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移动信息期刊 气象信息系统论文 气象信息论文 保险信息2000字小论文 会计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自考论文提纲 信息技术德育论文

气象信息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探究以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台风泰利信息为例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气象信息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3-13

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探究以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台风泰利信息为例,该文是气象信息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中国气象和气象信息和台风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摘 要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由互联网平台培育而出的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为广大公众提供了参与气象等新闻传受、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空间.公众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更加快捷,个人话语权之高,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为社会气象信息传播带来飞跃发展,也同时带来网络误读甚至谣言的无形困扰.本文以“中国气象爱好者”自媒体平台发布2017年9月台风“泰利”等信息为例,科学分析自媒体信息发布对于气象信息传播的优势与疑虑,也对有效引导和打造气象信息传播良好“生态圈”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自媒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科学普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8-0168-03

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台风凶猛来袭,影响我国的台风接二连三集中强势登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台风话题不仅是关乎百姓生活的天气热点,也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爆点”.尤其针对今年气势汹涌的第18号台风“泰利”,以“中国气象爱好者”为代表的公益气象服务组织,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平台滚动发声、动态发布台风信息和科普知识,在互联网上引发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1 “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泰利”信息情况

1.1 信息内容分析

9月7日至15日,“中国气象爱好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平台陆续发布6篇微信文章和31条微博.

从舆论热度走势看,9日“中国气象爱好者”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同步发布《18号台风“泰利”生成并指向中国!它将是一个真正的大台风》,文章阅读量达18万,点赞和评论量超过2000条,被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等18家地方媒体转载,引起舆论热议,后期舆情热度逐渐下降.

从公众关注度来看,粉丝对于“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信息属于“热捧”态度,但对于文章中提及台风对于广东、海南、浙江、福建等地所产生影响的模糊性预报仍存疑惑,并持有对于权威报道和解读的需求.

“中国气象爱好者”微信公众号具体发布信息如下:

9月7日,发布《真正的大台风在酝酿发展,2017年第三个台风活跃期即将到来!》,首次提及“未来的18号台风将长期处于西北太平洋‘暖池’之上,有可能成为一个又大又强的台风”、“或许将加强成为今年首个典型的大台风”.

9月9日,发布《18号台风“泰利”生成并指向中国!它将是一个真正的大台风》,内容引用中国、美国、日本等气象机构的集合预报路径.

9月10日,发布《台风泰利加速,爆发也即将开始,东南沿海要早做准备!》,文章主要引用气象台以及欧美数值预报对“泰利”路径的分析内容.

9月11日,发布《新台风突然出现,泰利再度北调,浙江福建要防一手台风!》,文章提及关注新台风“杜苏芮”动态,以及“杜苏芮”“泰利”双台风效应.

9月12日,发布《19号台风生成并再次对准华南,广东海南赶紧关注起来!》,提及“19号台风很有可能加强为强台风强度”.

9月13日,发布《罕见!双强台将非常接近中国,华东华南都要防台,尤其是这几个地方》,指出“两个又大又强的台风最大可能是双双不登陆我国.但是,不登陆不代表不影响.”

1.2 信息来源分析

从“中国气象爱好者”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今年第18号台风系列文章来看,其信息来源包括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风场图、全球环流形式等气象信息,均来源于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气象机构.

发布信息综合了国家气象中心(NCC)、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等多地区图文资料,在预报结论上则打了擦边球:一方面遵循气象台发布的预报结论,一方面有气象爱好者团队的个体分析和大胆预估.

如,9月7日发布信息《真正的大台风在酝酿发展,2017年第三个台风活跃期即将到来!》,文章通过分析来自欧洲、日本的全球环流场形式图、卫星云图等信息,先于气象台对外发布“94w或许将加强成为今年首个典型的大台风”.

9月9日发布信息《18号台风“泰利”生成并指向中国!它将是一个真正的大台风》,引用中美日等气象机构的集合预报路径,在台风强度方面,指出“泰利巅峰时达到或超过天鸽台风的强度,这一点已经没有太大疑问”;在台风路径方面,指出“副高强一点,它就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西晋奔袭广东;副高弱一点,它就北上登录台湾和福建,转向不影响我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9月10日发布信息《台风泰利加速,爆发也即将开始,东南沿海要早做准备!》,文章主要引用欧洲、美国卫星云图、数值预报结果,分析台风“泰利”路径变化较大,并通过对比气象台9月10日02时、20时两次预报结论,用以佐证其对台风“泰利”分析的正确性.

从“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的信息内容来看,其发布的图文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集纳各气象机构综合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延伸解读.

2 “中国气象爱好者”信息热度传播分析

“中国气象爱好者”的渊源可追溯到2003年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论坛”,主要聚焦台风活动,关注天气动态,由各地爱好者自发组织讨论.从2010年开始对台风论坛精华和科普内容以新媒体方式传播.目前,其新浪数为737万余人,发布微博16 900余条,微信公众号2开设*以来发布文章260余篇.关注话题主要包括台风、暴雨、高温等重要天气过程及相关科普解析,其文章在微博、微信平台被大量转发,引起众多粉丝关注.

分析其信息传播热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有一定科学依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在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气象机构资料,综合信息数据翔实、信息量大.“中国气象局爱好者”引用上述资料分析得出的结论容易受到公众青睐.二是解读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文章大量引用专业资料,且在数据分析中善于运用通俗活泼的语言,较为直观地分析天气过程,满足了部分公众深入阅读的需求.同时,表述语言更加通俗,既有专业视角又有浅显易懂的科普解析,具有较强可读性.三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性,依靠标题党“吸睛”.面对重要天气过程,以新闻方式抢占时机,大胆预估、提早发布.“今年首个大台风”“第三个台风活跃期”“罕见”等词语多次出现在“中国气象爱好者”自媒体平台标题中,吸引公众关注.四是团队运作,活跃度高.中国气象爱好者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团队年轻化,注重新媒体运营和公众互动,也具备一定的天气学基础,对重要天气过程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和敏锐性,成员基于不同兴趣点贡献素材,在新媒体平台上活跃度高,信息发布量大,更新速度快.

3 科学看待“中国气象爱好者”等自媒体平台发展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面对信息裂变式传播的新特征和中国气象服务市场逐步放开的新形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气象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中国气象爱好者”等自媒体平台在气象知识科学普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气象爱好者”通过分析国家气象中心各类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对比欧洲、美国、日本等多家天气预报数值模式产品,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大胆分析,吸引到社会公众对气象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中国气象爱好者”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其信息传播快速、语言通俗大胆、把握热点敏锐等特点,发布天气热点、普及气象知识,聚集了一大批热爱气象的社会公众,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面,提高了气象工作的社会关注度.

其次,要科学看待社会气象信息传播对于公众气象服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中国气象爱好者”等自媒体平台关注气象、热爱气象,积极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传播气象信息、解读气象话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气象传播领域取得一定的影响力,对气象部门提高服务时效、改进服务方法、创新科普方式、增强影响力等带来了更大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借鉴经验.

4 积极发挥社会气象信息传播合力

天气本是热词,尤其是与百姓安危相伴的台风、高温、暴雨等天气信息,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中,不论是科学发布的动态信息,还是混杂其中的不实谣言,都易带来急剧的传播和高涨的关注.不论媒体还是自媒体,面对公共关注的话题,要注意坚持和把握信息内容的权威可靠性、信息渠道的充分有效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及时性.

4.1 有序引导社会气象信息传播力量

面对社会自媒体需求,权威部门需提升舆情分析、应对和引导能力,主动及时“喂料”,联合“中国气象爱好者”、网络大V等共同参与气象信息发布的应对和引导,尤其在遇到重大或敏感气象话题时,努力引导科学“发声”,实现媒体和公众两个“舆论场”共赢.

4.2 依法规范社会气象信息传播行为

明确承担气象信息传播管理职能的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和任务.将气象信息传播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综合监管体系,与综合监管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对气象信息传播的管理.加强与网信办的合作,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根据《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对自媒体、社交平台、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等发布传播虚假气象信息的行为联合进行查处.

4.3 提升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能力

社会众多自媒体平台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对气象等信息内容编写有“众创”“众筹”机制.气象部门应充分学习其在各类气象数据挖掘和通俗化语言分析等好的做法,切准公众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脉搏”,发挥气象部门数据资源和信息优势,尤其在面向决策、公众等服务中积极创新传播路径和服务方式,推动形成良好话语体系和信息传播力.

参考文献

[1]段继红.新形势下互联网舆论生态特点及综合治理[J].经济师,2013(12):8.

[2]宋建武.以服务构建用户平台是媒体融合的关键[J].新闻与写作,2015(2).

[3]闫林.紧抓用户需求,打好全媒体传播组合拳[J].新媒体在线,2016(5):93-96.

作者简介:何孟洁,国家气象中心.

王亚伟,中国气象局.

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气象信息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国气象和气象信息和台风相关气象信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视域下纪录片的传播方式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成为影视艺术扩大传播影响的重要方式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亟待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争取到更好的收视效果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平台对纪录.

2、 解读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传播 摘 要 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而在大数据时代迅猛发展中,新媒体信息传播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大数.

3、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和传播 路径 摘 要 众所周知,新媒体技术的崛起对影视制作以及传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新媒体的崛起给影视制作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新媒体在影视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时效性、参与性以及.

4、 南岳忠烈文化与其传播方式探究 摘要南岳忠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民族团结、勇于牺牲……丰富内涵 但长期以来,南岳忠烈文化的传播却存在传播方式陈旧、特色挖掘不够以及资源利用率不高……问题 弘扬南岳忠烈.

5、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馆;信息服务摘要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及移动媒体得到普及以后,信息的获取途径增多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