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西方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杂志排名 产业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五大期刊 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计量经济学论文快速发表 怎样写经济学论文 教育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学各种期刊评价 组织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学年论文范文

经济学方面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经济学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1

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该文是经济学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异化劳动和两种维度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徐东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均称“《手稿》”)集中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学界也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理论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在深化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同时,却忽视了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文章重点探讨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即存在论维度和批判性维度,两种维度具有不同的指向,也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对《手稿》异化理论的解读,大多是从存在论的维度来研究,即在强调异化劳动存在论维度时忽视了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维度.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维度存在保留性批判和彻底性批判两种,两种维度既有方法论上的抽象到具体,也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存在论维度;批判性维度;保留性批判;彻底性批判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018

异化劳动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原初性理论,视角是多向度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均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阐述主要存在哪些维度呢?以往学界对异化劳动的阐述主要还是停留在存在论的维度上进行的深化研究,即使有一些批判性的维度,也是与存在论维度分离的批判视角.笔者认为,异化劳动存在存在论维度和批判性维度,两者不可分离.批判性维度才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是异化劳动理论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

1《手稿》中异化劳动的两种维度阐释

11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性之存在论维度

《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做了一种存在论维度的视角的阐述.人不是成为人,而成为商品人,“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工人自己的劳动生产的产品,成为了与自己相背离的力量,“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1].劳动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促成了工人对立面的力量的不断增强,反过来成为奴役自己的、与自己相互竞争的、乃至是别人的财富,“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1].“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1].前者是廉价商品,后者则是由前者生产出来的增值品.将人的劳动甚至是人作为一种商品,工人被贬为机器[1]或者与机器一样的能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2]的商品.工人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也只是劳动购买者给予的“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1].这样的劳动已经不是工人真正内心想要的劳动,而只是仅仅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而进行的劳作,而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样的工资支出仅仅是“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1].劳动不再是工人自己的东西,而变成与自己相反的东西,他的劳动成为一种强制性劳动[1],而这种劳动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活动” [1]更不是“自主活动”“自由活动”[3].劳动不是成为实现人的本质的目的,反而成了一种手段,成为一种本末倒置的东西 [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下均称《形态》),马克思也同样说到了手段与目的颠倒的假象,“劳动在他们那里失去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物质生活一般表现为目的,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则表现为手段”[3].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的对象性存在旨趣在于人的现实性,“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亦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通过客体来确证自己本质的,“人对自己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变现”[1].所以,劳动的异化导致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互对立、人与自己的劳动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的类生活 [1]也成为一种手段.人自身的东西,既不能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得到确证,也不能确证和体现自己的劳动本质,更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不能通过人与人的对象性存在相互确证自身.异化劳动的四种规定性阐述,是从存在论的维度来对异化劳动进行规定,这样的事实是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所存在的普遍现象.马克思深恶痛绝的资本主义社会,当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揭露的层面,马克思没有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而是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

12异化劳动的批判性维度

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特色,当然存在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笔者认为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有两方面,即保留性的批判或者保守性批判和彻底性批判或革命性的批判,彻底性批判是一种革命性的批判.在《手稿》中,是保守性的批判,“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 [1],“扬弃” [4]是一种保留性的否定词,并非如“革命”“消灭”“推翻”[3]等表达彻底的否定性词语,这也许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不成熟的表现.在人的本质复归方面,也是一种保留性的批判,“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1],这里虽然出现了表现彻底批判的词汇“解放”,但这种解放只是停留在“扬弃”基础上的彻底性,并非通过“消灭私有财产”[3]来实现的解放,只是停留在私有财产对人的感觉和特性消解的层面,是一种启蒙性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形态》中所说的革命状态:“消灭私有制”“推翻国家” [3].对异化的彻底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形态》及后续著作中,许多人认为马克思在后期的著作中,不再重视异化理论,抑或完全丢弃,抑或边缘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其后期的著作中表现得更加成熟和隐晦,即: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思考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拥有基础性的、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5].马克思的理论并未发生“认识论上的断裂” [6],而是将异化理论一以贯之,《形态》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其中仍然以异化理论为基础,但这时的异化理论较之《手稿》中来说,更加成熟.在《形态》中对异化的批判主要是一种彻底性批判或革命性批判,更加彻底,更加革命.认为消灭异化要通过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完成.“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3]“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3],“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3].“消灭私有制”“消灭分工”“消灭劳动”等都是革命性的批判用词,不再停留于扬弃私有制来消灭异化,而是彻底阉割掉异化的基础即私有制.

马克思不仅在这里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消灭异化,在《资本论》中巧妙地运用了异化理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的关系被看作无关紧要的,受到由他生产的物的关系的统治,这是人的劳动发生异化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一种关系最终会以私有制的灭亡而告终.这也说明马克思没有丢弃其异化理论.马克思从保留性批判到彻底性或革命性批判,既是其思想成熟的表现,也是其哲学与实践逐渐结合的过程.

2存在论维度与批判性维度的指向不同

马克思从存在论维度与批判性维度来审视异化劳动,具有不同的指向.存在论维度的指向在于客观性的存在,既具有道德上的价值,也具有人学意义上的诠释.批判性维度的指向具有两种:一是保留性批判的指向是实践保留;二是彻底性批判的指向是实践彻底.

在《手稿》中揭示异化的事实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谴责,异化造成的人类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人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人降低为商品,而且生产的劳动产品与自己相对立且成为奴役自己的力量,原本作为人的目的劳动和类特性却成为满足人的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这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方式,真正的人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1],是“人向自身、也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1]合乎人性的社会才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1].存在论维度的人学诠释是如何的呢?个人不仅在国民经济学中,在现实中也是如此,仅仅是作为单个的抽象物而存在的,个体与社会完全脱节,人只是被作为一个单纯抽象的抽象物对待,现实中的人表现为一个个的商品和机器.人的本质被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目的与手段被本末倒置[3];劳动成为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类特性成为无法确证自己的抽象物.真正的人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占有”[1],而真正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并得到确证,“工业的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

批判性诠释的指向主要一种实践维度,对异化劳动的保留性批判还是彻底性批判,都是一种实践维度的批判,最终指向是改造世界.这两种批判的指向在改造世界的程度上有差异.而两种批判具有程度上的深浅,即保留性批判指向的是实践保留,彻底性批判是指向实践彻底.实践保留指向上的批判主要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这是由于马克思新世界观处于“萌芽时期”[7]而决定的实践保留性指向.在后期的著作中的批判,更加彻底,革命性更强;彻底性批判指向实践彻底,程度更深,革命性更强,具有政治学上的意蕴,是符合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扬弃”“消灭”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性质,马克思哲学不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而是“改造世界”[3],“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对在实践意义上对异化的批判,必定得出改造世界即扬弃私有制、消灭异化的结论.

批判性维度之所以发生了转变,是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没有完全形成,还没有形成历史的分析方法,还处于“萌芽时期”,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就只能停留在比较抽象的层面,没有深入到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生活中,更没有深入到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去.直到《形态》问世,才将批判从抽象的层面拉到具体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即实践的、感性的现实的人的活动;将人的现实活动置于历史运动中去考察.这里存在着一个方法论上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统一,也存在着逻辑与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这是批判性维度所具有的最大的特征和指向.

3存在论维度与批判性维度的互补

存在论维度与批判性维度既不是各自封闭的,也不是矛盾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因为两种维度的指向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解释领域.要对一种理论进行批判,首先要在逻辑上肯定这样一种理论的存在,才有对其进行批判的可能.异化劳动的存在论维度揭示的是异化劳动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1],这样的一个事实给予批判性维度一个进行批判的可能和基础.

“问题的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 [1],哲学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解释世界,更多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揭露异化劳动的存在并不是单纯地停留揭露层面,应该批判地看待这种现象时,与实践相结合.批判性维度旨趣在于实践即改变世界,是存在论的维度上进行批判,这是两种维度分别独立的表现.两种维度也是相互补充的,两种维度的诠释,多种视角审视.从批判性维度来说,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论维度的诠释,批判是对现实的批判,是对当下的存在的异化劳动的批判即私有制的批判,这种批判的最终旨趣在于改变这种状况,即实践或革命.从存在论维度来说,对异化劳动存在的揭露本身就是一种批判,即“对问题的表述就是对问题的解决” [8],在存在论维度中就已经包含着批判性维度.具有实践性指向的批判性维度是建立在存在论维度基础之上的,并且在这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维度的统一,存在论维度作为基础不是单纯的时间上的先后,更重要的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两者的统一完成和遵循了历史和逻辑的相互统一.

4结论

总之,从存在论维度和批判性维度来审视异化劳动,体现的是异化劳动理论的不同侧面和多种视角,两种维度诠释,多种视角审视,能更加全面地看待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更是体现了两种维度的互补性和不可或缺性.存在论维度与批判性维度不仅仅只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更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联系,这即是一种逻辑在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也是一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分析方法.笔者仅从存在论与批判性维度来审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以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不一样的马克思哲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2)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

[3] 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 [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12)

[5] 俞吾金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J].哲学研究,2009(12)

[6] 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

[7] 刘福森新世界观的“纲领”还是“萌芽”?哲学研究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5-11

[8] 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3-198

[9] 曾凡跃马克思生产理论的两种维度——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 [J].探索,2014(3)

[作者简介] 徐东(1993—),男,仡佬族,贵州遵义人,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归纳上述:此文是一篇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异化劳动和两种维度方面的经济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文学作品改编是一种继承性 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苑雨萌(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07)【摘 要】1864年卡罗尔创作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经典童话,出版后得到了小朋友们的疯狂喜爱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部经典的童话故事被电影人改编搬上了银.

2、 从语言对性别角色的建构看冯小刚的第三种幽默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例 麦剑芬一、语言对性别身份的建构影片我不是潘金莲描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为了纠正前夫冤枉自己的一句话历经了十年的漫漫路的心酸故事 影片的核心和线索围绕着饰演李雪莲背信弃义的前夫秦玉河的李宗翰一句诘问展开&l.

3、 侮辱国歌行为的入罪分析:基于《刑法修正案(十)》的解读 摘要刑法修正案(十)新增侮辱国歌罪是国歌法的配套性立法选择 公然侮辱国家象征的行为不仅可能毁损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还会伤害其社会归属感,因此入罪侮辱国歌的行为旨在维护国家的权威和社会的团结 公然侮辱国.

4、 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马克思私有制思想的角度 摘要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于20 世纪30 年代初发表,自问世以来激起了学者们广泛讨论,学者对手稿的评价也是褒贬参半 本文旨在勾连马克思自克罗茨纳赫时期所著的黑格尔法哲学.

5、 经济哲学的异化批判与当代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周银珍(利辛县委党校,安徽 利辛236700;党校 哲学部,北京 100091)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一系列不合理的经济学理论和不科学的方法论,并凸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