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教学改革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教学改革杂志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改革的论文 民航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教学改革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兼评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儿童问学课堂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教学改革论文 发表时间: 2024-01-28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兼评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儿童问学课堂,本文是教学改革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中华和课堂教学改革和附属小学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儿童问学课堂”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这一探索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追求和教学特质,它试图从课堂教学的内在结构着手解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动力源、探究性等一系列问题,并着力于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这项改革尚在探索初期,还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儿童问学课堂;问题意识;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1-0016-03

【作者简介】黄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24)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在异彩纷呈、姹紫嫣红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儿童问学课堂”是我非常欣赏的一项.我之所以欣赏,是因为“儿童问学课堂”有它明确的价值追求的基点与理路.基点确立在“儿童”上,课堂教学改革明确其儿童立场,基于儿童和为了儿童;理路则表现在“问与学”上,通过“问”来诉求学,引发学,进入学.其理念的阐释和实践的探索在《从“问学”走向“学问”》《真问题:启发思维,激活课堂》《以问启思,寻觅说理文的内隐表达》《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四篇文章中都有涉及,多有精深的理解和洞见,尽管还有较大的诠释空间.在这里,我想综合上面四篇文章和目前已有的教改实验谈谈我的思考与建议.

一、“问学”的价值指向与教学特质

我们既有的课堂主要表现为两种范式,教学和学教(教—学、学—教).“教—学”范式是以教为先,以教为主的教学范式,教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与课堂传授,学生的学习则跟从教师之教,是对教的任务的完成;“学—教”范式是对“教—学”范式的变革,它以学为先,以学为主,先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再教.“学—教”范式是当前受到普遍欢迎的教改范式,也确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焕发出较强的生命力,展现出其有效性.但是,课堂教学的变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止步于“教—学”到“学—教”的教学关系次序的转换.本人曾在《基于教学关系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一文中指出:“教与学的先后问题不是固定的,二者关系是多样的,可变的,不能单一化、绝对化,教与学的先后应根据知识类型、难度、学情与需要而定.‘以学定教’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定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挪移的.教不一定要永远跟在学的后面,变成学的附庸,它有时完全可以走在学的前面.教学(由教而学)、导学、自学、先学各有它的合理性和适用情境.”[1]“儿童问学课堂”正是打破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关系的变革,不再囿于教学关系顺序的转换,而是把课堂改革的着力点、聚焦点在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上,并通过探索儿童学习的原动力、兴趣点、主体性、主动性和过程性来引导、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我认为,这项改革重点突出、聚焦准确、方向明确,是当前倡导“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改的富有活力和卓识的课堂教学改革新尝试.问学,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源问题.显然,问学不可能是知识灌输,更不是死记硬背,它由学生的疑问、诘问、问难、问对出发启动学习,这样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迫切需要解决、解答的问题,学生有了疑问、困惑、疑难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始,而澄清、明了这些疑问、困惑、疑难的需要则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些疑问、困惑、疑难在课堂中的具体表征形式是提问,而提问具有诉求性和求解性.“提问是向对方表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关切,但由于自己无知或所知甚少,求助于问及一方给予帮助的‘言语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提问既是自我态度的表达,又是向对方发出请求,是敞亮自我与邀请他人的统一,它与陈述、祈使等言语形式相比具有虚己纳人的品性.”[2]

第二,它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无论是提问还是求解,它的主体必然是儿童自己,因为提问和求解本身包含着自主性,本质上区别于被动接受.日常经验表明,即使我们没有理解知识、信息,也能将其倒背如流,但这些知识、信息与我们精神世界和智力活动的关系并不紧密,这时候,人只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器,而疑问、困惑、疑难一定是自己的,不是他人的,更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也可以说,问的展开、问的深入、问答的循环,恰恰是学习主体性、主动性的不断凸显与升华.“我思故我在.”问正是思的外在表征.实际上,日常教学经验也能证实这一点,凡是好问的学生一定是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强的学生.

第三,它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问题能力的养成.有问题才有问,反之,引导学生好问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学生热衷探究问题.可以设想,当一个学生满脑子是学科问题的时候,他(她)的学科学习、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时候.实际上,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最为重要的指标是他(她)有无源自学科、切入学科的问题.

由以上三点分析可以进一步考察问学的教学特质.“儿童问学课堂”理应有它自己的教学特质,或者说有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实现路径.

第一,问学本质上是“问题学习”或曰“问题导学”,“儿童问学课堂”适合开展协同学习、合作学习,也适合开展“问题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为问学之学源自问题,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深化的动力,而且问学课堂中的问和学自有它的互惠性和交融性.“问是一次求知,也是一次启蒙;答是一次回应,也预设一次再问.只要抱有求知、交往之心,无论是问还是答,都可以从中获益.从提问的交互性来看,提问并非仅仅是索取,一次好的提问就是一次给予,其给予的分量和价值与回答的分量和价值对等,也就是说,好的、深入的、创新的回答,看上去是对提问的满足,实则是回答者的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和自我更新,而这反思、提升和更新的动力与理路恰恰来自提问,来自提问的视角转换、视野拓展和方法更新.提问与应答是互惠的,问者得益于答,答者得益于问,由此可以实现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这正应了西方一句谚语:‘苹果与人分享,各得其半;思想与人分享,各得双份.’”[3]

第二,问学课堂特别关注学习的过程性.就“问”本身而言,问自然包含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征问题、解决(解答)问题的过程;就“问学”而言,问和学互为起点、互动循环,因问而激发学,显示其学习的需求,也因学而激发问,产生更多更大的疑问,这样,课堂教学便会表现出从问到学、从学到问的螺旋上升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建构与能力养成.

第三,问学课堂特别关注儿童与学情,是建立在理解儿童、省察学情基础上的教学.“问学”的全称是“儿童问学课堂”,这已表明,所谓问是儿童之问,所谓学是儿童之学.因此,问学课堂中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基于学生、指向学生.否则,问学课堂仍然可能退变为满堂问,成为知识灌输的变种.

二、问与学的关系简释

以上关于问学教学特质的讨论已经涉及问与学的关系之论述.为了深入理解问学,更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在这里有必要专门谈论问与学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问与学的关系:

第一,问学,是以问启学,由问导学.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学习的真正发生和深度投入.而问恰恰是思考的外显,提问的深度正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不断追问正表明思考的步步跟进与深化.可以说,提问、问题是启动学习的最好方式.同时,问题具有情境性和指向性,问题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问题具有前设性和求解性.真问题、好问题、逻辑化的问题就是展开学习的抓手和向导、入口与路径.

第二,问学,是因问进学,由问成学.这一点在《从“问学”走向“学问”》一文中已得到很好的阐发,这里需要补充的是:问不仅是启动学习的方式,而且好问、善问、问得好、问得妙恰恰就是好学、学好的充分表现.我们的“儿童问学课堂”是否可以把“问”引入到对学生测评、评价的机制上来?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未来真正的创新者、成就大业者正是现在那些满脑子装着问题、琢磨问题的学生.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可造之才.简言之,问不仅推进学习,问亦能成就学习,且只有问成就的学习才能真正惠及未来、受益终身.

第三,问学,是由问研学,学问循环.由问研学是指探究问题而成就学习,也就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好的问题是学习的缘起与动力,对好的问题的探究就是极好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目标明确的学习,步步深入的学习.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因为随着学习的深入与展开,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而探究解决这不断生发的问题就是最有效的学习.可见,在问学课堂中,问与学是融为一体的,是交互交替上升的.

三、问学的焦点与难点

第一,“儿童问学课堂”对“问”和“问题”要做深入研究.问作为问题,是对问题的言语呈现.目前这一问题似乎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问只是表现、表达的形式,关键和实质是问题.问题有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有人文性问题,有科学性问题;有日常问题,有学科问题,等等.学科问题又可以分为学科的问题和学科中的问题.学科的问题是指其问题是指向学科的,比如,语文学科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或基本就是语文的问题,而较少有非语文的问题.所问的问题是否指向语文,反映了语文教师的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学科中的问题,是指问题是从学科内部产生的,就课文教学而言,这个问题是从文本内部析出、理出的,而不是边缘性、相关性的问题.学科的问题结构表明思维的逻辑,问题的链式展开表明思维连贯性和次递性,问题的横向展开表明思维的广阔性和多维性,等等.问作为方法,难就难在追问.问与学相融共进,问是学的一部分,它突出地表现为学的起始性、阶段性和深化性.但问不能完全等同于学,问与学具有较高的融合度,但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甚至各有其独特的价值旨趣.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意在“问”,改革的特色和难点也在“问”.而“问”的核心内涵是“问题”,而“问题教学”的核心教学价值是“发展思维”.也就是说,这一课改的独特价值和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问题”和“思维”上.着力于这两点或两点的统合,非常契合当代课堂教学的革新理念和发展动向.“儿童问学课堂”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并加以研究和开发,同时关涉左右问题、相关问题、相应问题、问题,而不宜面面俱到,更不宜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还没有弄清就不断攀高求大,贪多务得.

第二,“儿童问学课堂”要深入关注儿童思维发展问题.我们知道,问题是思维之始,问题的难易表明了思维的难易.那么,如何通过、凭借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如何通过“问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这些都是问学课堂必须直面与探讨的问题.绕开这些问题,问学课堂就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学科教学的主要价值和独特优势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而问学恰恰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我们理应充分发掘学科教学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的富矿,借助问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来优化并实现它的教学价值,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第三,“儿童问学课堂”需要进一步研讨并澄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尽管在既有的教改探索中我们已从教学层面上充分关注到“问学”策略与教学价值追求等问题,但“儿童问学课堂”涉及的教育教学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仍然需要做深入研究,比如,“儿童”“问”“学”“课堂”,对这四个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都需要一一理清.什么是儿童?如何真正理解儿童?如何理解当代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什么是问?教师如何恰当地提问,即如何恰当地表征问题?教师如何引导、激发儿童提问?如何真切理解儿童之问?什么是学?儿童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儿童学习与问表现为怎样的关系?等等,大体可以提出数十个上百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这一系列问题在常识上、理论上搞清楚,然后遵循学理的理路逐步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黄伟,焦强磊.基于教学关系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课程·教材·教法[J].2016(3).

[2][3]黄伟.实现沟通与交流:课堂提问教学价值新解.教育科学研究[J].2010(1).

该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中华和课堂教学改革和附属小学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赵 勇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时代特征分析,提出瞄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突破口,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念与文化的渗入……具体措施,并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思政教育 兴趣 改.

2、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问题 费云春摘要当前社会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推行,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按照高中生物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分析当前生物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并根据问.

3、 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 众所周知,体育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要求 因此,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时,只有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

4、 教师心理素养:新媒体条件下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利器 摘要教师心理素养在教师素质结构中起中介和核心作用,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践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素养研究和探索,对教师心理素养研讨不足,本文探讨思政课教师心理素养的缺失,教师心理素养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

5、 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趋势 【摘要】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更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以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鉴于初中政治课本内.

6、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点点滴滴,而新媒体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传播形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高校学生不只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健康的心理也不可或缺 因此高校.