恰当,也不需要.从《诗经》突出特点“重章叠唱”和“韵律和谐”上看,“雨”作上声都比去声有优越性.北齐魏收引用中视“雨”为名词,为笔者观点提供一力证.所以笔者认为“雨雪霏霏”中的“雨”字读为[yǔ],用如名词更为恰当.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2002.

[2]董志翘,杨琳.古代汉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聂石樵.诗经新注[M].齐鲁书社,2000.

[4]袁梅.诗经译注[M].齐鲁书社,1981.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M].中华书局,1980.

[7]陈明富,张鹏丽.《诗经》“雨雪霏霏”考辨——兼析《十三经注疏》对《诗经》八处“雨雪”之训释[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15(1).

[8]李清文.“雨雪霏霏”新解[J].绥化师专学报,1988(3).

[9]新月.“雨雪霏霏”那个“雨”字[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1(11).

[10]刘育林.《诗经·采薇》中“雨雪霏霏”新读[J].文学教育,2008(10).

[11]魏收.魏书(简体字本)[M].中华书局,2000.

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诗经采薇》和中雨和雨字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诗经本科毕业论文诗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诗歌英译的三美以《诗经?燕燕》为例 【摘 要】诗经·燕燕创作于先秦时代,被誉为中国诗歌历史上送别诗的始祖,内容上真情流露、感人至深,音韵上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形式上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可以说,诗经·燕燕同时具.

2、 《诗经》在日本江户时代中国教科书身份 (湖南女子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湖南 长沙 410004)摘 要 诗经域外流传十分广泛,在日本影响尤大 对于身在域外的诗经,其身份是汉籍、是儒家经典,这毋庸置疑 但考察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我们发现它在唐.

3、 古诗词鉴赏《涉江采芙蓉》 沈嘉柯著名作家、评论家 湖北省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第十三届委员 已出版愿你从容地生活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人生是一场雅集与岁月温柔相待……50 多本各类文学作品,蝉联两届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

4、 高中语文开展《诗经》教学的价值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语文开展诗经教学的价值,并探索了诗经教学策略,以优化高中语文诗经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诗经 教学 价值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经典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受到语文教学的.

5、 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 先秦时期诗经的传播形态□杨建伟【摘要】从先秦时期文化传播的两种基本形式入手,指出了诗经在先秦时期以口头传播为主,辅以文字传播的基本传播形式,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了诗经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特点,从.

6、 从《诗经》到遍地段子手 从诗经到遍地段子手 文刘广迎人是二律背反的动物贫乏时,铺张为阔;富裕时,朴素为高;散乱时,工整为美;规范时,随性为上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当代段子 常常有人感叹诗人没了,大家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