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 失地农民保障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文献综述 失地农民再就业文献综述 关于失地农民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论文题目 失地农民就业文献综述

关于失地农民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互联网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开发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失地农民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6

互联网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开发,本文是关于失地农民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失地农民和互联网背景和开发研究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刘 淑 伟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6)

摘 要:在我国城镇化和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失地使其“农村没法呆,城市进不去”.再就业与创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路径.开发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工具,帮助失地农民更科学、快速地实现就业和创业.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的了解与其面对困境的原因分析,研究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发的策略,对提升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失地农民 ; 就业创业能力 ; 互联网背景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20.007

作者简介:刘淑伟(1980-),女,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创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7-08-16

0引言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失地农民数累计已达5 000万以上.土地是农民维持生活的保障.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政府或企业给予失地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能满足失地农民一定时间内的基本生活,需要但从保障农民未来的长期生活水平不下降的角度,对失地农民进行正确引导,开发其就业创业能力,使其实现持续的生计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互联网对中国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借助互联网工具来协助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对于改善失地农村的生活状态、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现状

1.1失地农民就业率低,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和创业情况较好

谢勇与徐倩(2010)对南京309户失地农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失业比例高达28.52%,就业率总体低于其他社会群体.叶继红对杭嘉湖地区失地农民职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被调查者就业率为 81.5%,得出结论:杭嘉湖地区失地农民总体就业率较高.针对创业研究,嘉兴市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好”与“比较好”的比例为 69.7%,杭州市的比例为69.2%,湖州市的比例为 65.1%.得出结论:总体上,杭嘉湖地区的创业氛围良好.

1.2失地农民就业行业单一,就业收入低

失地农民的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就业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和各类服务业,就业岗位技术含量较低,以服务人员和企业操作工为主.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失地农民的收入远低于城市同时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对300名失地就业农民进行调查,其就业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

调查显示,失地农民的就业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行业,稳定性差、替代性强、收入低.

1.3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意愿低

叶继红对杭嘉湖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进行调查,“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稳定性差”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3个主要因素.农民对就业满意度整体较低,因此其就业意愿也低.

龚凌花对南通市开发区女性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与存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有效问卷 291份,在所有有效的样本中,除了40名正在创业的女性失地人员外,另有75名有创业意愿,1人未作答,其余 175人均表示暂时无创业计划.尤其年龄较大的受访者,都以年龄较大、没有技术为由表示不考虑创业.

2失地农民就业与创业困境原因分析

2.1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就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意愿低

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率低,就业渠道较少,就业质量不高,一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工资相对较低的清洁维护类岗位以及建筑、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失地农民本身的文化素质也导致其创业能力弱.此外,失地农民思想保守及小农意识浓厚制约着农民再就业与创业.他们宁可把钱存银行或者买奢侈消费品,也不愿意外出就业或将资金用于创业,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较多风险.

2.2土地补偿安置政策存在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费用,以一定数额的货币形式一次性直接给征用对象.现有的土地补偿安置政策使农民的收入短期得到增长甚至提高,但对其发展权重视不够,征地补偿费金额固定,失地农民绝对不可能靠征地补偿金来维持一生的生计,而且征地补偿金会导致失地农民享受失地补贴带来的短期利益,失去就业和创业的积极性.此外,赔偿款要预留子女教育费、老人养老费及家人的生活费等,能用于创业的资金较少一些.从长远角度看,现有的土地补偿安置政策存在缺陷,如果不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创业引导和支持,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2.3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重视不够,缺乏就业创业扶持与引导

针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政府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政府有“提供就业补贴、创业基金”等政策,而针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创业,政府却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和舆论引导. 政府征地后把补偿款发放到村民手中,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创业却缺乏重视.多数失地农民没有接受过政府组织的任何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过政府就业创业宣传、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和引导的也较少,导致农民缺乏再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2.4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不愿创业

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市居民相差较大,使失地农民风险承担能力差,即使有创业意向,也不敢创业.总之,文化、技能、观念与体制等构成了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

3互联网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开发策略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生存之本.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开发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对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调研,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工具,提出了以下5项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开发策略.

3.1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农村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通过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行业,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随着互联网和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超市、物流配送等领域将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岗位.此外,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绿化、卫生、便民服务等领域,都将产生大量适合失地农民的就业岗位.政府要重视这些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入,壮大产业发展,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渠道(见表2).

3.2对失地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其就业创业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和各级基层组织应借助高校、社会组织,引导民营教育培训力量参与技能培训.根据失地农民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特色技能培训方案.适合农民的培训有乡村旅游接待人员、特色农产品经营、互联网工具使用、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超市经营管理、农家客栈经营管理等.此外,与职业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失地农民具备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提高失地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人力资本来增加其就业创业能力.

3.3引导失地农民就地创业,发挥创业对促进农民就业的“倍增效应”

如果有更多失地农民能够选择创业,在提高自己收益的同时,也会为很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地方政府要鼓励并引导有条件的失地农民创业,鼓励失地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就地创业.针对失地农民个人技能和实力弱的情况,可以由个人、几个人合伙或家庭成员组合的方式组成创业团队;以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等作为其创业的主要形式,前期投资金额不易过大,创业行业主要依托地方产业和资源,选择农民熟悉的行业.

地方政府应为失地农民的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如在场地、税收、贷款等环节提供政策方面的优惠;设立失地农民创业基金,在资金方面给予创业失地农民相应支持;探索建立创业互助合作专业组织;奖励创业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3.4用“互联网+”农业思维帮助农民创业

2014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 000 亿元.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有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助力,农村和农业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工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几何级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模糊了产品产地距离局限.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农村创业平台和空间,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创业.教会农民使用互联网,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形成集网购、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教会农户用微信、微博等随时随地发布产品信息、订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5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信息化平台,开展技术、信息与政策咨询,并对农民就业创业状态实施动态管理

为更好地掌握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情况,更有针对性地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一方面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构筑互联网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提供专门的互联网平台,如类似58同城平台,让就业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和政策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对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服务和咨询,进行O2O的线上与线下指导.对于比较精深的专业技术问题,过去由于农村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现今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远程得到专家的及时帮助.此外,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和创业状况,实施动态管理,可以更精确地掌握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和创业状况,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准备的信息依据.

3.6对失地农民的下一代给予引导支持,促进创业

调研显示,发现失地农民的年龄往往比较大,其下一代大部分没有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针对年龄较大的农民创业意愿差、而其后代往往都有在城市工作或创业经验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够推出针对失地农民下一代创业的政策支持或加强对失地农民下一代创业的引导,利用失地农民的土地征地补偿款作为启动资金,加上政府的各项政策扶植和支持,失地农民下一代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相对失地农民这一代更加成熟,因此对失地农民下一代的创业引导效果要比失地农民更好.引导失地农民下一代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将他们的经验、技术用来加快农村建设,同时还解决了失地农民养老等社会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和各级基层农村组织要将精力与重点放在引导失地农民下一代创业上来.

3.7政府创新公共服务理念,完善“三农”保护体系

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并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帮助失地农民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相关奖励政策,有效利用各项政策优惠促进创业.政府应开辟针对失地农民创业的“绿色通道”,简化创业项目的申报审批手续、提高效率;建立农民创业园,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或直接奖励的形式给企业鼓励,让其有动力吸纳失地农民就业.从政策、资金与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成果的产业化.

3.8政府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促进就业、创业和就业保护、创业支持的宣传与讲座,帮助失地农民构筑新的就业观;对于在就业创业中表现突出的典型单位和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和宣传,宣传其创新精神和成功经验,在失地农民中形成积极的导向和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对失地农民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难的报道,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帮助改善该群体的就业状况;唤起失地农民的创业意识和信心.

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有重要影响.政府应当重视,使农民不能“失地”、“失业”.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问题提出了5点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帮助失地农民实现“进城就业,在乡创业”.此外,需要不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将有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唐剑.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问题及主要对策[J]. 现代农业,2013(3).

2李国梁.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开发[J].开发研究,2014(2).

3王云.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J].农业经济,2016(4).

4孙巧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国行政管理,2012.

(责任编辑要毅)

该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失地农民和互联网背景和开发研究方面的失地农民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失地农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大众创业,万众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顺应高……教育改革的目标,还能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价值 目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2、 基于学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刘小宁【摘 要】基于“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业教育理念,从转变教学观念、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3、 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探究 摘 要 职业素养是现代企业人才录用的主要标准,工匠精神则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从业者职业素养的最高境界 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对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意义重大 目前,中职毕业生.

4、 城乡统筹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当前,重庆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肩负着“十年再造一个新重庆”、“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rdq.

5、 互联网背景下职前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与 □ 黄振旭 宋 霞 裴先茹【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改革呈现出全新态势,“互联网教育”更是为职前化学教育打开了新的窗口 面对新的形势,职业化学教学如何.

6、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背景之下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