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互联网金融论文 互联网金融论文题目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论文 关于金融的论文 金融经济杂志社 金融博览杂志 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防范开题报告 互联网金融期刊 文献综述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影响 互联网金融国外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论文 毕业论文互联网金融模式

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与吉林省农村金融的问题与路径分析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互联网金融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19

吉林省农村金融的问题与路径分析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该文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互联网和金融和路径类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农村经济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当前吉林省农村互联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2014-2016年的数据对比阐述吉林省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吉林省农村金融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体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政策制度完善与支持、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建议,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助推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8)11-0106-02

一、吉林省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目前服务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一些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缺乏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技术支持平台,金融支农作用不大.

2016年农村金融机构人数占比29.4%比国有商业银行占比43.95%少了10%左右,虽然占比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人数众多,每位从业人员需要服务几百名农村居民,可见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短缺,从业人员较多服务于日常的柜台服务,使得理财、保险、贷款等多项业务短缺,农村金融机构在供给方面停滞不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服务性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从图1可见,2014年至2016年吉林省农合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呈逐年上涨的态势,2016年各项存款总额共计4 275.1亿元,较2015年增长26.62%;2016年各项存款总额共计2 219.97亿元,较2015年增长14.06%.存贷款余额的增长反映出吉林省农村居民对存贷款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的需求逐年增长.而农村资金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县域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

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吉林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吉林省发展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村金融的意义

(一)有助于改善吉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供需矛盾,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以智能大数据为背景,凭借其及时的资讯服务、高速运行的互联网信息处理优势,有效地打破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面临的时间地域限制,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高效的对接平台.同时,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下的农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金融服务的平台,能够鼓励大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关注农村信贷业务、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等,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有利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依托,建立兼具商业性与政策性、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操作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够将农民闲散的小额资金高效聚集起来,更大程度满足农民的生产性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手段,因地制宜提升对“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为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输血”,从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意识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截止到2017年,吉林省94个行政村没有光纤宽带,但手机的普及率还是相当高的,已达到了83.34%.趋于平稳、性能多样的智能手机借用“虚拟性”强的互联网平台,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线上服务网点;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借用互联网的宣传优势定期向村民推送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加深对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了解,提高农村金融个性化服务水平.

三、吉林省当前发展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不信任

吉林省大部分的农民以耕地为主.据资料显示,当面临次年耕地资金短缺问题时,78%的农民需要通过贷款或民间借贷的方式解决.但即使需要融资,他们的第一选择是民间借贷而不是贷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文化水平较低,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较低.

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的猖獗,农民对于非交易存在顾虑.另一方面,尽管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带动了诸多互联网金融工具如网上银行等新兴支付手段在农村的兴起,农民还是更愿意把资金存入银行.其根源仍是在于缺乏对金融的认识,对于农民来说,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对新兴事物接受速度慢,对互联网金融存在芥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金融下的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一些金融机构在对从业人员进行招聘时,通常会设置诸如专业背景,高校出身等“高强硬”要求,因此,其从业人员普遍拥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而这些看似“高门槛”的要求却能对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反观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了方便与客户的交流,在选择从业人员时以当地居民作为优先选择的对象,造成其从业人员文化层次不一,缺乏专业培训、信息化的互联网金融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些问题恰恰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同时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推广和发展.

(三)农村地区征信体制落后

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的信贷业务多针对农业生产领域,表现得较为保守.一方面,吉林省农民收入方式单一、家中存款数额少、缺乏偿债能力等特点导致农村地区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农民的信用资料来源少、可作为参考和担保的效用低.在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和收入的相关数据较难收集,从而无法建立有效的征信体系,导致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较高,从而制约农村融资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缺乏产品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不少银行及时地完善了网上银行系统、积极与阿里等电子商务公司进行第三方支付系统合作,实现了互联网金融全方位体验的可能性.在完善专门的掌上APP的同时,增加了在线理财等特色业务,更贴近于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反观吉林省作为新型金融机构的示范省份,农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并不大.其主要原因 在于:

第一,由于吉林省的农村分布密度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村金融机构多以临柜*为主,服务人员占比较大,缺乏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

第二,国家在2016年提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使之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多数的农村金融机构对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缺乏长远的认识,不能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没有意识到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要求.

第三,农村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占比偏低,并且依赖于存贷利差.在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大幅缩窄,对农村金融形成巨大冲击,面临客户流失的危险.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积极研发新产品,进行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四、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的路径分析

(一)提高农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认识

首先,可以从教育体制入手,从中小学生入手,把“互联网金融知识”列入学生课程安排当中,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应发挥管理、组织、指导银行业务的作用,定期组织专项宣传小组深入农村金融机构讲解与培训互联网知识,借鉴城市商业银行自主业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等相关经验,增加与农民的直接交流,宣传ATM、APP、网络银行软件等自主化金融服务设备的使用.实现农村金融业务从人工*向自主化系统*的过渡.

再次,将互联网金融与农村生产领域结合,建立区域性电商平台,通过银行理财、支付结构覆盖农村各个生产环节,将农民的收入领域于O2O平台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意识

(二)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

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交流,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

同时,从根源上引进具备互联网金融知识的高技术人才,利用人才优势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

(三)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其金融创新能力

其一,与实体金融网点相比,互联网金融网点的建设成本低、维护费用低、长远收益高.在实体金融网点建设较难的地区,可以优先发展以互联网、电话等为主要渠道的服务,在提高金融网点覆盖率的同时减低建设成本.

其二,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在市场经济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政府要发挥好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紧密结合支农政策,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限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优惠,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建设乡镇网点.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和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其三,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优化农村专项存贷款业务,结合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向提供适合符合乡村发展战略的保险、理财、基金等金融业务,实行差异化服务.

(四)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的合作

农村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如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等为代表的大型“三农”服务商 ;积极开展与阿里巴巴、 京东两大电商平台的合作.将普惠银行宜信、开鑫贷、翼龙贷为代表的 P2P平台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相结合,实行线上整合资金和信贷项目,线下开发客户,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效用,将农村资金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连接在一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结构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应把大数据作为核心资源,实现信息立行、数据立行,有效结合行业机构与社会综治平台以市场客户为核心的业务创新.

(六)完善和提升互联网模式下农村金融的信誉体系

从加强客户信息的信誉体系方面,避免银行由于客户信息不完整而造成的损失,提高金融机构向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借贷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征信法规制度,央行应当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与数据库,各个地方,尤其农村地区的设施,应当强制执行统一数据库,各个区域的地方银监会加强征信制度的监督管理.逐步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贷款信息纳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张睿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2] 阙方平.“互联网+”时代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J].银行家,2015(12):37-40+6.

[3] 杨贵仓,董学力,卫 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6):306-307.

[责任编辑:庞 林]

综上而言:该文是适合互联网和金融和路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互联网金融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互联网金融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农村金融信贷现状问题和路径 农村金融信贷问题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农村金融存在着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贷款难”、“贷款贵”,金融机构“难贷款&rdqu.

2、 农村金融机构职能部门管理效能提升路径分析 摘 要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职能部门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效率决定了整体运行质量 明确职能部门功能定位,构建强有力的运行机制,打造务实团队,提高决策执行效能均是优化部门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

3、 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实现规模效益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方向探究 摘要农村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已经实行多年,对我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家.

4、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经验和借鉴 作者简介高东光(1962—),河北曲阳人,硕士,正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金融管理,Emailbdnxzr163com;高远(1990—),河北保定人,硕士在读 摘要.

5、 加拿大农村金融变革与 20世纪30年代初的加拿大,当市场将农民排除在农村金融服务之外时,政府干预措施和农民信用互助合作催生了新型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包括信贷在内的金融服务,从而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改变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组.

6、 农村宅基地入市问题和路径 杨建波1,王莉2,宋富强1,许爱国3(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2郑州测绘学校,郑州450065;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郑州450018)摘要在耕地保护日益严峻、城镇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