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朽木的芬芳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朽木的芬芳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朽木的芬芳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4-02

朽木的芬芳,该文是朽木的芬芳有关本科论文范文和朽木和芬芳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孔见

1

曾经一度,孤悬海外的崖州,牵动朝野的不是什么要紧事物,而是一种腐朽的木质,它蕴藏的气息能改变人的呼吸,使之变得深沉、舒缓而又芬芳,成为一种销魂的享受.因此,它拥有一个魅惑的名字:沉香.海南岛于是也有了香洲的别称.当然,出产沉香的地方甚广,遍及岭南各地,遍及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诸国,但在方家之内,备受推崇的还是海南沉.大诗人苏东坡曾作《沉香山子赋》,称:“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在赞叹海南沉的同时,还把异国沉香踩了一脚.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的尤为直白:即沉香而言,“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在中医方剂里,为了确保药效,往往径写海南沉.近年来,有囤积东南亚沉香的大藏家,企图颠覆这种定论,却苦于缺少苏李二人的德望和话份.作为自然遗产,海南沉和后起的黄花梨一起,在财富与权力中心注册了海南岛的域名.凡是出自这里的物产,包括这里出去的人,都会让人联想到沉香和黄花梨.但不知被联想的人,是否也有同样的联想.

将草木拿来焚燃,皱起鼻子其散发的香气,这种传统由来已久,据说有五千年上下的历史.不过,香草或香木的使用,最早可能是用以驱赶蚊虫.《周礼》有文为记:“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和蚊子一样逐水草而居,这种连母狮都奈何不了的小动物,无孔不入,喜欢吸食人的鲜血.记得小时候,乡村夏夜蚊虫极多,家里少有纱帐,用以驱蚊的是一种树枝,散发着带有辛味的香气.特别是在火苗上燎过之后,芳香愈发浓郁,蚊子触闻便落荒而逃.它们一定是觉得恶臭极了.也许,就是在漫长的夏夜,有心人闻着闻着便闻出感觉来,陶醉其中,进入一个洞天里久久不能出来.于是香的内涵渐渐引申到除秽、薰衣、示爱、祭祀、养生、医疗等方面,成为一种可观的文化脉系.

曾经,人们出入社交场所,怀里都掖着一撮香草,并热烈地谈论它们;除夕或新婚之夜,则要香茅煮水来除晦,以期有一个祥和的开端.除此之外,香料用得最多的,是宗教祭祀和医学治疗.医学掌管着人的身体,宗教掌管着人的灵魂.身体管不好就会发病致死,灵魂管不好则生不如死;灵魂管好了可能超凡出界,获得永恒的福祉,但身体最终都是管不好的.肌体病痛的出现,大多源自气脉的阻滞,运化不开,而沉香恰恰是化滞通脉的灵药.中医方剂里,以沉香配伍的成药,有沉香化滞丸、沉香养胃丸等,多达一百六十余种.灵魂不安的原因,往往源自于精神的迷茫与纠结,需要引领和化解,宗教便是一种古老的化解方式.在宗教生活中,香是净化道场、召唤神明、感应道交的灵物.《尚书》里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的说法.庙堂之中,或是夜深人静的密室,燃一炷香,任幽蓝的香气袅袅升起,直达三界九霄,冥冥之中,便有一种孔子说的祭神如神在的意境,与天界的沟通似乎即可以开始.

被征来做香料的,有泽兰、肉桂、檀木、艾蒿、郁金、白芷、香茅等草木,还有龙涎香、麝香等动物组织.最后是沉香出类拔萃,气压群芳,成为诸香之王.在没有沉香的场合,各种香草都可以随便焚燃,而且燃起来也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沉香点起,所有的香气便无影无踪,完全被其遮蔽.闻了沉香之后再来燃别的香草,就像喝了蜜糖之后再来啃黑甘蔗,未免让人有些黯然.记得多年前一次酒会,人声鼎沸,烟气缭绕,宾客中有周国平者,悄然向隅,在烟卷中插入一小片海沉抽吸起来,不一会,整个厅里便沉寂下去,烟酒鱼腥之味顿然消失,唯有一股深沉微妙的大气暗暗浸漫,隐约出入于呼吸之间,绵绵不绝,令人不敢出声.在场者莫不为之惊讶:此乃何等天物也?

2

沉香也不是现在才有价,它自古便是稀缺之物,类比黄金.苏辙与哥哥东坡的对和,道出了海南沉在当时的行情:“焚之一铢,香盖通国.王公所售,不顾金帛.”到了今天,上好的野生沉香一克高达数万人民币,堪称植物里的,非一般人物可以消受得了.贵重的东西一般不能往水里扔,更不能投入火中,但沉香恰恰就是要投入火中,化为灰烬,才成其为沉香.有了价值的事物,人最怕的是它灰飞烟灭,烟消云散,但沉香的消费,恰恰取的就是灰飞烟灭的过程,因此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比烧钱还要烧钱.倘若缺少足够的财源支撑,沉香烧起来令人锥心绞肠,全然没有了芳香的感觉.因此,上品沉香国内目前主要用于*,和藏家之间的流转赏玩,付诸烟火的只是普通的品类.真正的消费者来自中东的上层社会,他们是东南亚沉香最大的买主.尽管住的地方寸草不生,但他们有石油做底气,只在乎它烟消云散时的感受.何况宗教上供养,讲的是彻底的舍出和奉献,不能夹杂丝毫咸涩的意味,连身家性命也是如此.宗教要的就是彻底舍弃完了之后的剩余物:一颗无所执着的心.近年来,沉香拍卖极少有流拍的记录,且成交价往往是估价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让所有的物品纷纷跌价,人的劳力乃至身家性命也随之贬值.一个人起早贪黑,终年辛劳所得,还换不来一克沉香.医院里换一个肝脏含手术费大约几十万元,也就是十克沉香的事.香价飙升到如此不可理喻的程度,自然会招来局外人的疑惑与追问:不就是朽木的残渣吗,不就是一缕虚无缥缈的烟气吗?值得那么多人苦苦以求,值得支付那么高昂的代价!

气味,是事物相对耳朵成立起来的属性,但它也不完全是感觉的幻化,其间有性质的不同.苦涩的气息内敛而向下沉陷,令人抑郁憋闷.芬芳的气息温馨而又富有活性,气机上扬舒放,令人心怀开达.因此,几乎所有芳香的草木,都多少具有活络行气,开窍通脉,燥湿除瘴的功用.古人对此有甚深的研究,中医药典里,便有芳香化湿的类别.但在芳香的草木中,仍然有更加细腻的差别.多数流溢的香气都失之飘拂,且难以持久.尤其是草本的芬芳,往往较木本轻佻与短促,其作用搁浅于身体气脉的表层,成为一种虚火.即便是肉桂这样的木本,也多少有些燥性,其气息要降入腰肾,得借点别的药力的才好.而沉香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自身芬芳的活性,潜入生命之根本的命门,去推动气脉的升机,由里到外层层抒发表达,将沉滞在孔窍间的不良气息排释出来,完成对身体脉络的清洗,实现气机的上下通达,相当于清水洗尘的沐浴.这当中,至关重要的是两种条件:一是香气的品性沉着,能透入身体的深层;二是香气的劲道足够,以及作用的绵延持久.上品沉香能够满足这两种条件,跟它生成的环境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说起沉香的出身,未免让人心生感慨.常言梅花香自苦寒来,可沉香出身岂止是苦寒而已,它来自于伤痛与病患.沉香其实是某种树木生长过程的异化物.在海南,则主要源自一种叫白木香的树种.这种看起来相当平庸的常年落叶植物,如果生长得健康顺利的话,是不会结出香来的,只配当柴火烧.它必须受过某种伤害和摧残,或者是风暴,或者是雷火,或者是动物与人为的故意,在它身上留下足够深入的创伤,而且伤口必须被菌类感染侵蚀,出现溃败糜烂等并发症,一时还不能愈合.总之,必须有足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持续的痛苦,来激发了其自我治愈机制,从命根里分泌出浓稠的汁液来弥合.就是这些树汁,在与菌类的对抗中发生变异,形成膏脂一般的结块,最后经过岁月的沉淀和醇化,才成为沉香.有的树木倒伏地里,经过风雨的浸渍和虫蚁的蛀蚀,未结香的木质渐渐化为泥土,结香的部分则残留下来,成为真正的“木乃伊”,便是品质上乘的沉水香了.由此可见,所谓沉香其实是树木伤口的结痂.对于香木而言,伤害是生命里发生的横祸,结痂是一个极其煎熬的过程.但正如书上写的,国家不幸诗家幸,白木香遭遇的不幸,反而成全了香客们的雅趣,他们常常聚集起来,一边饮茶,一边抚琴,一边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题,一边品赏树木伤口化脓后分泌出来的气味.他们当中,有人长着极有灵性的鼻子,只要轻轻一抽,就能判断这是出自哪里的沉香,年头有多久,产在山阴还是山阳,山腰还是山脚.倘若没有一副尖灵的鼻子,沉香对你没有任何意趣.

伤害是一种摧残,但对于生命而言,又是迟早发生的事情.所谓幸免于难,其实只是时间上的推延.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伤害会不会发生,而在于发生时能否挺得住,发生之后能否转化,让伤害变得有意义,将付出的代价兑换出高上的价值来.以植物神命名的诗人阿多尼斯,因与同胞见解不合,屡受与驱逐,在路途中写下这样感人的诗句: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所有的伤口都长出了翅膀.这个精辟的句子,被海南岛上的白木香修改为: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所有的伤口都结出了沉香.将伤痛结痂为一种醉人的芬芳,是白木香创造的奇迹,也是植物对人的一种开示.我们习惯于同情被伤害的同类,诅咒并阻止伤害的发生,这说明我们良知未泯.但这样做的结果,却可能杜绝奇迹的发生,剥夺生命结出妙香的机会,让其沦为寿终正寝的腐木.然而,如果蓄意制造伤害,居心就成了问题,行为的性质也随之改变.现今,随着野生沉香的锐减,人们纷纷垦殖白木香,等不及树苗长高就挥舞斤斧,横加穿凿,使其成为伤痕累累的萝拉,以严刑酷罚逼其结出香来,就像养殖场逼迫母鸡每天下蛋一样.这种行为在道义上近乎法西斯的暴戾,也让人联想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虽然有违天理且伤阴德,为道家所不齿,但在人道的法庭,现在还轮不到草木来做原告.

4

按古人的说法,沉香振草木之灵,化而为香,蕴含着芬芳的魂魄.就像许多灵物一样,野生沉香的生成必须躲开人群,在穷乡僻壤、荒山老林里孕结,仿佛守着一个危险的秘密.因此,香的采撷如同捉迷藏一般,颇费周折.采香人通常被称为“香仔”,据《琼黎风俗图》之《采香图》记载,他们备足干粮,数十人为群结队出发,在设坛祭祀山神黎母之后,持刀斧在密林里分头行动,像一支神秘的别动队.情况往往是这样,在未找到沉香之前,就有毒蛇、黑熊、云豹找上来斗法,它们是山林的守护神.肉搏之事时有发生,伤亡也不可避免,这些都得打入香的成本.夜晚,香仔们在山谷里烧火露营,睁着半只眼睛睡觉,直到营火熄灭,天光亮起,重又开始一天的寻觅.遇上白木香树,便以刀斧敲打根部,凭声音判断是否结香,以及结香的部位,然后,迫不及待,吽然将树破开.就像诗所写的:“百岁深岩老树根,敲根谛听水沉存;太平神岳怀怀久,敬出名香贡九阍.”

虽说采香是极其辛劳之事,但仅凭辛劳也不见得能采到沉香,还得讲运气.好运的人进山一二日,即可雀跃返回;背运的人在山里盘桓半个月,还是徒手而归.当然,香客的悟性至关重要.山里虽然间有香木生长,但结香者百无一二,而结香的位置或在枝干,或在根株.缺少悟性的人,须将树木刨开才能判断是否结香;有悟性的人,察看树叶的色泽,就能做出不离十的推测;而灵性好的人,往往在空山新雨之后,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悄悄潜入林中,调缓呼吸,凭倒抽的一口深气,便可品出结香的位置,尤其是埋在地里的土沉.清人查嗣瑮的《查浦辑闻》,说得更加离奇:“海南人采香,夜宿香林下,望某树有光,即以斧斫之,记其处,晓乃伐取,必得美香.又见光从某树飞交某树,乃雌雄相感,亦斧痕记取之,得飞沉香,功用更大.”这种说法难以采信,但善于采香的香仔,还是让人觉得不同寻常.按照山里的说法,此人必有神鬼相助,而神鬼助与不助,又跟过去积下的阴德有关.有时候是这样,人走得实在太累了,便在旁边的树头上坐下,松弛一下筋骨,没想到树头里,竟然结着一块油浸浸的大香包.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这种不期而遇的财运,虽说不是不义之财,但也不全是自己辛劳所得,因此,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做供养,或是请乡人欢醉一场.

一般而言,沉香的品质,跟其凝结的树脂饱满程度有关.因此古人习惯将其置于水中来作出评价,浮在水面的称为黄熟香,是最次的等级;半沉半浮者为栈香,较前者略好;沉入水里的称为水沉,树脂含量达到四分之一以上,是沉香中的上品.但这个标准也不能贯彻到底,被看作顶级沉香的奇楠香并不沉水,而是像游鱼一样半沉半浮.与普通沉香相比,奇楠沉质软性糯,指甲一掐即会凹陷,削下来的碎片甚至可以捻成丸子.用舌尖轻舔,就有一种酥麻的感觉渗出,令人满口生津,久久不能退去,再三咀嚼,香屑则完全化入口中,成为一种隽永的韵味萦绕开来.奇楠香的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普通沉香,香气也更为清凉、甘甜、浓郁,从头香到末香,还拐出许多道弯弯来,有得玩味.多数沉香要靠火来揭示其内里的香气,而奇楠沉不近烟火,照样能抒发出缕缕暗香,让香客着魔发狂.

这些年,沉香一日一价,不断飙升,香气中渗进了一股浓浓的铜锈味,愈来愈呛人.靠兜售沉香成为土豪富翁的人真是不少,他们脸上都缭绕着烟火之气,走在街上不难辨认,但靠采沉香发财的人,我可没有见过.

5

关于沉香的妙用,有过许许多多的阐述,但最为全面的归纳,见于北宋黄庭坚所述的《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唐宋时代,沉香的品赏已成为上层社会的时尚,其浮动的暗香,和着清风月色,渗入了生活的细枝末节.闻香也和品茗、插花、赏画一切,列为君子四件雅事之首.除了重大典礼与祭祀活动,需要焚香沐浴以示诚敬;深闺密帷之内的颠鸾倒凤,也得有一炉好香来撩拨,营造飘飘欲仙的氛围;至于骚人墨客间的集会,哪能少不了抚琴与鉴香!因此,不论是李白、苏东坡代表的豪放派,还是柳永、李清照代表的婉约派,诗词间都有香味溢出.陆游的《夏日杂题》,就有海沉的踪迹:“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此乃宋朝文人适意生活图景的写照.

缭绕的,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了优雅的写意.明人屠隆的《考槃余事:香笺》,描述了沉香对生活的诗性介入:“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闲吟,温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不管是深夜四更,还是午后初醒;不管是独自一人,还是高朋满座,沉香都能营造清雅而安详的气氛,给人助兴添趣,让闲适的心意有个着落.它是品味的象征,体现了文明古国生活的细腻与精致.

香客性情修养的不同,品鉴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宋徽宗时,宰相蔡京每次焚香,都先命丫鬟关好门窗,集数十个香炉一同焚熏,等到香气充满整个房厅,才卷起正面的帘子,让其随气流飘扬,缭绕于梁柱之间,取的是一种气势.他招待客人,往往要焚上数十两沉香,让香云从别室涌出,灌满客堂.据说,来宾衣冠上沾染的香气,一连数日都不能散去;明清文人冒辟疆,将秦淮名妓董小宛揽入深闺.这对乱世偷安的人儿,生活细致无比,连水沉都瞧不上,常以精选的横隔香熏夜,称其香芬“久蒸衾枕间,和以肌香,甜艳非常,梦魂俱适”,取的是一种醉生梦死的销魂.只可惜美梦难永,绝代佳人青春未度便香消玉殒了;南唐书家徐铉,每遇月夜,就焚沉香一炷,在如水的月光中,直至通宵达旦,取的是一种心底的澄明;唐代李密喜欢携香独往山中,觅一平坦之地安坐,让香气与山木之清香打成一片,并浸淫其中,“舒啸情怀,感悟天地之理”,取的是一种感而遂通的灵性.这种对沉香的消费,已经进入了道的范畴.

中国文化在实践层面,有道与艺的次第.艺也称为艺术,重在外在的行为表达与装饰,多少带有作意的成分;道重在内心意境的深入与开达,讲究虚静之中的心领神会.艺在有形有相的事物上面分别裁量,愈来愈繁复;道则在窈兮冥兮的化境中融会贯通,愈来愈空灵.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都可以从道艺两个层面来展开.茶有茶艺,也有茶道;武有武术,也有武道.香亦如此.《尚书》在谈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后,又指出“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申明了香道的主旨.香乃草木魂魄之凝结,气质微妙通玄.焚香祭祀供养,其意在于通过庄严的仪式,将无限深意寄托于一缕香氛,实现与神明的感应道交.但真正的香意不在于草木,而在于人的内心.香道的正途,在于通过香的熏沐,开显内心德性的芳馨,让人本身因此得到陶冶净化,提升自身的灵机.倘若忘失了这个宗旨,迷醉于香气的美妙,贪着于草木魂魄的吸食,衍生出对身外之物无止境的追求,反倒让草木抽空自身的魂魄,导致精神的萎靡与颓废,成为一种走火入魔的邪道.

古时候,有过诸多像屈原、刘禹锡这样的士人,他们身处逆境,或是身居陋室,仍然增进个人品质的修养,以兰芷自熏,陶醉于道德情怀的温馨.但是,在香道潋滟的流程里,也可以看到许多步入歧途的香客,其中就有亡国之君陈后主、隋炀帝,也有蔡京、丁谓等佞臣.身为一国之君的陈叔宝,在昭光殿前建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供自己逍遥怡乐.门窗、悬楣、栏槛,全用沉香与檀木雕制,并饰之以金玉珠翠.他还以水沉与其他香料混合,配制出一种夺命追魂的“帐中香”,终日浸淫其中,不顾江山颜色和黎民脸色的变化.步其后尘的隋炀帝,“每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尽爇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过二百石.”完全是拿沉香当柴火,不仅糟践天物,而且也误了自家性命.这些高居万万人之上的君王,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其实也不过是迷途的羔羊.他们所谓的享受,都是在变着法子耗空自己的真气元神,糟蹋个人的身家性命.和所有灵物一样,沉香不可以多用.特别是阴亏火旺、气不归元者,沉香的持续摄入,会导致阳气失守,命门枯竭,连身边的女人都伺候不起,哪还有力量来整治河山.

在沉香的历史上,丁谓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文追韩柳,诗似杜甫”的他,在谪落崖州、百无聊赖的日子,玩成了沉香的大家.所撰《天香传》一文,对沉香的诸多名相都有深入的阐发.但作为著名的香家,其人格气质却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一次朝中宴会,宰相寇准喝汤,胡须沾上了汤汁.丁谓立即过来擦拭,寇准却不领情:“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一句话把丁谓羞得满脸涨红,从此结恨于心.后来,趁真宗患病不能临朝,串通内侍诬告寇准阴谋拥立太子,把寇准一贬再贬,逐为雷州司户参军.数年后,丁谓奸行败露,被贬到更加边远的崖州.路经雷州时,寇准不计前嫌,派人送去礼物.丁谓十分感激,希望面见曾有知遇之恩的寇准,以表悔谢之意.寇准却决意回避.寇氏家丁听说仇人路过雷州,密谋于中途.寇准得知,命人紧锁大门,在内院大摆酒菜,同家众一起赌酒猜拳,杯盘狼藉,直到丁谓走出雷州境外.丁谓挟才为恶,德薄如纸,以计谋立身,为被当朝人列入躲避都来不及“五鬼”.百姓也编出这样的顺口溜:“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这种人对沉香的消费,岂止是糟蹋而已也.

生活在文气盎然的宋朝,武将岳飞也染上品香的习好.《百氏昭忠录》记载,有一天,岳飞把沉香赐给部属,每人一块,以示慰劳与激励.机密黄纵得到最小一块.岳飞觉得不均,又拿出一包来分给大家,可黄纵得到的还是最小.岳飞心意未到,但黄纵却也坦然:“我只身投军,尽管得到沉香,也没有什么用处.”岳飞万分感慨,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过去我也喜欢燃香,不过是瓦炉中烧块木头疙瘩罢了,后来就放弃了.大丈夫要为国家建立功勋,哪能沉溺于个人的嗜欲!”岳武穆所处的,是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男儿顶天立地,理当“临危一死报君王”.然而,一旦进入太平盛世,“平时谈心性”,却是生活里不可删除的内容.在这样的时刻,又怎能少得了一炉缥缈的沉香?

6

世界四大宗教,教义均有歧异,但在沉香的使用上,却是相当一致.就佛教而言,香的用途大体有二:一是净土与密法里对师尊的供养;一是作为禅法中观心的媒介.禅宗直指人心,广开方便,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皆是入道法门.从其中任何一种觉识静心观照,穷本溯源,最终都能证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如法性.《楞严经》里介绍了诸菩萨修证的过程,其中,观世音菩萨即是从听觉起修,证得世出世间、十方圆融的境地.另一个叫香严童子的菩萨,则是从闻香起修.他宴坐禅房,在比丘们燃起的沉水香芬中,细细品味气味的来去,终于根尘脱落,心意灭尽,成就了无漏阿罗汉果.

顺者人之用,反者道之动.一般来说,世俗的生活是顺着感觉意象往外走.人们听闻声音,心意都落在音阶旋律的方面,魂儿跟着乐音的调子到处跑,停都停不下来.而佛家的修行,则要在觉知的源头起心内观,于尽闻不住中反闻自性,从而实现对官能感受的超越.人嗅闻香气,意思自然落在气味的芳香之上,沿着香气四处漫游,流连在愉悦与美感中.但禅家的闻香,只是以香为引子,借其微妙的气息,将觉知带入幽玄之境,于觉知的生起处,觉与不觉之间,静静地探问心源,内证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自性净土.人的味觉往往比视觉、触觉要细腻,而沉香的气息隐隐约约,曲径通幽,是所有香味中最为深妙的一种,特别合适于禅道的闻修,因此不失为一件好的法物.

禅修之中,会有诸多神奇的境界开显,其中就可能有性香的出现.关键在于心的着与不着.着即魔,不着即佛,佛魔即在一念之间.所谓性香,是转化到某种程度时身心散发出的气味,其芳馥的程度,非世间一切香料可以比拟.发心不纯的行者会贪恋其间,别成一种外道,无法继续前行.真正的禅者直指心无所住的空性,超拔一切幻化的境界.

《维摩诘所说经》在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上方,描述了一个奇异的众香国.在这个国度里,土地是香的,树木也发出香味,所有的房子、街道、宫殿都由香料所造,人以香气为食,毛孔也散发着妙香.菩萨们独自坐在香树下品闻妙香,即可深入禅定三昧.就《心经》所演述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的法性而言,众生平等无别.但由于业障与习性的差异,却有很多很多的人,无法克期亲证自性净土.出于慈悲的情愿,功德圆满的如来会倒驾慈航,化现出一个个净土世界,来接引众生.就像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东方净土一样,这个芬芳美妙的众香国,其实是香积如来随顺众生喜爱香气的习性,化现出来的他性净土,相当于从高处垂下了的云梯,并非止于至善的究竟之地.到了这里的人,仍需不懈精进,直至心无挂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

佛家的香道,最终超越一切香境,指向了无味的法性.只要人能够将其披露出来,便可陶醉其中,常乐我净,用不着漫山遍野去寻找沉香与龙涎,落入尘劳之中,永无出头之宁日.

责任编辑许泽红

该文总结,此文为适合朽木和芬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朽木的芬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朽木的芬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转向自然和境界里的芬芳论李少君的诗歌写作 在我看来,自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最高价值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自然”是比“道”更高的价.

2、 朽木成长记 01距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了,大家都在忙着复习,我却一点也不着急 摸底考试分数出来了,我的科学成绩只有52分 52分,这刚刚过半的成绩严重打击了我的自尊心 我虽然不太重视分数,但底线也是有的,同桌好友一.

3、 芬芳的日子 一直以为母亲是个旧式样的人,空闲时爱读书写字,种植花草,欣赏美物,温柔而又敏感 母亲爱花,尤其是兰花,兰脱俗却不清高,香气清淡悠远,令人心生向往 家中的角角落落总会摆放着几盆兰花,倩影幽幽 花不招摇,.

4、 爱的芬芳 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公园,小草发芽了,鸟儿在唱歌,我看见我家邻居牛牛和爸爸妈妈也来玩了 牛牛刚会走路,走得不稳,可是很快乐 一颗小石子绊(b&agre;n)倒了他,他爬在草丛里,眼睛里闪着泪花 牛牛妈.

5、 命题作文情系那缕芬芳素材运用指导 【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请以“情系那缕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具体的学校名、人名……;③不少于700字 【名师题解】首先要.

6、 茶烟朵朵自芬芳 代连华在杭州游古寺, 恰逢寺中方丈招待朋友 竹林外, 石桌旁, 小和尚拎来一壶烧好的水, 方丈取下紫砂壶的壶盖, 用木勺续上茶叶, 转手接过水壶,高高扬起, 一股热水注入壶中 片刻揭去壶盖, 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