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国外论文期刊 国外文献数据库 国外学术期刊网站 国外杂志订购 国外时尚杂志 国外文学期刊 国外建筑学论文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工程机械杂志 国外经济管理期刊 国外机械类期刊 毕业论文直接翻译国外

国外方面论文如何写 跟国外共用图书馆综述有关论文如何写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国外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06

国外共用图书馆综述,该文是关于国外论文范文资料和综述和图书馆和共用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张晋鹤

摘 要 国外共用图书馆的实践和研究始于19世纪初.文章选取1998—2015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国外共用图书馆的兴起原因、合作形式、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梳理其优缺点、获得成功的因素、失败案例及发展趋势.建议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研究从四方面展开:开展调查研究,注重法律研究,加强实践性研究,拓宽对国外共用图书馆的研究.

关键词 共用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校地共建

引用本文格式 张晋鹤. 国外共用图书馆研究综述[J]. 图书馆论坛,2016(4):104-112.

0 引言

共用图书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图书馆之间通过达成正式协议,为两个或者以上不同群体的用户提供公平的资源、服务以及设施的一种服务”[1],英文对应关键词是joint -use library、dual-use library,特别强调两个或以上图书馆共同使用同一个图书馆建筑实体为用户提供服务.为突显“joint use library”合作的基本特点,笔者采用“共用图书馆”进行阐述.

共用图书馆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深入的研究,涉及多种性质的图书馆,如中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社区学院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共用图书馆是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形式,不同于一般的图书馆联盟,也不同于其他的馆际合作.比如,美国基恩州立图书馆(Keene State Library)由基恩州立学院(Keene State College)和基恩公共图书馆(Keene State Public Library)联合运营15年,由于其分别使用各自的图书馆场所,并没有共用一个图书馆建筑实体[2],因此不属于共用图书馆的研究范畴.在我国,高校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如聊城图书馆/聊城大学图书馆、池州市图书馆/池州学院图书馆等校地共建[3]属于共用图书馆的一种模式.本文以广泛的文献调研为基础,梳理国外共用图书馆的实践和研究的脉络,以期对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实践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1 共用图书馆的文献调研

1.1 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Emerald、Elsevier Science、LISTA with FullText、Taylor & Francis、EBSCO的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bstracts五种外文数据库为检索工具,采用“joint use”“dual use”“library”作为检索词进行组配检索,并对已有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回溯,然后增加“combined libraries”“public library”“school library”“university library”等新检索词进行再度组配,共找到期刊论文44篇、论著4种、会议论文集2种、工作报告4篇.图1反映了1998-2015年国外共用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情况.

1.2 研究概况

图1表明,国外共用图书馆在1998-2015年间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不属于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但整体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论文数量于2006-2007年达到高峰,增多至13篇,原因在于:(1) 2006年国际图书馆专业期刊《图书馆趋势》(Library Trends)在第54卷第4期就共用图书馆进行了专题研究,有10篇专题文章讨论了共用图书馆实践的多方面问题;(2) 2007年6月19-21日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共用图书馆国际会议,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共用图书馆:国际会议论文集》(Joint Use Librarie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3) 2011年11月3-4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举办了第二届共用图书馆国际会议,出版了会议论文集《连接与融合:第二届共用图书馆国际会议集》(Connection and Convergenc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Joint Use Libraries).

国外大力发展共用图书馆的不仅有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等发达国家,还包括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有关共用图书馆的研究文章最多(占54.5%),这主要与美国1995年之后共用图书馆的实践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有关,见图2.

国外对共用图书馆的研究较早.早期共用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北美、澳大利亚及欧洲的乡村社区,这是由于中学或公共图书馆无法独自提供馆舍或馆藏,因此出现这种合作方式.1856年澳大利亚出现中学与社区图书馆共用学校的馆舍为公众和学生提供服务的先例.1906年美国新汉普郡公共图书馆在当地的一所高中图书馆内为社区和学生提供服务,这些实践案例的形式可视为共用图书馆的构成元素[4]2-3.1920年代,英国剑桥郡出现中学与公共图书馆合作的情形[5].在1970年前,研究集中在高中与公共图书馆、高中与社区图书馆的联合,研究者普遍认为共用图书馆是不可行的,弊端大于好处.

进入1970年代,共用图书馆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仍以高中图书馆与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联合为主要形式[6],数量增长较快.澳大利亚的共用图书馆在1978-1983年从21所发展到44所[7],英国发展到15所,加拿大达到179所.进入1990年代后期,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共建逐渐增多[8],共用图书馆呈现出合作形式多样化、规模大的特点.合作机构由通常的两个发展至三个,如大学 — 继续教育机构 — 公共图书馆,而且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还包括信息机构、商业中心等.

2 共用图书馆兴起原因的研究

2.1 经济因素

美国学者Joanna Kluever和Wayne Finley认为,共用图书馆能够在馆藏、空间、维护运营以及人员设置等方面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9].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普遍面临预算减少的压力,共用图书馆不仅可以整合经济资源,还可以提供比单一机构更完善的馆舍与馆藏,从而大量减少资金投入[10].Kathleen R.T.Imhoff指出,随着城市土地日益紧缺,许多公共图书馆寻找合作伙伴,与之共用馆舍,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避免馆藏的重复建设,进而最大化投资率[11].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许多高校在新的卫星城建立分校,新校区需要建设新图书馆,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始寻找公共图书馆作为共用图书馆的合作伙伴.

2.2 政策因素

共用图书馆的兴起,一方面是政府重视公共文化事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或者项目推动共用图书馆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教育机构及图书馆不断努力,促成共用图书馆的相关法律条款颁布或实施.比如,1974年澳大利亚的一项政府政策指出,为小乡村居民快速提供图书馆服务的唯一途径是公共图书馆在政府承办的学校里展开服务[12].在美国,大约从1960年开始,联邦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鼓励高校图书馆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来加强学校机构的发展;1965年约翰逊总统政府通过《1965高等教育》法案,目的是加强联合设施的建设;1990年代佛罗里达州建立几座共用图书馆,部分原因是由于州长劳顿所倡导的“一站式学校”理念,即通过学校的网站为社区集中提供服务[13]9-10.

2.3 社会因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学者提出公共图书馆能够扮演解决社会排斥问题的角色;进入1990年后,开始逐渐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及促进社区凝聚力.Sarah McNicol在2003年出版的论著《共用图书馆:图书的未来》(Joint-use Libraries:Libraries for the Future)中探讨了共用图书馆如何影响社区凝聚力,比如英国曼彻斯特原有两座旧图书馆,花费较大,加之该市有大量非英语家庭,离婚率、失业率,犯罪率较高,旧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环境贡献微弱,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因此新建了北方城市大学图书馆(North City Library),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14]31-35.又如美国加州圣何塞市建立的马丁·路德·金共用图书馆(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Library,King Library)是由圣何塞公共图书馆(San Jose Public Library)与圣何塞州立大学图书馆(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共同建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关系[15].

3 共用图书馆合作形式的研究

国外共用图书馆合作形式呈多样化.Karen A. Dornseif认为按照合作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较小程度的融合(Minimal Integration),一般只共用馆舍,其他方面均独立运行,各自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进行编目,拥有独立的馆藏,使用不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网站等.(2)选择性融合(Selective Integration),合并馆藏,服务则根据合作伙伴之间各自的优势进行职责划分,通常公共图书馆负责流通与信息技术服务,学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双方可以共同使用会议室,财务及管理运行的费用则根据合作前签订的协议分配.(3)完全融合(Full Integration),合作双方需要建立统一的使命和任务,人员统一管理、培训,有统一的馆藏,馆内所有区域向所有读者开放[16].Sarah McNicol认为根据合作机构的性质,分为以下几种合作方式:“高中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社区学院图书馆 — 大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 — 大学图书馆,政府信息中心 — 大学图书馆,研究中心 — 商业机构.”[17]1-2

总体来看,共用图书馆在全世界的实践案例中,“高中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最多,历史最久;“大学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合作的规模较大,如King Library投资1.775亿美元,馆舍面积为44128平方米[18].

4 共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共用图书馆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各方图书馆的人员与明确人员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大多数文献都探讨了组织架构的设置及人员管理问题.根据合作者参与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

4.1 两方合作的管理模式

4.1.1 有两个雇主,聘用一个馆长或两个馆长的管理模式

(1)共用图书馆聘用两个馆长,向各自所在机构汇报工作.每个图书馆负责自己的内部管理,如希尔学院图书馆(College Hill Library)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弗兰特岭社区学院(Front Range Community College)和威斯敏斯特公共图书馆(Westminster Public Library)共同建设,各自有馆长,并保持原有机构的人员管理[19-20].

(2)共用图书馆只聘用一个馆长,馆长向学校负责,如美国弗吉尼亚海滨共用图书馆(Virginia Beach Joint-Use Library)是由泰德沃特社区学院(Tidewater Community College,TCC)和Virginia Beach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由于TCC出资83%,因此馆长由学院聘用,其余工作人员则来自双方图书馆的原有馆员[21]142-146.

(3)共用图书馆聘用一个馆长,由公共图书馆负责运行管理,如由欧文公共图书馆(Irving Public Library)和北湖学院(North Lake College)共用建设的美国北湖社区图书馆(North Lake Community Library)[22]138-141.

(4)共用图书馆聘用一个馆长,馆长需同时向合作双方的机构汇报图书馆的运行状况,如维多利亚学院与休斯顿大学维多利亚分校共同建设的图书馆(Victoria College/University of Houston-Victoria)[23].

4.1.2 只有一个雇主的管理模式

共用图书馆只有一个雇主,由学校或是公共图书馆负责管理运行.例如,孤星学院赛菲尔—哈里斯县图书馆(Lone Star College-Cyfair/Harris County Branch Library,LSC-Cyfair Library)是由学校负责运行管理、监督并支付所有图书馆员工薪酬,而哈里斯县公共图书馆则负责为特定数量或部分职务岗位筹集资金[24].又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塞米诺尔图书馆(Seminole Library)是由圣彼得堡学院(St. Petersburg College)和塞米诺尔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塞米诺尔公共图书馆负责图书馆的管理运行及员工雇佣,学校提供图书馆建筑场所、技术保障等服务[25].再如,美国布劳沃德学院/布劳沃德县北区共用图书馆(Broward Community College /Broward County North Regional Joint-use Library)的全部人员都由布劳沃德县公共图书馆聘用,图书馆管理系统也由公共图书馆提供[26].

4.2 三方合作的管理模式

3个或者以上的机构合作,一般只有一个雇主,并且由公共图书馆来负责运行管理.例如,美国圣露西西部图书馆(The St. Lucie West Library)是一个三方合作的共用图书馆,分别由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印度河社区学院(Indian River Community College)以及圣露西县图书馆系统(The St. Lucie County Library System)联合建设,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圣露西公共图书馆[27].又如,美国的大学分校—本德堡县图书馆(University Branch,Fort Bend County Library,Sugarland)是由休士顿大学舒格兰分校、沃顿商业专科学校及本德堡县图书馆三方共同参与建设,日常的运营管理由本德堡县公共图书馆来负责[28].再如,贝里图书馆与信息中心(Berri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re)是澳大利亚南部的一所共用图书馆,是由贝里公共图书馆(Berri Public Library)、默里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Murray Institute of Tafe)和格罗索高中(Glossop High School)共同建设,于1999年1月开馆,其员工由当地政府聘用[29].

5 共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5.1 馆员文化冲突

由于共用图书馆的馆员分别来自不同的系统,存在较大的组织文化差异,服务意识、工作习惯不同,因此不同背景的馆员发生冲突是较为常见的.Philip James Calvert认为,解决馆员文化冲突最重要的途径是沟通,因此要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在正式沟通方面,定期举行不同层面的工作会议,设置由不同背景馆员构成的工作项目组;同时为馆员积极创造非正式沟通的机会,如设立茶室;面对多变的工作环境,馆员要善于拥抱新变化,要意识到共用图书馆是一个持续的整体,保持一致的组织愿景尤为重要[30].

5.2 人员招聘

研究者普遍认为,共用图书馆对馆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共用图书馆的人员招聘中,挑选同时具备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两种类型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成为一种趋势,但这样的人选数量并不多,馆长级别的人选尤其稀缺.如上述LSC-Cyfair Library由孤星学院负责人员招聘,据图书馆招聘委员会介绍,因为共用图书馆要求馆长候选人须具有公共图书馆工作经验,使得候选人数量变得很少,更实际的做法是寻找那些理解共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并为其未来的挑战和美好前景感到振奋的人.Harrier McDougall认为,在找不到具备两种类型图书馆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时,招聘委员会成员更趋向于选择那些愿意服务不同用户群体的图书馆员,在面试时最好提一些有关应对力的问题,如“你曾经做过什么”,而不是“你会怎么做”;又如,“作为公共图书馆馆员,你通常如何帮助大学学生”;“作为大学图书馆馆员,你如何与普通市民用户互动”.通过以上这些问题,招聘人员可知道应聘者是否具有强烈的用户服务意愿;另外,通过观察应聘者的某些特定倾向,比如若候选人表现出无法接受服务用户这一理念,即可判断他是不是合适的人选,还可以通过询问候选人在两件同等优先的事项产生冲突时的解决办法,来观察其同时应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反应[31]37-50.作为应聘的馆员,应了解自己对共用图书馆理念是否认同,能否帮助各种类型的用户,这是至关重要的.

5.3 人员培训

由于要同时面对公众用户与学校用户两个不同需求的群体,必须具备复合技能,这对馆员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譬如,对大学图书馆馆员来说,除承担参考咨询、教学支持以及收集相关资料的职责之外,还必须为机构和公众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因而常规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者们更强调对新进馆员的培训,如在美国圣露西西部图书馆(The St. Lucie West Library ),新馆员入岗时必须经历三至四周的密集培训;在诺瓦东南大学(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图书馆,新进馆员首先会到所有合作的大学图书馆参观学习[32].

6 共用图书馆优缺点的研究

首先,有效利用资源与经费是共用图书馆最主要的优势.一方面,共用图书馆能够聚集各个机构的预算经费,共同负担建设及运营成本,如馆舍建设、资源采购、馆员薪资;另一方面,在提供资源、获取资源或创新方面更富有弹性,如馆藏规模增大、馆舍空间扩大、服务多样化、数字资源更加丰富.其次,能够在同一个地点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更长的开放时间,对使用者而言更加方便.再次,加强了图书馆与社区的联系,如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社区服务的相关资讯,促进了社区群众的终身学习和教育,并能更好地聚集不同的社群组织[33].

共用图书馆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机构的合作,馆员因原有职场文化及理念的不同而发生冲突,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二是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如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区民众,两个群体的需求不太一样.三是地理位置影响服务效果,图书馆的地点若在学校,则服务时段可能受制于学校的开放时间,社区用户也会因为图书馆在学校里而不愿前去[34].四是馆员需加强专业训练才能同时服务不同用户.

7 共用图书馆成功因素的研究

7.1 人员管理及沟通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员问题是影响共用图书馆合作的核心因素.Marion Bannister指出所有影响共用图书馆的关键因素里面,人员管理是最为重要的[35],管理者对馆员的支持非常重要.由于共用图书馆的合作易发生人员冲突,因此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共用图书馆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如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要互动,馆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学习,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沟通应该定期举行,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Julia A.Woods认为合作对各机构的管理者而言,意味着都将会失去对组织的一些控制,因此互相妥协对合作成功非常必要,每个人都必须怀有包容的心态面对问题[36].

7.2 注重建设前期的法律事项

国外共用图书馆在建设前期非常注重法律事务的处理.大多数论文提到了法律协议(Agreement)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在建设前期通过法律协议确定可能发生的问题.在2012年出版的论著《共用图书馆:可行模式》(Joint-use Libraries:Models That Work)第六章“法律事项(Legal Considerations)”[37]73-74中,把法律相关部分作为独立的章节详细论述.

学者普遍认为,应在建设前期尽可能完善合同或协议,合同要全面但不要过分限制约束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合作的长久,避免诉讼和解决内部矛盾.正式的合作协议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的背景介绍,以及图书馆的使命和目标;(2)建筑物面积、容量和特征的描述;(3)施工和预期回报的资金和给付细节;(4)建筑物、物资和设备的所有权;(5)运营费用的分配公式和方法,维护和维修的责任;(6)日常的管理、监督、人员配备、汇报要求和开放时间;(7)冲突解决计划方案;(8)责任险承保范围;(9)补充和条款修改期权;(10)解散和提前终止的步骤”[38]74-75.关于协商的所有决定都用书面形式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协商过程中要将沟通及文件的核心集中在人员配置、收入和支出分配、日常运行的职能分配等细节上[39]74-75.将运营细节写进合同对共用图书馆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减少因纠纷而最终伤害共用图书馆的运转或导致雇员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合同须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签订,并设置处理问题的程序;在建馆之初,还应设置一年的观察期,以利于合同的修订[40].

7.3 合理的空间设计

共用图书馆由于涉及到两种类型以上的服务对象,因此,在建设馆舍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地理位置、空间分配、图书馆的出入口标识设计、内部设计与家具选用.在设计新馆时,建筑师应该向馆员、市民或是学生组成的用户小组汇报,与他们交流意见,将他们反馈的需求纳入到设计的考虑因素当中.另外,由于共用图书馆涉及到多个合作者,因此对于建筑师及设计团队来说,空间设计会变得更加复杂[41]51-72.

7.4 定期的内部及外部评估

研究者普遍认为由于共用图书馆的特殊性,其评估与监督是一个较难的问题.Alan Bundy和Larry Amey指出,持续的内部自我评估和定期透明的外部评估能够降低合作的难度和培育合作机构的协同性;评估应该从着手实施计划就开始,并且有关评估的内容和事项应该体现在合作协议当中;评估方案的实施应包括目标、成功的关键因素、行动计划、成功测算、年度报告五个步骤[42].Patricia T. Bauer认为,评估应包括图书馆运行的各个方面,如建馆实施计划、合作者签订的正式协议、共用图书馆管理委员会( Governing Board or Committee)运行的状况、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权限、传统服务与网络资源共享达到的效果、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两个图书馆之间的融合度等,评估的重点是事情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做了什么事[43].

8 失败案例的研究

共用图书馆的机会与挑战并存,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够良好运作.深入研究失败案例有助于防止正在运行或即将建设的项目重蹈覆辙,以下是两个失败案例.

美国北湖学院于1998年与欧文公共图书馆共同签订项目合同,2002年开馆,2004年停止合作.由于合作前期没有明确地将学校及公共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职责分配等以书面协议的方式确定下来,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投入资金较多,享有共用图书馆的主导权,负责具体运营,但未能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忽视了学院图书馆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学校,该馆公众用户的数量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在每6年1次的评估中,双方都认为自己投入与享受的服务是不对等的而选择终止合作.由此可见,项目前期的细节协商与合同签订、地理位置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44]138-141.

赫维湾图书馆(Hervey Bay Library)是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与赫维湾市(Hervey Bay City )共同建设的图书馆,是澳大利亚第1所大学与当地政府共同建设的图书馆,1998年3月开馆,为400名校内外教职员工、学生与4.4万名社区居民提供服务[45].尽管该馆有提供经济、社区和文化上的诸多好处,但运营14年后,双方于2012年解除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未能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建立坚实的基础,这说明,即使共用图书馆有着在合作初期能够共用承担建设成本的优势,但长期合作更加需要共同的目标、愿景、适应力以及合作力[46].由此可见,一个共用图书馆的成功运作对各个环节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9 共用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者对共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持有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共用图书馆无法成为未来图书馆流行的趋势,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

Nancy Denport认为共用图书馆在未来不一定受欢迎,随着人们电子化信息接受程度的提高,读者对电子资源产生的空间需求将代替对原有图书馆部分书库空间的需求,并且图书馆更多地与其他类型的机构共享空间,与其他非正式的校园空间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图书馆将从图书传递及存储地快速转变成为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文献信息聚集地[47].Claire B.Gunnels和Susan E.Green认为尽管共用图书馆有诸多好处,但它并不适用于每个图书馆.许多共用图书馆的管理者承认很难找到合适的有经验的人担任馆长,因此在处理共用图书馆的内部冲突时感到精疲力竭,而建设前期各投资者对协议的商定也十分复杂,未来共用图书馆将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成本控制而不是如何扩展服务等方面[48]151-154.

Alan Bundy认为共用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合作的终极模式,在空间方面,尽管由于电子信息的发展,馆藏空间会逐渐缩小,但馆藏空间的变化正是促使企业联合经营的催化剂[49].美国学者Harriet D和MacDougall指出,已经成功建设的共用图书馆可通过分享他们的实践经历,为未来共用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帮助,从而大大降低共用图书馆建设及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如在美国第一个私人大学(诺瓦东南大学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与地方政府(Broward County)合作建设的共用图书馆阿尔文·舍曼图书馆(Alvin Sherman Library),馆员经常探讨制定建馆计划与协议内容、人员管理等细节,对未来其他共用图书馆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0].

10 共用图书馆对我国校地共建研究的启示

综上所述,国外共用图书馆的研究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目前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仍处在探索阶段,研究层次总体停留在介绍层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共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运作模式、实施对策等方面[51],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应当关注和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应在四个方面加强研究.

(1)开展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实证研究.目前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调查与分析法为主,缺乏数据支持,例如,对于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基本概况欠缺具体实在的统计数据[52].未来应通过对详细调查,摸清我国当前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形成系统性研究,为国内发展提供指导.

(2)注重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法律研究.法律应用一直是国外共用图书馆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发展受领导意志影响较大,每位领导对于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图书馆也会因为高层领导的变更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共建图书馆的法律支持有助于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在合作前期,完善的法律协议能够有效保障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研究应该成为本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

(3)加强校地共建图书馆中的实践性研究.目前研究中宏观层面的论述较多,而且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未来应着重研究校地共建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实质性问题,如不同行政级别图书馆合作中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面向公众用户和高校用户的馆藏资源建设问题,图书馆的地理位置选择与馆舍空间规划问题,如何更好地针对不同群体用户进行阅读推广服务,如何对校地共建图书馆进行评估,如何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与实施馆员绩效管理,如何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馆员内部沟通等问题.

(4)拓宽对国外共用图书馆的研究.一方面,国外大量的成功案例值得我国学者深入探讨,有针对性地吸取其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校地共建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共用图书馆中的其他合作模式,如高中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中图书馆与社区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也有助于我国开展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4] [13] [14] [17] McNicol S. Joint-use libraries:libraries for the future[M]. Oxford:Chandos Publishing,2008.

[2] Halverson K,Plotas J. Creating and capitalizing on the town/gown relationship:an academic library and a public library form a community partnership[J].The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2006,32(6):624-629.

[3] 王雪燕. 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实践及研究综述[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5):26-29.

[5] McNicol S. Joint use libraries in the UK[J]. 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2003,16(2):81-90.

[6] Ken H. Dual-use libraries:guidelines for success[J]. Library Trends,2006,54(4):488-500.

[7][12] Bundy A.Widening client horizons:joint use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1990s[J].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98, 11(1):4-16.

[8] Miller W. Joint-use libraries:stretching resources in the public interest [J].Community & Junior College Libraries,2003,11(2):3-5.

[9] Kluever J,Finley W. Making connections:challenges and benefits of joint use libraries as seen in one community[J].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2012,18(1):48-55.

[10] Marie K L.One plus one equals three:joint-use libraries in urban areas — the ultimate form of library cooperation[J].Library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2007,21(1):23-28.

[11] Imhoff K R T. Public library joint-use partnership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2001,15(1/2):17-39.

[15] Breivik P S,Budd L,Woods R F.We’remarried the rewards and challenges of joint libraries[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5,31(5):401-408.

[16] Dornseif K A.Joint-use libraries:balancing autonomy and cooperation[J].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2001,15(1/2):103-105.

[18] G M E.San Jose’s new joint-use library sets a record[J].American Libraries,2003(9):16.

[19] Smith V.A further perspective on joint partnerships:a commentary on creating and capitalizing on the town/gown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6,32(6):630-631.

[20] Fontenot M J. A case for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ommunity college and public libraries[J].Public Libraries,2007(4):46-79.

[21] [22] [31] [37] [38] [39] [41] [44] [48] Gunnels C B,Green S E,Butler P M.Joint-use libraries:models that work[M].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2.

[23] Victoria College[EB/OL].[2015-10-25]. http://library.victoriacollege.edu/libraryinfo/departments.aspx.

[24] Green S,Gunnels C. Voices from the trenches:librarians reflect on the joint-use library[J].Community & Junior College Libraries,2005,13(3):25-31.

[25] Olliver J,Anderson S. Seminole community library: joint-use library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y and the college[J].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 2001,15(1-2):89-102.

[26] Gaskins R M. Joint-use libraries:a personal account [J]. Community & Junior College Libraries,2004,13(1):37-43.

[27] Carla R.Working at a joint-use library[J]. Journal of Access Services,2006,4(1/2):76-84.

[28] Fort Bend County Library[EB/OL].[2015-10-25].http://www.fortbend.lib.yx.us/.

[29] Shier C. Resource sharing:case study of a new joint use library in South Australia [J]. 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ei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99,12(3):123-127.

[30] Calvert P J. Why do staff of joint-use libraries sometimes fail to integrate investigating cultures and ethics in a public-tertiary joint-use library[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0,36(2):133-140.

[32] Quinlan N J.,■ J. Providing reference in a joint-use library[J].Internet Reference Services Quarterly,2004,9(1/2):111-128.

[33] Massis B E. Libraries matter “education and community”[J]. New Library World,2011,112 (11/12):566- 569.

[34] Dunford H . Cooperation,compromise,commitment: A joint use library in an isolated area of Taania[J]. 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98,11(4):179-181.

[35] Marion B. Joint use librarie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reflection on practice[J].Orana:1999(7):15—18.

[36] Woods J A. Joint-use libraries:the Broward community college central campus experience[J]. 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2001,15(1/2):41-53.

[40] McNicol S.What makes a joint use library a community library [J]. Library Trend,2006(4):519-534.

[42] Bundy A,Amey L. Libraries like no others: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and progress of joint use[J]. Library Trends,2006,54(4):501-518.

[43] Patricia B T. Changing places:personnel issues of a joint use library in transition [J].Library Trends,2006,54(04):580-594.

[45] McPherson M. Hervey Bay joint use library:lessons for tomorrow[J]. Austral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1998,11(2):75-89.

[46] Parker J,Strachan B. Marriage and divorce:the Hervey Bay University/Public Library,Queensland[J]. 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2012,25(3):121-126.

[47] Denport N. Place as library [J]. Educause Review,2006(1):12-13.

[49] Bundy A. Joint use libraries:the ultimate form of cooperation[M]//McCabe Gerard B,Kennedy James R. Planning the Modern Public Library Building .Westport CT:Libraries Unlimited,2003:129-148.

[50] MacDougall,Harriet D,Quinlan N J. Staffing challenges for a joint-use library:the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and Broward County experience[J]. Resource Sharing & Information Networks,2001,15(1/2):131-150.

[51][52] 孙海双,王雪燕.我国校地共建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1(5):6-9.

作者简介 张晋鹤,女,硕士,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收稿日期 2015-10-30

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国外专业范文可作为综述和图书馆和共用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国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国外图书馆3D打印服务与实践进展*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对国外图书馆的3D打印服务研究及实践进展进行了调研及分析,研究表明图书馆引入3D打印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3D打印服务分为自助型、引导型和依托型……3种模.

2、 2019大学图书馆前沿趋势高等教育中影响大学图书馆的趋势和问题综述 每隔一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研究规划与评议委员会就大学图书馆相关的高……教育前沿趋势编写一份报告 本次ACRL前沿趋势报告中的主题为一些希望了解新资料、扩充知识面的读者所熟知,而其.

3、 国外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改造 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常规服务也因此面临挑战 传统服务模式中,用户获取信息资源需要到馆进行查询、借阅和申请服务,而目前鉴于图书馆大部分资源都实现了网络获取,使得来.

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综述 摘要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出版七年多来,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相关研究论文数百篇 对20122017年间该领域研究发表的论文进行综述研究,指出中图法(第5版)存在的类名不规范、.

5、 国外主要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和 摘 要世界主要国家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性对比和分析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图书馆通过立法确保国家图书馆接受出版物呈缴的权利;以战略规划和馆.

6、 2007-2019年图书馆读书会文献综述* 曹静仁(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510631)关键词图书馆;读书会;分布;类型;合作摘要文章对2007—2017年有关图书馆读书会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读书会的实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