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新农村建设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论文 新农村建设参考文献 2018参考文献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论文2000字 新农村建设论文例子 新农村建设论文结论

新农村建设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新农村建设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2-15

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述,本文是新农村建设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和新农村和吉林市和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白山松水唱欢歌,千里沃野满眼春.2006 年,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下,吉林市启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航全市农业农村工作.12 年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方针和政策,聚焦“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和“稳妥推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6411”新型产业体系中的“1”做文章,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同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江城新路”.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农产品结构现代化.充分利用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四区”转变.由“主粮区”向“优品区”跨越.围绕“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物产名片,“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舒兰大米”“北纬43°香大米”等品牌大米热销海内外,稻花香遍松江岸的画卷日益绚烂.由“特色区”向“高效区”转变.多种经营、庭院经济、特色产业悄然登上历史舞台,设施农业、精品畜牧业、特色林业、优质渔业蓬勃发展.由“农品区”向“加工区”提升.中新(吉林)食品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试验区的创建,推动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全产业链格局.由“种植区”向“旅游区”扩能.在“十一五”建设浪潮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传统农业向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多功能逐步拓展,逐步形成了“一带、一圈、两县、四区”发展格局,韩屯雾凇岛、舒兰二合雪乡成为当前东北冬季旅游新的目的地.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创设万昌、孤店子两个现代农业先导区,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农田建设现代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6 万公顷,完成星星哨灌区等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农田给排水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综合应用性诱剂等生态防控措施,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智慧农业监控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等先进装备;农业服务科技化,实施“互联网+ 现代农业”行动,搭建全市农业云平台,建成棋盘、宇丰“一站式”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推进产业园区规模化.创建并认定6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昌邑区(东福集团)、永吉县万昌、中新食品区3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应用,集中推广秸秆还田等30 项农业增产新技术,示范建设智能水稻催芽车间、工厂化育秧温室,开展飞机航化作业,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7.5%.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相继开展户用沼气池建目、化肥农药零增长、酵素种养殖试验、水稻旱直播技术试验等推广示范项目.全市累计清收林地18.1 万公顷,还林13.1 万公顷.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建成国际水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评选推介以“寒地、黑土、蓝天、绿水”吉林市十大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食安江城农产品品牌形象树立起来.

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实现组织方式现代化.牢牢守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农村改革层层深入.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别发展到4456 户、2165 户.通过入股入社、订单合同、托管联耕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农户40 万户.探索形成“私人订制”“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成立永吉县隆兴等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 万公顷,占承包地面积近1/3.金融支农形式不断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全市,年自缴保费达到2600 万元;引入首信物权公司、依托市农业银行,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收益权保障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5 亿元.坚持“确实权、发铁证”,全市确权归户基本完成.率先在经开区七家子村、永吉县马鞍山村和昌邑区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领办“吉林市可视农业联盟”,蛟河、桦甸两个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市不断壮大,带动全市形成村淘、开犁、云农场等多种业态和“一村一品一电商”发展模式.

积极构建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绿色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出台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先后开展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整县、整片区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建成各类示范村、标兵村417 个,集中连片的样板村群267 个,新型农民小区26 个.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从农村路、水、电、气、房和社会事业建设入手,加强资源向农村配置,资金向农村倾斜.截至2017 年,全市新建硬化村镇道路5785公里,总投资18.1 亿元,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修建围墙50.97 万米,修铁大门8831 个;修排水沟68.2 万米;绿化美化栽树303.53 万棵;亮化工程距离6.5 万米.新增有线电视覆盖村76 个,电话覆盖村95 个,信息覆盖网络村108 个.新建村部148 个,村卫生所120 个,学校73 所,乡镇文化站60 个,村图书室254 个、健身广场368 个,有效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问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15 年以来,开展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集中投入资金近15 亿元,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实现了从“干净起来”到“美丽起来”的转变.“三包三责”覆盖全市1363 个村,形成了长效管护机制典型“舒兰模式”“书记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入深圳市龙澄高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建成环保深埋垃圾桶1320 个,配备垃圾收运车64 台,桦甸市等5 个县(区)已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同时,稳步推进“泥草房改造”“厕所革命”“暖房子改造试点”等惠农工程.

积极构建农民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农村人才支撑,加快提升农民增收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和产业扶贫,让农民群众掌握新技术,向新型农民转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领军人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明显.创新推广“点餐式”培训模式,利用典型示范、现场传导、项目推动、媒体传播等培训手段,将实用技术和现代科技送进千家万户,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 人,职业经理人35 人.农村劳务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二、三产业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2000 年的40 万人次增长到65 万人次.目前,通过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形式,年安置农民工就业1.3 万人,人均年收入2.3 万元.新建设的云耕农创基地、可视农业联盟等26 个双创组织吸引近8000 名返乡农民创办企业实业5600 多户,吸纳带动就业近6 万人.脱贫内生动力得到增强.2016 年实施扶贫攻坚以来,组成近千人“三农”服务智囊团,实现全市109 个贫困村专家指导全覆盖,探索项目论证、产业对接、技术培训“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两年间开展科技服务3 万余人次,“开方子”“验方子”累计600 余项.印制并发放《科技扶贫项目手册》等资料2 万份.贫困村冬春科技培训全覆盖,举办各类培训班1081 期,共培训10.9 万人次;举办科技大集50 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9 万份.通过加强指导与服务,让更多的农民和贫困户懂技术、懂市场,逐步脱贫致富.

(省新农村办供稿)

该文点评,本文是一篇适合新农村和吉林市和综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新农村建设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新农村建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2019年我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2016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在打基础 省新农村办要求各地实施好10 大工程,为后4 年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实施新一轮重点村建设工程 依托省里专项投入,着力.

2、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的实践和 赵强美(安徽省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蒙城 233500)摘 要 当今,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理念的提出,农业机械化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农业收入也进一步提高.

3、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与其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李娜当前,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不断努力,并进入到建设的关键时期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4、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加大了对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走向小康社会,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到发.

5、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文化旅游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南门村为例 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文化的古村落,在打造新农村旅游新名片、创新发展模式的进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其为研究对象,围绕乡村旅游业发展展.

6、 加强村级档案管理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对档案的需求日趋增加 但是农村档案管理现状是发展不平衡,人员不足,严重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 对策是加强领导,舍得投入,强化档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